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六百年前小朋友的識字課本,今天的家長能把上面的字都認全嗎?
四庫全叔
1/20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是中國傳統啟蒙識字讀本中的一種,全書共收三百九十二字(含詞彙),四字一句,便於誦讀;每字(詞)配一圖,有助理解和記憶。底本出自明初洪武年間金陵王氏的勤有書堂,現在看到的是1920年日本米山堂復刻本。這部六百年前課本上的字,今天的家長能都認全嗎?
2/20 蔔,就是卜,看圖也知道就是蘿蔔。\n薑,就是姜,畫的像嗎?像嗎?像嗎?
3/20 甑(zèng),本是一種底部帶孔的陶器,新石器時代就有,其功能是蒸食物用的,架在鬲(lì)的上面,兩者合在一起就是甗(yǎn),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蒸鍋。後來則演變為制酒時,煮糯米用的甑桶。
4/20 士,原本為先秦時代貴族階層中最低的一等,春秋時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戰過後,成為知識分子的通稱,也就是讀書人。這裡畫的是個官員,並不準確,但在古代“學而優則仕”的現狀下,做官是最終的出路。
5/20 鹿,諧音祿,一直是古代吉慶的象徵物。
6/20 廚,圖中畫的是什麼,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
7/20 瓶,畫的明明是酒壺啊。\n筯,同“箸”,看圖就知道是筷子了。
8/20 這一組畫的都很直觀,無需解釋就能看懂。
9/20 梳和篦的區別,一在於齒的密度,寬鬆的就是梳,緊湊的就是篦;二是形狀不同,梳為單面齒,篦為雙面齒;三是功能不同,梳用於造型,篦用於刮頭屑等。\n
10/20 磬,圖畫中是圓缽狀的事物,常在寺廟道觀中可以看到,與古代帝王所用樂器中的磬不同。
11/20 裩,是有襠的短褲,原本長僅及膝蓋,後也有長至腳面的,貼身穿著,外罩裳、裙。\n褲是明清時期才開始廣泛使用的字。
12/20 枷,是古代以厚木板製作的一種刑具,那個大的孔就是套在脖子上的,前面的小孔是固定手的。但如此細長,不知是否畫的有些走形。
13/20 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有些和蘆葦相似,生長在水邊。莖是造紙和制人造纖維的原料,也用來編席。
14/20 鼈,又叫“王八”,古代以“忠孝節悌禮義廉恥”為做人的道德標準,如果不符合這些標準便是無恥,但文人不說髒字,所以用“忘八”代指,只是後來以訛傳訛為“王八”,實實在在變成了市井的罵人話。
15/20 交椅,就是帶靠背的馬札。交,也就是椅腿能夠摺疊在一起,為這種椅子的明顯特徵,座面為絲繩編織的軟屜。
16/20 水履,貌似就是木屐,雨天光腳穿免得溼了鞋襪。
17/20 柱杖,好像現在腋下夾持以助行走的柺杖。
18/20 抱腹,秦漢時稱用於抱裹腹部的貼身衣物,到了清代就改叫肚兜了。\n一撒,明代上層人士常用的服飾,長袖,斜襟,下襟如裙而多褶,兩旁有擺。\n牙刷,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在中國,明代應該有部分人建立了刷牙的潔齒習慣。
19/20 筭子,是古代一種細長條的計數工具,也稱作“策”,“籌”,“算籌”、“籌策”,算子是後出的俗稱。《射鵰英雄傳》中的瑛姑,為救被困桃花島的周伯通,苦修算學;黃蓉和郭靖看到她,“凝目瞧著地下一根根竹片”,這竹片,就是瑛姑算數的用具——算子。
20/20 亮隔,就是長窗,因為可以起到阻斷與透光的作用,故稱。
2019-04-0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