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
往事推送
1/8 有感於猶太人在東歐受到的種種壓迫,19世紀末期,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圖,1897年)發起了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該運動號召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
2/8 在猶太復國運動的鼓舞之下,到了1910年代末,已有大批約4萬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圖為英外長貝爾福):“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
3/8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地猶太人再次掀起返回巴勒斯坦的高潮。由於人數的激增,導致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爆發衝突。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佈一份白皮書,規定此後的5年內猶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後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復國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的抵抗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的希望則是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圖為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
4/8 1933年,納粹在德國上臺,引發第五次猶太人迴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佔巴勒斯坦當地居民總數的30%。之後在歐洲發生的針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進一步推動猶太人迴歸。1944至1948年之間,約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圖為1945年6月15日,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倖存者抵達海法,當時他們遭到英國託管政府逮捕。
5/8 由於猶太人與當地阿拉伯人之間衝突加劇,英國決定從巴勒斯坦託管者身份脫離。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再分為兩個國家(之前上巴勒斯坦領區77%已給予阿拉伯人,成為今天的約旦),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避免雙方發生衝突。圖為聯合國1947年方案圖。
6/8 在1947年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以色列領導人大衛•本-古裡安接受該方案,但阿拉伯國家聯盟堅持不讓以色列復國,於是阿盟國家對以色列展開為期三天的軍事行動,緊接著猶太人組織的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衝突,繼而引發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圖為1948年成立的以色列國防軍。
7/8 英國對巴勒斯坦的託管定於1948年5月14日午夜終止。同日,大衛•本-古裡安宣告“猶太國家在以色列家園建立,稱為以色列國”,將於託管期結束之日起開始運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圖為1948年5月14日,大衛•本-古理安在宣讀以色列獨立宣言。宣言未規定新國家的國界。
8/8 在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聯合展開軍事“驅逐”,阿以衝突進一步升級。大量的阿拉伯人在衝突中逃離“猶太國家”,估計有40萬至90萬阿拉伯人流亡,後來稱為巴勒斯坦難民(圖)。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不許這些巴勒斯坦難民重返他們自己拋棄的家園,但承認留守的阿拉伯人擁有以色列國籍。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軍事衝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
2019-05-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