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為何能準確預料自己的死期?

1 個回答
冷兵器研究所
2018-11-22

公元926年七月二十七日,耶律阿保機在在吞滅渤海國後不久,突然駕崩於半年前攻拔的扶余城。

雖然歷史書上,認為其是病死。但有一種聲音認為,耶律阿保機之死有更多內情。

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為何能準確預料自己的死期?

有個說法是他在三年前準確的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按《遼史》記載,耶律阿保機於天贊三年(甲申歲,924年)六月十八日,“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帥,及二宰相、諸部頭”,說了一段“聞詔者皆驚懼,莫識其意”的話。“三年之後,歲在丙戌,時值初秋,必有歸處。然未終兩事,豈負親誠?日月非遙,戒嚴是速。”

這就是當著大家在說,這與其說是預言,倒不如說是一種約定。即說他有兩件事沒完成,也就是不能現在就死。

有個說法是他在三年前準確的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按《遼史》記載,耶律阿保機於天贊三年(甲申歲,924年)六月十八日,“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帥,及二宰相、諸部頭”,說了一段“聞詔者皆驚懼,莫識其意”的話。“三年之後,歲在丙戌,時值初秋,必有歸處。然未終兩事,豈負親誠?日月非遙,戒嚴是速。”

這就是當著大家在說,這與其說是預言,倒不如說是一種約定。即說他有兩件事沒完成,也就是不能現在就死。

這是為什麼呢?

關鍵在三年這個數字上,因為契丹可汗有三年一選的說法。一般認為,契丹人每三年會舉行一次選汗儀式,但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可汗會連任。

但這種制度肯定是和阿保機“以家為國”建立帝國的想法是衝突的。

於是,面對阿保機總是不下臺這事,阿保機的弟弟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聯合迭剌部和其他部族貴族,自911年開始,一共發動了三次叛亂,是為“諸弟之亂”。形勢最為嚴峻時,阿保機的大本營被襲擊,輜重、廬帳被燒,象徵可汗權威的旗鼓、神帳被奪,但阿保機還是在妻子述律氏的幫助下擊敗了叛軍。之後,阿保機對反對他的貴族進行了大清洗,僅913年正月一次就處死了三百多名親貴。不過,阿保機還是赦免了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

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為何能準確預料自己的死期?

阿保機平定“諸弟之亂”後不久的915年(後梁·貞明元年),契丹其他七部的酋長聯合起來“逼宮”,譴責其遲遲不肯換代。阿骨打不得已歸還了象徵可汗權力的旗和鼓。之後,他採用其妻子述律氏的計策,派使者通告各部酋長,說:“我有鹽池,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是,共攜牛、酒會於鹽池。阿保機設伏兵於鹽地之側,發伏兵盡殺之。由此,阿保機終於掃清了所有障礙,於916年稱帝,正式將此前鬆散的契丹部落聯盟轉變成世襲的封建國家——契丹帝國。

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為何能準確預料自己的死期?

可阿保機雖然平定了“諸弟之亂”,也靠“鹽池之變”解決了其他部族首領,但他仍然要面對著“可汗是需要世選”這個傳統觀念的強大對手。所以,最後阿保機才會最後跟契丹貴族們定了一個三年之約。然後等三年到期的時候,給了大家一個交代(自殺?),換取契丹貴族對於其兒子登基,父死子繼的認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