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直擊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白查村船型屋
春種秋收
1/12 在海南這片熱土上,散佈著許多黎族村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村寨,被譽為“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它就是白查村。玉龍嶺腳下躺著的黎族優秀建築技藝的載體——81間保存完整的船型屋,一度吸引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學者、畫家和攝影師前來採風。白查村這個地處偏僻的小村莊,近幾年也因船形屋的存在而打破了以往的平靜。
2/12 白查村是東方市江邊鄉的一個美孚黎族傳統村落。村中至今保存著81間黎族傳統船型屋,是海南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船型屋群落,其船型屋營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船型屋平時除了用來居住和放糧食。還有一種小房子叫做隆閨,這個小房子可是專門用來相親的地方。
3/12 相傳,黎族的祖先當年從大陸沿海乘舟登上海南島時,由於沒有棲身之地,就將木船反翻過來居住。黎族的後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就仿造著船型,建造了茅草屋,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漂亮的船型屋。雖然這裡的原住民已經搬遷出去,但是在維護方面,黎族人民也是做的非常到位。防火是茅草房的關鍵,這裡每天都會有看護的人在這裡巡邏,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專人對茅草屋進行翻新修補。
4/12 船型茅草屋,長而闊,茅屋低矮,上面蓋著海南特有的茅草。牆面和地面都是用黃泥混著稻草來進行修建的。這樣的風格有利於防風防雨。在茅草屋的中間,立著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語叫做戈額,用來象徵著男人。在它的兩邊,立著六根低矮的柱子,在黎語中叫做戈定,用來象徵著女人。
5/12 白查的船形屋經歷了千年滄桑歲月,遭受了無數次的戰亂、兵燹和風剝雨蝕,但始終保存著原始的建築造型。當這些點綴在綠色叢林間的黃色茅草屋頂,跳入眼簾的時候,彷彿聞到陣陣撲面而來的泥土氣息。這一座座匍匐山坡上的黎族船型屋,承載著世世代代黎族人民的生活軌跡。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
6/12 婆娑的椰林,自然和諧,淳樸又遙遠,猶如畫家筆下的畫廊,在現實世界裡充滿著神奇與原始的美感。海南首個建築類古遺址,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7/12 簡單古樸的船形屋,高高矮矮的籬笆,隨處走動的小豬和雞鴨,如詩如畫的少數民族風情,讓外來人沉醉不已。船型茅草屋,長而闊,茅屋低矮,上面蓋著海南特有的茅草。牆面和地面都是用黃泥混著稻草來進行修建的。
8/12 四面環山的白查村現有78戶380人,屬黎族村莊。該村81間保存完整的船型屋是黎族老百姓的傳統民居,是黎族人民傳統智慧的結晶。有關部門原計劃將白查村81間船型屋悉數拆掉,在原址上新建磚瓦房供村民居住,多虧有志於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士奔走呼籲,船型屋方能得以倖存。
9/12 這也是一個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並存的村莊。當玉龍嶺另一頭的人們已普遍住在鋼筋混凝土森林裡時,在這裡,船型屋仍是村民的主要棲息地。
10/12 白查村去年曾召開全體村民大會,會上絕大部分村民都同意搬到距老村約1公里遠的白查新村住。但仍有少部分村民選擇堅守。白查村村民對於告別祖輩居住的“一條竹杆掛家當,三個石頭做個灶”的船型屋,搬進磚瓦房,離開浸淫許久的精神樂園,看法不一。
11/12 “磚瓦房是好,但茅草房我們也住慣了,這裡就是我們的家”,白查村一些老人說。“村民搬走後,船型屋沒人住,三四年內肯定壞掉。”白查村村支部書記符那逢說。\n
12/12 無論白查村村民是選擇搬家,抑或選擇了堅守,無論他們是喜悅,抑或遺憾、無奈和戀戀不捨,我們惟有祈禱,代表著黎族傳統文明的船型屋不會漸行漸遠,我們需要它守候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n
2018-12-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