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別了,我心愛的土琵琶:曹會渠生前回憶《鐵道游擊隊》拍攝經過
唐史宋瓷
1/21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這是那首傳唱了六十多年的老電影《鐵道游擊隊》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n可惜的是,電影中的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洪扮演者、著名錶演藝術家曹會渠先生於去年去世,享年88歲。\n
2/21 曹會渠出生在“鐵道游擊隊”故事發生地山東,祖父出生在蓬萊,後來闖關東到了遼寧。《鐵道游擊隊》是曹會渠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之前,他是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演員,一個很巧合的機會,他被挑中出演了劉洪。\n
3/21 “1956年,全國各地話劇團到北京參加話劇匯演,當時我們團排的話劇是《保衛和平》,最後得了全國話劇匯演一等獎。正在我演出時,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趙明也來到北京為《鐵道游擊隊》選演員,覺得我身上有股和劉洪很相近的工人氣質,就選中了我。”\n
4/21 為塑造好劉洪,曹會渠提前半個多月去體驗鐵路工人的生活。他說,當時都是蒸汽機車,用大鍋爐燒煤,最大的感受就是熱、苦。一大水壺的水,一會兒功夫就喝光了;就著鹹菜吃大飯盒,幾口就下肚了。當時司機、副司機、司爐三種工作,曹會渠都體驗過了。現場他向記者比劃:往鍋爐裡送煤要呈扇形,一下子竄起火苗才行,要不然,一大鏟子煤送進去,煤燃燒不充分,就會冒黑煙,那是把煤頂出去了。\n
5/21 學扒火車也是曹會渠體驗生活的一部分。他說:“當時有專人訓練我怎麼扒、怎麼跳,用哪個手抓,先跳哪個腳,都有技巧。記得他告訴我,如果車速40公里的話,要把握屁股先落地,在空中通過慣性調整後,腳就先落地了;如果車速60公里,那就要背先落地,這樣才不會蹌著。”\n
6/21 提起當年的拍攝情況,曹老用“出生入死”四個字來形容拍攝的驚險。\n  首先,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1956年)還造不出能連發子彈的機槍,所以整個拍攝過程用的都是真槍實彈。他回憶說:“拍攝‘大戰微山湖’時,攝影師的機器就在我前面,打不巧就會把攝影師撂倒,心裡能沒負擔嗎?能不緊張嗎?一拍戰鬥場面就戰戰兢兢的。”\n
7/21 再一個驚險就是在沒有替身、沒有特技、沒有電腦合成的情況下,拍攝騎馬過火車。他感慨道:“當時唯一擔心的是馬蹄子在奔跑中踩到鐵軌空裡,也就是馬失前蹄,那人就完了。老實講,拍攝前我並不害怕。我是從戰爭裡走出來的,戰爭的硝煙在我身上還沒退呢。”\n
8/21 “真拍時,導演只說了一句話:‘能過去就過,實在過不去你就把馬頭勒住。’火車起動了,我騎在馬上跑,快到跟前時,我一看還可以,也不知從哪來的一股勁兒,一下子就穿過去了。當時我騎了一匹搶頭馬,善於衝鋒,拍完後,火車因為慣性還在跑,這匹搶頭馬也跟著並行跑,一直跟了四五里地。”\n \n
9/21 曹老說:“那時候一個鏡頭拍完不知道怎麼樣。完了我就問導演:‘要不要再來一條?’他說:‘不拍了,好不好就這一條了。’我這才看到導演的臉都黃了。後來我還得知,為了這場戲,劉洪的原型劉金山、同時也是這部戲的軍事顧問,就負責駕駛火車。他對我說:‘打了一輩子仗,我從沒緊張過,拍這部戲比我打仗還緊張啊。’”
10/21 那時因為國家物資緊缺,電影膠片一直都是需要打報告特批。“當時,《鐵道游擊隊》的劇本已經報上去了,本來因為劇情需要是要拍上下兩集的,但是因為膠片數量有限,所以只能壓縮成一集,剩下一些膠片還得留給另外一部農村題材影片。為此演員們都格外珍惜拍攝機會,大家都儘量醞釀好情緒,爭取一次通過,偶爾有一次不成功,演員們甚至會痛苦地直扇自己耳光。”\n
11/21 當年在《鐵道游擊隊》劇中扮演芳林嫂的是表演藝術家秦怡,與曹會渠有一段感情戲。談起與秦怡的配戲,曹老靦腆地笑了:“跟她配戲,我始終放不開。這是我最大的遺憾。”\n
12/21 他講:“劉洪和芳林嫂產生感情後,導演想發展一個比較親熱的鏡頭,芳林嫂站起來打開門,靠在門邊上,表示她的感情很激動了,就叫劉洪過去把手放在芳林嫂的肩上,扶著她的肩膀。可是我的手一放上去,導演就說不行,不像那麼回事。看我像個木頭,扮演政委李正的馮喆就給我示範。\n
13/21 可一到我拍還是不行。因為我不認可他的示範,我覺得那是李正的感情,不是劉洪的。芳林嫂是個寡婦,她丈夫打鬼子犧牲了,他們兩個人不是單純的找對象,劉洪是因為對鬼子仇恨並同情芳林嫂而產生了感情。當時,秦怡大姐比我大八歲,也對我說要放開點,可拍了幾遍導演都不滿意。”\n
14/21 “其實,現在想來,沒拍好感情戲一是我當時沒結婚,不會演愛情戲。還有,我總琢磨工人談戀愛應該是什麼樣兒,總想找對感覺,可找了很長時間都找不到。這是我最大的遺憾。巧得很,我演了一輩子電影和話劇,竟然再沒演過愛情戲。”秦怡認為自己扮演芳林嫂最出彩的是其中的感情戲:\n
15/21 “芳林嫂是一個年輕的寡婦,她一直在戰鬥中生活,一個人既要維持生計,又要接濟同志們,當她重新獲得安慰、重新燃起愛情之火時,她不僅感到有了依靠,更感到有百倍的信心和勇氣。當時完整地拍了兩場芳林嫂和劉洪的感情戲,可惜放映的時候被剪掉了。”\n  \n
16/21 當年不僅僅是羞澀的年代,還是艱苦的歲月,拍電影沒有好器材,沒有特技,沒有替身,甚至沒有錢,其中一場“扔手榴彈”的戲讓秦怡記憶猶新。“導演要我把手榴彈正好扔到陳述扮演的鬼子的腳後跟,幾次試拍都不成功。於是我想了個笨方法,就是不管吃飯、走路,都一直盯著陳述的腳後跟,幾天後就找到了感覺。拍的時候,正好扔到陳述的右腳後跟。”\n \n
17/21 老影片仍有生命力。曹會渠也免不了同現在的一些商業大片進行對比。在他看來,現在的中國電影其實並不缺乏好的故事,但卻缺乏那些能夠深入人心、抓住人們靈魂的故事。他認為:“商業大片沒有幾部能夠真正感染我的,因為他們所講的愛,並沒有多少真正能夠在生活中發生,也沒有真正能夠代表觀眾、代表時代的心聲。\n
18/21 這些老影片與現在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光城市人在看,農村人也在看,所有人都知道我們。而現在的商業影片,受眾大多被限定在大城市的電影院裡,所以,就算他們有著比我們當年更好的票房,但在對人們形成影響方面,還是與當年有著很大距離。”(轉自故園懷舊論壇)
19/21
20/21
21/21
2019-08-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