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對金融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房地產業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對金融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10 個回答
大舟财经观
2019-03-07

房地產業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等這類做法一則不利於房地產的健康發展,二則甚至會讓人們獲得住房的路都沒了。這是極端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因為有住房需求,所以有一個房地產市場。從1994年取消福利分房後,從一個美國老太太教育中國大媽,家庭開始了藉助金融手段來獲得房子的道路。這條路一路走來,從人們不理解,不屑,到家庭充分利用和過度利用這個手段,實現了房地產接近20年的高速發展。人均居住面積也迅速攀升到30平米以上。這裡金融對房地產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一塊。但是走到今天,的確有些變味了。過度金融化和過度槓桿,讓房價和人們的實際收入之間產生了巨大的不平衡。

住房需求是全民的,不是有錢人的遊戲。房地產的發展必須和社會收入水平相適應。那種只為有錢人造房子的荒謬言論是割裂社會和造成社會不安。一個家庭正常的全部收入如果在500萬的話,住房不應該超過170萬。超過了,今天在住房市場得到的利益,社會將用數倍的代價在其他方面付出。

我們不能不說停房貸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法。但是停房貸依舊是一個政策行為,而不是市場行為。平抑房價不是在房屋銷售的出口端,而更應該是房地產的價格構成中降低最應該降低的那部分。房地產企業去金融化,只會加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成本。為難房地產企業也只會增加住房建設財務成本。

我想,對規範房地產市場,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上面這些我想不會是好辦法。大家說說

房地產業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對金融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水加木
2019-01-24

房地產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對金融業有什麼影響?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個人認為這個提問有些不夠科學,因為“停房貸”,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提高首付比例,比如首付要六,七成,則是有可能的。

若在現今條件下實施“禁預售,停房貸”,則可以預見的是,房地產公司的資金週轉將非常困難,房產銷售將急劇下降,成交是否有原來的一成,都將打個問號。眾所周知,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房地產的資金來源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和各種融資。預售制度,即所謂“賣樓花”,也是房地產公司籌集資金的一種途徑,借購房者的錢幹自己的事業。這一政策有利於房市健康發展,能減少購房者買到爛尾樓的風險,有利於保障購房者利益。同時這一政策,能讓房地產商更理性,加槓桿的倍數將下降,有利於防控金融風險,有利於社會穩定。對金融業而言,短期收益是少了,但卻更安全了。

“停房貸”,按目前的房價,目前的經濟,目前的情形,又有多少剛須能一次性付清購房款?能一次性付清購房款的人如今還會沒房產,還會去炒房嗎?所以“停房貸”結果將是銷量銳減,回款困難。房地產公司有可能就此資金鍊斷裂,從而破產倒閉。而房產公司自有資金所佔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都是直接或簡接通過銀行貸款融資所得,這將導致銀行的壞帳增加。對銀行而言,“停房貸”不是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禁預售,限房貸”,對金融業而言,是最理想的選擇,達到“房住不炒”的目的,促進房地產業迴歸理性,健康發展。

巨眼财富
2019-01-21

謝邀。

這個問題,說到底其實對房地產和金融都是陣痛,也僅僅是鎮痛。

小房地產沒錢,各種債券違約,最終只能轉讓項目,到最後被大地產商吞。

看看去年,大地產商該買地的買地,賣房節奏也是一點沒慢下。

再看看金融,債務違約後,金融機構也是苦不堪言,打破剛兌後,號稱最穩的信託資產也出現爆雷。zj信託去年號稱雷震子,最終也只好賣身了。

說到底,就是加速洗牌,大的要吃小的,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了!

深圳前海弘富财商
2019-01-23

這個房地產業的去金融化,整體來講的話,是國家在大的去庫存,去槓桿的這個大背景基調下進行的,那麼具體地落實到這個房地產行業,就是對開發商來說,現在對於過去那種高負債,需要降槓桿,對於個人買房,過去這種首付比例是要逐漸提高的,比如說像北京,上海的二套的話應該是達到六成了。那麼以前包括在成都買房,其實就是20%,現在要30%首套房,二套房都50%了,去槓桿就就逐漸提高了購房的門檻。


第二個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首先對於這個銀行來講的,最直接就是他的利潤的下降了,因為以前房貸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利潤比較高的部門,如果將來銀行的日子不好過了,那從從業人員來講的話,肯定是會縮減一些編制,隨著一些人工智能的進入,包括現在行業的業務量下降了,不僅是的個崗位,甚至一些薪資,我覺得都應該會下降或者調整,那麼對於購房者來講的話,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弘富財商特邀房產投資培訓講師/ 劉洪先生提供/ 歡迎留言討論及關注

达达尼昂123
2019-03-07

人類硬要給房地產加入金融屬性,本身就為了炒房,在早期為了加快住房建設,讓人們早點有房可住,可以這樣操作,但是在今天大部分人有房可住的情況下,不剔除金融屬性其實就是想不勞而獲的人為了延長壓榨別人勞動力而獲取不義之財的藉口。

很多人美其名曰,不添加金融屬性很多人買不起房,其實就是在扯淡,剩餘的住房需求政府加大廉租房和共有產權房的建設,完全可以滿足這部分不急迫的需求。新房建設不可能無休止的持續下去,房地產公司的生產速度早晚有一天要回歸理性,與需求匹配,所以房地產公司死掉是正常的,再死之前加大炒作和欺騙儘量延長賺取最後一桶金的時間是可以理解的,人類貪婪和活下去的慾望決定的。

最後,剔除金融屬性後,再加大持有成本,擠壓出空置房,可以解決剩餘住房,讓住房迴歸理性價格,很多新移民也可以根據流動性選擇常駐城市,做到買的起住的起活的好提高生活品質。當然,這必然動了房地產從業人員的命根,苟延殘喘,歇斯底里的咆哮是他們現在不得不做的,畢竟,這行裡的人沒有什麼一技之長,要不學習技能活下去,要不殺紅眼在這行中吸食別人最後一攤血祈求這行死後還有錢活下去。

东方韵666777888
2019-01-22

第一,金融業的特點就是錦上添花,厭惡風險。沒有優質資產作抵押,例如房地產、廠房設備等,或沒可靠擔保,銀行是不敢放貸的。要知道銀行貸是靠居民存款支撐的,如果貸款發生問題,不僅要追負責人責任,而且會引發金融危機,這個責任沒人敢擔。這客觀上促成了銀行貸款與房地產的互相依賴關係。除了房地產,還有什麼更優質的資產可以抵押貸款?第二,中國實體經濟處於轉型期,除一部分高科技企業欣欣向榮,大部分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產業必將死去。除特優企業外,誰敢不要抵押給這些企業貸款?發生危機老百姓存款誰賠償?注意,國家已經不為銀行貸款損失背書了,銀行倒閉存款人最多能拿回50萬元。所以,要房地產去金融化不可能,最多隻能降槓桿率。房地產去商品化可以,但只能倒退到國家建房,按需分配,你認為可能嗎?房子不炒可以,取消預售也可以,但房價降低過多,必引發美國那樣的斷供潮,發生美國那樣的金融危機,人民生活難以為繼,生存困難,你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嗎?

金融业的张智
2019-01-21

金融從業者來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有幫助:國家從來沒有“禁銷售”“停房貸”這就是個假命題,“房住不炒”是指導思想,所以根本上是要杜絕民間加槓桿炒房造成的房地產泡沫。

對於金融行業- 毛影響也沒有… 金融行業不只是盈利一個功能更重要的是充當了國家宏觀調控的工具,(參考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信貸資金不向地產市場流動只是眾多調控方式的一種而已。

請注意⚠️短期價格波動靠宏觀調控,中長期價格波動靠供求關係。“房住不炒”在一定層面上會改善地產市場扭曲的租售比,但是長期優化租售比是靠轉變國民守土為安的公眾去認知才能達到的。

事實上按揭貸款投放量18年4季度較前三季度總量上變化不大(請自行查數據)按揭資產證券化發行量依然良性,所以對金融業不構成影響。


房地產業去金融化,“禁預售、停房貸”實現“房住不炒”,對金融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用户54766561832
2019-01-29

賣地炒房政府是高房價和高地價罪魁禍首! 銀行,房企,炒客只是順勢而為,幫凶而已 高房價的獲利者:占房價近70%的賣地錢和稅金被地方政府拿走了,房貸利息被銀行拿走了,利潤被開發商拿走了,炒房者賺得是純差價。只有房價不停地上漲他們才有高回報,以地方政府為首的房地產利益集團想方設法推高房價和地價。 新房房價完全由政府通過房價備案制控制,容漲不容降,高房價推漲地價,高地價推漲房價,如此反覆推高房價和地價! 每次調控絕不提降房價控地價,總是穩定(在高房價和高地價下)房地產發展!新聞媒體政府控制忽悠人民,轉移目標。 為了高房價和高地價,去庫存,搶人才(高端房奴),棚改貨幣化,房產稅,房GDP,城鎮化,,,真是辦法想盡,壞事做絕!

山水冰雪256
2019-01-22

至少到現在為止,無論是政府、銀行還是房地產業等實體經濟,都還離不房地產經濟,並且今後五到十年都是如此。金融業是什麼?其實就是優化資金流向和配置,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如果釆取禁預售嚴控房地產的措施,金融業就會形成很多壞帳,並且找不到如此具大的洩洪出口!

不二80
2019-01-21

住房不炒,是能夠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問題在於有沒有動力去做。那些既得利益者,誰動得了他們呢。

其實個人覺得吵了這麼多年的問題,一直在原地打轉。再討論沒有意義,不管誰對誰錯,這場瘋狂的盛宴已經持續的很久了,吃飽的人已經在低位把AA的帳付了走人了,那些貪婪的人,到時候記得買總單就行了。

還記得以前港劇裡,炒樓的人會炒到跳樓,為什麼回跳樓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