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鄭州市73中學開設的校本課程“鄭州燴麵”,共16課時,至今已結業“兩屆”學生。學生們表示非常喜歡這門課,每次上課都不願意下課,“逼迫”授課老師拖堂。你覺得這門課怎麼樣?有意義嗎?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10 個回答
潮州玩家
2017-04-09

學生最期待的就是這樣的課程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燴麵師傅現場教學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在煮好的燴麵裡放上佐料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同學們吃到自己做的燴麵

  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 孫科 首席記者 訾利利 實習生 王暢/文

  首席記者 楊東華/圖

  有這樣一節課,同學們每次上課都不願意下課,“逼迫”授課老師拖堂。

  這就是鄭州市73中學開設的校本課程“鄭州燴麵”,共16課時,至今已結業“兩屆”學生。

  【鏡頭】

  跟燴麵師傅一起“甩”面

  1.提問

  4月6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鄭州市第73中學,與這裡的學生一起上了一堂燴麵課。

  “鄭州燴麵的製作分為哪些步驟?”73中教學副校長、燴麵課的主講老師柴陽俠一上課就開始提問。

  “熬湯”“和麵揉麵”“製作面坯”“準備調配原料”“甩燴麵”“煮燴麵”……孩子們回答得很是積極,這源於孩子們對這節課的熱愛,他們都提前看了視頻,做了功課。

  2.甩面

  甩燴麵環節,學校邀請了專業燴麵師傅張師傅現場教學。

  只見張師傅取出一塊燴麵面坯(面片),兩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兩頭,再用拇指按住面片兩頭的邊緣,開始左右抻。將面片拉成長約1米的片,接著兩手上下晃動,手臂均勻用力,將面片繼續拉成約8釐米寬、0.1釐米厚的面片,最後用左手夾住面片的兩頭,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配合,將面片橫著撕成約3釐米寬的麵條。甩面成功。

  同學們也站起來有樣學樣,不亦樂乎。

  甩完燴麵就是煮燴麵,“綠油油的菜葉、厚厚的海帶,再配上香噴噴的牛肉,跟俺媽做的一個味兒!”一名同學邊吃燴麵邊說。

  【課程】

  “說、品、做、傳”研究燴麵

  每學期為一個教學週期,燴麵課共有16個課時,分為“說燴麵”“品燴麵”“做燴麵”“傳燴麵”4個單元板塊,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對鄉土飲食文化的興趣。

  1.“說燴麵”板塊,分為“燴麵成長記”“燴麵那些事兒”“燴麵背後的鄭州人”。

  學生可通過資料瞭解燴麵發展的歷史、講述與燴麵有關的故事、實地考察知名燴麵館等方式,小組交流鄭州燴麵成名的原因,由此思索探究燴麵背後所隱含的鄭州地方文化。

  2.“品燴麵”板塊,分為“名家燴麵知多少”“我為燴麵代言”“名家燴麵何以成名”,加深學生對鄭州燴麵的瞭解。

  3.“做燴麵”板塊,分為“鄭州燴麵的製作工藝”“小小燴麵家的直播現場”“尋找最佳燴麵”,培養和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動手能力。

  4.“傳燴麵”板塊,分為“小組市場調查”“展示調查結果並分析原因”“出謀劃策”,傳承發展鄭州燴麵。

  燴麵課開設於2016年3月,至今已結業“兩屆”學生,開設以後就在73中火了,比青花瓷課、插花課、3D打印課、魔方等校本課程還要火。

  【心聲】

  “燴麵課是

  每週最期待的課程”

  “結業生”黃晨同學用文言文來表達吃自己做的燴麵的別樣滋味:“少頃,面端來矣,乃色、香、味俱全。此乃一難忘活動也,令吾知何為鄭州燴麵,令吾知如何做燴麵,且自嘗自為之燴麵矣。此為一難忘又喜之下午!”

  “燴麵課是我每週最期待的課程,它讓我們脫離了平常的課堂模式。”李怡均同學說,他從鄭州燴麵大大的碗、筋道的面、濃郁的湯中,看到了鄭州人的大方、熱情、寬厚和俠肝義膽。

  段佳蕾同學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燴麵適合河南人的口味,可以考慮加入體現河南人特色的配菜,比如春天可加入槐花。

  另外,她還建議建立獨立的燴麵管理體系,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約束、規範燴麵製作的管理體系,這樣才有利於燴麵的長足發展。

  【緣由】

  希望對更多學生

  進行鄉土文化教育

  “鄭州燴麵”是73中鄉土文化系列校本課程中的一門課程。據瞭解,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自己確定的課程,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

  柴陽俠平時比較關注鄭州鄉土文化,有一次她做了個調查問卷,內容涵蓋河南的歷史、民俗、風景、美食等方面,想知道身邊的老師和學生對鄉土文化的瞭解程度。結果,有48%的學生對河南的歷史、民俗、美食等鄉土文化不瞭解。

  為了對學生進行鄉土文化教育,讓他們瞭解鄭州的風土人情、保護和傳承鄭州文化,73中開設了燴麵課程。

  隨著燴麵課的“走紅”,也有人問:73中會不會開設胡辣湯、小籠包等其他飲食文化課程?

  柴陽俠表示,還沒有具體打算。不過,目前燴麵課“結業”的班級有5個,學校打算將這門課擴展到更多班級。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2017-04-08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是一件比較新鮮的事兒,燴麵看似與學習沒有太大關聯,缺卻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程,變得像燴麵一樣有味。既減輕了學習壓力,又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精神上得到更好的放鬆。

燴麵是鄭州的一個城市飲食文化名片,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美食,我們平時去飯館吃飯,雖然知道它的美味,但是並不知道燴麵是怎麼做的,把燴麵的手藝推廣到學校,讓學生們在課餘時間,學到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

如今城市的學生普遍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身動手能力都特別差,讓學生嘗試燴麵的觀摩和製作,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不斷積累生活經驗,充分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尚青山环抱
2017-04-09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每天都上好幾節課,有喜歡的有不喜歡,上課多數不是輕鬆+愉快。唯獨燴麵課平時是看不到廚師親自做,而且演講怎麼做吃的,對吃沒有討厭,也許學會做給媽媽爸爸吃,學習一個本領也是很好的。

不羁之灵魂
2017-04-09

這樣的課——“燴麵課”,值得提倡。勞動技能課,既能讓學生學到生活技能,也能體驗勞動的樂趣,培養學生對勞動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生存技能,長大後能“獨擋一方”。開這樣的課,要是能分工明確,帶領學生將整個製作工序,從頭至尾完成更有意義。即從製作麵糰到製作麵條,製作湯料,洗淨炊具擺放整齊,地板打掃乾淨,更是完美。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集體意識,還可以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力量,完成任務的快感,也可增強彼此信任感。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記不清是何時的事了。曾有人說,一個大學生不會煮麵條。鍋裡的麵條成糊狀,根本不成麵條型。這讓人感覺:這學生是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環境中長大的吧。父母的教育、引導方法不對。孩子長大獨自面對,自然不懂得。

人工飼養的獅子、老虎?等珍惜動物,是因為環境的破壞、存量少,而選擇人工飼養。一日三餐,它們不用發愁。只管等著,到時自然有食入口。久而久之,失去野性,連狗?都懼怕。毫無森林之王的氣派。所以,人工飼養的獅子、老虎?,為確保其不被餓死,在讓其迴歸自然前,飼養員均要加以“野化訓練”,合格後方放入大自然。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人,何嘗不如此呢?習慣了溫室,怎耐四季變換,經受風霜雪雨洗禮、嚴寒酷暑考驗、春暖花開詩意般季節的薰陶?習慣了依靠外來力量的扶持,經歷、經驗以零數計,怎可獨自面對?溫室環境,看似安逸,實則會讓人血性、人格、鬥志、自尊、自強、自立等的丟失!甚或自私、自我、抑鬱……地活著!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今天,人們吃得飽肚子,身體能保暖。短短几十年,生活改善了,丟失的東西卻太多!信任、誠信、親情、友情、尊師重教、官為民、民擁官等等,成為附庸之事!人們嘴上說著、追求著內心的美好,行動卻少得可憐!僅為一個“錢”字,傷害身邊人。少了真愛、少了親情、少了友情……!凸顯“有奶便是娘”!僅因一個“錢”字,夫妻鬧得不和,父母兒女親情減少,鄰里街坊變得陌生……!甚至有的雖過著富足生活,也缺幸福感!只好通過養貓養狗來滿足內心對“溫情”的需求,尋求心靈的撫慰。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在我看來,經濟建設,和人們之間的交往毫無矛盾之處!缺的是一顆端正的心態!經濟建設的同時,有的人,別人比自己過的好,眼紅!別人做事、經商失敗,嘲笑!不想共同創造,卻想遇“貴人”!坑蒙拐騙不知恥!毫無尊嚴的活著!………

教育,不止以課本分數來衡量學生品學優劣。中國如今多元化時代,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養,是促進社會朝氣蓬勃發展,讓長大後的孩子們感受社會更多“暖陽”的渠道。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

學生,本是充滿朝氣的年紀,和平世界裡,有你們更精彩!父母本不易,更需你們用成績、技能等綜合素養來回報。不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屬應該。感恩父母,感恩老師,他們是成長路上的幫扶者。
鄭州一中學開設“燴麵課”,你覺得咋樣?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交流、轉發分享。謝謝!

有点逊
2017-04-09

很好啊!做好本地飲食文化的傳承很重要。

郭小梅love
2017-04-08

這個課程挺有意思的~~人人都是美食家啊

三月烟花
2017-04-08

我贊成,鄭州燴麵那在咱全國也是出了名的,是咱河南的“非遺”,孩子們學習一些傳統文化,很好啊!

为何如此悲伤
2017-04-08

謝邀,個人覺得挺好的啊,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而且既然上過課的學生都說好了,那沒得說了,就不講大道理了,就那吧

在月球看地球
2017-04-09

這個必須支持,因為做為過來人,我想說,這也是一門手藝,大的來說也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最基本的生存本領!我初中學的是自行車維修,所以現在小到玩具車,大到汽車,不是大問題自己都能擺弄好。

吕麦
2017-04-08

我覺得學校教孩子們一些做飯的手藝和生活的必備技能,應該是有意義的進步和改善。我個人表示贊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