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個地名叫玄風橋,誰知道有什麼來歷麼?

西安有個地名叫玄風橋,誰知道有什麼來歷麼?
3 個回答
荒野苍狼111
2017-05-18

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在這裡曾建有橋,名玄風橋,街道由此得名;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玄風橋並非傳統橋樑,而實為古代一種類似樓梯的裝置。雖然現在的玄風橋並沒有橋,只是一條尋常巷子,但據《明清西安詞典》和《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介紹,玄風橋的得名確實是因為此街曾建有玄風橋,並以橋得名。一般而言,橋往往是涉水而建,可是處於城內的玄風橋這裡並沒有水流,為什麼當時這裡會建一座橋呢?對此,張永祿教授解釋說,早在明清時期,玄風橋附近是有水流的,這水流便是西安城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引水工程龍首渠的一個小支流。始鑿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的龍首渠,後經歷朝疏浚使用。它從滻河引水,經數次分流,為西安城內外供水。其中,明清時期,有一條分支水流自東面入城後,剛好流經此地,因此這裡建有橋名玄風橋,並以此為巷名。 不過,關於玄風橋名稱的來歷,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老人持有不同觀點。他說,他曾在玄風橋做地名普查,一些老戶告訴他,玄風橋相傳是古代一種樓梯建築,可惜都沒見過。1993年出版的《西安通覽》,在介紹玄風橋時,也表達了這種觀點。《西安通覽》介紹,玄風橋是明代位於那裡的郃陽王府內獨立於樓群之間的,一種盤旋式的公共樓梯裝置,可以使各樓由此通達上下,既增加室內面積和整潔性,又增加了整個樓群的裝飾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通覽》和《西安老街巷》中,都提到建國路過去也曾稱過玄風橋街。不過《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在介紹建國路時,沒有提到這種說法。

清代曾圈入漢軍南城

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今玄風橋一帶曾被圈入漢軍南城。南城是清西安城內漢軍駐防的小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築建。嘉慶《咸寧縣誌》記載:“康熙二十二年添駐漢軍,復於端履門至東城門中間築牆,抵城南垣,為南城。”當時,由於西安駐防的八旗兵中增添漢軍,滿城內不敷居住,於是在府城東南隅、滿城之南,另築了一座小城。由於這座城中之城位於滿城之南,所以稱為南城。又因為城裡面駐防的是漢軍八旗兵,因此又稱為漢軍南城。南城舊址北接今東大街東段原滿城城牆,西起今東大街馬廠子、東倉門一線,東南兩面抵府城城牆。換言之,南城的東、南兩面利用的是西安府城的東牆和南牆,北面利用的是滿城南牆的東段,只有西面是一道新築城牆——從今東大街東段馬廠子一線,北接滿城南牆,南接府城南牆,形制約為一正方形。玄風橋即位於南城的中部偏北地區。南城存在約百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漢軍出旗”,奉命調出,包括玄風橋在內的南城地區始歸西安東城區咸寧縣行政管轄。民國時期一直到解放後,玄風橋都是居民區。75歲的周生貴老先生是26中的退休教師,也是玄風橋一帶的老住戶,從小便住在臨近的東四道巷。周老師回憶說,過去玄風橋沒有商業,兩邊是一個又一個的住家院子,由於巷子短,院落並不多,一共十幾個。院子普遍比較寬短,其中有三四個是好些的四合院。從玄風橋東口進來後,路北還有個小岔路,也統稱玄風橋。

在长安
2017-05-18

玄風橋,聽上去虛幻又縹緲,一個似乎應該出現在武俠小說裡的名字,卻是西安一處實實在在的地名。它位於東大街東段路南,建國路之西,是一條百餘米長的東西小巷,後又衍生出玄風橋南巷和玄風橋北巷。

緣何得名說法不一

從建國路北口往南走,不一會兒,路西出現一條巷子,就是玄風橋了。玄風橋,東起建國路,西接東三道巷,長102米,寬6米左右。

現在的玄風橋看上去和西安城的其他小巷並無二致,只是初來此地的人,難免受到路牌上“玄風橋”三個字的吸引,站在巷口往裡多望上兩眼,或者乾脆順著巷子進去走上一遭。卻發現,玄風橋道路兩側有商鋪,有居民樓,雖然市井氣息濃郁,但街景似乎也太過於普通了。因此,看過的人們又不免納悶,這樣一處看似尋常的地方,到底有怎樣的歷史,會得了這麼個好聽又玄幻的名稱?

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玄風橋為明清時期西安城的巷名,一直保留使用至今。追溯至隋唐時期,這裡位於原隋唐長安的外郭城,屬於眾多坊裡之一的崇仁坊。唐末,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從防禦考慮“縮建”長安城,放棄了原有的外郭城和宮城,以皇城改築為新城後,原崇仁坊一帶成為城外。玄風橋巷道形成於明初。明初,西安城向東擴築府城,今玄風橋一帶被包入府城內。早在民國年間的《西安市區域全圖》中,對玄風橋已有標註。

西安有個地名叫玄風橋,誰知道有什麼來歷麼?

然而,有趣的是,通過採訪專家和查閱資料,記者發現玄風橋名稱的由來說法並不統一,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在這裡曾建有橋,名玄風橋,街道由此得名;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玄風橋並非傳統橋樑,而實為古代一種類似樓梯的裝置。

雖然現在的玄風橋並沒有橋,只是一條尋常巷子,但據《明清西安詞典》和《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介紹,玄風橋的得名確實是因為此街曾建有玄風橋,並以橋得名。

一般而言,橋往往是涉水而建,可是處於城內的玄風橋這裡並沒有水流,為什麼當時這裡會建一座橋呢?對此,張永祿教授解釋說,早在明清時期,玄風橋附近是有水流的,這水流便是西安城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引水工程龍首渠的一個小支流。始鑿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的龍首渠,後經歷朝疏浚使用。它從滻河引水,經數次分流,為西安城內外供水。其中,明清時期,有一條分支水流自東面入城後,剛好流經此地,因此這裡建有橋名玄風橋,並以此為巷名。

不過,關於玄風橋名稱的來歷,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老人持有不同觀點。他說,他曾在玄風橋做地名普查,一些老戶告訴他,玄風橋相傳是古代一種樓梯建築,可惜都沒見過。1993年出版的《西安通覽》,在介紹玄風橋時,也表達了這種觀點。《西安通覽》介紹,玄風橋是明代位於那裡的郃陽王府內獨立於樓群之間的,一種盤旋式的公共樓梯裝置,可以使各樓由此通達上下,既增加室內面積和整潔性,又增加了整個樓群的裝飾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通覽》和《西安老街巷》中,都提到建國路過去也曾稱過玄風橋街。不過《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在介紹建國路時,沒有提到這種說法。

清代曾圈入漢軍南城

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今玄風橋一帶曾被圈入漢軍南城。

南城是清西安城內漢軍駐防的小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築建。嘉慶《咸寧縣誌》記載:“康熙二十二年添駐漢軍,復於端履門至東城門中間築牆,抵城南垣,為南城。”當時,由於西安駐防的八旗兵中增添漢軍,滿城內不敷居住,於是在府城東南隅、滿城之南,另築了一座小城。由於這座城中之城位於滿城之南,所以稱為南城。又因為城裡面駐防的是漢軍八旗兵,因此又稱為漢軍南城。

南城舊址北接今東大街東段原滿城城牆,西起今東大街馬廠子、東倉門一線,東南兩面抵府城城牆。換言之,南城的東、南兩面利用的是西安府城的東牆和南牆,北面利用的是滿城南牆的東段,只有西面是一道新築城牆——從今東大街東段馬廠子一線,北接滿城南牆,南接府城南牆,形制約為一正方形。玄風橋即位於南城的中部偏北地區。

南城存在約百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漢軍出旗”,奉命調出,包括玄風橋在內的南城地區始歸西安東城區咸寧縣行政管轄。

玄風橋西口有過一個大澇池

民國時期一直到解放後,玄風橋都是居民區。75歲的周生貴老先生是26中的退休教師,也是玄風橋一帶的老住戶,從小便住在臨近的東四道巷。周老師回憶說,過去玄風橋沒有商業,兩邊是一個又一個的住家院子,由於巷子短,院落並不多,一共十幾個。院子普遍比較寬短,其中有三四個是好些的四合院。從玄風橋東口進來後,路北還有個小岔路,也統稱玄風橋。小岔路有五六十米深,五米左右寬,裡面有三四個院落,印象中都在路東。如今小岔路早已沒有了。

解放前,玄風橋西口的西北角有一個大澇池。澇池有三四畝地大小,用作排洪,玄風橋道路兩邊都有小水渠,下雨後,雨水就順著水渠流到澇池裡了。澇池裡一直有水,周老師兒時還和小夥伴在澇池邊兒逮蜻蜓。澇池大概存在到20世紀50年代。澇池處也住上了人家,不過地勢較低,要下兩個臺階。20世紀80年代,原來的澇池位置蓋樓時,挖出的還是黑色的汙泥。

從1949年起住到玄風橋的郝秀英奶奶,也已在那裡住了幾十年。郝奶奶說,她剛搬去那會兒,玄風橋一帶人並不多,住著的多是些窮苦人,有不少都是來西安討生活的河南人,能住磚瓦房是條件好的,許多人家都住在草房、牛毛氈棚裡,“我當時住的是6號院,是個大雜院,坐南朝北,門不大,進去後裡面是一圈房子,住著十幾戶人家,常常是一家七八口人擠一間房。院子裡有一口水井,打上來的井水又鹹又苦,熬稀飯都不行,焯白蘿蔔也焯不熟。想用好水,只能買人家拉來的甜水。” 郝奶奶說,這座院子裡,絕大部分住戶都是河南人,他們以拉洋車為生,早上走,中午回來簡單吃頓飯,下午再出去拉客,晚上陸續回來,人力車漸漸停滿院子。解放後,人力車換成了三輪車。

說起玄風橋的有名院落,周老師提到一處:“院子坐南朝北,聽說原來是姓韓的宅院。門前有兩棵大槐樹,胸徑能有80釐米了。”周老師所說的這處院子,很可能與《西安老街巷》中提及的是同一處。書中記錄:在東口內路南側一個大院住宅,幾十年前是韓綰青的公館。韓綰青(1884-1957),民國時期劇作家。民國二十七年(1938)三月,曾與西安著名文化人閻甘園、劇作家封至模等人籌建夏聲劇院、夏聲戲曲學校。韓綰青創作《仗義疏財》等劇本。解放後,韓公館歸西北婦聯使用,大門改開在建國路上,面朝東。由1954年底起,為陝西省中蘇友好協會的家屬院。1963年後,為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部分家屬院。

1981年玄風橋南巷北巷命名

西安有個地名叫玄風橋,誰知道有什麼來歷麼?

20世紀80年代,由玄風橋又衍生出兩個地名——玄風橋北巷和玄風橋南巷。今玄風橋北巷北起東大街,南口與玄風橋、東三道巷、玄風橋南巷形成十字路口,長約200米。玄風橋南巷北起於玄風橋、東三道巷、玄風橋北巷形成的十字路口,南到東八道巷,中間與東四道巷、東五道巷、東六道巷、東七道巷相交,長250米左右。根據《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記載,玄風橋北巷和玄風橋南巷命名於1981年。

老住戶周老師告訴記者,過去,玄風橋北巷和玄風橋南巷都是背巷子,北巷是不能通到東大街的,只能到東一道巷,頂頭就是東大街商鋪的後牆了。20世紀80年代後,附近修建一賓館時,東一道巷消失了。同時,玄風橋北巷北口被打通,可通至東大街。解放前,在玄風橋南巷靠近東五道巷附近路東,有一個土地廟,裡面供著神像。20世紀60年代前後,土地廟被拆除。

原先,玄風橋北巷和玄風橋南巷兩邊都是圍牆,路上鮮有院門,偶爾有個住家院子,都是以臨近的“×道巷××號”來排序。後來這條背巷子有了正式名字,院子也多起來,才重新以“玄風橋××號”排序。比如56歲的賈西生先生現在住的玄風橋6號院,過去叫作六道巷1號。賈先生說,6號院最早是塑料五廠,後來是華強輕工機械廠家屬院,大門是黑色的,南側有間傳達室,傳達室是紅門,晚上出入的話就要走傳達室。而它對面的26中家屬院,是1997年前後才在玄風橋南巷開的門。而現在位於北巷的玄風橋51號裡,有一棟蓋於1976年的多層居民樓,算是那一帶最早的高樓。

民間記憶

消失的東一道巷

現在除了老住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原來在玄風橋北巷北口路西還有條東一道巷。這條巷子也是條明清時期的老巷子,曾叫作頭道巷,即東一道巷。

東一道巷在《清西安府圖》中已有標註,當時是叫作頭道巷。據《明清西安詞典》介紹,頭道巷當時分為東西兩段,東一道巷其實是它的東段,其西段即是後來的西一道巷。民國時,以大差市為界,依各自方位,將大差市東側的一段稱為東一道巷,把西側通至馬廠子的一段稱為西一道巷。

老住戶周生貴老師介紹,東一道巷是一條非常窄仄的小巷子,大約一米多寬,勉強能過一輛三輪車,兩側也有院門。它的東口在玄風橋北巷北端,西口通到和平路。20世紀80年代,東大街上修建大酒店時,東一道巷被佔,從此消失。現在,從玄風橋北巷北口進來後,路西的第一個巷子成了東二道巷,繼續往南走,會經過東三道巷、東四道巷、東五道巷、東六道巷、東七道巷,直到被東八道巷擋住的玄風橋南巷南口,卻獨獨沒有東一道巷了。

西安大波
2017-05-18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玄風橋,清嘉慶《咸寧縣誌》記載,“明通化門內有名玄風橋數處”。《西安通覽》載,“旋風橋本古代介於大型樓間的獨立建築,後雅寫為玄風橋”。清光緒年間,此街因建有玄風橋而以橋得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