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記錄本寨:他們是明朝軍隊的後代,駐紮在貴州安順600年
黔山之旅
1/8 本寨位於貴州省安順市七眼橋,村寨坐北朝南,背靠背靠青龍山,村臨三岔河。如今的本寨,是貴州保存最完好的屯堡,石頭鋪就的道路、石頭砌成的牆壁、石片堆積的瓦片……整個村寨就是一個石頭的世界。本寨內部,是江南風格的民居,古樸而莊重。
2/8 歷史猶如寨前的河流,悠悠而過。本寨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走過了600多個年頭。明朝初期,朱元璋派遣大軍南征雲南。雲南平定後,許多軍人駐紮在安順一帶屯田,他們的後代成為了屯堡人。本寨的居民還保留著明朝的服裝、語言和地戲。
3/8 屯堡的建築具有軍事防禦功能。走在本寨安靜的巷道上,你會發現,這裡的牆壁都是光滑比值的,這裡的窗戶都開的十分的小,這裡沒有直方的轉角,這一切都是為了軍事防禦而設計,可謂“家自為塾,戶自為堡,倘賊突犯,各執堅以御之”。本寨內部的磚瓦是值得探究的,值得遊客駐足。
4/8 如今屯堡的男子已經不再征戰,但是他們尚武的精神還在流傳。屯堡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戲劇——地戲。地戲最初發源於安徽,《徽州府志》載當地居民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這和地戲便有了淵源。而屯堡人之所以會傳承地戲,是以“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地戲的內容大多數歌頌歷史上的武將和祖先的功績,如《薛丁山徵西》《長板坡趙雲救阿斗》等。
5/8 \n屯堡人大多是從江淮一帶遷徙而來,他們的房屋有江南四合院的特色和華東四合院的佈局。雖然其建築的的雕鏤比不上江南的精美,但是依然能夠感受濃濃的江南風味。四合院的每一個設計都充滿了寓意,如大門門雕“龍鳳呈祥”表明大富大貴、院內天井一邊鯉魚的地漏,一邊是龍門的地漏,是“鯉魚躍龍門”的寓意。
6/8 屯堡人有濃厚的宗教信仰,屯堡家家有神龕神壇,處處有廟宇。在本寨後面的青龍山之上,便有青龍寺屯堡人所信奉的人物大多是軍事人物,如關羽。每到五月十三,屯堡便舉辦“迎菩薩”活動。節日之時,人們抬著關聖帝塑像,遊場串壩,以供人瞻仰。
7/8 屯堡婦女的服飾,尚有大明遺風。寬衣大袖,鑲以流繡花紋,系扎織錦絲帶。長髮圓髻網罩挽於腦後,玉簪銀鏈圓插於髻上,佩耳墜手鐲,穿高幫單勾鳳頭布鞋。平時穿著便裝,節日便穿盛裝。
8/8 在如今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本寨還能保存如此完整,實屬不易。本寨有人出門打工,回家後想拆樓蓋房,村支書梅德安便把全村人叫來發誓:不準拆老房子。電網公司要在寨前建一個鐵塔,斷然拒絕。2006年開始,本寨選擇在河對面建了一個新寨子,以安置村民發展產業。新寨子的建築風格大體上還保留了老寨子的風格。就這樣,本寨完整保留了。
2019-04-0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