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心律,竇房結是怎麼回事?

1 個回答
又一个门外汉
2017-08-20

竇房結在右心房心耳邊上,雖然很小約10到15mm,但它是整個心臟發出電衝動的最高“司令部”,一般來講它發出電衝動的頻率決定整個心臟搏動射血的次數,它的頻率有時快有時慢,大致在60到100次,在60以下稱竇性心動過緩,超過100次稱竇性心動過速。它發出衝動的快慢取決於四個主要因素。

1.生理性需要::如運動等為滿足每分搏血量,這是衡量心輸出量能不能滿足各器官血供的需求。每分搏血量等於毎一次搏血量✖️心率,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臟儲備功能,也有個極限,而運動時每搏輸出量不夠時只有加快心率來補償。

2.當各種心臟疾病引起心力衰竭,這時毎搏輸出量減少了,也只能靠心率加快末代償。

3.竇房結病變,包括與遺傳史的竇房結退行性變(發現時年齡輕大多是中年發病),另外就是缺血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冠脈狹窄竇房結長期供血不足,心肌炎等導致竇房結病變,但大多數年齡相對大,往往表現為心率慢、交界性逸搏、竇房阻滯、快慢綜合症或末經治療的慢房顫。

4最常見的是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竇性心動過速,多數陣發性的,如人一緊張心率就快。這種大多是排除了器質性心臟病後醫生才會考慮的,原因是他們是生物醫學模式培養出來的,當然會先從病人主訴的症狀或杆查發現從心臟疾病角度去思考,再則也為了自我保護:心臟什麼都查了沒有發現問題,此後與我無關。(背景往往與情緒障礙引起的內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因此會有失眠等多臟器不適的症狀)

除了竇房結能發出電衝動,心房、心房和心室之間很小的房室結、通向心室的希氏束1.5cm、心室各部位都有電興奮的細胞,都能發出替代竇房結髮出衝動太慢或根本不能發出衝動,但它們發出的頻率更慢,心房在60次以下,房室結在50次左右,心室30到40次左右、甚至更慢。當然這些能發出電衝動的部位有時會搶先發出衝動並往下傳導,這就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早搏。

竇房結雖然很小但它也有很多各自帶有電衝動的細胞組成,因此竇房結內也會發生“宮殿式”政變,這就產生了竇房結遊走心律,因為在小小的竇房結不同部位發出電衝動後既抑制了其他部位原本會發出的衝動,同時因為衝動位置小小的變化引起了心房電除極的順序,在心房的除極波的向量(電傳導的方向和大小)發生了輕微的變化。只有很有經驗的心血管醫生會發現並給你這個結論,也可以這麼認為即竇房結裡的“早搏”。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有時候有,有時就消失了,和心臟的早搏一樣,極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只不過持續時間、發生的多少等一樣。因此不必緊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