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低調600年,藏在天坑裡的古寨,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
靜觀視角
1/21 雨補魯位於貴州省興義市清水河鎮聯豐村,雨補魯出自彝語,為低窪之地的意思。這裡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風景秀麗、有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2/21 站在高處遠遠望去,雨補魯天坑呈喇叭花形,周圍奇峰林立,高低差600多米,周圍奇峰林立,底部平坦,有良田、山泉、古樹、石屋、溶洞,風貌奇麗、渾然天成,是罕見的有人居住的天坑。
3/21 有關地質專家表示,雨補魯天坑是罕見的有人居住的天坑,是大自然巧妙的造化之作。\n天坑,一個在我們生活中已經不再陌生的詞彙。它是由於地下暗河長期沖蝕形成喀斯特溶洞之後,地表大面積塌陷形成的一種喀斯特地形。從空中俯看天坑,由於深陷於地表而被形容為大地的眼睛。
4/21 險峻高聳的懸崖峭壁,繁茂高大的原始森林,錯綜複雜的地下暗河和深不可測的溶洞共同構築了一個深邃而壯美的天坑世界。
5/21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發現的天坑總數已經達到了100個之多,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因此中國又有著“天坑博物館”的稱號,這些天坑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四周是懸崖峭壁,異常險峻。
6/21 站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俯瞰雨補魯天坑,整個天坑呈喇叭花形,上面大,底部小,但它四周並非是垂直向下的巖壁,而是呈現出從坑頂向坑底緩慢變小的坡狀。山東科技大學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周鼎武說,如今的雨補魯天坑,其實是一個剝蝕殘餘的狀態,
7/21 雨補魯古寨的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整個寨子的格局被分配得很好,房屋都集中在路的一側,而坑底的中心地帶則分佈著大片農田,天坑四周的山峰高低落差達到了600多米,將位於坑底的村寨緊緊包裹,農田、房屋、樹林點綴其中,相映成趣,在整個雨補魯天坑至今還住著126戶600多口人。
8/21 雨補魯村是一個已有600餘年歷史的布依族村落。全村按傳統村落佈局,村裡的房屋古樸典雅,以穿鬥木結構小青瓦頂建築為主,大量百年建築被完好地保存下來。
9/21 進入壩口,腳踩石板路,兩側巨石堆疊數米高,霎時間,一種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一路往前行,石牆青瓦的房子一座接著一座立在路旁,這些小青瓦房建築結合秀美的山水,構成了一幅幅田園風光的美麗畫卷,它用恬靜的姿態遠離城市的車馬喧囂,守著獨有的一份靜謐與典雅,行於其間,彷彿就到了家一般,給人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10/21 村子與外界通行,只有一條山路,易守難攻。幾百年來,能歌善舞的布依族村民世代生活在此,保持著最原始的生存狀態,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據說陳氏祖先因為戰亂逃到此處,看到這裡風景秀麗而且土地肥沃,遂居住下來。
11/21 踩著石板路繼續向前,便是望鄉臺,抬眼望去,兩棵巨大的榕樹呈傘狀屹立在望鄉臺上。據當地人講,這兩棵榕樹和村寨中央的那棵一年四季都是枝繁葉茂,未曾枯萎過,這就像雨補魯的陳氏後人,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
12/21 相傳,雨布魯村莊是陳友諒的後裔所建成的村落。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13/21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9年,陳友諒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
14/21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據傳,陳友諒與朱元璋爭鬥敗亡後,陳氏族親為躲避追捕,從四川(或江西)逃亡到夜郎國(今貴州普安一帶),因與普安董姓人產生矛盾,又逃到興義雨布魯。
15/21 陳氏祖先見此地樹蔭成片,山川奇特,泉水清澈,土地肥沃,又遠離戰亂,便在此住下。陳氏祖先經600多年的繁衍成為雨布魯天坑人家。
16/21 走在雨補魯,完全被這種淳樸、幽靜、舒適的氛圍所感染。眾所周知,山神、土地、城隍,一直是中國人心底最普遍的敬畏,而雨補魯陳氏家族一路南遷,最終在雨補魯落腳,不但在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站穩腳跟,而且還帶來了特有的文化。
17/21 這不僅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是陳氏後人心中不可磨滅的信仰,後來,雨補魯村民又在山神廟旁修建了祭山房。山神廟周圍長有一棵枝繁葉茂的樹,盤根錯節,完全將山神廟籠罩,更增添了山神廟的神祕、神聖與威嚴。
18/21 行走農田中,一處密集的放射線向洞底彙集,形成強烈吸入感的“漏斗”引起人們的注意。“那是‘天坑地漏’,是中央美院師生在雨補魯實施的‘藝術介入鄉村’課題設計的地景藝術作品,是寨子石匠頁岩建造的,可以強化雨補魯地質特點和歷史記憶。
19/21 《天坑地漏》是件與獨特地質特點相關聯的地景藝術作品,創作意圖在於採用一放大的“漏斗”來強化場域的地質特點和歷史記憶。《天坑地漏》的空間形態採用了漏斗形,“漏斗”上沿直徑為9米,深度為2.4米,下沿開口直徑為1米,下沿洞口深度為1米,在最底部側壁預留了直徑為30釐米的洞口排水,這個洞口直通地下暗河,如遇到暴雨極端天氣,地漏會顯現出更好的排水功能。
20/21 “漏斗”壁採用當地頁岩呈放射狀鋪砌,密集的放射線向洞底彙集,營造出強烈的吸入感。“漏斗”底部的黑洞似乎充滿神祕的力量和危險性,好奇心會促使人想走到底部一探究竟。
21/21 這裡曾入選過《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過央視《地理中國》欄目,《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雨補魯實景拍攝,依舊淳樸而低調。
2019-08-1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