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考中進士,通常是怎樣安排工作的?

3 個回答
老鸦说历史
2019-08-26

大家好,這裡是老鴉說歷史,今天讓鴉叔帶你瞭解明朝科舉制度。

01 如何一步步考中進士

在明朝,一個讀書人如果要參加科考,第一步必須要參加童生考試,也叫童試,是由地方上庠學舉辦,通過了之後,再參加縣學的考試,縣學考試通過之後,再參加府學考試,府學考試通過之後,便擁有了一個正式讀書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擁有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並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後,可以參加三年一次的“秋闈”(也叫鄉試),之所以叫秋闈,是因為在八月舉行。這次考試相當於全省範圍內的大型考試,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亞元,三四名叫經魁,五名叫亞魁。當年唐伯虎就曾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當了解元。

通過鄉試考試的人,統一被稱之為舉人,舉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權利,比如:不用繳納賦稅,見縣太爺不用下跪等等。通過舉人考試的人可以參加會試。

會試是在鄉試考試的第二年舉行,同樣也是三年一次舉行的考試,因為考試時間是在三月舉行,因此也被稱之為“春闈”。考試採用三天考一場的方式來進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進行考試。能夠通過考試的舉子,被稱之為貢生,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接下來就是殿試也稱之為廷試,史載: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殿試是皇帝親自舉行的考試活動,考試的內容不光要考學問,還有考核綜合方面的東西,甚至連貢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能夠考中殿試的貢生被稱之為進士,而進士考試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稱之為進士三甲。而在明代能進士及第的人,基本上不是學習能力出眾,就是綜合素質優秀的牛人。

02 進士如何安排工作

進士分為三甲,根據排名的不同,安排的工作也不同。

第一種,優秀的人安排進翰林院。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們家喻戶曉的狀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會被安排進翰林院進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擔任編修和編纂等等工作,屬於是國家級幹部的候選人員,明朝在人事制度上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新科進士能進入翰林院,稱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第二種,大部分的人員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進行任職。按照考試的名次然後依次委派官職,從庶吉士(國家級幹部的候補人員)開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縣。也就說,辛辛苦苦從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路考過來,還不一定就能當上大官,命運不濟的,甚至還必須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爬。

以上可以看出,考中進士後,並不代表著就有大官做,自古以來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場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適應官僚體制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明朝歷史上,官員年過半百,但卻依舊只是一個五六品的官銜,甚至更低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也反應了古代科舉考試對人才的摧殘。


大家好,這裡是老鴉說歷史,今天讓鴉叔帶你瞭解明朝科舉制度。

01 如何一步步考中進士

在明朝,一個讀書人如果要參加科考,第一步必須要參加童生考試,也叫童試,是由地方上庠學舉辦,通過了之後,再參加縣學的考試,縣學考試通過之後,再參加府學考試,府學考試通過之後,便擁有了一個正式讀書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擁有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並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後,可以參加三年一次的“秋闈”(也叫鄉試),之所以叫秋闈,是因為在八月舉行。這次考試相當於全省範圍內的大型考試,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亞元,三四名叫經魁,五名叫亞魁。當年唐伯虎就曾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當了解元。

通過鄉試考試的人,統一被稱之為舉人,舉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權利,比如:不用繳納賦稅,見縣太爺不用下跪等等。通過舉人考試的人可以參加會試。

會試是在鄉試考試的第二年舉行,同樣也是三年一次舉行的考試,因為考試時間是在三月舉行,因此也被稱之為“春闈”。考試採用三天考一場的方式來進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進行考試。能夠通過考試的舉子,被稱之為貢生,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接下來就是殿試也稱之為廷試,史載: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殿試是皇帝親自舉行的考試活動,考試的內容不光要考學問,還有考核綜合方面的東西,甚至連貢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能夠考中殿試的貢生被稱之為進士,而進士考試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稱之為進士三甲。而在明代能進士及第的人,基本上不是學習能力出眾,就是綜合素質優秀的牛人。

02 進士如何安排工作

進士分為三甲,根據排名的不同,安排的工作也不同。

第一種,優秀的人安排進翰林院。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們家喻戶曉的狀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會被安排進翰林院進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擔任編修和編纂等等工作,屬於是國家級幹部的候選人員,明朝在人事制度上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新科進士能進入翰林院,稱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第二種,大部分的人員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進行任職。按照考試的名次然後依次委派官職,從庶吉士(國家級幹部的候補人員)開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縣。也就說,辛辛苦苦從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路考過來,還不一定就能當上大官,命運不濟的,甚至還必須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爬。

以上可以看出,考中進士後,並不代表著就有大官做,自古以來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場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適應官僚體制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明朝歷史上,官員年過半百,但卻依舊只是一個五六品的官銜,甚至更低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也反應了古代科舉考試對人才的摧殘。


四川達州
2019-08-27

明清時期,科舉已經定型,大體給諸位介紹一下進士們的工作安排:

一、三甲

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也被稱呼為一甲進士及第。是科舉最風光者。

狀元,初授從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初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三人在翰林院工作三年後統一單獨授予職務。

從品級上看,三甲比其他進士高一二級,但此後基本都是在翰林院當書呆子,最終能夠成為宰相尚書的,極少。

二、庶吉士

明清時期,特別規定,凡三甲之外進士均需參加內閣與禮部組織的考試,通過者以從七品身份入部學習,號庶吉士。也稱儲相,有非庶吉士不內閣的說法。所以庶吉士等於進入中央政權的高級人才儲備庫。

通常,庶吉士數量很少,多十名之下。三年後另外授予職務,從此進入晉升快車道,20年內可以完成州府省—中央六部職位輪換,初步具備內閣成員資格。

三、二甲進士

第四至60名,殿試後以從七品下州府司法與民政職務,三年準時晉升正七品,至退休大多能熬至三品(中央)四品(地方)。

四、三甲進士

第61至300名,殿試後也是以從七品下州府擔任司法民政職位,三年大多晉升正七品,此後與二甲差距較多,退休能夠晉升五品的正印官都是比較順利的。

兴安杂谈
2019-08-25

我是興安雜談,我來回答。

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有種說法,秀才錄取率可以算到10%。舉人進士的話,明朝鄉試錄取率在4%左右,甚至會更低,會試錄取率在10%左右。

在明清時,一般每三年開一次恩科,每次錄取大概兩三百人把,接下來是殿試,合格者就成為進士了,即天子門生!這個概率你想想有多低。明清500多年,厲害點的兩浙江西一共出了5000多個進士,一年10個左右,雲貴這種偏遠的地方,一年出1個就算走運了。

我是興安雜談,我來回答。

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有種說法,秀才錄取率可以算到10%。舉人進士的話,明朝鄉試錄取率在4%左右,甚至會更低,會試錄取率在10%左右。

在明清時,一般每三年開一次恩科,每次錄取大概兩三百人把,接下來是殿試,合格者就成為進士了,即天子門生!這個概率你想想有多低。明清500多年,厲害點的兩浙江西一共出了5000多個進士,一年10個左右,雲貴這種偏遠的地方,一年出1個就算走運了。

因此,進士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所以有資格直接當官。

1、成績在前面的一小波人。他們成績最好,會被選為庶吉士,分到翰林院,從翰林幹起,再到六部去慢慢熬資歷,有一定經驗將來是能幹到內閣的,明代中後期甚至有個規矩,就是非庶吉士不能為相的潛規則。而差點的人,只要沒犯大錯誤,也能混個尚書都御史省部級,這波人是佼佼者,也是帝國的領導者。

我是興安雜談,我來回答。

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有種說法,秀才錄取率可以算到10%。舉人進士的話,明朝鄉試錄取率在4%左右,甚至會更低,會試錄取率在10%左右。

在明清時,一般每三年開一次恩科,每次錄取大概兩三百人把,接下來是殿試,合格者就成為進士了,即天子門生!這個概率你想想有多低。明清500多年,厲害點的兩浙江西一共出了5000多個進士,一年10個左右,雲貴這種偏遠的地方,一年出1個就算走運了。

因此,進士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所以有資格直接當官。

1、成績在前面的一小波人。他們成績最好,會被選為庶吉士,分到翰林院,從翰林幹起,再到六部去慢慢熬資歷,有一定經驗將來是能幹到內閣的,明代中後期甚至有個規矩,就是非庶吉士不能為相的潛規則。而差點的人,只要沒犯大錯誤,也能混個尚書都御史省部級,這波人是佼佼者,也是帝國的領導者。


2、成績在中間的這一波人。他們一般會被分到六部,當給事中之類的言官,主要負責紀檢監察之類的工作,或者到六部負責一些具體工作。這波人只要好好幹、懂政治、站對隊伍,將來做到省部級的大官也是很有希望的,但要做到內閣成員,相比於庶吉士們來說,要困難不少。

3、成績在後面的那一波人。這些人也會有不錯的去處,分到六部,或者分到地方去做一個縣令,明代縣令在地方權利很大,相當於縣委書記+縣長+縣財政局長+縣法院院長等等等,好好幹,慢慢熬資歷、攢政績,以後升個巡撫之類的地方官退休,也是很令人羨慕的。

我是興安雜談,我來回答。

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有種說法,秀才錄取率可以算到10%。舉人進士的話,明朝鄉試錄取率在4%左右,甚至會更低,會試錄取率在10%左右。

在明清時,一般每三年開一次恩科,每次錄取大概兩三百人把,接下來是殿試,合格者就成為進士了,即天子門生!這個概率你想想有多低。明清500多年,厲害點的兩浙江西一共出了5000多個進士,一年10個左右,雲貴這種偏遠的地方,一年出1個就算走運了。

因此,進士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所以有資格直接當官。

1、成績在前面的一小波人。他們成績最好,會被選為庶吉士,分到翰林院,從翰林幹起,再到六部去慢慢熬資歷,有一定經驗將來是能幹到內閣的,明代中後期甚至有個規矩,就是非庶吉士不能為相的潛規則。而差點的人,只要沒犯大錯誤,也能混個尚書都御史省部級,這波人是佼佼者,也是帝國的領導者。


2、成績在中間的這一波人。他們一般會被分到六部,當給事中之類的言官,主要負責紀檢監察之類的工作,或者到六部負責一些具體工作。這波人只要好好幹、懂政治、站對隊伍,將來做到省部級的大官也是很有希望的,但要做到內閣成員,相比於庶吉士們來說,要困難不少。

3、成績在後面的那一波人。這些人也會有不錯的去處,分到六部,或者分到地方去做一個縣令,明代縣令在地方權利很大,相當於縣委書記+縣長+縣財政局長+縣法院院長等等等,好好幹,慢慢熬資歷、攢政績,以後升個巡撫之類的地方官退休,也是很令人羨慕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