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安踏(ANTA)於1994年誕生,2007年上市,上市至今,安踏不僅在市值上超過了曾經是國內運動品牌龍頭老大的李寧,更成功坐上了世界第三體育品牌公司的寶座。

而這一切,其實與身為安踏創始人兼CEO的丁世忠做出的三次決斷密不可分。

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1

丁世忠出生於1970年的福建晉江陳埭鎮,在改革開發初期,其父丁和木蹭上了第一陣改革春風,與人合辦鞋作坊。

當時的陳埭鎮做鞋的不止丁世忠一家,順著風人人都辦起鞋廠,而在哪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根本不愁做出的鞋沒有銷路。

少年時的丁世忠正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坐在家中,就有人上門來拿貨。

不過,在丁世忠17歲初中畢業時,他的人生軌跡微微朝著既定方向以外的地方發生了偏移。

不喜讀書的丁世忠並非家中獨子,更沒有留在陳埭鎮"踏實經營"的心。

1987年,還未成年的他帶著錢和貨,離開自己生長的家鄉,孤身到了北京。

或許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必然,又或許是丁世忠的幸運,17歲的少年並沒有被時代的浪潮捲走,反而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4年後,帶著20萬返鄉的丁世忠回到家鄉與父親謀劃,試圖打造屬於自己家的品牌。

於是,安踏這個品牌便應運而生,但很顯然,丁世忠沒有隻想"安心創業",更不打算"踏實經營"。

儘管年輕,但靠著在京闖蕩四年打拼出的成績,丁世忠成為了安踏主管銷售的副總。

當時因為大環境因素的原因,鞋類商品在國內的銷量並不算理想,再加上陳埭鎮開辦鞋廠的人太多,能接到的訂單其實越來越少。

因此,安踏最初誕生的時候,其實主要是在做海外市場的貼牌代工生意。

但丁世忠卻執意要開拓"油水稀少"的國內市場,這也令陳埭鎮的無數同行們不解。

而直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時,無數間倒閉的鞋廠,才印證了已經手握國內2000多個銷售點渠道的丁世忠六年前決斷的正確。

2

而到了1999年,丁世忠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豪賭,這一回他力排眾議,準備拿出安踏年利潤的20%,也就是80萬元去請孔令輝為安踏代言。

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當然,這80萬隻是個開始,80萬都花了,自然就要選一個最好的渠道——於是,丁世忠選擇了央視。

300萬的廣告費砸了下去,換來的銷量卻不算喜人,直到數個月後,才陸續有經銷商前來洽談。

但安踏真正的勝利卻是因為孔令輝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奪冠——奪冠之後的孔令輝,一時間成為了國人眼中的英雄,而孔令輝代言的安踏,自然也成了香餑餑。

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直到2007年安踏上市前夕,安踏的年銷售額已經從2億增長到了12.6億,幾乎達到了一年翻一倍的成績。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豪賭的贏家是丁世忠。

3

當然,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無限擴張下去——國內的鞋業,也終於在2012年時迎來了飽和。

不僅僅是安踏,李寧、特步等知名國內體育用品品牌接連損失慘重,幾乎整個行業都迎來了寒冬。

當時,已經作為安踏CEO的丁世忠一邊不停關閉全國各地的店鋪,一邊開始思考如何在枯木上開花。

2013年,安踏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既"以零售為導向"的轉型,將組織架構全面貼近消費者,將重點放在提升終端店鋪與零售商的競爭力上。

同時也為斐樂(FILA)、安踏兒童體育用品系列打開了銷路。

那一年,丁世忠曾這樣對媒體表示:"……城鎮化進程持續、民生改善及體育在中國普及化,將進一步帶動具有良好功能、價錢實惠的體育用品的需求。"

這一次的轉型,也成功使安踏走出困境,成為國內第一家銷售額破百億的體育用品公司。

丁世忠:三次決斷,成就安踏

今年2月時,安踏發佈了2018年的業績報告,報告中顯示,安踏營收增長了44.4%,達241億元,而股東佔溢利則增加了32.9%,達41億元。

在安踏發佈財報的當日,其收盤市值為國內第二大體育用品品牌李寧的5倍。

而在上一年,安踏剛剛宣佈了一則重要訊息:以安踏為主導的財團將以46億歐元對亞瑪芬發起要約收購。

當時,丁世忠將他這一次的決斷,稱之為他創業27年以來"最重要的決定"。

而事實上,這或許只是丁世忠這27年創業以來,"最重要決定"裡的其中之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