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我曾跟教育部長一起上學,他是我老師,後來他走出農村我當了老師
圖說江淮
1/22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石現平,出生於1952年,今年67歲了,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自出生到工作,退休至今仍在農村生活。回望我這一輩子,一直在追求知識,在渴望讀書學習改變命運。這張照片,右邊是我上學時候的拍攝的。(石現平講述,圖說江淮整理並拍攝,部分老照片由石現平老師提供)
2/22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裡度過的,一直到現在,我還一直生活在農村。一直居住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濠城鎮後李村。我的孩子都通過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學,到城市裡發展,我不願意出去,這是我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我小時候家裡有一個姐姐,我父親一生行善仗義,略懂中醫,經常幫助鄰里之間看看病,在鄉村裡人緣挺好,我的母親,性格溫順,平時一些縫紉、織布還有做衣服的活,很熟練很巧。
3/22 這張畢業證上,出生日期寫的不準確,所以,我後來的檔案也小了5歲。這要從我當時讀書的經歷說起,父親一直想讓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而我,一直不忘記父親的殷殷囑託。因為,我的祖父是一位私塾先生,而我的父親還有沒有讀書,那時候,父親13歲就開始學習織布、賣布、販鹽來養家餬口,我的二叔是個啞巴,三叔比父親小了20多歲,我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希望好好學習,改變家裡的狀況。
4/22 這是1977年冬,我在固鎮縣五七大學上學時候和老師同學的合影。前排左二是我,那年我25歲。第二排左起第7位,就是我的老師,袁貴仁,他當時是我們五七大學政治系系主任,也是學校副校長和副書記。我們這所五七大學,就辦了我們這一屆,也就一年之間,就招了我們這一屆學生。這張合影,至今我已經珍藏了42年。
5/22 毛主席說: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基於以上指示,也是為了相應黨的號召,那時候在我國基層農村就創辦了很多的“五.七”大學。照片裡後排左二是我。
6/22 那時候我們剛入學,沒有教材,我們那所五七大學一共有5個系,分別是政治系、畜牧系、醫學系還有農機系和農技系,袁貴仁是我們政治系主任,也是政治系老師。我們政治系也就一個班,有42人,最大的年齡40多歲了,最小的20多歲,我還算是比較年輕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袁老師自己編寫,這是我和另一位同學,在袁老師的指導下,依照一份讀報手冊,編寫的一份教材講義,現在我還收留著。
7/22 在上五七大學之前,我在石湖中學讀初中,後來又讀了高中,這是當時石湖中學的畢業成績單。那時候我們學習的科目有政治、語文、代數、工業和農業,既要學習也要參加生產勞動。那時候放假回來,我還要幫助父親割草喂牛,去上學的時候,我有一雙膠鞋,只是到學校裡才穿,平時在家裡,就會脫下來。我那時候比較喜歡代數課,我會使用好幾种放學,去解析一道題目。
8/22 我至今保留著,從我上小學、中學還有五七大學,後來我又考取中專師範學校的各個學期的成績報告單,現在回頭看看,挺有意思。不過,在那個年代,除了好好學習以外,我還要兼顧吃飽肚子,遇到天災之年,沒有吃的怎麼辦?說出來可能現在很多人不相信,我父親餓的雙腿浮腫,連走路的勁都沒有,現在說出來,可能很多小孩子都不相信了,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一再告訴他們,生活要節約。
9/22 這張照片中,後排右二是我,這是當時在石湖中學院子拍的。我在我的人生中,曾經這樣總結過自己和這個鄉鎮的關係,叫做“三下任橋”。這個位於津浦線上的鐵路小站,第一次是去任橋搞社教工作,這就是在任橋做社教工作時候的照片,第二次是1977年底去任橋五七大學讀書,那時候縣裡面的五七大學設在那裡,第三次是去固鎮師範學校讀書,是在恢復高考以後,我考上了縣裡面的示範學校。
10/22 圖片中前排左一是我。拍攝於1976年4月22日,這裡面,有一個難忘的故事,是我在任橋這個鄉鎮做社教工作時候,那一年我24歲。我包第五生產隊,去任橋西南澮河邊陳灣大隊建灌溉渠的,全公社勞動力都派去了。村民兩個人抬一筐土,上多一點就說抬不動,不願意抬。我才挑兩滿筐上壩上的。在我的帶動下,結果這個隊最先完成任務,受到“隊部(公社)”的表彰。
11/22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1977年底,我參加了當時的高考,我覺得我的理工科成績還不錯,就報考了理工類。1978年,我又一次參加高考,我們袁貴仁老師和我們一起去參加高考體檢,那時候農村信息閉塞,袁老師考上了北師大,我1978年考上了固中師。
12/22 這是1978年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的政治試題,我一直收藏著,當時整理的。有解釋名詞、問答和簡述以及論述題。那時候為了積極備考,我白天在回村裡刷井,要參加勞動,不勞動不行啊,家裡還有父母親要吃飯,要掙工分,1978年那一年,我五七大學畢業了,又回到了濠城農村,我母親67歲,父親66歲,我就白天干活,晚上騎車去中學老師的宿舍裡,找中學老師幫我補習功課。而袁老師已經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專業。
13/22 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後,我又參加了中專考試,那時候一個班,能考上中專的不多。當時,我們是以社會青年的身份,一個區裡面共有18人,一起去考試。記得1977年冬,中專錄取線只有80分,到1978年就要290分以上了。我那時候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做範文來在班級裡讀。我還記得我寫過一篇文章,大致內容是“今日能夠歡聚一堂,我們應該感謝黨的好政策等”。
14/22 後來,我順利的考上了固鎮縣師範學校。照片中後排左二是我。1980年,我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固鎮一小實習,那時候學校要留我在縣城教學,我沒同意,我考慮到父母親年齡大了,我又回到了離村子不遠處的華巷中學教書,在去華巷報到之前,是去了一個叫做桑圩聯中的學校。在師範學校讀書時,我還自費購買了收音機學習英語,每天中午在學校裡,會和幾個同學一起收聽學習。
15/22 後來,我又回到了華巷中學教書,這是1985年,我在學校裡和學校85屆畢業班班委會同學合影。這一年,我33歲了,已經成家結婚。在學校的教學上,我主要教學生政治,還有歷史,以及全校的體育課,也教過初三英語。我在教育學生時,一直強調對於不同性格的學生,要不同對待。
16/22 在1993年的時候,我所在的那個華巷鄉撤掉併到濠城了,這時候學生也少了,只有初一和初二,空出了很多教師。那時候興辦校辦企業的,我和外甥還有村子裡的人一起,辦了一個校辦被服廠,雖然僅存在半年多時間,但是很多設備都有。坐在前排中間的是我,後面的是我們校辦被服廠的職工,基本上都是村子裡的人,當時投資4000元。
17/22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很敬業,像這樣的獎狀,也有不少。因為我知道,能夠走上三尺講臺,對我來說,太珍貴太難得了。我除了工作之外,還積極要求進步,我從1976年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一直到1996年,我才入黨。我做事情一直講求原則,我堅信,一定要在內心裡和事實上,先入黨,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向身邊的黨員教師同志看齊,我要做的比他們還好,時間不是問題,最後,我終於入黨了,圓了多年的心願。
18/22 後來,我工作的那所華巷中學並掉以後,我到了鎮子上的濠城中學繼續教書,這是學生2008年的初三畢業照,第二排右一是我。在公元前202年,在固鎮縣濠城鎮境內發生了著名的“垓下之戰”。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傳頌千古的動人故事。西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曾任洨縣令,在此撰寫了《說文解字》,開中國古代字典之先河。這個鎮子,還是有一些歷史文化的。
19/22 這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的全家福。我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們都已經成家立業,分別在北京、南京、合肥還有蚌埠工作。退休後,我的妻子(前排中間)會去給幾個孩子帶帶孫子孫女。我和妻子在1980年陰曆6月16結婚,我們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如今,我們結婚快40年了。
20/22 妻子在市裡幫孩子帶孫子孫女,我現在一個人在老家,有時候我也會去鎮子上的中學看看,那裡還有我的一間宿舍。我的大兒子還給我買了一輛汽車,我平時開的少,因為我去市裡坐公交車也就10元錢,來回20元,開車還要交費20元,不如我坐車來去節約,我從小是過過苦日子的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我也一直教育孩子,消費和浪費不是一個概念,所以,他們從小做的就比較好。
21/22 這個小村子裡,有很多老熟人親戚朋友,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養雞、種地還有喂一隻小狗。當年,吃不飽飯的日子早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幾個孩子都能夠有自己的事業,我很欣慰。孩子們小的時候,我就教育他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包括洗衣服做飯之類,我家孩子上中學時候就會了,因為,我那時候出去上學的時候,就帶著一個針線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獨立自主能力很強。
22/22 我家院子門前的這個紅星,是我上世紀80年代蓋房子的時候,設計建造的。全鄉鎮只有我家是這樣的,我用20年的時間入了黨,用了一生的時間留在三尺講臺上,我的內心裡,同樣有一顆閃閃的紅星。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歡迎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大國小家70年#\/#光陰的故事#
2019-08-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