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高考考場大門口,幾百考生圍住幾個人,他們在幹什麼
解福昌123
1/14 今年的高考天氣真是熱,溫度達到了36度,考生們在考場儘自己的努力發揮著智慧,爭取考個好成績,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在考場外邊,也有許多企業、公益單位、個體戶熱情的為考生服務。但是這一家很特殊,當上午十一點四十五分開啟考場的大門後,一下子湧來了這麼多考生,他們要幹什麼呢?
2/14 原來這家叫做阿瓦山寨的餐廳給考生提供大米飯和紅燒魚塊的盒飯,提供綠豆湯。考生們一起湧到這裡,就是肚子餓了,需要吃飯,口乾舌燥,需要喝水。所有的紅燒魚塊大米盒飯和綠豆湯都是免費的,一分錢都不要。當然,考生以外的人,這家餐廳不供應的。因為盒飯和綠豆湯有限,考生實在是太多了。圖為考生在打盒飯。
3/14 阿瓦山寨餐廳是全國著名的餐飲品牌。創始人是屈國強。阿瓦山寨源於大山裡的民族熱情好客,招待客人喝茶、吃飯分文不取。\阿瓦\一詞代表了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原生態,\阿瓦\倡導了一種質樸和諧的人際關係。現在的阿瓦山寨是連鎖店,機構遍佈全國各地,但是熱情好客,倡導奉獻的精神始終存在和發揚光大。圖為阿瓦山寨餐廳在考場外的宣傳畫。
4/14 看到高考考生和中考考生的艱難和辛苦,他們這幾年就年年為參加高考和中考的考生們免費提供米飯和綠豆湯。這一做法,已經延續了好多年了。在當地,大家都叫阿瓦山寨是愛心餐廳。這家餐廳的老闆姓靳,更是個熱心腸、樂善好施的人。這是他和餐廳的部分員工到高考考場大門口來提供大米盒飯和綠豆湯的。圖中的男同志就是負責人。大家記住,他姓靳。
5/14 他們提供給考生的大米盒飯,澆的菜是紅燒魚塊、土豆絲。為了能讓考生們吃的乾淨衛生,他們從湖南的長沙拉的活魚,餐廳的院子裡就有大魚池,保證魚既要好吃,又是新鮮的活魚。保證考生吃的既營養,又幹淨衛生。圖為他們製作的紅燒魚塊,要知道這家餐廳是做魚而出名的。看著就有食慾。
6/14 餐廳提供的綠豆湯是用上好的綠豆熬製而成的,裡面加了少量的冰糖,既保證口感微甜、好喝,又能瀉火。為了能夠讓考生都能吃到盒飯、喝上綠豆湯,他們的工作人員早早的來到考場大門口,提前把綠豆湯裝在容器中,把盒飯都提前準備好。
7/14 看看錶,距離考生出來的時間不多了,工作人員把飯盒都要檢查一遍,以保證考生一出來後,就能夠拿到盒飯和綠豆湯。這裡的工作人員的態度非常的好,工作細緻認真。這些都是為了考生服務的。
8/14 考生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是一出門就到這裡打盒飯。工作人員太忙了,又是為考生遞盒飯、遞綠豆湯,又是要為考生的大米盒飯里加炒土豆絲和紅燒魚塊。還要將澆好魚塊的盒飯和筷子遞給考生。你看這場面,太感人了。
9/14 這位姓靳的負責人可真能幹,一邊有條不紊的為考生澆紅燒魚塊,一邊大聲招呼考生們不要急,一個一個來,大家都會吃到盒飯的,不夠,再去餐廳去拉。
10/14 這位考生拿到盒飯後,慢慢的吃了起來,他告訴小編,這盒飯真好吃,大米不硬不軟,恰到好處,紅燒魚塊非常好吃,口味不鹹不淡,加上土豆絲、生菜葉,非常的營養、好吃。這家餐廳真好,了不起。
11/14 不一會工夫,一大盆紅燒魚塊就舀完了,工作人員又端來一大盆紅燒魚塊。為了考生,這家餐廳真是不考慮錢的事兒。見到端來了一大盆魚塊,考生們也不太急了。圖為把魚塊倒入大盆中的圖片。
12/14 服務員和工作人員忙不過來,這家餐廳的負責人乾脆就把澆好魚塊的大米盒飯直接遞給考生,並叮囑考生趕快趁熱吃,吃完了再來拿綠豆水喝,好有精力考好下午的功課。圖為提供大米盒飯的現場。
13/14 考生們漸漸的少了,工作人員也不那麼急了,他們給考生的大米盒飯中夾上炒土豆絲,再澆上紅燒魚塊,看到這些考生都能吃到盒飯,工作人員很是欣慰,也感覺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14/14 阿瓦山寨這位姓靳的老闆吆喝的是口乾舌燥。等到考生們領完盒飯後,又反覆叮嚀考生記著回來拿綠豆湯。還口裡吆喝“一杯北大、兩杯清華”,鼓勵考生多喝綠豆湯,以防天熱中暑。為了考生能夠心想事成、考入心儀的大學,實現自己的中國夢,這家餐廳的負責人告訴我,這也值了。請關注頭條號“解福昌123”,你將會看到更多的百姓和三農故事。請轉發、收藏。
2019-06-1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