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10 個回答
云子落
2019-06-02

董卓做夢都會笑出聲來!去年春節,他還在為給這個位子送什麼禮發愁,現在倒好,轉眼之間,自己竟然坐上這個位置。他還發現,這個位置其實早已升級配帶了自動升降功能,何進、張讓這幫傢伙不會玩,我董卓可聰明多了,就直接給自己弄了一個最高職位“相國”,與韓信、蕭何齊名,而且權力要比他們大得多!早知道有這麼好的運氣,何必這幾十年低頭哈腰,卑躬屈膝地辛苦;那時還沾沾自喜,猛誇自己一年一進步,其實走了太多的彎路!

董卓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幹皇帝料!他登上高官,就不想別的了,這幾年戎馬生涯,辜負了多少幸福時光,現在只想貪腐與享受,將自己以往屈辱般對高官,面對生活的付出,成倍地收回來,不僅金錢,還有自尊,以及享受!他開始作了,睡龍床,約宮女,使喚皇帝跟兒子一樣!將老母與孫女都封一樣大的官職,連吃奶的兒子都封侯!殺人比殺雞還容易,殺雞還考慮市場價格,殺人就憑心情,根本不管對方是三公,還是校尉!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如此暴君,自然遭到反對!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公元190年正月,關東二十撥兵馬,組成聯軍!袁紹為盟主,曹操為盟副,兵分八路,殺向洛陽!一生在槍林彈雨裡滾爬的董卓,並未將所謂的關東聯軍放在眼裡。尤其是袁紹與曹操帶隊,董卓打心眼裡就瞧不起這兩個膽小鬼!

當年,董卓帶三千人到洛陽,起初不過打算弄個幾日遊,順便搶點土特產及美女回西涼!假如有盤踞洛陽之心,至少要帶個兩三萬西涼鐵騎,考慮到來回盤纏太大,未敢造次!誰知手握西園新軍七千(私募兩千)的袁紹,丟掉部隊連夜跑路,白送給自己裝備精良幾千人馬;那個曹操比袁紹好點,手握一千西園新軍,據傳還敢想行刺本相國,後不知為何放棄行動,也選擇開溜!這兩個地頭蛇一跑,洛陽竟然成為無主的新娘,我董卓想不要都不行,那會讓天下人恥笑我的腰不行!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不可否認,董卓是個政治白痴,但是軍事上卻十分練達,相當老辣!面對關東聯盟的叫囂,他從容應對,先將皇普嵩從西涼軍帥位上挪開,重新掌控十餘萬當時中國最精銳的西涼鐵騎;然後對後方騷動的十餘萬白波軍進行分解招安;再決定遷都,目的是確保小皇帝,及搜刮的財富,遠離戰火,順便再將富甲天下的洛陽劫掠一遍!早就想下手了,礙著相國的招牌,不好意思吃相太難看!

等後方一切安排就緒,董卓搓搓手心,下決心開始收拾關東盟軍了!此時的關東盟軍會師酸棗!天天開會討論,頓頓喝酒勵志,相互提供建議,彼此做東請客,就是達不成出兵共識!龐大的關東聯盟中,真正與董卓動過手的,只有三支軍隊: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一是聯盟中實力中等的河內太守王匡的泰山兵。董卓主動偷襲,便將大部分泰山兵餵了西涼軍的軍刀;二是聯盟中最弱的曹操部隊。受不了袁紹之流畏董如虎,曹操帶領剛成立五千農民軍,外加衛茲所部兩千人馬,在汴水以雞蛋擊石頭的壯烈,拉開關東聯盟主動進攻的序幕。結果一點也不出人意外,未經西涼鐵騎一輪猛砍,所剩寥寥無幾!衛茲陣亡,萬幸的是曹家兄弟均在!三是聯盟中最強的孫策所部,幾乎獨力支撐著打擊董卓的重任,從失敗走向勝利!

曹操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麼快,他敗回酸棗,本想以盟副的角色,借點兵,或拉點同夥,以期再戰!不料到了酸棗,各路諸侯不僅不同情曹操,反將之當作賭場上輸光資本的賭徒,沒人再跟他玩了,直接開除出局!曹操笑了,深知說話分量與實力成正比,自己已將賣光家產湊成的部隊打光了,再在酸棗混下去,吃盡白眼也填不飽肚子!何況,曹操也看不起這幫只會喝酒吹牛諸侯,回家拉隊伍去,從今以後自己單幹!絕不在聯盟這種口惠實不惠的扯淡上浪費功夫!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儘管董卓手握一副好牌,卻打到身敗名裂,誅滅三族;但是董卓的一番擾亂朝綱的舉止,到成了三國爭霸的最好教材與樣板!曹操幾乎親歷董卓的篡權的全過程,親自率兵與之抗衡,結局遂是落荒而逃,但是卻飽嘗著豐富的軍政營養,開創自己的亂世偉業!

這次初建隊伍主動上戰場,雖被董卓西涼鐵騎碾壓,其驚心動魄的背後,是曹操建軍思想的發軔!以後的再建的曹軍主要以騎兵野戰為主,尤其是虎豹騎,簡直就是西涼鐵騎的翻版與加強!而且早期曹軍動不動屠城,即便是以抽糧為藉口,其實也排除不了當年西涼鐵騎的殘暴嚇得關東聯軍不敢應戰的戰術影子!

汴水之戰,剔除勝敗的算計,其實已經看出曹操駕馭亂世的本色!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一是有勇。從當年一人翻牆進出讓皇帝叫爹的張讓家,就足以說明曹操藝高膽大,專挑強者!這次打響關東聯軍主動進攻董軍第一槍,依然是有勇的自然體現!富貴險中求,功名馬上得!膽大的曹操必成!

二是有謀。曹操打小調皮搗蛋,卻在系列違規中,全身而退,從側面說明這小子不僅拳頭好使,腦袋瓜子轉得挺溜!汴水之戰,一看實力不濟,即令撤退,而不是“弟兄們給我頂住”,光顧自己跑;面對曹洪“天下不可無主公!”,能夠深明大義,不忘宏偉目標!嫡系將領均受曹操身教,悉數化險為夷;唯有新加入的衛茲,軍事意識與曹操靈活多變不同步,而陣亡!可見,曹操軍事思想的智慧靈活!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三是堅韌!汴水之戰,在曹操的軍事生涯中,其慘烈程度遠勝過赤壁之戰!但是,正是這場早來的慘烈,讓曹操一下子明白了“槍桿子出政權”的艱難與興奮,也讓他明白文青夢幻的絢麗,是從戰旗血染風采中歷練出來的!說白了,期間要遭遇多少生死惡戰,誰也說不清楚;既然選擇硝煙,打就是了,多思無益!從汴水之戰清零重啟,到濮陽之戰從頭再來,曹操同志始終保持革命的的浪漫主義色彩!

四是領悟!曹操天資聰慧,學習能力極強!從大三開始迷途知返,一年後挺進大學前三,可見領悟能力的超群!汴水之戰的慘敗,對於一般軍事人員,或許會驚魂不散,喪失鬥志!曹操卻不然,不能白白捱打!他親眼目睹西涼鐵騎揮刀砍向正在佈陣的曹兵腦袋如切瓜,心裡暗暗發誓,寧可“負天下人”,也要讓自己的士兵騎上快馬,絕不機械模仿什麼八卦陣之類!他從董卓身上悟到的東西最多,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不降低天子伙食標準;早期為了養活幾十萬大軍,屠城這種搶劫最徹底,但是隨著部隊伙食提高,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更要提倡!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是後天的特殊洗練,對性格走向必將產生一定程度扭動!從汴水之戰的永不言敗,到官渡之戰的狹路相逢勇者勝,再到赤壁之戰的智者無敵,都是殘酷戰爭帶給曹操的性格與命運的砥礪與成長!如果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曹操的性格似乎正從汴水之戰的膽汁質,慢慢向多血質位移,這與經歷鉅變及社會角色轉變是密切相關!

禁街虎1
2019-06-02

按照三國演義來看,曹操的追擊並非是衝動,我們可以分析為以下幾種心理。

1.董卓聽從李肅建議,離間丁原和呂布,賄賂呂布,殺死丁原。自此,董卓擁有武力天下第一的呂奉先,仗其驍勇,無人敢惹,一下子從刺史躍升為統領朝堂的主要人物。原本和他平起平坐的各路諸侯,單打獨鬥已經不是他的對手。虎牢關前的戰鬥,呂布用了不到十回合就殺死殺傷聯軍三員將領。更是以一人之力獨鬥劉關張三人,其恐怖之處不言而喻。董卓新敗,軍心不穩,正好趁此機會一舉拿下此賊,以除後患。

2.聯軍內部矛盾已經凸顯,先鋒孫堅進軍汜水關,後勤部長袁術竟然拒絕發糧發餉,致使形勢大好的孫堅軍落敗。其後,孫堅私匿玉璽,和聯軍盟主袁紹鬧翻,孫堅拂袖而去。此一件事就看出,聯軍內部關係並不穩定。一旦再有戰敗或者諸侯之間鬧矛盾,聯軍必然土崩瓦解。屆時再想組織這種大規模的“鋤奸行動”,根本不可能。所以現在趁熱打鐵,殲滅董賊,才是當務之急。讓曹操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提議竟然沒有一個人支持。可是話已出口,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當然也不排除曹丞相是故意追趕,大敗一場,以求脫身。畢竟討董是他發起的倡議,不能無緣無故一走了之。事實證明,老曹回來後就是一通怒罵,隨後步孫堅後塵,走了。再隨後,聯軍解散。可見曹操早就預料到了聯軍的未來,一盤散沙,絕對再也無法對董卓形成任何威脅,及早抽身,實是有識之士。更為諷刺的是,聯軍們還沒有完全回到自己地盤就已經自相殘殺,把討董時沒發揮出來的能耐都展現在盟友身上了。

3.勇猛追擊,希望重建各路諸侯的信心。但是直到被西涼軍打的鼻青臉腫,也沒見諸侯們發來一兵一卒。可氣的是,曹操回到大營,看到的不是迎接英雄的場面,而是一群狗逼諸侯在喝酒聊天。臥槽,這是什麼情況?你媽這還是聯軍嗎?老子命都要丟了你們還有心喝酒吃肉?這回算是徹底測出了各路諸侯的底細。聯軍信心沒建立起來,但是明白了人性。發展開來我們再看看,曹操對孫策還是很客氣的,就算是抓到了勁敵呂布也沒有第一時間殺死,而是先徵求了劉備的意見。曹操印象最好的就是孫堅,可惜其早死,那就對他的兒子好一些吧,這是對孫堅這位英雄的致敬。呂布當時是敵方,各為其主,所以也可以原諒,沒有直接殺死。可是曹操對待其他諸侯呢?消滅他們的時候可沒半點留情,尤其是對其曾經最信任的青年玩伴袁紹,連他兒子都不肯放過,諸侯們真的是太傷曹操的心啦!

4.董卓是西涼刺史,逃跑的路線也是直奔老巢。都說虎落平陽被犬欺,人家董卓這隻老虎離開老窩,來中原裝逼,愣是沒人管得了,中原這些狗諸侯拿他沒有半點辦法。這要是被他逃脫,跑回西涼,那還想剿滅他呀?滅董計劃既是做夢,也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老曹想趁機滅了董卓,將其消滅在諸侯們掌控的地盤內,可惜沒有成功。

5.還有一點,皇帝還在董卓手裡呢,既然說是忠君,哪能不救皇帝?倒不一定是曹操忠心,他要是真的忠心,也不會在迎回皇帝后不久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可是他頭腦清醒,知道皇帝才是一張王牌。董卓可以不滅,把他打回老家去也就是了,要是能把皇帝操控起來,自己就成了董卓一樣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才回不顧一切的追擊,若能一戰實現願望,也是沒白白組織一場武裝鬥爭。

以上是個人觀點,但是也不排除和曹公的思想暗合。誰要是非和我計較對錯與否,那我奉勸你直接去找曹公問個清楚。

後人給曹操定的職稱: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那就對了,我所述的既有政治也有軍事,沒準還真就和曹操當初的想法一樣呢😂😂😂😂😂😂

阳光普照998
2019-06-02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題主所問的,應該是指曹操所結集兵力的一些貴族來對抗董卓,《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這個事情其實是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1個階段其實是以一個嗯失敗而告終的,連曹操本人也差點被殺掉,要不是因為那個劉太守,曹操早就人頭被人當球踢了,有一句名言可以為證,”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逃出生天的曹操並沒有放棄,繼續討伐董卓,而是聯絡了18路諸侯,其中包括實力最為強大的袁紹,和名不見經傳的劉皇叔劉玄德.但是這個時候董卓的勢力依然強大,有呂布、華雄、郭淮、李傕等人,尤其是呂布,更是無人能敵.但此時的曹操聯絡的18路諸侯,是正義之師,實力強盛,謀臣和猛將也是不計其數,終於將董卓的幾員大將一一斬殺下馬.我眼看自己大勢已去,便倉皇安排撤退.各路諸侯眼看討伐董卓的大雨將取得告捷,於是都想博得頭籌,取得頭功,曹操在此時也看出了各位諸侯想獨佔此功勞的急切想法。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但與此同時,曹操還進一步推演了國家形勢的發展和演變,請正義之士討伐董卓是為了“勤王”,合理的預判到了將來在沒有董卓的情況之下,漢獻帝將是唯一的一張王牌,如果能夠掌控漢獻帝,將來就有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逐鹿天下。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所以在各路諸侯都在討論要不要繼續追討董卓的,曹操明地裡是鼓勵和支持,暗地裡實際上悄悄的組織人馬,搜尋漢獻帝去了,最後的結果當然我們都知道了,超成功的引起了漢獻帝,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曹操的這個做法來看,明顯是符合他曹阿瞞的一貫做法的。袁紹之所以要繼續追討董卓,確實是想建功立業,想一戰成名,建立自己在各路諸侯心目中的威望,袁紹有這個實力這樣做,也有足夠的動機去這樣做,所以袁紹非常“誠實”,如果其他各路諸侯也順著這樣的思路去做,那將來一定是威望最高的袁紹,成為各路諸侯的統帥,從而成為勤王的先鋒,護國的大臣。這個趨勢的演變別人看得到,曹操當然也看得到,但這是曹操不願意見到的。所以曹操心裡早早的就有另有打算。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當袁紹想的還是為朝廷為漢獻帝建功立業的時候,曹操已經想到了整個國家的改朝換代。這是曹操作為一代傑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遠遠要優於袁紹等其他諸侯的地方,在面對討伐董卓這個事情上面,由於當時的形勢是董卓大勢已去,各路諸侯基本上都有實力解決掉董卓這一後患,所以追討董卓成了一個沒有太大技術含量的事情,當然瞭如果處理不好,也有可能反被其所傷,作為政治家的曹操,他是很樂意把這個任務交出去的,這一點很好的體現了領導的藝術。最後我們再看,剿滅董卓,這個事情能夠讓自己的名聲獲得很大的加分,但是並不能夠獲得其他任何實際的收益,但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可以稱霸天下,一個是虛名,一個是實權,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十八路諸侯中只有曹操一個人,分得出輕重,所以最終能夠成為最大三國霸主,也必定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卓越的政治見地,高超的領導藝術,審時度勢和隨機應變,共同成就了一代梟雄的逆勢崛起。對比袁紹和其他各路諸侯,曹操表現得有一些不誠實,但是政治手段是不能夠用這個誠實不誠實來進行評判的,這種評判的層次太低太膚淺。但是他主動的聯絡各方諸侯,成功的組織成聯盟軍,堅決的討伐董卓,然後又不與其他諸侯爭功,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一些優點和亮點,在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大業之後,曹操也並沒有從此過上荒淫無度的生活,繼續操文習武,日益精進,而他體察下情,關心百姓,也在很多地方成為美談。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後世人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唯獨毛澤東的評價是非常敬佩的,這兩位中國非常傑出的政治領袖,站在不同的時空維度,興許也有一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吧。

WM晓奇
2019-06-03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狗熊。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東漢末,西涼董卓作亂,天下塗炭。曹操奮舉義旗,招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董卓見勢不妙,脅迫漢獻帝並洛陽百姓西遷長安,並縱火焚燒洛陽城。曹操認為此時正是殲滅董卓的時機,建議諸侯併力進攻。他說: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但以袁紹,袁術為首的諸侯,卻各懷私心,畏懼董卓強大,拒不發兵,每日飲酒高談闊論。曹操憤而引本部人馬追擊董卓。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在滎陽汴水,曹操軍與董卓軍相遇交戰。曹操被冷箭射中肩膀,所騎的馬也受了重傷。從弟曹洪將己馬讓曹操騎,自己步行,保護曹操,乘夜逃回。追擊宣告失敗。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那麼,為什麼諸侯都不追擊,而偏偏曹操獨自追擊呢?是不是曹操和董卓有私仇呢?

曹操和董卓並無私仇。不僅無私仇,董卓還曾給曹操升了官(驍騎校尉),誠心拉攏他。他之所以獨擊董卓,是因他有強烈的正義感,想為天下蒼生除害。。


關於當時曹操的思想,我們可以從他的一首詩作《蒿里行》中窺知一些: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在這首詩裡,曹操對諸侯的自私和爭權奪利,互相殘殺表示了不滿,對百姓的飢苦表現了深切的同情。也含蓄地表達了他欲平息動亂,解民倒懸,統一天下的雄心。也正是有這樣的思想,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獨軍追擊董卓。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曾幾何時,袁紹,袁術等當時比曹操強大很多的諸侯,都一個個煙消雲滅了,而曹操卻躍馬揚鞭,百折不撓,統一北方,建立了三國中最大的曹魏政權,為北方的廣大人民創造了相對平安的生活環境,在歷史的宏偉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三國志》)。

歡迎點評。

黄沙百战穿山甲
2019-06-02

曹操,漢末三國梟雄也!

令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許邵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其間過程大致是:當時月旦評很準,所以就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其中就曹操。

那時曹操年紀不大,不過他很有很大的志氣,卻因為自己是宦官家的孩子被人歧視。他為了能夠早點成名,不想被人看不起,先是拜訪了喬玄,而喬玄就推薦他去找許邵,不過去見 卻沒有那麼的容易。

當曹操備了厚禮,一路快馬加鞭,興沖沖趕去許邵家,不過許邵卻是不喜歡曹操的為人,所以就不想見他,就跟他說自己不就在家。

曹操並沒有放棄,以及不行我就來第二次啊,第二次不行我就來第三次,我看你見不見我。不過許邵就是不見曹操,於是曹操就直接闖了進去,徐少沒有辦法,所以就隨口說了一句,你治世的能臣,亂世的奸雄行了吧。曹操一聽,大喜過望,管他“能臣”還是“奸雄”,好歹都是個“英雄”!

此時的曹操還是個心繫大漢之人,直到滎陽之敗後,也就是董卓放棄洛陽,戰敗撤退,曹操進行追擊,豈料被徐榮伏擊,以至大敗,曹洪為救曹操,把自己的戰馬讓與他: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曹操為什麼會大敗於徐榮,這裡暫且不細說。

他為什麼追擊,首先他認為,盟軍於汜水關、虎牢關等地接連擊敗西涼軍,士氣可用;然後董卓急於撤退,可乘勝追擊;若大敗董卓,可迎還天子,匡扶漢室,重振天下。

可是,他萬沒料到,只他一路兵馬西進追擊董卓,若聯軍同進,他焉能有次大敗。

《三國演義》中在董卓戰敗撤退後,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可以突顯他的什麼性格?

但是經過這件事後,他看清楚了袁紹等諸侯的嘴臉與心事。他的心性開始變化,逐漸向亂世之梟雄靠攏。

《三國演義》第六回:曹操大敗後,在宴席抱怨道:“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

信铁锋
2019-06-02

董卓戰敗,十八路諸侯只有曹操進行了追擊。

曹操當時的實力不是很強,需要在反董聯盟中取得一定的名望。但曹操的追擊以失敗告終。哪曹操得到什麼好處呢。

1.曹操追擊董卓,表明自己擁漢的決心,讓天下人知道自己的政治方向是什麼。曹操在演義中說過,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就是要通過自己的政治方向來找到和吸引到當時維護漢王朝的,英雄和義士、能人。這在戰略上 為曹操日後擁立漢獻帝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曹操刺殺過董卓,這屬私人恩怨,不可緩解的。如果這次追擊能殺掉董卓,曹操意外的殺死了董卓,一是成為英雄,二是去了自己心頭一病。因為戰事多變。

3.曹操當時壯年,做事多為豪狂(刺殺董卓,便是例證)。本人有些為國為民的胸懷,做事會比他人有些激進。

其實,關鍵的一點是,曹操勝也罷,敗也罷。曹操都是受益者,戰略的勝利和政治方向的表明,將是曹操日後發展的墊腳石。當然勝,也是好的,曹操的威名更加的威震寰宇;當然敗,天下也知曹操一號。所以,曹操追擊董卓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通過這件事,看到曹操的大局觀和對當時時勢的判斷。漢王朝進入衰弱,但還沒有被世人放棄。在眼前和長遠的比較下,曹操敢於挑戰未來的發展。

伪装135707859
2019-06-02

乘勝追擊,人之常情,而且,當時的曹操是真的漢臣,一心想要恢復漢室,消滅董卓這個亂臣賊子,當然他會不會也成為亂臣賊子就不一定了。

反映出來的性格,如果與赤壁之戰放在一起研究,應該能夠反映出來一些。

比如天生愛冒險,刺殺董卓,第一個揭起反董大旗,這都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

比如急於求成,這兩次事件其實都是在不合適的時間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考慮不周,佈局不到,急於求成了,所以都慘遭失敗。

比如自信滿滿,老曹可不是一個躊躇滿志,卻又躑躅不前的人,有了想法,他有絕對的自信和執行力去做。

乔菲养生
2019-06-02

曹操是胸懷大略之人,眼光長遠。

個人認為曹操追擊有兩點原因。

一。當時曹操真的心有漢室,確實想滅國賊,所以獨自追擊董卓。

二。當時聯盟軍軍無戰心,沒人同意繼續追擊董卓,而是飲酒慶功,以曹操的軍事才能和見識,不可能不知道當時以董卓的軍力,非他當時可比。可以說董卓隨意拽出只軍馬就可以和曹操周旋一段時間。可是他依然毅然的前往,未嘗不是故意之舉,無他,名也。雖然追擊董卓大敗,但是曹操卻收穫了別人沒有的名聲,為他以後招攬同樣當時心有漢室的人才,提供很大的便利。

庙禽殿兽
2019-06-02

趁勝追擊,兵之詭道,兵貴在神速。

汶水秋韵
2019-06-02

乘勝追擊,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