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農村55歲夫婦賣生日切糕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毛收入4萬
特別分享
1/8 55歲的樑歲玲是一名地道的農民,禮泉縣駿馬鎮人,多年製作切糕積累的經驗以及商業嗅覺敏感的她,將傳統生日蛋糕創新成生日切糕這門項目深受顧客歡迎。2015年樑歲玲夫婦在咸陽市秦都區玉泉路附近商鋪專賣生日切糕,最多時一個月毛收入4萬元。
2/8 樑歲玲說,關中深厚的民俗文化是陝西資源的瑰寶。生日蛋糕是國外人發明的,咱老陝除了美食之外,另一道吸引顧客的風景就是民間傳統工藝製作出來的傳統老味道。在切糕基礎上創新出生日切糕,現在許多人過生日買的蛋糕奶油太多,吃多了膩,而“生日切糕”往往成為愛吃五穀雜糧人群的選擇,所以賣的多,收入就高。
3/8 生日蛋糕主要食材為雞蛋、煉乳、牛奶、麵粉等。生日切糕在切糕製作工藝基礎上添加糜子、核桃仁、果仁、葡萄乾、紅棗等食材搭配,製作成與生日蛋糕相似的形狀。
4/8 樑歲玲夫婦很勤快,沒有僱傭員工,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結束。樑歲玲告訴筆者,一個生日切糕糜子米做出來的60元,白米68元,許多顧客不是每天都過生日,所以平常針對大多數顧客將生日切糕分成塊銷售。
5/8 “在我們農村傳統制作的切糕也只有在每週集市、廟會上才可以見到,現在城市人買的切糕都是在家制作好擺攤售賣的。切糕顧客一定吃過,但切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許多顧客不一定知道。”樑歲玲說。
6/8 在樑歲玲夫婦的切糕作坊裡,每天對外開放式的製作工藝過程讓顧客懷舊不已,熱氣騰騰的蒸鍋吸引著城市人的駐足觀看。
7/8 樑歲玲老伴郝師傅每天都要用這口大鍋蒸2鍋關中大切糕,生日切糕在切糕的基礎上增加工藝,花費的時間也就會更多。郝師傅笑著說道:“和老伴賣了三十幾年切糕,每年能攢下六七萬元,2015年創新出生日切糕後,我快六十歲人了,卻變成了“糕”富帥。”
8/8 在樑歲玲夫婦的小店鋪,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乾淨。灶臺、容器、餐具都一塵不染,整整齊齊。更為突出的是都戴著口罩為顧客服務。筆者臨走時,又有顧客打電話過來訂做生日切糕,樑歲玲站在灶臺旁流露出開心的笑容。或許在別人看來每月毛收入4萬元是光彩鮮豔的,但每位創業者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