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承諾未兌現?安信信託迴應稱將核查是否有個人行為

安信信託 金融 投資 銀行 財會 楊曉波 中國經濟網 2019-05-28

來源:第一財經

作為一家上市信託公司,安信信託或許正在經歷一場“後資管新規”時代的流動性挑戰。

4月底,安信信託公佈了2018年年報,數字不太好看,5月1日又追加了一份會計差錯更正公告:由於工作疏忽導致2018年度營業收入算錯了。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前幾年,多家金融機構認購了安信信託附帶遠期受讓協議的單一信託計劃。但由於底層資產出了問題,產品到期後資金無法迴流,恰逢資管新規出臺後信託公司普遍拆除資金池,造成流動性短時間內緊繃,安信信託為此未能履行回購承諾,實際上已構成違約。

對此,一家信託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我們已多次溝通,但安信信託希望我們能夠展期,給他們一點時間安排流動性。”

“羅生門”各有說法

據上述信託公司透露,他們此前認購了安信信託的單一信託計劃,共涉及兩個產品,安信信託簽訂了遠期受讓協議,承諾到期回購信託收益權。

其中,產品A金額9.8億元,2016年7月12日成立,2019年7月12日到期,回購日為2019年1月12日;產品B金額5億元,2017年11月20日成立,到期日為2018年8月17日,到期日回購。

但直到現在,兩個產品均沒有如期回購。

“之前我們也一直在和他們談,希望他們能夠履行承諾,但安信信託方面一直要我們給他們展期,再給一些時間,他們也在安排還款,但目前沒有實質性進展。”上述信託公司內部人士說,“去年12月份安信信託付了一波利息,今年就沒消息了,客觀來說,我們也理解,他們是有還款意願的。”

對此,安信信託一位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在業務量較大且產品歷史較久的情況下,目前尚未查詢到上述產品,公司正在繼續進行核查,爭取儘快獲得最終結果。

對於遠期受讓協議這一說法,安信信託方面表示,其嚴格遵循監管要求開展經營,禁止在業務開展中違規簽訂遠期受讓協議等不合規的做法。目前未發現任何存在違規遠期受讓協議的產品合同。接下來,還將繼續核查是否存在公司相關經辦人員未經公司決策審批流程,簽署不合規協議的個人行為,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

而對於流動性問題,安信信託在與第一財經記者此前的溝通中也表示,新總裁到任後正在全力解決流動性問題。

據瞭解,去年10月底,安信信託原董事、總裁楊曉波因個人原因離職,目前,新的領導班子中,邵明安任董事長,去年曾代為履行過一段時間總裁職責,王榮武為新任總裁。

歷史遺留問題

所謂遠期受讓協議,也就是回購承諾,是“抽屜協議”的一種。早年,金融業內將其稱之為“暗保”,之前在同業業務不太規範的時候,相互擔保和出具“抽屜協議”的做法時有發生。

作為一種增信措施,回購承諾在某種程度上也構成了承諾方的或有債務,這種剛性兌付的做法一方面增加金融機構的風險,另一方面也不利於監管摸清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

2017年,原銀監會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對銀行同業業務的治理重點就包括“通過違規提供同業增信”。

而資管新規第十三條也規定:“金融機構不得為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或者股權類資產提供任何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擔保、回購等代為承擔風險的承諾”。該條款直接將包括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的兜底性條款,包括暗兜、抽屜協議、擔保改回購等常見套路都納入被禁止之列。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資管新規之前,“暗保”雖然並不完全合規,但屬於擦邊球做法,行業內過去有一些公司這麼做。

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雷繼平此前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回購條款本質上是一種逆向的、獨立的交易行為,屬於合同債權的範疇。”

“資管新規之前,司法實踐中,法院在考察當事人意思表示和內容的合法性基礎上,一般會認可回購條款的合法有效性。資管新規之後,倘若金融機構為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或者股權類資產提供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回購,則觸犯了禁止剛性兌付的紅線,面臨監管制裁的風險極大。”雷繼平說。

而按照上述透露信息的信託公司給出的說法,那份簽署的回購協議發生在2016年,從時間點上來說,是在資管新規出臺之前。

安信信託對第一財經迴應稱,無論在資管新規出臺前還是出臺後,安信信託始終嚴格遵循監管要求開展經營。

“渡劫”成功與否看今年

儘管同業並未質疑安信信託的還款意願,但還款能力也在考驗安信信託。

根據安信信託披露的更正後的2018年年報,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96.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8.33億元,同比下滑149.96%。

對於信託行業而言,資管新規“去通道、控分級、降槓桿、除嵌套”等一系列監管規定的落地在短期內意味著轉型升級的陣痛,行業的規模及效益均受到了影響。

根據信託公司發佈的年報,2018年,有40多家淨利潤呈現負增長,其中淨利潤下滑20%以上的信託公司達到22家,且幾乎清一色為中小型信託公司。

“的確,資管新規實施以後,信託公司就要拆除資金池,對以前的多層嵌套、通道化業務進行規範,如果募資端跟不上,很容易造成流動性緊張,這對小信託公司影響更大,因為小信託公司募資能力比較差,財富團隊不健全。”上述透露信息的信託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在過去,信託公司通過資金池長短錯配獲利:一般來說,長期資金因為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較高,所以成本也較高,而短期資金成本較低,所以,信託公司用成本低的短期資金匹配長期項目,還能獲得中間的差價。

在信託行業的繁榮時期,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長短錯配也能得以順利運轉。但隨著近年來市場信用風險擴大,信託行業風控趨嚴,加之來自銀行理財等投放資金大幅減少,使得資金來源收緊,再疊加拆除資金池因素,一方面,資金方要兌付退出,另一方面,借款人還未到期或者借款人無力償還,這中間的斷檔正是部分信託公司流動性緊張的原因。

安信信託年報顯示,去年,由於行業及監管政策的影響,展業緩慢;同時部分交易對手存在沒有按合同約定支付信託報酬的情況,安信信託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下滑70.46%。

另外,由於處置金融資產損失比上年度增加,導致投資收益同比下滑110.87%至-8527.50萬元,根據會計準則,安信信託還計提了21.56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為計提印記傳媒(002143.SZ)的減值。

在現金流上,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淨流出25.34億元。另外,由於經營需要,存放同業款項也由上期期末的29.86億元銳減至6.16億元,同時還拆入資金24.50億元。

對於2019年的經營預期,安信信託表示,2018年進行的基礎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公司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風險排查,從而進一步優化了業務基礎,良好的業務基礎與底層資產結構將幫助公司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