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農村生長的“血見愁”,農民為其頭疼,實際上藥用價值高
斜陽半卷
1/5 這種在農村的田邊、路旁、石頭縫裡隨處可見的植物,您一定不陌生。它經常延地生長,攀爬的錯綜複雜,再貧瘠的土壤都能存活,生命力十分強大。
2/5 我們常把它叫做“奶漿草”、“血見愁”。奶漿草之名,是因為這種植物的莖折斷後會流出奶漿一樣的白色汁液。而叫血見愁則是因為它有強大的止血功效。
3/5 小時候我們拿它來玩耍,由於莖是紫紅色的,還挺好看,我們常將它摘下來圈成戒指戴在手上。對農民來說它也有一定用處,外出務農時不小心受傷,摘下這種草揉碎敷在傷口上,立馬就能止血。
4/5 其實它的名字是“地錦草”。藥用價值很高,在民間有一系列關於它的偏方。像是治療感冒、咳血、喉嚨腫痛、乳汁不通、跌打腫痛……中醫裡也會用它煎藥來治療腸胃疾病,治癒率非常高。
5/5 但這種草還是令農民十分頭疼。由於繁殖力強大,它經常入侵田野,影響莊稼生長,農民每隔一段時間都得定期清理這些“雜草”。
2017-04-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