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1.

現在的北京,是流光溢彩的個國際大都市,集中華民族的萬千寵愛於一身,舉手投足間,無不外漏出帝都的大器與尊嚴。

但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末年,她還沒有“北京”這個霸氣十足的名字,而被稱為“范陽”。這個土得掉渣的很俗氣的“范陽”,很容易讓人想到遙遠苦寒的邊鄙之地。

范陽地處燕雲十六州的核心地帶,華北平原北緣,緊靠遙遠的北方,以遊牧民族為鄰。

燕雲十六州州,是中原農耕文明同北方遊牧民族角力緩衝地帶,誰控制住這一片區域,誰就握緊了屠刀的刀柄。

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這一區域,地勢險要,山壑林立,阻擋了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鐵蹄。農耕民族要抵禦遊牧民族入侵,保住賴以生存的核心區域(華北平原,中原地區,關中,江南),必須控制住這一片區域,否則農耕民族的命運,只有交給屠刀。

從這一點看,“范陽”倒是名副其實。

范陽(也稱幽州,就是現在的北京,下同)的地位如此重要,范陽節度使們怎能不飛揚跋扈;遙望著中原政權的奢華,這些擁兵自重的藩鎮,怎能不生豔羨之心。

他們不停地嚥著唾沫,區區一個節度使,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了。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2.

大唐玄宗末年,安祿山如日中天,一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掌控著是朝廷數量最多最精銳的部隊,是威震一方的人物,相當的厲害。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他的父親據推測可能是康姓胡人,母親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安祿山之父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於突厥一安姓將軍,從此即冒姓安名祿山。

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3.

年輕時的安祿山,是個小到不能再小,普通的到不能在普通的人物,張三李四,阿貓阿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頑劣,比如偷竊。開元二十年(732年),安祿山憋不住,偷盜他人的羊,被幽州節度張守珪抓住。

張守珪最恨的,就是年輕力壯的大男人,不學無術偷雞摸狗的下三賴行當,於是就拷問安祿山,準備將他亂棍打死。

安祿山嚇的高聲喊叫,說:“大人,我有的是力氣,你難道不想讓我去多消滅幾個藩族人啊?要是打死我了,就可惜了!”

張守珪停住,咦,這傢伙長得白白胖胖,口氣不小啊,好,先留著用吧,就放了安祿山,命令他跟同鄉史思明一起抓藩族的活俘虜。安祿山雖然生的肥胖,但是身手敏捷,力氣過人,只要他和史思明出去,就一定能夠按時抓到俘虜。

於是,安祿山很快就被張守珪提拔為偏將,他的仕途就從此開始了。

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4.

南北朝至隋,北方的遊牧民族開始興旺起來,尤其到了到了唐朝,更是繁榮壯大起來。這些遊牧民族紛紛來到邊境,希望越過范陽防線,到內地做生意謀發展。邊疆邊貿民族矛盾等問題,隨之而來,如何妥善處理這些涉外實務,一向是朝廷很在乎大事。

安安祿山是少數民族,精通六種語言,又善於交際,很容易就能把張守珪交代的任務出色完成。張守珪對安祿山很滿意,就把他收為義子。

有張守珪當乾爹,安祿山很快被調到了幽州東北方向的營州,當了節度使。有了這麼大一片地盤,軍政一體,打下了他騰飛的第一步。

自此,安祿山給就一直在這一帶仔細地耕耘著,經營著,積累著自己的創業資源。

安祿山,卑微小人物的暴發,從大唐邊陲小鎮北京走出的范陽節度使

5.

安祿山明白,范陽這樣的地方,終非龍興之地,真正的遊戲中心在中原,在長安。

要打進在遊戲中心,必須討得皇上的歡心與青睞,這是成功的關鍵。

但如何能讓皇上記住自己,而且印象加深刻,難以忘懷呢?機會又該如何把握呢?

安祿山琢磨著,謀劃著,一個通天大計漸漸浮現在他的腦海。

(未完待續)

注:原創文字,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