'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後便當著學生的面,把那兩幅畫燒了,霸氣十足。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後便當著學生的面,把那兩幅畫燒了,霸氣十足。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實男主庫爾特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非常多的掙扎,當他自認為已畫出唯一特別的畫時,校長卻說這不是真實的你。

電影最後,他創作出了模糊的照片,承載著他未曾言說的生命經歷與感受。當筆刷將清晰的圖畫刻意地刷成模糊的景象時,我們能感受到,歷史與記憶裡的人不會消逝,而最真實的自我就藏在了這些記憶中。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後便當著學生的面,把那兩幅畫燒了,霸氣十足。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實男主庫爾特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非常多的掙扎,當他自認為已畫出唯一特別的畫時,校長卻說這不是真實的你。

電影最後,他創作出了模糊的照片,承載著他未曾言說的生命經歷與感受。當筆刷將清晰的圖畫刻意地刷成模糊的景象時,我們能感受到,歷史與記憶裡的人不會消逝,而最真實的自我就藏在了這些記憶中。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庫爾特稱這些作品為《無主之作》。《無主之作》的德語意思是「沒有作者的作品」(Werk ohne Autor ),這裡想表達的其實就是真相,真相是體現,挖掘,它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憑空創造。

如何才能找到真我?

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在《人的自我尋求》中提到,一個人若要認清自我、做真實的自己,必須恢復對自己身體和情感的體驗。

簡單來說,可以概括成三點:體驗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需要,瞭解自己的無意識。

但這對現代人來說太難了,幾乎很少人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可以說沒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生活節奏如此之快,我們甚至都沒時間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更何況花大把的時間來審視自己的感受及需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成本太高,而且這些思考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遵循著集體意識。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隨波逐流,迷失在黑暗的森林法則中。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後便當著學生的面,把那兩幅畫燒了,霸氣十足。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實男主庫爾特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非常多的掙扎,當他自認為已畫出唯一特別的畫時,校長卻說這不是真實的你。

電影最後,他創作出了模糊的照片,承載著他未曾言說的生命經歷與感受。當筆刷將清晰的圖畫刻意地刷成模糊的景象時,我們能感受到,歷史與記憶裡的人不會消逝,而最真實的自我就藏在了這些記憶中。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庫爾特稱這些作品為《無主之作》。《無主之作》的德語意思是「沒有作者的作品」(Werk ohne Autor ),這裡想表達的其實就是真相,真相是體現,挖掘,它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憑空創造。

如何才能找到真我?

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在《人的自我尋求》中提到,一個人若要認清自我、做真實的自己,必須恢復對自己身體和情感的體驗。

簡單來說,可以概括成三點:體驗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需要,瞭解自己的無意識。

但這對現代人來說太難了,幾乎很少人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可以說沒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生活節奏如此之快,我們甚至都沒時間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更何況花大把的時間來審視自己的感受及需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成本太高,而且這些思考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遵循著集體意識。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隨波逐流,迷失在黑暗的森林法則中。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倘若真的沒有時間,不妨學學曾子的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每天都從這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承諾了?我傳授給他人的東西,是否自己實踐過了?

你仔細看會發現,曾子在這裡講的其實是關係,通過反省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否真誠,來反省自己這個人。正如心理學家路易斯·霍夫曼所說:“只有瞭解自己,我們才能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表現真誠。然而,一個有意思的悖論是,瞭解自我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審視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電影中庫爾特正是通過這個途徑找到了自我,他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用一幅幅無名之作展現出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而關係又是我們現代社會及其關注的一點,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看清自己。

"

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裸體女人,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反應:這是神經病啊!

沒錯,大多數正常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也有例外。

一位小男孩在家中看到全身赤裸的姑媽,拿著菸灰缸砸自己的腦袋,沒有尖叫,沒有慌張,而是認真的聽姑媽說:“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Never Look Away,中文譯為《無主之作》。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為什麼中文會被譯為無主之作,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先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名字很長,你可能不認得,就算認得也記不住,但你對《竊聽風暴》一定不陌生,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而《無主之作》就是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當時的德國經歷了納粹的高壓政權、柏林牆的建造與倒塌等等。影片以男主庫爾特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從啟蒙到歷練再到自主創作的個人成長經歷。

講個人成長的電影有很多,為什麼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大概是導演加入了許多關於哲學方面的思考。

電影不僅只是簡單的呈現一位藝術家是如何產生的,還加入了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的政權鬥爭中,是如何尋找到自我以及建立並堅持何種價值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電影一開篇就是姨媽伊麗莎白帶著男主庫爾特,參觀希特勒時期的墮落藝術展,這個畫展的目的就是用來警示世人,作品也是用來讓人批評的。但是伊麗莎白卻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些作品。”

伊麗莎白對藝術有特別天賦,她能單憑一幅家庭照片,就能判斷出人物背後的情緒。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她會請求公交車司機幫忙一起按喇叭,讓她感受現實生活中藝術的魅力。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在一次給元首鮮花的遊行活動後,她回到家赤身裸體的彈琴,興奮的說:“我找到了真相。”真相就是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所以她告訴庫爾特不要把目光移開,因為真實即是美好。

從這些點來看,伊麗莎白絕對是個天才,但是天才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當作瘋子。伊麗莎白過分舉動被當時的納粹醫生診斷為“青年狂熱症”,俗稱神經病。

而當時的權利擁有者不允許這樣的人來敗壞自己的血統,所以當時她的主治醫生庫爾德決定給她做節育手術,伊麗莎白得知後苦苦哀求,但是權利的統治者怎會聽一個螻蟻的唉聲呢?

結果就是伊麗莎白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位偉大的藝術天才就這麼被毀滅了。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伊麗莎白其實是真我與真相的化身。

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在強調要做自己,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多人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了,為了不同的社會規則,扭曲著原本最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真我被壓抑、被隱藏,甚至連自己都找不到在哪裡了。

我們已經習慣帶著面具生活,所以當面具被撕下,真我的真相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恐慌、害怕,甚至憤怒。而人類在面對這些情緒時,往往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逃避,要麼毀滅。

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熟悉的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我們在逃避真相,但真相會被掩蓋,卻不會消失。

自我與真相的迴歸

男主庫爾特受姨媽伊麗莎白的影響,天生就有超群的繪畫能力。當其他人要照著模板來描繪大字時,他徒手就能畫出來,而且他喜歡的姑娘,氣質上和姑媽伊麗莎白也有幾分相似。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長大後的庫爾特可能已忘記姑媽和他說的“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所以不要把目光移開。” 雖然在意識層面上,他受到了權力思維的影響,但是最真實的自我還未丟棄,只是迷失在某個地方,所以他要去找回來,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庫爾特帶上心愛的姑娘去從東德去往西德,開始追尋真正的藝術。他進入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這所學校的校長原型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約瑟夫·博伊斯。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位校長的課與眾不同。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應該參加哪個黨派,然後回答道: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後便當著學生的面,把那兩幅畫燒了,霸氣十足。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其實男主庫爾特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非常多的掙扎,當他自認為已畫出唯一特別的畫時,校長卻說這不是真實的你。

電影最後,他創作出了模糊的照片,承載著他未曾言說的生命經歷與感受。當筆刷將清晰的圖畫刻意地刷成模糊的景象時,我們能感受到,歷史與記憶裡的人不會消逝,而最真實的自我就藏在了這些記憶中。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庫爾特稱這些作品為《無主之作》。《無主之作》的德語意思是「沒有作者的作品」(Werk ohne Autor ),這裡想表達的其實就是真相,真相是體現,挖掘,它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憑空創造。

如何才能找到真我?

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在《人的自我尋求》中提到,一個人若要認清自我、做真實的自己,必須恢復對自己身體和情感的體驗。

簡單來說,可以概括成三點:體驗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需要,瞭解自己的無意識。

但這對現代人來說太難了,幾乎很少人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可以說沒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生活節奏如此之快,我們甚至都沒時間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更何況花大把的時間來審視自己的感受及需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成本太高,而且這些思考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遵循著集體意識。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隨波逐流,迷失在黑暗的森林法則中。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倘若真的沒有時間,不妨學學曾子的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每天都從這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承諾了?我傳授給他人的東西,是否自己實踐過了?

你仔細看會發現,曾子在這裡講的其實是關係,通過反省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否真誠,來反省自己這個人。正如心理學家路易斯·霍夫曼所說:“只有瞭解自己,我們才能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表現真誠。然而,一個有意思的悖論是,瞭解自我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審視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電影中庫爾特正是通過這個途徑找到了自我,他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用一幅幅無名之作展現出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而關係又是我們現代社會及其關注的一點,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看清自己。

豆瓣8.6,《無主之作》憑什麼入圍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不過有趣的是,人們一旦找到真實的自己,會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在這個階段,一個人會突然開竅,充滿靈感,正如庫爾特一樣。

因此,當一個人找到了自我,他一定是富於創造性的。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件自己獨創的藝術品。

一個人在自我尋求的道路上,無論是向前看,還是再回首,都可能荊棘密佈。但正如存在主義哲學之父索倫·克爾凱郭爾所言:“冒險帶來焦慮,不冒險失去自我。”就看你如何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