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10 個回答
Kkkkkkkkg21
2019-05-15

有人說,養娃,就是升級打怪,攻破謠言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寶爸寶媽可能會遇到很多看似正確、流傳了很久的育兒常識,殊不知,它們都是不科學的。

之前在網上看的一些常見的育兒誤區,分享一下。

寶寶應該被媽媽摟著睡?

寶寶都是媽媽的小心肝,特別是寶媽放完“月子假”恢復上班以後,真正跟寶寶在一起的時間也就只有晚上了,所以,她們總是喜歡摟著寶寶睡覺。

把孩子摟著睡,雖然可以方便媽媽晚上照顧寶寶,但是這樣對寶寶和媽媽的健康都是有不利影響!

科學證明,大人和寶寶最好不要貼著臉睡。因為晚上睡覺時,寶寶需要足夠的氧氣來滿足其高速的成長髮育,而枕邊的大人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缺氧。

如果嬰兒長期在缺氧的環境下睡眠,將會影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和正常的身體發育。 另外,睡姿不好,睡得死的大人還真不適合跟寶寶一起睡,否則一旦有什麼突發情況,根本來不及處理 搖晃寶寶會感到舒適?

搖著寶寶哄睡覺,這是很多家長都會有的一個操作,殊不知其實危害很大。 寶寶睡前哭鬧不止,搖晃一會兒,寶寶就安靜了,這實際上是大人干預了寶寶的睡眠。你以為寶寶是被你哄睡了,其實寶寶只是被你搖暈了!

因為寶寶大腦發育不完善,經常搖晃,會對寶寶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減少搖晃幅度和時常,抱著寶寶,輕輕撫摸、拍背,讓寶寶慢慢自主入睡。

寶寶很久不排便就是便祕?

判斷寶寶是不是便祕,要看8個字: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倘若寶寶很多天都沒有大便,但是不難受,吃喝拉撒睡都不受影響,大便也不幹,排便的時候也不費勁,那就不是便祕。

而如果寶寶每次排便都很費勁,表現得很不舒服、表情很痛苦,排出來的大便也很乾燥,都是一粒一粒的小硬球,那麼即使Ta每天都排便,也算是便祕。

當寶寶便祕時,媽媽可以做點蔬菜汁,或者在輔食中添加一些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菠菜、油菜等。還可以給寶寶適當的進行一下腹部按摩。

寶寶說話晚代表笨?

寶寶說話早晚,其實和家長是有很大的聯繫的。 現在的很多家庭,大人們總是愛扮演“翻譯官”。遇到事情,孩子不需要說話,只要哼哼兩聲,確認過眼神,家長就知道寶寶想要什麼,破譯能力簡直無敵。

但是,這樣就容易讓孩子越來越“懶得說話”,覺得說話這事兒沒用,從而導致說話晚。 所以,家長要拒絕做“高級翻譯家”。

比如當孩子指著玩具發出“嗯啊”的聲音時,家長即便明白了他想要玩具,也可以故意拿給他其他東西。 這時,孩子沒有達到其目的,自然會想辦法表達,從而鍛鍊了語言能力。

寶寶睡覺打呼無所謂?

寶寶睡著後偶爾會打呼嚕,這是正常情況。 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因為嘴裡的口水或奶液太多、胃食管反流、喉軟化症或感冒等引起的打呼嚕,大多屬於發育中的正常現象,等寶寶長大就好了。

但是,如果寶寶長期持續打呼嚕,很可能說明寶寶用鼻腔呼吸不順暢,處於長期張口呼吸狀態。 在寶寶口腔和麵部飛速發育的階段,長期張嘴呼吸,可能會影響寶寶的面部發育。

因此,家長需儘早注意,如果是疾病原因(如腺樣體肥大、過敏等),需及時帶寶寶就醫。

寶寶不愛喝水就強行讓他喝?

很多家長擔心寶寶不愛喝水對身體不好,於是就強行讓寶寶多喝水,這是錯誤的,有可能會導致水中毒哦!

水中毒多發生在寶寶6個月以內的時候,因為6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喝水的,但還是有些家長會因為天氣熱和排便不暢等原因給寶寶喝水。

但其實寶寶喝的母乳、配方奶中都是含有水分的,如果這個時候再額外給他喝水,那寶寶攝入的水量會超過他的代謝能力,從而引起身體不適。

讓寶寶早點學習坐、站、走?

寶寶天生頭大身子小,每個寶寶必須經過足夠的俯趴和爬行訓練,才能讓肌肉和骨骼的“能力”足以支撐起那顆可愛的大腦袋。 如果讓孩子過早的學習坐、站、走路、用學步車等,會造成孩子骨骺發育異常,從而引發彎腰駝背、O型腿、脊椎變形等。

尤其是學步車,寶寶過早使用,會阻礙臀肌的發展,加上多數小孩使用學步車時,是以墊腳尖方式行走、站立,無法將腳放平去支撐身體,這樣做非常反自然。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小鼓勵孩子多多爬行,鍛鍊其頸部和背部肌肉。而寶寶的抬頭、爬、坐、站、走等動作,都應在順其自然的環境中學會。

寶寶吃的東西越軟爛越好?

不少新手媽媽做輔食,總是會擔心寶寶嚼不動食物,或怕食物不好消化,於是就把輔食做得特別軟爛。但其實這樣做,反而不好!

一些孩子到1歲多了還在吃過於細軟的食物,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難以接觸乾的或者硬的食物,那樣的話,其口腔肌肉就難以得到鍛鍊,從而導致口腔敏感,出現挑食、營養不良等情況。

長時間餵食太爛的輔食,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牙齒髮育,還會讓寶寶的舌頭和其他口腔器官也難以靈活伸展,導致其說話總是含含糊糊,難以糾正。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蹣跚學步再到年幼懵懂,寶寶一天天地長大,爸媽們也在邊學習邊成長。

希望每一位爸媽都能正確科學的撫養寶寶,好好享受養育之樂!

三宝的快乐成长号
2019-07-19

老輩兒留下來的育兒經驗,有的有道理實用,有的卻是錯誤的,養育了三個娃,在育兒道路慢慢實踐總結了一下,記得的有這麼幾點:

1,女兒剛出生時,皮膚有些黑,但是還是很嫩的,婆婆說為了孩子皮膚能夠白嫩,要用母乳給孩子,但是用母乳洗臉孩子臉上一干,臉上蒙上一層,寶寶不舒服。後來臉上還長了紅疙瘩。小嬰兒臉部不幹燥的話不用塗抹任何東西,用清水洗臉就好。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2,還有我家孩子還在我肚子裡,婆婆就按他們那輩兒人準備了米粉(各種配方加進去)說是怕奶水太稀寶寶吃不飽,要給寶寶添飽的。寶寶出生5天,我的奶水已經下來,奶水還是夠孩子吃的。兒子愛哭不愛睡整覺,婆婆就說孩子吃不飽,餓了才哭,於是就拿煮了米粉,稀稀的,倒到奶瓶裡,把nai嘴剪大洞,我家的傻寶寶大口大口地喝,把她奶奶給高興的,說你看,給寶餓壞了。

這麼每天兩頓米粉的喂,過了幾天,娃娃就開始拉肚子,一天要拉十次左右。還不知道原因,以為我吃的太油膩,各種讓我在月子不吃油不吃魚,但是寶寶還是沒好。

直到寶2個月,婆婆回家蓋房子,我自己琢磨著給孩子斷了奶粉,全部喝母乳,慢慢地就好了。

所以我要告訴媽媽們,母乳餵養,只要媽媽奶水充足,不用擔心寶寶吃不飽。添加輔食不能太早。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3,我再想想還有什麼?對了還有老人家老擔心孩子晚上會餓,晚上一定要叫醒寶寶餵奶。頻繁半夜叫醒寶寶,很容易打亂寶寶的睡眠規律,把寶寶變成夜貓子,受苦的還是寶寶,大人也睡不好覺。我家老大就是因為這個不好帶,其他兩個晚上他們餓了醒了再喂,很好帶。

4,婆婆主張要用尿布,不讓用紙尿褲,說紙尿褲會紅屁股,而且還把不了尿,對孩子不好。後來婆婆聽了我的話,因為帶娃結論證明,尿布才紅屁股,因為孩子小,一天要拉很多次,根本把不到,一小會兒尿布就溼了,孩子的屁屁泡在,很容易紅。

中亿孕婴
2019-02-26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流傳下來,確實有很多的優秀文化傳統,但是人類的知識以及認知都在不停地更新變化,所以有一些傳統的育兒觀點,拿到今天來說,並不是科學的,那麼有哪些呢?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一、嚼食喂孩子

有的家長愛子心切,擔憂孩子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善,不能進食牛奶之外的食物,又怕孩子營養不夠全面,所以就把食物嚼碎,用嘴或手的方式,把碎物抿進孩子嘴裡進行餵食。其實一毫升普通口水,有細菌1萬到5萬個;一隻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4萬到40萬個。

如果通過上述這樣不衛生的方式餵食孩子,孩子是極容易生病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健全,一旦接觸到感染性的細菌,就會生病!

二、給孩子綁腿

是綁腿不僅僅是綁小腳!有的地方還一直有給孩子綁腿的習俗,家長們看著寶寶彎曲的小腿和小臂,愛子心切,擔心孩子的腿不夠直,或是期盼孩子將來的大長腿,擅自用些繩索外件,進行外力的輔助伸直。

事實上,外力的伸直會影響到寶寶的骨骼發育,更有甚者,影響到關節的脫位。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在子宮裡的環境,所以彎腿是很正常的現象,隨著寶寶的快速成長,腿就會慢慢的伸直了。

三、含著乳頭睡覺

孩子吸允乳頭是一種原始的生理現象,而有的寶寶似乎無時無刻都離不開乳頭了,只要寶寶一哭鬧就用這個辦法止哭,甚至直接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其實這樣會讓寶寶產生對餵奶的強烈依賴,導致脫奶期加長,更有甚者,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的同時不小心壓住了孩子的臉部,導致孩子的窒息。

四、給孩子睡平頭

老人們都認為孩子天然的勺子頭不夠好看,需要用硬一點的枕頭,把孩子的後腦勺睡的扁平。更有甚者,直接用書本讓孩子睡出平頭,這樣的做法,其實會影響到孩子的小腦發育

而且從美觀上講,扁平的後腦勺也不會真正的好看到那裡去,小億家的寶寶理髮師就覺得勺子頭更立體,更美觀大方!

五、過於頻繁的逗笑

孩子的笑口常開是每個家長的切實心願,而在孩子太小的時候,過於頻繁的逗笑可能會對孩子的今後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一方面:家長們使用擺動孩子身體的方式去逗笑,由於孩子身體發育不夠完善,很多器官都還在發育中,激烈的擺動會影響到這些器官的正常生長。

另一方面:過於頻繁的逗笑,使孩子不停的發出笑聲,很容易導致小孩的瞬間窒息與缺氧,更有極少數出現下顎脫臼的現象!

六、過早的豎抱

有句話: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們會認為說話早的孩子和走路早的孩子會比較聰明,其實科學上並沒有這樣的理論支持,這些生理現象都是孩子自身基因、汲入營養以及生活環境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表現,與小孩的智商沒有直接相連的關係。

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家長會認為豎抱越早的孩子,將來的身體會越硬朗,這又是個很大的誤區,過早豎抱不僅不會讓孩子身子骨硬朗,還可能給孩子的脊柱發育不良。正確的豎抱時間應該是孩子3個月以後!

七、刮胎毛

中國傳統有個說法:小孩子的胎毛在滿月或是百天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全面的剔除,這樣之後長出來的毛髮才會又黑又亮。

其實這樣做是毫無科學道理的,小孩的毛髮基本上是由基因決定了的,而在小孩過小的時候,用器具進行剃髮,很容易傷害到小孩嬌嫩的頭皮,造成毛囊受損,這樣的損害可是終身的!而胎毛一般在小孩5個月的時候就會完全脫落掉的,之後就會長真正意義上的頭髮了!

八、捏著鼻子喂藥

很多時候,寶寶生病了會很煩躁,這時候寶媽們喂藥就會很不順暢,傳統觀念往往就會通過捏住寶寶鼻子的方式,使寶寶張嘴吃藥,這時候是非常容易引起藥物進入寶寶氣管的。

因為寶寶的生理結構和大人們是一樣的,吞嚥食物的時候,咽喉部的會厭軟骨會自動關閉,以防止食物進入氣管,但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沒有進入正常的咽食狀態,這時候強行的餵食,是非常危險的!


我是小億,這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給您一份育兒心經,讓寶寶成長開心。(^--^)

睿爸育儿
2019-10-02

給新生兒綁腿。因受胎盤空間所限,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全身卷屈曲球狀,出生後腿彎彎的,家長試圖把把寶寶的腿型矯正過來,用薄被或小棉毯把寶寶雙腿併攏,包裹起來。這種對新生兒綁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綁腿寶寶腿部血液循環受限,而且捆綁容易造成寶寶髖關節脫位;還有,捆綁使寶寶不舒適而出現頻繁煩躁、哭鬧,從而影響寶寶吃奶與休息。其實,寶寶腿型隨著月齡增加,等到寶寶8歲左右會自然變直,因此更沒必要給寶寶綁腿。

丟棄初乳。初乳因含有胡蘿蔔素呈淡黃色,感官不同於常乳,因此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家長認為初乳不乾淨或是沒有營養,就擠掉丟棄了,這是錯誤的觀點。其實初乳不但不髒,不是沒有營養,反而是最具營養的物質。初乳中初乳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均高於常乳,恰好與新生兒胃腸道相適應的比成熟乳含量低的脂肪量,還有初乳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和豐富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吞噬細胞,可預防新生兒感染。因此,別丟棄初乳。

過早或過晚添加輔食。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後6個月大開始添加輔食,如果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會因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會出現嘔吐與腹瀉等胃腸道不適;如果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因母乳的營養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寶寶營養跟不上,生長髮育受阻。

輔食添加調味品。有些家長以自己的口味去判定寶寶的口味,認為不加調味料的輔食寶寶會難以下嚥,因此自作主張地在輔食中添加鹽、醬油等調味品。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因為此時寶寶的腎臟發育不完善,過多攝入的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一週歲內的寶寶不建議輔食中添加調味料,原味輔食就可以。

嚼好飯菜喂寶寶。有些家長過於溺愛寶寶,尤其是隔代長輩,擔心寶寶進食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自己把飯菜嚼好喂寶寶,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一是家長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寶寶,二是寶寶喪失了鍛鍊咀嚼能力的機會。

捏鼻樑。當下的審美觀點,高鼻樑,高顏值,於是家長會興起給寶寶捏鼻樑,這是個錯誤的做法。因為鼻樑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捏鼻樑於事無補,而且寶寶鼻樑骨脆弱,家長用力過度會導致寶寶鼻骨骨裂鼻粘膜嬌嫩;寶寶鼻腔內血管豐富,頻繁捏可能使鼻粘膜充血、血管破裂;頻繁捏寶寶鼻樑,會使鼻腔內的分泌物、細菌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誘發中耳炎,可見捏鼻樑是個錯誤的舉動。

刮舌苔。有些家長見寶寶的舌苔較厚,於是給寶寶刮舌苔,其實寶寶的白舌苔是吃奶形成的奶苔,屬於正常現象,無需人工處理,等寶寶三個月左右會自然消失,因此沒必要給寶寶刮舌苔;如果家長擅自給寶寶刮舌苔,會損傷寶寶的味蕾。

剃胎毛。有的家長認為給寶寶剃胎毛,今後頭髮會更加濃密,殊不知這是個錯誤的想法。因為寶寶頭皮嬌嫩,剃胎毛會傷及他們的頭皮與毛囊,還可能導致頭皮生癤或癰等現象。

若宁说
2019-05-27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一歲之前可能涉及到的錯誤經驗有:

1,剛出生要擠乳頭,認為不擠出來以後會凹陷。

這完全是錯誤的,新生兒乳頭內陷無需擔心,自然生長後就會正常,但是,隨意擠壓,很不衛生容易傷害新生兒嬌嫩的皮膚,而且給孩子帶來很大疼痛,非常不好。

2,應該儘早把尿

有的老人會說,月子裡要儘早給孩子把尿。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把尿對嬰幼兒的身體發育特別不好,孩子很小骨骼軟,把尿會增大孩子脊柱壓力,增大孩子以後患痔瘡的可能,同時過度把尿還會造成脫肛,是非常可怕的。

3,帶紙尿褲會捂屁股,還會讓孩子長成O型腿

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紙尿褲如果合理更換,接觸皮膚的那一面是乾的,不存在捂屁股這一說,至於擔心孩子長O型腿,更是無稽之談,小嬰兒的腿本身就是分開的,和帶紙尿褲沒有關係。

4,過早給孩子吃鹽

有的老人覺得小嬰兒可以像大人一樣正常吃鹽,覺得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每天必須補充足夠鹽分,不然會沒勁。這非常錯誤。科學觀點是,嬰兒一歲之前無需吃鹽,三歲之前少吃鹽,甚至提倡三歲以後再吃鹽。因為母乳或奶粉裡面含有足夠滿足孩子需要的鈉,所以無需在從飲食中補充鹽分。另外,孩子很小,腎臟發育不完善,如果在飲食中額外補充鹽分,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

5,捆綁孩子

這也是錯誤的做法。不能因為孩子愛動愛蹬腿,就捆住孩子。捆綁讓孩子的身體失去自由,長期下去,生理上,影響孩子骨骼的成長和肌肉保持活力,心理上,讓孩子感受對世界的無助,因為嬰兒就是通過肢體動作和哭泣來引起媽媽的注意和迴應,捆綁就等於剝奪了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減少了和媽媽的互動體驗,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

一歲之後可能涉及到的錯誤經驗有:

1,打蟲藥和化積食的藥要一兩個月給孩子吃,沒有相應症狀沒有詢問也要吃。

好多老人習慣一兩個月給孩子吃一次化積食的藥,其實,如果孩子沒有症狀,醫生也沒有建議,隨意想當然給吃化積食的藥,對孩子的脾胃會有傷害。打蟲藥也是一樣。

不管什麼藥,都得是對症使用,聽醫生使用,而不是自己想當然使用。

2,發燒要捂汗或涼快

正確做法是:感冒了要注意給孩子保溫,溫度很高不可以捂太多。盲目捂汗和讓孩子涼快都不可取。感冒了只要不是燒的很高,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因為感冒了人容易胃寒,而溫度很高就要給孩子透氣,不然熱量散發不出來孩子體溫會更高。

3,吃飯必須吃飽

老人總覺得孩子得吃飽,殊不知,每頓吃太飽,反而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吃飯七分飽,適當感受飢餓,才能減少疾病。

好多人怕孩子餓,其實孩子並餓不著。

這就是我能想到的老輩們留下來的錯誤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陪yoyo一起成长
2019-11-15

1.把屎把尿,因為之前沒有尿不溼,所以容易導致這樣的情況。其實把屎把尿危害很大,例如脫肛。

2.新生兒被擠乳頭,作為一名新手媽媽並不知道擠乳頭的危害性,他們說沒有擠過乳頭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母乳,但是醫生說過不需要擠乳頭,擠了乳頭容易引起感染。

3.綁腿綁腳,老人們都說郎腿綁腳,可以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腿型,不然容易得佝僂病,或者什麼病。其實這也是錯誤的說法。

4.喝溫開水,我們家寶寶從小就開始喝溫開水,然後發現在月子裡的時候,她基本上沒有長几斤,後來發現,假如不喝溫開水的話,只吃母乳,一個月可以正常長3斤。

5.過度捂衣服,老人們都感覺孩子們太冷,所以經常不管天冷還是天熱,都會給孩子們捂上很厚的一層衣服,導致孩子們出現溼疹的情況,其實這樣也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大人穿什麼樣的衣服,讓自己的孩子也穿什麼樣的衣服,孩子的體溫比大人的體溫稍微高一點,所以還是的衣服可以比大人衣服稍微少一點,不要太厚。

雨果叫我傻妈妈
2019-06-18

1,把屎把尿。其實我是不反對這點的,每天早上起床把屎把尿,孩子容易形成比較規律的習慣。可是許多老人是強行的,不拉就猛抽屁股,邊抽邊吼。這點讓人超級崩潰!


2,吃的越多越好,而且基本都是葷類,雞蛋和肉。從一開始的加輔食,本來孩子吃個一兩勺就夠了,可是老人一弄就是大半碗,不吃就硬往下灌,哪怕孩子睡著了,都要捏鼻子捏醒了灌。對營養搭配完全沒概念,認為雞蛋和肉就是有營養的。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3,孩子摔到碰到了,一邊安慰孩子,一邊猛抽地板或者桌角,臭地板,臭桌子,磕到我家寶寶了!中華大地,五十六個名族,哪哪都能找到這樣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男孩子頭髮剛長出來一點點,就催著馬上剃光光,說孩子熱!其實頭髮留一點長度好,保護頭皮,出門擋陽光和紫外線,還可以防蚊蟲叮咬。

我们都爱红领巾
2019-06-15

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起了我姥姥,我姥姥一手帶大了我和我表弟,我弟小時候眉毛很淺,幾乎看不出來,姥姥就給他刮眉毛,因為在她們看來和小孩子不長頭髮一樣,越剃以後長的越密,但是我弟長大後,眉毛只有前半塊濃,後半塊幾乎沒有,我小姨她們說我姥姥小時候剃眉毛剃壞了,現在我弟前面留這斜劉海。還有就是給新生兒綁腿,我媽說我小時候綁了三個月,天天哭,為了讓我腿直。結果呢,我腿粗,不用怕不直了。我兒子也被綁了兩個月,現在想想真不應該。。

蓝色巧克力18
2019-02-22

孩子發燒不能受寒,要捂汗才能退燒快!孩子發燒後,父母焦慮萬分,很多粑粑麻麻聽信長輩的話,認為孩子發燒不能受寒,否則就會再次著涼,高燒不退。不管再熱的天氣都不能洗澡、吹空調、扇風扇。要給寶寶穿厚點,蓋上棉被,捂出汗就能退燒。真相:發燒時穿厚衣服捂汗,只會越捂越熱,不僅退燒難,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其實寶寶發燒時,不必過於擔心寶寶著涼,而更應該適當的對寶寶採取一些降溫的措施。例如泡溫水澡,就是最簡單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話,家長也可以用溫水給寶寶擦擦身,重點擦頭部、脖子、腋窩、大腿根部等體溫高的地方,這樣,水分蒸發的時候可以帶走寶寶的一些熱量,體溫自然就容易下降了。

知恩妈妈
2019-07-22

老人家留下的育兒經驗,有些是有道理的,是因為他們經歷過試過錯得出來的結論,但有些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了,因為時代不同,生活方式跟以前有很大的差別。

  1. 坐月不能開空調。近幾年全球氣候變熱,還有許多老人家不讓坐月的媽媽開空調,頻繁聽到坐月中暑的媽媽,真是可憐。坐月不能吹風,所以不能開空調,這個錯誤經驗害死許多人。只要不吹風,坐月是可以開空調。

  2. 大寶幾個月的時候,眼睛有眼屎,老人家說他熱氣,非要讓他吃涼茶。涼茶還要加蜜糖。一歲之前的寶寶是不能喝蜜糖,而且這麼小讓他喝涼茶,把寶寶的體質變寒涼。

  3. 寶寶未夠半歲就要坐學行機。家裡老人留下來,寶寶一定要坐學行機才能長大。醫生建議不讓坐學行機。育兒有哪些老輩留下的錯誤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