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軍事上他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10 個回答
萨沙
2019-08-03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但是,當時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打壓的非常慘,經濟崩潰,殖民地丟失,國土動輒被別國軍隊進出,加上還有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當時德國各階層,都希望出現強硬又有能力的民族主義政黨,領導德國人走出悲慘的狀態。


是歷史或者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的納粹黨,而不是納粹黨憑空出現的。

大家注意,希特勒是通過合法競選走出了第一步,進而獲得國家權力。

開始德國人不支持希特勒,納粹黨根本就無法壯大,更別說掌權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但是,當時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打壓的非常慘,經濟崩潰,殖民地丟失,國土動輒被別國軍隊進出,加上還有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當時德國各階層,都希望出現強硬又有能力的民族主義政黨,領導德國人走出悲慘的狀態。


是歷史或者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的納粹黨,而不是納粹黨憑空出現的。

大家注意,希特勒是通過合法競選走出了第一步,進而獲得國家權力。

開始德國人不支持希特勒,納粹黨根本就無法壯大,更別說掌權了。

電影《帝國的崛起》中,戈培爾的人民衝鋒隊這些民兵,被蘇軍輕鬆的一批批殺死。

戈培爾咆哮:我絲毫不同情他們!是德國人民選擇了我們,把權力交給我。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但是,當時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打壓的非常慘,經濟崩潰,殖民地丟失,國土動輒被別國軍隊進出,加上還有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當時德國各階層,都希望出現強硬又有能力的民族主義政黨,領導德國人走出悲慘的狀態。


是歷史或者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的納粹黨,而不是納粹黨憑空出現的。

大家注意,希特勒是通過合法競選走出了第一步,進而獲得國家權力。

開始德國人不支持希特勒,納粹黨根本就無法壯大,更別說掌權了。

電影《帝國的崛起》中,戈培爾的人民衝鋒隊這些民兵,被蘇軍輕鬆的一批批殺死。

戈培爾咆哮:我絲毫不同情他們!是德國人民選擇了我們,把權力交給我。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話說回來,希特勒對二戰的進程有著重大影響。

如果不是希特勒在法蘭西戰役中,出奇制勝,從阿登山區突破。德軍恐怕很早就會陷入一戰的泥沼,根本堅持不到1945年就完了。

法蘭西戰役的出奇制勝,打垮了法國,重創了英國,讓德國一度取得了短暫的優勢。

但是,這無法改變敵人過於強大的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但是,當時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打壓的非常慘,經濟崩潰,殖民地丟失,國土動輒被別國軍隊進出,加上還有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當時德國各階層,都希望出現強硬又有能力的民族主義政黨,領導德國人走出悲慘的狀態。


是歷史或者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的納粹黨,而不是納粹黨憑空出現的。

大家注意,希特勒是通過合法競選走出了第一步,進而獲得國家權力。

開始德國人不支持希特勒,納粹黨根本就無法壯大,更別說掌權了。

電影《帝國的崛起》中,戈培爾的人民衝鋒隊這些民兵,被蘇軍輕鬆的一批批殺死。

戈培爾咆哮:我絲毫不同情他們!是德國人民選擇了我們,把權力交給我。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話說回來,希特勒對二戰的進程有著重大影響。

如果不是希特勒在法蘭西戰役中,出奇制勝,從阿登山區突破。德軍恐怕很早就會陷入一戰的泥沼,根本堅持不到1945年就完了。

法蘭西戰役的出奇制勝,打垮了法國,重創了英國,讓德國一度取得了短暫的優勢。

但是,這無法改變敵人過於強大的現實。

以斯大林和羅斯福的眼光,他們絕對不會坐視旁觀,肯定會介入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希特勒明白美國由於國內民眾反戰,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參戰。

而想要入侵英國又無法辦到,唯一能做的是儘快攻打蘇聯,迫使蘇聯屈服投降,再消滅一個強敵。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析二戰,我們會發現德國幾乎是沒有勝利機會的。

1937年,德國的工業實力,佔世界總量10%,同英國差不多9.5%。

蘇聯雖只有3.7%但因體制特殊,可以動用全部工業力量用於軍事,其實和德國差不多。

法國略弱,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只要英法蘇聯手,工業力量就是德國的2.5倍左右。

差距這麼大,想要勝利很難的。

至於日本,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線,遠弱於以上的列強。

另外,還有一個可怕的美國,工業總量是德國3倍以上,為37%。


所以,德國同日本、意大利聯手,大約佔到世界工業總量的18%。

而英美蘇法四國聯手,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

換句話說,同盟國的工業實力是軸心國的3倍多,這種仗根本沒法打。

但是,當時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打壓的非常慘,經濟崩潰,殖民地丟失,國土動輒被別國軍隊進出,加上還有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當時德國各階層,都希望出現強硬又有能力的民族主義政黨,領導德國人走出悲慘的狀態。


是歷史或者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的納粹黨,而不是納粹黨憑空出現的。

大家注意,希特勒是通過合法競選走出了第一步,進而獲得國家權力。

開始德國人不支持希特勒,納粹黨根本就無法壯大,更別說掌權了。

電影《帝國的崛起》中,戈培爾的人民衝鋒隊這些民兵,被蘇軍輕鬆的一批批殺死。

戈培爾咆哮:我絲毫不同情他們!是德國人民選擇了我們,把權力交給我。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話說回來,希特勒對二戰的進程有著重大影響。

如果不是希特勒在法蘭西戰役中,出奇制勝,從阿登山區突破。德軍恐怕很早就會陷入一戰的泥沼,根本堅持不到1945年就完了。

法蘭西戰役的出奇制勝,打垮了法國,重創了英國,讓德國一度取得了短暫的優勢。

但是,這無法改變敵人過於強大的現實。

以斯大林和羅斯福的眼光,他們絕對不會坐視旁觀,肯定會介入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希特勒明白美國由於國內民眾反戰,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參戰。

而想要入侵英國又無法辦到,唯一能做的是儘快攻打蘇聯,迫使蘇聯屈服投降,再消滅一個強敵。

隨後,軸心國3個國家聯手,對付美國和半死不活的英國,或許能夠打成均勢,同英美重新劃分世界。

但是,莫斯科會戰和斯大林格勒會戰失敗後,希特勒就明白一切都完了。

东斯坦因
2019-01-15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二.在軍事上希特勒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可以說希特勒既成就了第三帝國,卻也毀了第三帝國。此話怎講?

    因為希特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贏了就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輸了就滿盤皆輸,將整個德國都搭進去。

    甚至可以說二戰德國就是在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豪賭中度過的。

    1.撕毀《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在賭英法不會干涉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祕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希特勒的賭博一開始只能算小賭,不過他都贏了,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賭的也是越來越大。

    2.提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賭這個時間點開戰,德國所處的戰略環境最有利,即使此時德國自己也沒完全準備好

    原本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計劃,是準備在 1943 —1945 年發動世界大戰的,但戰爭卻在 1939 年 9 月隨著納粹軍隊入侵波蘭而全面爆發 。可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反德國際統一戰線的流產 ,短時間內形成了對納粹德國有利而難得的戰機。希特勒決定賭一把,便提前 4 —6 年發動了世界大戰,這一次希特勒賭贏了。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二.在軍事上希特勒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可以說希特勒既成就了第三帝國,卻也毀了第三帝國。此話怎講?

    因為希特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贏了就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輸了就滿盤皆輸,將整個德國都搭進去。

    甚至可以說二戰德國就是在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豪賭中度過的。

    1.撕毀《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在賭英法不會干涉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祕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希特勒的賭博一開始只能算小賭,不過他都贏了,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賭的也是越來越大。

    2.提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賭這個時間點開戰,德國所處的戰略環境最有利,即使此時德國自己也沒完全準備好

    原本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計劃,是準備在 1943 —1945 年發動世界大戰的,但戰爭卻在 1939 年 9 月隨著納粹軍隊入侵波蘭而全面爆發 。可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反德國際統一戰線的流產 ,短時間內形成了對納粹德國有利而難得的戰機。希特勒決定賭一把,便提前 4 —6 年發動了世界大戰,這一次希特勒賭贏了。

    3.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希特勒在賭可以一舉擊潰法國,避免一戰時的消耗戰

    納粹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就對西歐虎視眈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隨即開始制定代號為“黃色方案”的進攻計劃。時任德國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帶為突破口,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繫,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這個方案受到德國陸軍高層的一致反對,但是希特勒卻決定壓上賭注。結果希特勒又一次獲勝了,兩個月內擊敗了法國,這次豪賭希特勒贏了個盆滿缽滿。

    4.巴巴羅薩,希特勒在賭能在短時間解決蘇聯,哪怕此時英國還沒有解決,要冒險進行兩線作戰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希特勒的賭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可以說欲罷不能,他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使自己的佔有慾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的情況下,進攻蘇聯的議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此時已經信心爆棚的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作為一名合格政治家該有的冷靜。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巴巴羅薩”計劃被制定並實施。不過這一次希特勒輸了,而且他的好運氣也到頭了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二.在軍事上希特勒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可以說希特勒既成就了第三帝國,卻也毀了第三帝國。此話怎講?

    因為希特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贏了就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輸了就滿盤皆輸,將整個德國都搭進去。

    甚至可以說二戰德國就是在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豪賭中度過的。

    1.撕毀《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在賭英法不會干涉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祕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希特勒的賭博一開始只能算小賭,不過他都贏了,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賭的也是越來越大。

    2.提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賭這個時間點開戰,德國所處的戰略環境最有利,即使此時德國自己也沒完全準備好

    原本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計劃,是準備在 1943 —1945 年發動世界大戰的,但戰爭卻在 1939 年 9 月隨著納粹軍隊入侵波蘭而全面爆發 。可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反德國際統一戰線的流產 ,短時間內形成了對納粹德國有利而難得的戰機。希特勒決定賭一把,便提前 4 —6 年發動了世界大戰,這一次希特勒賭贏了。

    3.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希特勒在賭可以一舉擊潰法國,避免一戰時的消耗戰

    納粹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就對西歐虎視眈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隨即開始制定代號為“黃色方案”的進攻計劃。時任德國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帶為突破口,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繫,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這個方案受到德國陸軍高層的一致反對,但是希特勒卻決定壓上賭注。結果希特勒又一次獲勝了,兩個月內擊敗了法國,這次豪賭希特勒贏了個盆滿缽滿。

    4.巴巴羅薩,希特勒在賭能在短時間解決蘇聯,哪怕此時英國還沒有解決,要冒險進行兩線作戰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希特勒的賭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可以說欲罷不能,他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使自己的佔有慾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的情況下,進攻蘇聯的議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此時已經信心爆棚的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作為一名合格政治家該有的冷靜。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巴巴羅薩”計劃被制定並實施。不過這一次希特勒輸了,而且他的好運氣也到頭了

    5.斯大林格勒戰役,希特勒在賭拿下蘇聯頑強堅守的斯大林格勒,一舉從物質和精神上擊垮蘇聯

    斯大林格勒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的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1941年,德軍佔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同時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一旦陷落,對蘇聯精神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不過這次希特勒又輸了,德國自此開始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6.阿登戰役,希特勒在賭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將美英趕回大西洋,扭轉不利的戰略形勢

    1944年,德國高層開始策劃這場戰役,戰役的主要部署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將盟軍防禦線突破之後在強渡馬斯河,奪取安特衛普港,將盟軍補給切斷,讓盟軍徹底分成兩半,並讓盟軍進行第二次敦刻爾克撤退。等這一系列作戰任務完成後,重點對付蘇聯。這一次希特勒輸的很徹底,搭上了德國所有的戰略預備隊,德國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二.在軍事上希特勒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可以說希特勒既成就了第三帝國,卻也毀了第三帝國。此話怎講?

    因為希特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贏了就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輸了就滿盤皆輸,將整個德國都搭進去。

    甚至可以說二戰德國就是在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豪賭中度過的。

    1.撕毀《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在賭英法不會干涉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祕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希特勒的賭博一開始只能算小賭,不過他都贏了,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賭的也是越來越大。

    2.提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賭這個時間點開戰,德國所處的戰略環境最有利,即使此時德國自己也沒完全準備好

    原本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計劃,是準備在 1943 —1945 年發動世界大戰的,但戰爭卻在 1939 年 9 月隨著納粹軍隊入侵波蘭而全面爆發 。可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反德國際統一戰線的流產 ,短時間內形成了對納粹德國有利而難得的戰機。希特勒決定賭一把,便提前 4 —6 年發動了世界大戰,這一次希特勒賭贏了。

    3.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希特勒在賭可以一舉擊潰法國,避免一戰時的消耗戰

    納粹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就對西歐虎視眈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隨即開始制定代號為“黃色方案”的進攻計劃。時任德國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帶為突破口,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繫,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這個方案受到德國陸軍高層的一致反對,但是希特勒卻決定壓上賭注。結果希特勒又一次獲勝了,兩個月內擊敗了法國,這次豪賭希特勒贏了個盆滿缽滿。

    4.巴巴羅薩,希特勒在賭能在短時間解決蘇聯,哪怕此時英國還沒有解決,要冒險進行兩線作戰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希特勒的賭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可以說欲罷不能,他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使自己的佔有慾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的情況下,進攻蘇聯的議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此時已經信心爆棚的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作為一名合格政治家該有的冷靜。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巴巴羅薩”計劃被制定並實施。不過這一次希特勒輸了,而且他的好運氣也到頭了

    5.斯大林格勒戰役,希特勒在賭拿下蘇聯頑強堅守的斯大林格勒,一舉從物質和精神上擊垮蘇聯

    斯大林格勒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的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1941年,德軍佔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同時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一旦陷落,對蘇聯精神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不過這次希特勒又輸了,德國自此開始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6.阿登戰役,希特勒在賭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將美英趕回大西洋,扭轉不利的戰略形勢

    1944年,德國高層開始策劃這場戰役,戰役的主要部署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將盟軍防禦線突破之後在強渡馬斯河,奪取安特衛普港,將盟軍補給切斷,讓盟軍徹底分成兩半,並讓盟軍進行第二次敦刻爾克撤退。等這一系列作戰任務完成後,重點對付蘇聯。這一次希特勒輸的很徹底,搭上了德國所有的戰略預備隊,德國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縱觀德國的整個二戰,可以說就是在希特勒賭徒式的一次又一次豪賭中度過,輸了還想再把輸掉的贏回來,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雖然幾次壓上身家的豪賭希特勒都贏了,並且迅速的成就了第三帝國的威名。不過老話說得好,十賭九輸,第三帝國最終在希特勒的瘋狂中走向了毀滅。

    謝邀。

    一.關於希特勒軍事才能,筆者認為應該從戰略戰術兩方面看你。

    1. 從戰略方面講,希特勒有敏銳的洞察力,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2. 在戰術方面,希特勒雖然也當過兵但只是一名下士,他沒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所以在這方面他不是很擅長,甚至還不如蔣委員長。

    二.在軍事上希特勒是成就了第三帝國,還是毀了第三帝國?

    可以說希特勒既成就了第三帝國,卻也毀了第三帝國。此話怎講?

    因為希特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贏了就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輸了就滿盤皆輸,將整個德國都搭進去。

    甚至可以說二戰德國就是在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豪賭中度過的。

    1.撕毀《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在賭英法不會干涉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祕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希特勒的賭博一開始只能算小賭,不過他都贏了,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賭的也是越來越大。

    2.提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賭這個時間點開戰,德國所處的戰略環境最有利,即使此時德國自己也沒完全準備好

    原本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計劃,是準備在 1943 —1945 年發動世界大戰的,但戰爭卻在 1939 年 9 月隨著納粹軍隊入侵波蘭而全面爆發 。可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反德國際統一戰線的流產 ,短時間內形成了對納粹德國有利而難得的戰機。希特勒決定賭一把,便提前 4 —6 年發動了世界大戰,這一次希特勒賭贏了。

    3.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希特勒在賭可以一舉擊潰法國,避免一戰時的消耗戰

    納粹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就對西歐虎視眈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隨即開始制定代號為“黃色方案”的進攻計劃。時任德國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帶為突破口,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繫,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這個方案受到德國陸軍高層的一致反對,但是希特勒卻決定壓上賭注。結果希特勒又一次獲勝了,兩個月內擊敗了法國,這次豪賭希特勒贏了個盆滿缽滿。

    4.巴巴羅薩,希特勒在賭能在短時間解決蘇聯,哪怕此時英國還沒有解決,要冒險進行兩線作戰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希特勒的賭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可以說欲罷不能,他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使自己的佔有慾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的情況下,進攻蘇聯的議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此時已經信心爆棚的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作為一名合格政治家該有的冷靜。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巴巴羅薩”計劃被制定並實施。不過這一次希特勒輸了,而且他的好運氣也到頭了

    5.斯大林格勒戰役,希特勒在賭拿下蘇聯頑強堅守的斯大林格勒,一舉從物質和精神上擊垮蘇聯

    斯大林格勒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的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1941年,德軍佔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同時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一旦陷落,對蘇聯精神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不過這次希特勒又輸了,德國自此開始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6.阿登戰役,希特勒在賭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將美英趕回大西洋,扭轉不利的戰略形勢

    1944年,德國高層開始策劃這場戰役,戰役的主要部署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將盟軍防禦線突破之後在強渡馬斯河,奪取安特衛普港,將盟軍補給切斷,讓盟軍徹底分成兩半,並讓盟軍進行第二次敦刻爾克撤退。等這一系列作戰任務完成後,重點對付蘇聯。這一次希特勒輸的很徹底,搭上了德國所有的戰略預備隊,德國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縱觀德國的整個二戰,可以說就是在希特勒賭徒式的一次又一次豪賭中度過,輸了還想再把輸掉的贏回來,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雖然幾次壓上身家的豪賭希特勒都贏了,並且迅速的成就了第三帝國的威名。不過老話說得好,十賭九輸,第三帝國最終在希特勒的瘋狂中走向了毀滅。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筆者將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

    最後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

静夜史
2019-07-31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為在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暫時和平且蘇聯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奶牛”。在蘇聯支持下,德國橫掃西歐,輕鬆消滅法國,震驚世界。

在戰爭中,希特勒的戰略堪稱經典,閃電戰橫掃西歐以及空降兵奪下挪威等戰術也堪稱完美。

但由於脫離戰場且相對執拗,希特勒先是錯估了英國決心,在敦刻爾克放走了30萬英法聯軍,而後在“海獅計劃”中企圖以短擊長,迫使英國臣服,同樣遭遇失敗。

進攻英國失敗給希特勒留下了無盡的隱患,因為英國不僅支援蘇聯,而且美國還支持英國,蘇德戰爭的後方始終不安全。

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再次錯誤地估計了蘇聯的抵抗意志。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為在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暫時和平且蘇聯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奶牛”。在蘇聯支持下,德國橫掃西歐,輕鬆消滅法國,震驚世界。

在戰爭中,希特勒的戰略堪稱經典,閃電戰橫掃西歐以及空降兵奪下挪威等戰術也堪稱完美。

但由於脫離戰場且相對執拗,希特勒先是錯估了英國決心,在敦刻爾克放走了30萬英法聯軍,而後在“海獅計劃”中企圖以短擊長,迫使英國臣服,同樣遭遇失敗。

進攻英國失敗給希特勒留下了無盡的隱患,因為英國不僅支援蘇聯,而且美國還支持英國,蘇德戰爭的後方始終不安全。

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再次錯誤地估計了蘇聯的抵抗意志。

雖然戰爭發起突然,蘇聯措手不及,但希特勒認為消滅蘇軍有生力量更重要,這使得德國在基輔戰役中至少耽誤兩個月,而在蘇德戰爭前德國因為幫助意大利穩定南線也耽誤了兩個月時間,這使得德國軍隊在蘇聯西部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泥濘的秋雨中。

很多人說蘇德戰爭中德國敗於嚴寒,但實際上嚴寒對蘇德雙方是公平的,秋雨卻只是德國的災難。等到冬季來臨,泥濘封凍,德軍終於加快了速度,但到達莫斯科城下已經是9月底了,蘇聯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

從馬後炮的角度,長驅直入奪取莫斯科無疑能夠更好地摧毀蘇聯,因為政治中心即蘇聯國運,一旦莫斯科淪陷,斯大林威望掃地,因斯大林建立起來的蘇聯也會轟然崩塌,可惜希特勒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當蘇聯軍隊越打越多時,德軍只能陷入苦戰之中最終失敗。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為在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暫時和平且蘇聯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奶牛”。在蘇聯支持下,德國橫掃西歐,輕鬆消滅法國,震驚世界。

在戰爭中,希特勒的戰略堪稱經典,閃電戰橫掃西歐以及空降兵奪下挪威等戰術也堪稱完美。

但由於脫離戰場且相對執拗,希特勒先是錯估了英國決心,在敦刻爾克放走了30萬英法聯軍,而後在“海獅計劃”中企圖以短擊長,迫使英國臣服,同樣遭遇失敗。

進攻英國失敗給希特勒留下了無盡的隱患,因為英國不僅支援蘇聯,而且美國還支持英國,蘇德戰爭的後方始終不安全。

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再次錯誤地估計了蘇聯的抵抗意志。

雖然戰爭發起突然,蘇聯措手不及,但希特勒認為消滅蘇軍有生力量更重要,這使得德國在基輔戰役中至少耽誤兩個月,而在蘇德戰爭前德國因為幫助意大利穩定南線也耽誤了兩個月時間,這使得德國軍隊在蘇聯西部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泥濘的秋雨中。

很多人說蘇德戰爭中德國敗於嚴寒,但實際上嚴寒對蘇德雙方是公平的,秋雨卻只是德國的災難。等到冬季來臨,泥濘封凍,德軍終於加快了速度,但到達莫斯科城下已經是9月底了,蘇聯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

從馬後炮的角度,長驅直入奪取莫斯科無疑能夠更好地摧毀蘇聯,因為政治中心即蘇聯國運,一旦莫斯科淪陷,斯大林威望掃地,因斯大林建立起來的蘇聯也會轟然崩塌,可惜希特勒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當蘇聯軍隊越打越多時,德軍只能陷入苦戰之中最終失敗。

而在蘇德戰爭激戰正酣時,意大利在北非再度被反殺,希特勒不得不派出愛將隆美爾支援。作為水平較高的戰略家,希特勒深知以德國的國力不允許三線作戰,德國在北非採取守勢就可以。但隆美爾缺乏全局意識,一上來就是幾個漂亮的以少勝多,美英等國不得不在北非調集重兵,最終擊敗隆美爾,希特勒也不得不分兵支援北非,東線的力量再度被削弱。

應該說,戰爭打到這個程度,希特勒的戰略總體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始終將主力放在東線。但隨著蘇軍的反攻,處於劣勢的希特勒逐漸開始方寸大亂,聽不進將領的正確建議,比如嚴令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死守不退,結果全部成了蘇軍的俘虜。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為在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暫時和平且蘇聯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奶牛”。在蘇聯支持下,德國橫掃西歐,輕鬆消滅法國,震驚世界。

在戰爭中,希特勒的戰略堪稱經典,閃電戰橫掃西歐以及空降兵奪下挪威等戰術也堪稱完美。

但由於脫離戰場且相對執拗,希特勒先是錯估了英國決心,在敦刻爾克放走了30萬英法聯軍,而後在“海獅計劃”中企圖以短擊長,迫使英國臣服,同樣遭遇失敗。

進攻英國失敗給希特勒留下了無盡的隱患,因為英國不僅支援蘇聯,而且美國還支持英國,蘇德戰爭的後方始終不安全。

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再次錯誤地估計了蘇聯的抵抗意志。

雖然戰爭發起突然,蘇聯措手不及,但希特勒認為消滅蘇軍有生力量更重要,這使得德國在基輔戰役中至少耽誤兩個月,而在蘇德戰爭前德國因為幫助意大利穩定南線也耽誤了兩個月時間,這使得德國軍隊在蘇聯西部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泥濘的秋雨中。

很多人說蘇德戰爭中德國敗於嚴寒,但實際上嚴寒對蘇德雙方是公平的,秋雨卻只是德國的災難。等到冬季來臨,泥濘封凍,德軍終於加快了速度,但到達莫斯科城下已經是9月底了,蘇聯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

從馬後炮的角度,長驅直入奪取莫斯科無疑能夠更好地摧毀蘇聯,因為政治中心即蘇聯國運,一旦莫斯科淪陷,斯大林威望掃地,因斯大林建立起來的蘇聯也會轟然崩塌,可惜希特勒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當蘇聯軍隊越打越多時,德軍只能陷入苦戰之中最終失敗。

而在蘇德戰爭激戰正酣時,意大利在北非再度被反殺,希特勒不得不派出愛將隆美爾支援。作為水平較高的戰略家,希特勒深知以德國的國力不允許三線作戰,德國在北非採取守勢就可以。但隆美爾缺乏全局意識,一上來就是幾個漂亮的以少勝多,美英等國不得不在北非調集重兵,最終擊敗隆美爾,希特勒也不得不分兵支援北非,東線的力量再度被削弱。

應該說,戰爭打到這個程度,希特勒的戰略總體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始終將主力放在東線。但隨著蘇軍的反攻,處於劣勢的希特勒逐漸開始方寸大亂,聽不進將領的正確建議,比如嚴令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死守不退,結果全部成了蘇軍的俘虜。

戰爭後期,希特勒雖有神來之筆,例如阿登反擊戰,但總體而言已經失去了對戰爭的基本靈敏性,德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慘敗。

從1944年蘇軍反攻開始,德國在東線步步後退,開始以一城一地的爭奪消耗蘇軍的力量,犯了兵家大忌。等到1945年柏林會戰時,雖然柏林城內有100多萬大軍,但基本都是娃娃兵,德國精銳早已損失殆盡,而且希特勒還幻想周邊德軍支援柏林,與蘇聯打消耗戰,其結果就是4月29日,柏林陷落,第三帝國徹底滅亡。

應該說,經濟和戰略上的成功,成就了第三帝國,而軍事上的得與失,既成就了第三帝國的輝煌,也成為帝國覆亡的最大推手。

這個問題簡直是令希特勒無語凝噎,就和有了華盛頓才有美國一樣,如果沒有希特勒,哪裡會有德意志第三帝國?

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者,希特勒和帝國的崛起和覆滅相始終,可以說既是第三帝國的締造者,也是第三帝國的毀滅者。

而但從軍事才能上看,作為一戰時期的下士以及二戰期間的元首,希特勒沒有過軍校系統學習和培訓的經歷,更沒有持槍到一線指揮德軍作戰的機會,但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各國領導人之中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覆滅,除了希特勒的昏招,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身邊一堆豬隊友的德國,面對美蘇英等同盟國真的是一人難敵四手,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第三帝國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一名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就有為德意志奮鬥終身的“崇高理想”,為此不惜在一戰期間以各種方式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德軍,並在一戰中榮獲令希特勒自豪了一輩子的鐵十字勳章。

因為芥子氣中毒,希特勒眼睛失明被迫離開戰場,而當他重新看見光明時,德國已經投降,希特勒的自信心受到極大衝擊。

但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那就是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名震直接的納粹黨。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成功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政權,受此鼓舞的希特勒在1923年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但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身陷囹圄。

但是長達9個月的監禁沒有磨滅希特勒的鬥志,反而催生了《我的奮鬥》,即納粹黨的行動綱領。

希特勒深知德國民眾要遠比意大利民眾理性,這也是德國遠遠強過意大利的原因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上位的難度雖然遠遠大於墨索里尼,但一旦成功便會震驚世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出獄後的希特勒繼續發展納粹黨,並著手組建自己的武裝即衝鋒隊,納粹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德國,軟弱的魏瑪政府無力扭轉市場失靈、失業率暴增、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納粹黨趁機四處活動,希特勒在德國南方各城市巡迴演講,甚至租用飛機扯巨型條幅宣傳,四處演講的希特勒精力充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納粹黨不遺餘力的奔走終於獲得了回報,受夠了軟弱無能的魏瑪政府,失去希望的德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崇尚暴力的納粹黨,因為只有暴力手段才能鎮壓反抗勢力,以強制手段挽救混亂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失靈最擔憂的容克大資本家最終選中了納粹黨,這使得納粹黨終於在1932年的大選中獲得了多數席位,希特勒終於出任德國總理,進入了德國最高權力機關。

不久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身兼德國總統、總理等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元首。

面對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近乎絕望的各階層民眾,希特勒拿出了對應的方案:

針對容克大資本家,希特勒要求德意志銀行發行以國家擔保的債券,並要求容克大資本家購買,從而獲得第一桶金;

隨後,有了大量資金的希特勒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推動失業率下降,穩定市場秩序,以回報容克大資本家的慷慨付出。

一方面,希特勒推動大型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賑”,既然經濟危機下,德國通貨膨脹,馬克變得一文不值,那就乾脆放棄貨幣結算,推行以物易物。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抑制了通貨膨脹,解決了大量民眾的實業問題,德國民眾失業率暴減;

另一方面,由於英法等國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元氣,加上東方的蘇聯蠢蠢欲動,因此英法開始推行“綏靖政策”,即通過默許德國壯大的方式遏制蘇聯。而希特勒無疑是深諳其道,於是他開始放肆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大肆擴充軍備,並重建了海軍和空軍。

軍備的擴張,一來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討好了軍隊,希特勒底氣更足;三來為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希特勒還盡一切可能保持中產階級的身份和地位,贏得了中產階層的支持;

針對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低的問題,出於刺激需求的需要,希特勒承諾每個人都有工作的同時,每家每戶都應該有小汽車,這讓底層民眾熱淚盈眶;

而針對廣大無產階級,希特勒煽動他們革命,為自己的黨衛軍增加力量,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暴力機關。

到1936年,德國已經基本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併成功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成為世界矚目的國家領袖。

應該說,希特勒在經濟上的造詣要遠遠高於軍事,這也是第三帝國形成的物質基礎。很多人說如果希特勒死在二戰前,那麼他將比肩甚至超過拿破崙稱為最偉大的國家領袖。

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兼併奧地利,蠶食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則默許這種行為。

如果不是波蘭的“作死”,二戰不會在1939年9月1日爆發。而即便爆發,希特勒也以其高超的外交智慧將英法蘇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為在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暫時和平且蘇聯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奶牛”。在蘇聯支持下,德國橫掃西歐,輕鬆消滅法國,震驚世界。

在戰爭中,希特勒的戰略堪稱經典,閃電戰橫掃西歐以及空降兵奪下挪威等戰術也堪稱完美。

但由於脫離戰場且相對執拗,希特勒先是錯估了英國決心,在敦刻爾克放走了30萬英法聯軍,而後在“海獅計劃”中企圖以短擊長,迫使英國臣服,同樣遭遇失敗。

進攻英國失敗給希特勒留下了無盡的隱患,因為英國不僅支援蘇聯,而且美國還支持英國,蘇德戰爭的後方始終不安全。

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再次錯誤地估計了蘇聯的抵抗意志。

雖然戰爭發起突然,蘇聯措手不及,但希特勒認為消滅蘇軍有生力量更重要,這使得德國在基輔戰役中至少耽誤兩個月,而在蘇德戰爭前德國因為幫助意大利穩定南線也耽誤了兩個月時間,這使得德國軍隊在蘇聯西部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泥濘的秋雨中。

很多人說蘇德戰爭中德國敗於嚴寒,但實際上嚴寒對蘇德雙方是公平的,秋雨卻只是德國的災難。等到冬季來臨,泥濘封凍,德軍終於加快了速度,但到達莫斯科城下已經是9月底了,蘇聯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

從馬後炮的角度,長驅直入奪取莫斯科無疑能夠更好地摧毀蘇聯,因為政治中心即蘇聯國運,一旦莫斯科淪陷,斯大林威望掃地,因斯大林建立起來的蘇聯也會轟然崩塌,可惜希特勒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當蘇聯軍隊越打越多時,德軍只能陷入苦戰之中最終失敗。

而在蘇德戰爭激戰正酣時,意大利在北非再度被反殺,希特勒不得不派出愛將隆美爾支援。作為水平較高的戰略家,希特勒深知以德國的國力不允許三線作戰,德國在北非採取守勢就可以。但隆美爾缺乏全局意識,一上來就是幾個漂亮的以少勝多,美英等國不得不在北非調集重兵,最終擊敗隆美爾,希特勒也不得不分兵支援北非,東線的力量再度被削弱。

應該說,戰爭打到這個程度,希特勒的戰略總體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始終將主力放在東線。但隨著蘇軍的反攻,處於劣勢的希特勒逐漸開始方寸大亂,聽不進將領的正確建議,比如嚴令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死守不退,結果全部成了蘇軍的俘虜。

戰爭後期,希特勒雖有神來之筆,例如阿登反擊戰,但總體而言已經失去了對戰爭的基本靈敏性,德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慘敗。

從1944年蘇軍反攻開始,德國在東線步步後退,開始以一城一地的爭奪消耗蘇軍的力量,犯了兵家大忌。等到1945年柏林會戰時,雖然柏林城內有100多萬大軍,但基本都是娃娃兵,德國精銳早已損失殆盡,而且希特勒還幻想周邊德軍支援柏林,與蘇聯打消耗戰,其結果就是4月29日,柏林陷落,第三帝國徹底滅亡。

應該說,經濟和戰略上的成功,成就了第三帝國,而軍事上的得與失,既成就了第三帝國的輝煌,也成為帝國覆亡的最大推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军武志
2019-07-09

從希特勒的一生表現來看,他的才能主要體現在演講的才能和謀略方面。他藉助這兩個突出的才能,登上了人生的巔峰。其它方面的才能都不算突出,軍事方面也是這樣。

至於第三帝國的失敗,是希特勒政治上的反人類本質造成的。希特勒早期成功的欺騙了全世界,後期人們覺察到他的騙局,德國人也發現了這個騙局。所以,第三帝國遭到了人們的反對。德國人對希特勒的反對,也越來越劇烈。德軍的將軍們以及民間都在反抗希特勒,如名將隆美爾等人都參與了對希特勒的行動。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如此不得人心,又怎麼會不失敗呢?

希特勒參加過一戰,表現也很勇敢,並立下戰功。獲得過勳章,是個優秀的軍人。但他的軍事才能體現在對戰爭的洞察力,一旦涉及到戰場的指揮方面,就經常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對此,德軍將領們深有感觸。曼施坦因曾說,德軍的最大敵人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希特勒上任時,大力發展軍隊。熱衷於裝甲車戰術古德里安將軍地區,向希特勒展示坦克裝甲車戰術的設想和運用之後,希特勒立即認識到了坦克裝甲車部隊的重要性,決定打造機械化裝甲部隊。

憑藉著德國人的嚴謹高效,和雄厚的工業。德國打造出讓世界震驚的裝甲部隊,使用大膽穿插的閃電戰術,取得驚人的戰績,幾乎踏平了整個歐洲。這戰績當中,當然有希特勒決策的因素在內,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戰爭的實際組織和指揮方面,希特勒真的很“不專業”。本來,希特勒麾下人才濟濟,只要放權給手下就行了。但是希特勒非要干涉將軍們的指揮,真正的做到了“紙上談兵”,在戰場上犯下許多低級錯誤。

比如對英法的戰爭中,德軍按照曼施坦因將軍的計劃,一路催枯拔朽,把英法聯軍逼到了絕境,在敦刻爾克把英法聯軍包圍了。英法聯軍此時重武器全丟了,所剩的輕武器也彈藥嚴重缺乏。在德國裝備精良的裝甲車部隊和空軍面前,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然而,希特勒卻下令德軍地面的裝甲部隊停止前進。敦刻爾克前線的德軍,快抓狂了,眼睜睜的看著敵人逃走。

英法聯軍乘機逃到對岸的英國,為盟軍的諾曼底登陸埋下了伏筆。諾曼底登陸戰時,這批因希特勒的命令而逃生的人,手拿武器再次奔赴戰場,加速了德國的失敗。希特勒下達這個命令的依據,至今都是個迷,無人能知?

在其它戰爭中,比如蘇德戰爭中,希特勒更是如此。到處干擾將領的指揮,使得德軍多次出現失誤,該打不打,在主要戰場不集中投入兵力,從而錯失良機。蘇德戰場的失利,希特勒是要負一定責任的。蘇德戰場高級將領曼施坦因憤怒的說,相比盟軍而言,希特勒才是德軍真正的敵人,瞎指揮害死人啊。

所以,希特勒的軍事才能真的不怎麼樣。

彩虹的星星
2019-07-30

希特勒是德意志的雄鷹,他積壓著滿腔的怒火,和內心無比的悲憤,覺得德意志的統治階級簡直是一群侏儒,一幫蠢貨,憑著德意志民族強大的實大與智慧,本該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將英法打服,打殘,如今讓人欺負成狗了,仰人鼻息,整個青年時代希特勒都是懷著極大的民族仇恨,對於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困境,他不是哀其不幸,而是怒其不爭!他決心用他希特勒的命與血,用德意志的鐵劍為德意志的鐵犁開闢道路,使德意志成為地球上最雄壯的民族,要將一切強者都死死地踩在腳下,所有曾經蔑視德意志的敵人都要付出雙倍的代價!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希特勒狂熱地煽動德意志的民族情緒,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顧手段,暴力恐嚇,災贓陷害,遊行示威,故弄玄虛,狂熱崇拜,集會演說,希特勒就像一個不世出的行為藝術家一樣把整個德意志都弄得熱血沸騰,他所有行為所有運動的指向都只有一個,在德國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極權中心,把德國打造成一個超級戰車,把曾經死死把德國扼制住的敵人徹底摧毀,把所有劣等的種族統統剷除,在擁擠的歐洲為德國戰車騰出空間!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瘋狂的反人類意識行為,如果它勝利了,它必將把整個人類的文明毀滅掉,包括它自身的存在!可是希特勒卻在德國棋無對手,他變戲法式地一步步躥到了德國權力的頂峰,成了德國有史以來最有號召力的領袖,就這樣一個窮屌絲逆襲成一國的領袖,真是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當希特勒能夠掌控德國的局面後,他就開始在歐洲推行他的計劃,希特勒是左右開弓,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彷彿地球人攔不住他了!他非常準確地看準了英法那些執政者膽小怕事的心理,一步一步把他們引到自己的套裡,他也清楚很多人其實都知道他心裡的算盤,那又怎樣,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對手搞清楚,希特勒就像一個心理學大師一樣將所有人的預期行為都算得天衣無縫,他重重設局,招招皆中,一時間,歐洲的整部風雲都由他攪動!

希特勒在軍事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多神來之筆,他充分運用現代摩托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突入敵人縱深的特點,用飛機炸燬敵人的通訊與重要軍事設施,指揮中樞,最大限度地摧毀敵人的抵抗力,然後地面部隊快速向前推進,一但遇到抵抗,便以佔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快迅清除障礙,以佔領目標城市與戰略資源為戰爭的結束。這種打法能迅速獲取資源但卻不能夠有效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希特勒在前期在歐洲可以說是勢如破竹,獲取了歐洲歷史上最多的兵力與軍事資源,但是也給對手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投機心理有多可笑,堅定了他們一定要打敗法西斯的意志!

當歐洲人民徹底看清希特勒的面目時,他真正的對手也浮出了水面,丘吉爾,戴高樂,斯大林,這些當時最強大的對手都下定了拼死一戰的決心,拋棄掉了所有的投機心理。但東西兩線的打法是不一樣的,蘇聯用不怕犧牲以命相搏的方式困住德軍的手腳,他們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這就像中國共產覺領導的戰爭,雖然局部損失過重,但是整體威力卻是巨大的。而以美國為後盾的英法卻是依靠先進的武器與優勢的火力,實在打不過就躲起來,以等待時機,雖然可以避免過多損失,但也會坐失許多機會,甚至因小失大!二者地位不同,培養出不同的戰爭觀與性格。

希特勒在盟軍攻入柏林時在地堡裡舉槍自殺了,這說明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認輸,輸了也要輸的有尊嚴,絕對不婆婆媽媽的。他與自己的情婦舉辦了婚禮,雙雙舉槍自殺,這是多麼浪漫多麼完美的死亡方式。從性格的韌性上來說,我佩服希特勒!


希特勒是德意志的雄鷹,他積壓著滿腔的怒火,和內心無比的悲憤,覺得德意志的統治階級簡直是一群侏儒,一幫蠢貨,憑著德意志民族強大的實大與智慧,本該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將英法打服,打殘,如今讓人欺負成狗了,仰人鼻息,整個青年時代希特勒都是懷著極大的民族仇恨,對於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困境,他不是哀其不幸,而是怒其不爭!他決心用他希特勒的命與血,用德意志的鐵劍為德意志的鐵犁開闢道路,使德意志成為地球上最雄壯的民族,要將一切強者都死死地踩在腳下,所有曾經蔑視德意志的敵人都要付出雙倍的代價!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希特勒狂熱地煽動德意志的民族情緒,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顧手段,暴力恐嚇,災贓陷害,遊行示威,故弄玄虛,狂熱崇拜,集會演說,希特勒就像一個不世出的行為藝術家一樣把整個德意志都弄得熱血沸騰,他所有行為所有運動的指向都只有一個,在德國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極權中心,把德國打造成一個超級戰車,把曾經死死把德國扼制住的敵人徹底摧毀,把所有劣等的種族統統剷除,在擁擠的歐洲為德國戰車騰出空間!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瘋狂的反人類意識行為,如果它勝利了,它必將把整個人類的文明毀滅掉,包括它自身的存在!可是希特勒卻在德國棋無對手,他變戲法式地一步步躥到了德國權力的頂峰,成了德國有史以來最有號召力的領袖,就這樣一個窮屌絲逆襲成一國的領袖,真是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當希特勒能夠掌控德國的局面後,他就開始在歐洲推行他的計劃,希特勒是左右開弓,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彷彿地球人攔不住他了!他非常準確地看準了英法那些執政者膽小怕事的心理,一步一步把他們引到自己的套裡,他也清楚很多人其實都知道他心裡的算盤,那又怎樣,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對手搞清楚,希特勒就像一個心理學大師一樣將所有人的預期行為都算得天衣無縫,他重重設局,招招皆中,一時間,歐洲的整部風雲都由他攪動!

希特勒在軍事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多神來之筆,他充分運用現代摩托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突入敵人縱深的特點,用飛機炸燬敵人的通訊與重要軍事設施,指揮中樞,最大限度地摧毀敵人的抵抗力,然後地面部隊快速向前推進,一但遇到抵抗,便以佔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快迅清除障礙,以佔領目標城市與戰略資源為戰爭的結束。這種打法能迅速獲取資源但卻不能夠有效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希特勒在前期在歐洲可以說是勢如破竹,獲取了歐洲歷史上最多的兵力與軍事資源,但是也給對手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投機心理有多可笑,堅定了他們一定要打敗法西斯的意志!

當歐洲人民徹底看清希特勒的面目時,他真正的對手也浮出了水面,丘吉爾,戴高樂,斯大林,這些當時最強大的對手都下定了拼死一戰的決心,拋棄掉了所有的投機心理。但東西兩線的打法是不一樣的,蘇聯用不怕犧牲以命相搏的方式困住德軍的手腳,他們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這就像中國共產覺領導的戰爭,雖然局部損失過重,但是整體威力卻是巨大的。而以美國為後盾的英法卻是依靠先進的武器與優勢的火力,實在打不過就躲起來,以等待時機,雖然可以避免過多損失,但也會坐失許多機會,甚至因小失大!二者地位不同,培養出不同的戰爭觀與性格。

希特勒在盟軍攻入柏林時在地堡裡舉槍自殺了,這說明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認輸,輸了也要輸的有尊嚴,絕對不婆婆媽媽的。他與自己的情婦舉辦了婚禮,雙雙舉槍自殺,這是多麼浪漫多麼完美的死亡方式。從性格的韌性上來說,我佩服希特勒!



希特勒是德意志的雄鷹,他積壓著滿腔的怒火,和內心無比的悲憤,覺得德意志的統治階級簡直是一群侏儒,一幫蠢貨,憑著德意志民族強大的實大與智慧,本該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將英法打服,打殘,如今讓人欺負成狗了,仰人鼻息,整個青年時代希特勒都是懷著極大的民族仇恨,對於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困境,他不是哀其不幸,而是怒其不爭!他決心用他希特勒的命與血,用德意志的鐵劍為德意志的鐵犁開闢道路,使德意志成為地球上最雄壯的民族,要將一切強者都死死地踩在腳下,所有曾經蔑視德意志的敵人都要付出雙倍的代價!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希特勒狂熱地煽動德意志的民族情緒,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顧手段,暴力恐嚇,災贓陷害,遊行示威,故弄玄虛,狂熱崇拜,集會演說,希特勒就像一個不世出的行為藝術家一樣把整個德意志都弄得熱血沸騰,他所有行為所有運動的指向都只有一個,在德國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極權中心,把德國打造成一個超級戰車,把曾經死死把德國扼制住的敵人徹底摧毀,把所有劣等的種族統統剷除,在擁擠的歐洲為德國戰車騰出空間!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瘋狂的反人類意識行為,如果它勝利了,它必將把整個人類的文明毀滅掉,包括它自身的存在!可是希特勒卻在德國棋無對手,他變戲法式地一步步躥到了德國權力的頂峰,成了德國有史以來最有號召力的領袖,就這樣一個窮屌絲逆襲成一國的領袖,真是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當希特勒能夠掌控德國的局面後,他就開始在歐洲推行他的計劃,希特勒是左右開弓,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彷彿地球人攔不住他了!他非常準確地看準了英法那些執政者膽小怕事的心理,一步一步把他們引到自己的套裡,他也清楚很多人其實都知道他心裡的算盤,那又怎樣,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對手搞清楚,希特勒就像一個心理學大師一樣將所有人的預期行為都算得天衣無縫,他重重設局,招招皆中,一時間,歐洲的整部風雲都由他攪動!

希特勒在軍事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多神來之筆,他充分運用現代摩托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突入敵人縱深的特點,用飛機炸燬敵人的通訊與重要軍事設施,指揮中樞,最大限度地摧毀敵人的抵抗力,然後地面部隊快速向前推進,一但遇到抵抗,便以佔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快迅清除障礙,以佔領目標城市與戰略資源為戰爭的結束。這種打法能迅速獲取資源但卻不能夠有效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希特勒在前期在歐洲可以說是勢如破竹,獲取了歐洲歷史上最多的兵力與軍事資源,但是也給對手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投機心理有多可笑,堅定了他們一定要打敗法西斯的意志!

當歐洲人民徹底看清希特勒的面目時,他真正的對手也浮出了水面,丘吉爾,戴高樂,斯大林,這些當時最強大的對手都下定了拼死一戰的決心,拋棄掉了所有的投機心理。但東西兩線的打法是不一樣的,蘇聯用不怕犧牲以命相搏的方式困住德軍的手腳,他們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這就像中國共產覺領導的戰爭,雖然局部損失過重,但是整體威力卻是巨大的。而以美國為後盾的英法卻是依靠先進的武器與優勢的火力,實在打不過就躲起來,以等待時機,雖然可以避免過多損失,但也會坐失許多機會,甚至因小失大!二者地位不同,培養出不同的戰爭觀與性格。

希特勒在盟軍攻入柏林時在地堡裡舉槍自殺了,這說明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認輸,輸了也要輸的有尊嚴,絕對不婆婆媽媽的。他與自己的情婦舉辦了婚禮,雙雙舉槍自殺,這是多麼浪漫多麼完美的死亡方式。從性格的韌性上來說,我佩服希特勒!




希特勒是德意志的雄鷹,他積壓著滿腔的怒火,和內心無比的悲憤,覺得德意志的統治階級簡直是一群侏儒,一幫蠢貨,憑著德意志民族強大的實大與智慧,本該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將英法打服,打殘,如今讓人欺負成狗了,仰人鼻息,整個青年時代希特勒都是懷著極大的民族仇恨,對於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困境,他不是哀其不幸,而是怒其不爭!他決心用他希特勒的命與血,用德意志的鐵劍為德意志的鐵犁開闢道路,使德意志成為地球上最雄壯的民族,要將一切強者都死死地踩在腳下,所有曾經蔑視德意志的敵人都要付出雙倍的代價!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希特勒狂熱地煽動德意志的民族情緒,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顧手段,暴力恐嚇,災贓陷害,遊行示威,故弄玄虛,狂熱崇拜,集會演說,希特勒就像一個不世出的行為藝術家一樣把整個德意志都弄得熱血沸騰,他所有行為所有運動的指向都只有一個,在德國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極權中心,把德國打造成一個超級戰車,把曾經死死把德國扼制住的敵人徹底摧毀,把所有劣等的種族統統剷除,在擁擠的歐洲為德國戰車騰出空間!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瘋狂的反人類意識行為,如果它勝利了,它必將把整個人類的文明毀滅掉,包括它自身的存在!可是希特勒卻在德國棋無對手,他變戲法式地一步步躥到了德國權力的頂峰,成了德國有史以來最有號召力的領袖,就這樣一個窮屌絲逆襲成一國的領袖,真是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當希特勒能夠掌控德國的局面後,他就開始在歐洲推行他的計劃,希特勒是左右開弓,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彷彿地球人攔不住他了!他非常準確地看準了英法那些執政者膽小怕事的心理,一步一步把他們引到自己的套裡,他也清楚很多人其實都知道他心裡的算盤,那又怎樣,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對手搞清楚,希特勒就像一個心理學大師一樣將所有人的預期行為都算得天衣無縫,他重重設局,招招皆中,一時間,歐洲的整部風雲都由他攪動!

希特勒在軍事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多神來之筆,他充分運用現代摩托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突入敵人縱深的特點,用飛機炸燬敵人的通訊與重要軍事設施,指揮中樞,最大限度地摧毀敵人的抵抗力,然後地面部隊快速向前推進,一但遇到抵抗,便以佔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快迅清除障礙,以佔領目標城市與戰略資源為戰爭的結束。這種打法能迅速獲取資源但卻不能夠有效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希特勒在前期在歐洲可以說是勢如破竹,獲取了歐洲歷史上最多的兵力與軍事資源,但是也給對手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投機心理有多可笑,堅定了他們一定要打敗法西斯的意志!

當歐洲人民徹底看清希特勒的面目時,他真正的對手也浮出了水面,丘吉爾,戴高樂,斯大林,這些當時最強大的對手都下定了拼死一戰的決心,拋棄掉了所有的投機心理。但東西兩線的打法是不一樣的,蘇聯用不怕犧牲以命相搏的方式困住德軍的手腳,他們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這就像中國共產覺領導的戰爭,雖然局部損失過重,但是整體威力卻是巨大的。而以美國為後盾的英法卻是依靠先進的武器與優勢的火力,實在打不過就躲起來,以等待時機,雖然可以避免過多損失,但也會坐失許多機會,甚至因小失大!二者地位不同,培養出不同的戰爭觀與性格。

希特勒在盟軍攻入柏林時在地堡裡舉槍自殺了,這說明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認輸,輸了也要輸的有尊嚴,絕對不婆婆媽媽的。他與自己的情婦舉辦了婚禮,雙雙舉槍自殺,這是多麼浪漫多麼完美的死亡方式。從性格的韌性上來說,我佩服希特勒!




小小小百科全书
2019-08-10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但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能力確實不敢苟同。事實上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能戰無不勝,一方面是德國士兵的軍事素質戰鬥力確實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德國有無數的優秀將領統帥指揮作戰才使得德國成為了二戰時期歐洲人眼中的惡魔。而希特勒的洗腦教育和瘋狂的演講確實可以充實士兵的思想鼓舞他們的鬥志。但希特勒真要說軍事能力的話完全就是業餘水平。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但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能力確實不敢苟同。事實上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能戰無不勝,一方面是德國士兵的軍事素質戰鬥力確實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德國有無數的優秀將領統帥指揮作戰才使得德國成為了二戰時期歐洲人眼中的惡魔。而希特勒的洗腦教育和瘋狂的演講確實可以充實士兵的思想鼓舞他們的鬥志。但希特勒真要說軍事能力的話完全就是業餘水平。

我們從希特勒的履歷中可以看到。在一戰時期希特勒確實從軍為國征戰。但希特勒的職位僅僅是一個上等兵而已。之後希特勒因為負傷退出了現役回國養傷。而上等兵就是希特勒全部的軍旅生涯的亮點了。一個上等兵能懂什麼軍事?在大規模戰役中別說是士兵了,就連營連級指揮員都是炮灰。你能指望希特勒這麼一個一戰時期的炮灰角色能有什麼驚人的軍事才能嗎?而且希特勒還是從一個平民應召入伍參軍的。也就是說在參軍之前他甚至都不懂軍事。而希特勒的士兵生涯也只持續了三年。我不認為這三年的大頭兵經歷會給希特勒帶來多大的幫助。所以說軍事方面希特勒完全是業餘選手。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但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能力確實不敢苟同。事實上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能戰無不勝,一方面是德國士兵的軍事素質戰鬥力確實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德國有無數的優秀將領統帥指揮作戰才使得德國成為了二戰時期歐洲人眼中的惡魔。而希特勒的洗腦教育和瘋狂的演講確實可以充實士兵的思想鼓舞他們的鬥志。但希特勒真要說軍事能力的話完全就是業餘水平。

我們從希特勒的履歷中可以看到。在一戰時期希特勒確實從軍為國征戰。但希特勒的職位僅僅是一個上等兵而已。之後希特勒因為負傷退出了現役回國養傷。而上等兵就是希特勒全部的軍旅生涯的亮點了。一個上等兵能懂什麼軍事?在大規模戰役中別說是士兵了,就連營連級指揮員都是炮灰。你能指望希特勒這麼一個一戰時期的炮灰角色能有什麼驚人的軍事才能嗎?而且希特勒還是從一個平民應召入伍參軍的。也就是說在參軍之前他甚至都不懂軍事。而希特勒的士兵生涯也只持續了三年。我不認為這三年的大頭兵經歷會給希特勒帶來多大的幫助。所以說軍事方面希特勒完全是業餘選手。

二戰時期除了英國首相丘吉爾是英國海軍大臣出身懂得軍事之外,其他希特勒,斯大林,羅斯福實際上都是正兒八經的政客。讓他們去指揮作戰那就是赤裸裸的“謀殺”。當年英國人之所以能順利的從敦刻爾克撤離都要感謝希特勒的無知。原本德軍馬上就要追上英法聯軍並且可以殲滅他們的時候,希特勒卻自作聰明的認為可能有詐所以命令不允許追擊。這就導致德軍眼睜睜的看著英法聯軍坐船逃跑。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但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能力確實不敢苟同。事實上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能戰無不勝,一方面是德國士兵的軍事素質戰鬥力確實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德國有無數的優秀將領統帥指揮作戰才使得德國成為了二戰時期歐洲人眼中的惡魔。而希特勒的洗腦教育和瘋狂的演講確實可以充實士兵的思想鼓舞他們的鬥志。但希特勒真要說軍事能力的話完全就是業餘水平。

我們從希特勒的履歷中可以看到。在一戰時期希特勒確實從軍為國征戰。但希特勒的職位僅僅是一個上等兵而已。之後希特勒因為負傷退出了現役回國養傷。而上等兵就是希特勒全部的軍旅生涯的亮點了。一個上等兵能懂什麼軍事?在大規模戰役中別說是士兵了,就連營連級指揮員都是炮灰。你能指望希特勒這麼一個一戰時期的炮灰角色能有什麼驚人的軍事才能嗎?而且希特勒還是從一個平民應召入伍參軍的。也就是說在參軍之前他甚至都不懂軍事。而希特勒的士兵生涯也只持續了三年。我不認為這三年的大頭兵經歷會給希特勒帶來多大的幫助。所以說軍事方面希特勒完全是業餘選手。

二戰時期除了英國首相丘吉爾是英國海軍大臣出身懂得軍事之外,其他希特勒,斯大林,羅斯福實際上都是正兒八經的政客。讓他們去指揮作戰那就是赤裸裸的“謀殺”。當年英國人之所以能順利的從敦刻爾克撤離都要感謝希特勒的無知。原本德軍馬上就要追上英法聯軍並且可以殲滅他們的時候,希特勒卻自作聰明的認為可能有詐所以命令不允許追擊。這就導致德軍眼睜睜的看著英法聯軍坐船逃跑。

再比如進攻蘇聯的作戰方案。如果希特勒是一個軍事專家的話,他肯定會知道雙線作戰對於德國來說就是自取滅亡。而希特勒不懂軍事,他認為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贏。結果就是德軍生生被拖垮了。再有斯大林格勒會戰。原本德軍高層根本不同意這一次會戰的。因為德軍能源物資補給武器彈藥等等全部都存在問題。而且以當時的情況德軍最好的選擇方式就是撤退然後固守。希特勒卻偏偏要瞎指揮堅持要德軍打一場大會戰。結果就是大會戰之後德軍所有的優勢損失殆盡。同時也敲響了德國的喪鐘。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但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能力確實不敢苟同。事實上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能戰無不勝,一方面是德國士兵的軍事素質戰鬥力確實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德國有無數的優秀將領統帥指揮作戰才使得德國成為了二戰時期歐洲人眼中的惡魔。而希特勒的洗腦教育和瘋狂的演講確實可以充實士兵的思想鼓舞他們的鬥志。但希特勒真要說軍事能力的話完全就是業餘水平。

我們從希特勒的履歷中可以看到。在一戰時期希特勒確實從軍為國征戰。但希特勒的職位僅僅是一個上等兵而已。之後希特勒因為負傷退出了現役回國養傷。而上等兵就是希特勒全部的軍旅生涯的亮點了。一個上等兵能懂什麼軍事?在大規模戰役中別說是士兵了,就連營連級指揮員都是炮灰。你能指望希特勒這麼一個一戰時期的炮灰角色能有什麼驚人的軍事才能嗎?而且希特勒還是從一個平民應召入伍參軍的。也就是說在參軍之前他甚至都不懂軍事。而希特勒的士兵生涯也只持續了三年。我不認為這三年的大頭兵經歷會給希特勒帶來多大的幫助。所以說軍事方面希特勒完全是業餘選手。

二戰時期除了英國首相丘吉爾是英國海軍大臣出身懂得軍事之外,其他希特勒,斯大林,羅斯福實際上都是正兒八經的政客。讓他們去指揮作戰那就是赤裸裸的“謀殺”。當年英國人之所以能順利的從敦刻爾克撤離都要感謝希特勒的無知。原本德軍馬上就要追上英法聯軍並且可以殲滅他們的時候,希特勒卻自作聰明的認為可能有詐所以命令不允許追擊。這就導致德軍眼睜睜的看著英法聯軍坐船逃跑。

再比如進攻蘇聯的作戰方案。如果希特勒是一個軍事專家的話,他肯定會知道雙線作戰對於德國來說就是自取滅亡。而希特勒不懂軍事,他認為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贏。結果就是德軍生生被拖垮了。再有斯大林格勒會戰。原本德軍高層根本不同意這一次會戰的。因為德軍能源物資補給武器彈藥等等全部都存在問題。而且以當時的情況德軍最好的選擇方式就是撤退然後固守。希特勒卻偏偏要瞎指揮堅持要德軍打一場大會戰。結果就是大會戰之後德軍所有的優勢損失殆盡。同時也敲響了德國的喪鐘。

至於希特勒是成就了德國還是毀了德國,我認為應該這麼理解。精神上希特勒成就了德國。肉體上希特勒毀滅了德國。正是由於希特勒的出現德國人開始在精神上重新振作了起來。在希特勒的洗腦宣傳攻勢下德國走出了悲觀消極的心態從而變的鬥志昂揚要重新崛起的架勢。事實上如果德國在二戰前可以適可而止的進行吞併和掠奪,那麼德國也不至於再次被盯上歷史的恥辱柱上。二戰的勝負也可能會逆轉。但希特勒被一系列打勝利衝昏了頭腦開始不顧一切的擴張吞併根本不考慮德國能否支撐的起所有的行動。從這裡看希特勒也許真的毀滅了德國。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巴山夜雨涮锅
2019-02-12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對德軍的貢獻,首先在重振軍備方面。

在希特勒的嚴密管制下,整個德國被打造成為一部機器。依靠這臺機器,希特勒壓榨出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全部被他投入了軍備。為了打破協約國的封鎖,希特勒嘴裡高唱和平調子,手上實實在在地撈好處;而每撈到一個好處,又不忘再重喊幾聲和平,就這麼一步一步,步步緊逼。對英國、法國,希特勒一邊甜言蜜語許諾,一邊虛張聲勢威脅,打個巴掌揉一揉,騙得他們服服帖帖。

希特勒首先祕密擴充海軍、空軍。《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只能造1萬噸的軍艦,德國卻在造2.5萬噸的軍艦,對外號稱是1萬噸,同時還祕密造潛艇。希特勒又叫戈林辦“民用航空”,其實是在準備空軍。

1935年,英法希望德國一起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希特勒表示歡迎,趁這機會試探,叫戈林對外宣稱德國在建空軍。不出所料,英法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繼續準備和希特勒簽訂公約。

希特勒大喜,馬上又進一步宣佈,德國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這就是在赤裸裸打《凡爾賽公約》的臉了。英、法包括意大利都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慨。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趁熱打鐵,馬上對全世界高聲呼籲說,咱之所以擴軍,完全是為了保家衛國。德國對其他國家領土沒有興趣!永遠不要戰爭!我們非常歡迎裁軍,坦克、重炮、戰鬥機最好都廢掉,但要廢就要大家一起廢。

他又向英國表示,德國絕對不想像一戰那樣,在海上和英國爭霸。只要海軍達到英國35%就行了。可以馬上籤訂合約!英國一聽希特勒願意主動限制自己的軍備,趕緊答應下來。其實當時德國海軍連英國的10%都沒有,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達到英國的35%。

希特勒玩弄外交手腕,把《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變成了一張廢紙。此後,又藉著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把意大利拉攏了。

1936年3月,希特勒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這個地區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是禁止德國駐軍的,以防德軍從這裡對法國奇襲。德軍進入萊茵蘭,就是在進一步挑釁列強。這個舉動,德國軍隊的領導都反對,希特勒卻用自己的魄力堅持下來。

幾千德軍進入萊茵蘭,英法繼續扯皮,希特勒貫徹原則,再次高唱和平調子:“德軍進入萊茵蘭,絕對不是想和英法為敵,更不是想挑釁和平。我們只是在自家的領土上調動而已。請英法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對不想要一寸別人的土地,我們願意共同維護國際秩序……”這麼著,英法一面不敢真的對德國動武,一面看希特勒給了臺階,也就釋然了。進兵萊茵蘭這事兒不了了之。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對德軍的貢獻,首先在重振軍備方面。

在希特勒的嚴密管制下,整個德國被打造成為一部機器。依靠這臺機器,希特勒壓榨出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全部被他投入了軍備。為了打破協約國的封鎖,希特勒嘴裡高唱和平調子,手上實實在在地撈好處;而每撈到一個好處,又不忘再重喊幾聲和平,就這麼一步一步,步步緊逼。對英國、法國,希特勒一邊甜言蜜語許諾,一邊虛張聲勢威脅,打個巴掌揉一揉,騙得他們服服帖帖。

希特勒首先祕密擴充海軍、空軍。《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只能造1萬噸的軍艦,德國卻在造2.5萬噸的軍艦,對外號稱是1萬噸,同時還祕密造潛艇。希特勒又叫戈林辦“民用航空”,其實是在準備空軍。

1935年,英法希望德國一起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希特勒表示歡迎,趁這機會試探,叫戈林對外宣稱德國在建空軍。不出所料,英法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繼續準備和希特勒簽訂公約。

希特勒大喜,馬上又進一步宣佈,德國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這就是在赤裸裸打《凡爾賽公約》的臉了。英、法包括意大利都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慨。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趁熱打鐵,馬上對全世界高聲呼籲說,咱之所以擴軍,完全是為了保家衛國。德國對其他國家領土沒有興趣!永遠不要戰爭!我們非常歡迎裁軍,坦克、重炮、戰鬥機最好都廢掉,但要廢就要大家一起廢。

他又向英國表示,德國絕對不想像一戰那樣,在海上和英國爭霸。只要海軍達到英國35%就行了。可以馬上籤訂合約!英國一聽希特勒願意主動限制自己的軍備,趕緊答應下來。其實當時德國海軍連英國的10%都沒有,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達到英國的35%。

希特勒玩弄外交手腕,把《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變成了一張廢紙。此後,又藉著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把意大利拉攏了。

1936年3月,希特勒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這個地區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是禁止德國駐軍的,以防德軍從這裡對法國奇襲。德軍進入萊茵蘭,就是在進一步挑釁列強。這個舉動,德國軍隊的領導都反對,希特勒卻用自己的魄力堅持下來。

幾千德軍進入萊茵蘭,英法繼續扯皮,希特勒貫徹原則,再次高唱和平調子:“德軍進入萊茵蘭,絕對不是想和英法為敵,更不是想挑釁和平。我們只是在自家的領土上調動而已。請英法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對不想要一寸別人的土地,我們願意共同維護國際秩序……”這麼著,英法一面不敢真的對德國動武,一面看希特勒給了臺階,也就釋然了。進兵萊茵蘭這事兒不了了之。

希特勒在德國軍民心中的威望再次暴增。他又一次實現諾言,打破了一條加在德國人頭上的枷鎖。英法的慫樣卻帶來很惡劣的後果,讓中歐和東歐那些中小國家(如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乃至蘇聯,都認為法國不敢抵抗德國。

此後,希特勒繼續利用英法這種心態,得寸進尺,先後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並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拉攏到自己一邊。到1939年二戰爆發前,德國已經擁有二百萬大軍,數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德軍在全球規模僅次於蘇軍。這時候距離希特勒上臺只有5年。確實是元首的個人才能,打造了這一支精銳的德軍。

在具體的戰略上,希特勒也頗有建樹。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軍事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備、戰術、戰略上的革新不斷湧現,而這些改革者的命運並不相同。比如機械化作戰,大規模坦克突進的思想,其實幾個陸軍強國都有提出。但法國戴高樂的思想遭到了守舊派軍人的打壓,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更是遭到鐵木辛哥布瓊尼等騎兵派的排擠,最後被斯大林送上了刑場。

而希特勒大力提拔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新派將領,促成了德軍的思想革新。在波蘭戰役中,德軍短短數日就完全擊潰百萬波軍。在法國戰役中,希特勒採納曼施坦因的建議,果斷從阿登森林突破,將英法聯軍截成兩半,使其完全崩潰,六個星期就完全攻佔了法國,殲滅二百餘萬盟軍。在蘇德戰爭中,德軍前半年一共殲滅了四百萬蘇軍,佔領百萬公里領土。這些都是世界戰爭史上破天荒的奇蹟。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對德軍的貢獻,首先在重振軍備方面。

在希特勒的嚴密管制下,整個德國被打造成為一部機器。依靠這臺機器,希特勒壓榨出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全部被他投入了軍備。為了打破協約國的封鎖,希特勒嘴裡高唱和平調子,手上實實在在地撈好處;而每撈到一個好處,又不忘再重喊幾聲和平,就這麼一步一步,步步緊逼。對英國、法國,希特勒一邊甜言蜜語許諾,一邊虛張聲勢威脅,打個巴掌揉一揉,騙得他們服服帖帖。

希特勒首先祕密擴充海軍、空軍。《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只能造1萬噸的軍艦,德國卻在造2.5萬噸的軍艦,對外號稱是1萬噸,同時還祕密造潛艇。希特勒又叫戈林辦“民用航空”,其實是在準備空軍。

1935年,英法希望德國一起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希特勒表示歡迎,趁這機會試探,叫戈林對外宣稱德國在建空軍。不出所料,英法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繼續準備和希特勒簽訂公約。

希特勒大喜,馬上又進一步宣佈,德國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這就是在赤裸裸打《凡爾賽公約》的臉了。英、法包括意大利都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慨。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趁熱打鐵,馬上對全世界高聲呼籲說,咱之所以擴軍,完全是為了保家衛國。德國對其他國家領土沒有興趣!永遠不要戰爭!我們非常歡迎裁軍,坦克、重炮、戰鬥機最好都廢掉,但要廢就要大家一起廢。

他又向英國表示,德國絕對不想像一戰那樣,在海上和英國爭霸。只要海軍達到英國35%就行了。可以馬上籤訂合約!英國一聽希特勒願意主動限制自己的軍備,趕緊答應下來。其實當時德國海軍連英國的10%都沒有,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達到英國的35%。

希特勒玩弄外交手腕,把《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變成了一張廢紙。此後,又藉著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把意大利拉攏了。

1936年3月,希特勒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這個地區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是禁止德國駐軍的,以防德軍從這裡對法國奇襲。德軍進入萊茵蘭,就是在進一步挑釁列強。這個舉動,德國軍隊的領導都反對,希特勒卻用自己的魄力堅持下來。

幾千德軍進入萊茵蘭,英法繼續扯皮,希特勒貫徹原則,再次高唱和平調子:“德軍進入萊茵蘭,絕對不是想和英法為敵,更不是想挑釁和平。我們只是在自家的領土上調動而已。請英法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對不想要一寸別人的土地,我們願意共同維護國際秩序……”這麼著,英法一面不敢真的對德國動武,一面看希特勒給了臺階,也就釋然了。進兵萊茵蘭這事兒不了了之。

希特勒在德國軍民心中的威望再次暴增。他又一次實現諾言,打破了一條加在德國人頭上的枷鎖。英法的慫樣卻帶來很惡劣的後果,讓中歐和東歐那些中小國家(如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乃至蘇聯,都認為法國不敢抵抗德國。

此後,希特勒繼續利用英法這種心態,得寸進尺,先後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並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拉攏到自己一邊。到1939年二戰爆發前,德國已經擁有二百萬大軍,數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德軍在全球規模僅次於蘇軍。這時候距離希特勒上臺只有5年。確實是元首的個人才能,打造了這一支精銳的德軍。

在具體的戰略上,希特勒也頗有建樹。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軍事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備、戰術、戰略上的革新不斷湧現,而這些改革者的命運並不相同。比如機械化作戰,大規模坦克突進的思想,其實幾個陸軍強國都有提出。但法國戴高樂的思想遭到了守舊派軍人的打壓,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更是遭到鐵木辛哥布瓊尼等騎兵派的排擠,最後被斯大林送上了刑場。

而希特勒大力提拔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新派將領,促成了德軍的思想革新。在波蘭戰役中,德軍短短數日就完全擊潰百萬波軍。在法國戰役中,希特勒採納曼施坦因的建議,果斷從阿登森林突破,將英法聯軍截成兩半,使其完全崩潰,六個星期就完全攻佔了法國,殲滅二百餘萬盟軍。在蘇德戰爭中,德軍前半年一共殲滅了四百萬蘇軍,佔領百萬公里領土。這些都是世界戰爭史上破天荒的奇蹟。

希特勒對新式武器的也非常重視,德國搞出了不少黑科技,如噴氣式飛機、導彈等,其中不少在軍事史上都具備前瞻性。雖然因為整體國力造成這些新武器未能改變戰爭結局,但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動搖的。

在戰場指揮上,希特勒的固執並不應該一味指責。

前面已經充分說明,二戰中那支實力強大的德軍,是希特勒一手締造的。現在很多人,包括二戰德軍將領對希特勒的攻擊,無非是希特勒插手戰場指揮。還有人把東線戰場的諸多敗績歸咎於希特勒的固執。確實,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希特勒強令保盧斯堅守,不許突圍,葬送了這數十萬精兵。但在莫斯科戰役後,德軍將領們紛紛要求撤退,同樣是希特勒嚴令堅守,最後維持了戰線。否則的話,如果按那些德軍將領的想法全線撤退,很可能上演拿破崙在1812年的遭遇。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對德軍的貢獻,首先在重振軍備方面。

在希特勒的嚴密管制下,整個德國被打造成為一部機器。依靠這臺機器,希特勒壓榨出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全部被他投入了軍備。為了打破協約國的封鎖,希特勒嘴裡高唱和平調子,手上實實在在地撈好處;而每撈到一個好處,又不忘再重喊幾聲和平,就這麼一步一步,步步緊逼。對英國、法國,希特勒一邊甜言蜜語許諾,一邊虛張聲勢威脅,打個巴掌揉一揉,騙得他們服服帖帖。

希特勒首先祕密擴充海軍、空軍。《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只能造1萬噸的軍艦,德國卻在造2.5萬噸的軍艦,對外號稱是1萬噸,同時還祕密造潛艇。希特勒又叫戈林辦“民用航空”,其實是在準備空軍。

1935年,英法希望德國一起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希特勒表示歡迎,趁這機會試探,叫戈林對外宣稱德國在建空軍。不出所料,英法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繼續準備和希特勒簽訂公約。

希特勒大喜,馬上又進一步宣佈,德國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這就是在赤裸裸打《凡爾賽公約》的臉了。英、法包括意大利都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慨。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趁熱打鐵,馬上對全世界高聲呼籲說,咱之所以擴軍,完全是為了保家衛國。德國對其他國家領土沒有興趣!永遠不要戰爭!我們非常歡迎裁軍,坦克、重炮、戰鬥機最好都廢掉,但要廢就要大家一起廢。

他又向英國表示,德國絕對不想像一戰那樣,在海上和英國爭霸。只要海軍達到英國35%就行了。可以馬上籤訂合約!英國一聽希特勒願意主動限制自己的軍備,趕緊答應下來。其實當時德國海軍連英國的10%都沒有,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達到英國的35%。

希特勒玩弄外交手腕,把《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變成了一張廢紙。此後,又藉著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把意大利拉攏了。

1936年3月,希特勒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這個地區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是禁止德國駐軍的,以防德軍從這裡對法國奇襲。德軍進入萊茵蘭,就是在進一步挑釁列強。這個舉動,德國軍隊的領導都反對,希特勒卻用自己的魄力堅持下來。

幾千德軍進入萊茵蘭,英法繼續扯皮,希特勒貫徹原則,再次高唱和平調子:“德軍進入萊茵蘭,絕對不是想和英法為敵,更不是想挑釁和平。我們只是在自家的領土上調動而已。請英法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對不想要一寸別人的土地,我們願意共同維護國際秩序……”這麼著,英法一面不敢真的對德國動武,一面看希特勒給了臺階,也就釋然了。進兵萊茵蘭這事兒不了了之。

希特勒在德國軍民心中的威望再次暴增。他又一次實現諾言,打破了一條加在德國人頭上的枷鎖。英法的慫樣卻帶來很惡劣的後果,讓中歐和東歐那些中小國家(如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乃至蘇聯,都認為法國不敢抵抗德國。

此後,希特勒繼續利用英法這種心態,得寸進尺,先後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並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拉攏到自己一邊。到1939年二戰爆發前,德國已經擁有二百萬大軍,數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德軍在全球規模僅次於蘇軍。這時候距離希特勒上臺只有5年。確實是元首的個人才能,打造了這一支精銳的德軍。

在具體的戰略上,希特勒也頗有建樹。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軍事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備、戰術、戰略上的革新不斷湧現,而這些改革者的命運並不相同。比如機械化作戰,大規模坦克突進的思想,其實幾個陸軍強國都有提出。但法國戴高樂的思想遭到了守舊派軍人的打壓,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更是遭到鐵木辛哥布瓊尼等騎兵派的排擠,最後被斯大林送上了刑場。

而希特勒大力提拔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新派將領,促成了德軍的思想革新。在波蘭戰役中,德軍短短數日就完全擊潰百萬波軍。在法國戰役中,希特勒採納曼施坦因的建議,果斷從阿登森林突破,將英法聯軍截成兩半,使其完全崩潰,六個星期就完全攻佔了法國,殲滅二百餘萬盟軍。在蘇德戰爭中,德軍前半年一共殲滅了四百萬蘇軍,佔領百萬公里領土。這些都是世界戰爭史上破天荒的奇蹟。

希特勒對新式武器的也非常重視,德國搞出了不少黑科技,如噴氣式飛機、導彈等,其中不少在軍事史上都具備前瞻性。雖然因為整體國力造成這些新武器未能改變戰爭結局,但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動搖的。

在戰場指揮上,希特勒的固執並不應該一味指責。

前面已經充分說明,二戰中那支實力強大的德軍,是希特勒一手締造的。現在很多人,包括二戰德軍將領對希特勒的攻擊,無非是希特勒插手戰場指揮。還有人把東線戰場的諸多敗績歸咎於希特勒的固執。確實,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希特勒強令保盧斯堅守,不許突圍,葬送了這數十萬精兵。但在莫斯科戰役後,德軍將領們紛紛要求撤退,同樣是希特勒嚴令堅守,最後維持了戰線。否則的話,如果按那些德軍將領的想法全線撤退,很可能上演拿破崙在1812年的遭遇。

因此,戰場上希特勒的固執,有成有敗,基本來說,並不表現得比其他德軍將領更差勁。後期希特勒確實有諸多問題。他年紀大了,越發固執,指揮也越發細碎,甚至以元首的身份,去關心每個營每個團的配置,和常凱申大隊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和陸軍將領的矛盾也越發尖銳。但這些,其實是在大潰敗局面下,內部矛盾爆發的表現。歸根結底,德軍輸是輸在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而不是希特勒本人的軍事才能。

綜上,希特勒對第三帝國軍隊,是締造者、建設者的身份。葬送第三帝國軍隊的確實是希特勒的野心,但這是國際政治層面的東西,與軍事才能關係不大。

謝邀。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軍事上他成就了第三帝國。

戰爭狂人希特勒,駕馭德國衝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確實給世界和德國都帶來了災難。但是僅就軍事方面,確實是他把德國軍隊,從一頭被凡爾賽條約束縛的困獸,變成了威震全球的金剛。

以普魯士為核心的近代德意志軍隊,早在17世紀時候就是全歐洲第一流的精兵,19世紀中期經過老毛奇改革後更是舉世無雙。但是,一戰兵敗後,德國遭到閹割和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空軍,海軍不得建造1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和潛水艇。龐大的德軍成為了一支治安部隊。

儘管德國軍隊素來以鐵血著稱,但將軍們不敢反抗協約國的宰割。他們只能一邊咒罵著“來自背後的匕首”,一邊乖乖履行條約,不敢越雷池一步。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34年完全掌握大權,其中的一條口號就是“讓德軍重新強大”,得到了德軍和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對德軍的貢獻,首先在重振軍備方面。

在希特勒的嚴密管制下,整個德國被打造成為一部機器。依靠這臺機器,希特勒壓榨出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全部被他投入了軍備。為了打破協約國的封鎖,希特勒嘴裡高唱和平調子,手上實實在在地撈好處;而每撈到一個好處,又不忘再重喊幾聲和平,就這麼一步一步,步步緊逼。對英國、法國,希特勒一邊甜言蜜語許諾,一邊虛張聲勢威脅,打個巴掌揉一揉,騙得他們服服帖帖。

希特勒首先祕密擴充海軍、空軍。《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只能造1萬噸的軍艦,德國卻在造2.5萬噸的軍艦,對外號稱是1萬噸,同時還祕密造潛艇。希特勒又叫戈林辦“民用航空”,其實是在準備空軍。

1935年,英法希望德國一起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希特勒表示歡迎,趁這機會試探,叫戈林對外宣稱德國在建空軍。不出所料,英法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繼續準備和希特勒簽訂公約。

希特勒大喜,馬上又進一步宣佈,德國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這就是在赤裸裸打《凡爾賽公約》的臉了。英、法包括意大利都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慨。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趁熱打鐵,馬上對全世界高聲呼籲說,咱之所以擴軍,完全是為了保家衛國。德國對其他國家領土沒有興趣!永遠不要戰爭!我們非常歡迎裁軍,坦克、重炮、戰鬥機最好都廢掉,但要廢就要大家一起廢。

他又向英國表示,德國絕對不想像一戰那樣,在海上和英國爭霸。只要海軍達到英國35%就行了。可以馬上籤訂合約!英國一聽希特勒願意主動限制自己的軍備,趕緊答應下來。其實當時德國海軍連英國的10%都沒有,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達到英國的35%。

希特勒玩弄外交手腕,把《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變成了一張廢紙。此後,又藉著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把意大利拉攏了。

1936年3月,希特勒派出一支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這個地區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是禁止德國駐軍的,以防德軍從這裡對法國奇襲。德軍進入萊茵蘭,就是在進一步挑釁列強。這個舉動,德國軍隊的領導都反對,希特勒卻用自己的魄力堅持下來。

幾千德軍進入萊茵蘭,英法繼續扯皮,希特勒貫徹原則,再次高唱和平調子:“德軍進入萊茵蘭,絕對不是想和英法為敵,更不是想挑釁和平。我們只是在自家的領土上調動而已。請英法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對不想要一寸別人的土地,我們願意共同維護國際秩序……”這麼著,英法一面不敢真的對德國動武,一面看希特勒給了臺階,也就釋然了。進兵萊茵蘭這事兒不了了之。

希特勒在德國軍民心中的威望再次暴增。他又一次實現諾言,打破了一條加在德國人頭上的枷鎖。英法的慫樣卻帶來很惡劣的後果,讓中歐和東歐那些中小國家(如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乃至蘇聯,都認為法國不敢抵抗德國。

此後,希特勒繼續利用英法這種心態,得寸進尺,先後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並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拉攏到自己一邊。到1939年二戰爆發前,德國已經擁有二百萬大軍,數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德軍在全球規模僅次於蘇軍。這時候距離希特勒上臺只有5年。確實是元首的個人才能,打造了這一支精銳的德軍。

在具體的戰略上,希特勒也頗有建樹。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軍事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備、戰術、戰略上的革新不斷湧現,而這些改革者的命運並不相同。比如機械化作戰,大規模坦克突進的思想,其實幾個陸軍強國都有提出。但法國戴高樂的思想遭到了守舊派軍人的打壓,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更是遭到鐵木辛哥布瓊尼等騎兵派的排擠,最後被斯大林送上了刑場。

而希特勒大力提拔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新派將領,促成了德軍的思想革新。在波蘭戰役中,德軍短短數日就完全擊潰百萬波軍。在法國戰役中,希特勒採納曼施坦因的建議,果斷從阿登森林突破,將英法聯軍截成兩半,使其完全崩潰,六個星期就完全攻佔了法國,殲滅二百餘萬盟軍。在蘇德戰爭中,德軍前半年一共殲滅了四百萬蘇軍,佔領百萬公里領土。這些都是世界戰爭史上破天荒的奇蹟。

希特勒對新式武器的也非常重視,德國搞出了不少黑科技,如噴氣式飛機、導彈等,其中不少在軍事史上都具備前瞻性。雖然因為整體國力造成這些新武器未能改變戰爭結局,但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動搖的。

在戰場指揮上,希特勒的固執並不應該一味指責。

前面已經充分說明,二戰中那支實力強大的德軍,是希特勒一手締造的。現在很多人,包括二戰德軍將領對希特勒的攻擊,無非是希特勒插手戰場指揮。還有人把東線戰場的諸多敗績歸咎於希特勒的固執。確實,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希特勒強令保盧斯堅守,不許突圍,葬送了這數十萬精兵。但在莫斯科戰役後,德軍將領們紛紛要求撤退,同樣是希特勒嚴令堅守,最後維持了戰線。否則的話,如果按那些德軍將領的想法全線撤退,很可能上演拿破崙在1812年的遭遇。

因此,戰場上希特勒的固執,有成有敗,基本來說,並不表現得比其他德軍將領更差勁。後期希特勒確實有諸多問題。他年紀大了,越發固執,指揮也越發細碎,甚至以元首的身份,去關心每個營每個團的配置,和常凱申大隊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和陸軍將領的矛盾也越發尖銳。但這些,其實是在大潰敗局面下,內部矛盾爆發的表現。歸根結底,德軍輸是輸在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而不是希特勒本人的軍事才能。

綜上,希特勒對第三帝國軍隊,是締造者、建設者的身份。葬送第三帝國軍隊的確實是希特勒的野心,但這是國際政治層面的東西,與軍事才能關係不大。

小辫儿说历史
2019-08-03

看小辮兒說歷史,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第三帝國,也就是希特勒帝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如願以償的爬上經過在德國各方勢力之間的周旋,終於成功出任德國總理,而此時總統興登堡年老體衰,沒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剛剛經過全球經濟危機的一蹶不振的國家,因此德國的最高權力也就一點點被希特勒把控,此時就應該算作第三帝國的開始。一直到1945年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向蘇軍投降,整個第三帝國存活了12年之久。

看小辮兒說歷史,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第三帝國,也就是希特勒帝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如願以償的爬上經過在德國各方勢力之間的周旋,終於成功出任德國總理,而此時總統興登堡年老體衰,沒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剛剛經過全球經濟危機的一蹶不振的國家,因此德國的最高權力也就一點點被希特勒把控,此時就應該算作第三帝國的開始。一直到1945年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向蘇軍投降,整個第三帝國存活了12年之久。



這個過程中希特勒發動閃電波蘭、突擊法國、敦刻爾克、等戰役,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一度是一支不可戰勝的部隊,但說起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其實完全是跟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一:極強的權力慾望和佔有慾

在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陰謀發動了國會縱火案。德國國會在這一天22點開始熊熊燃燒的烈火,在強烈的火光之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第三帝國那種極具冒險的特性。不久希特勒宣佈退出國聯。此舉表明希特勒不想受到當時操控國聯的英法等大國的控制。希特勒像掙脫身上的枷鎖,也為他即將開始的瘋狂的擴軍備戰提供方便。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隨即頒佈《授權法》,進一步奪取了德國最高權力。希特勒集總理、總統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稱為德國元首。

1935年,納粹帝國進軍萊茵非軍事區。1936年和1937年結成柏林-羅馬-東京三國軸心集團,為征服世界做著積極的準備。1938年,希特勒吞併自己的祖國奧地利。之後,吃掉蘇臺德區。接著強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納粹帝國滅掉波蘭。1940年,希特勒滅掉北歐國家。接著佔領荷、比、盧和法國等國。這一切軍事侵略活動,都表現出希特勒本人極強的權力慾和佔有慾。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二:毫無主見

1940年5月底,希特勒在奪取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之後,納粹軍隊把歐洲號稱最強大的英法聯軍趕到法國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敦刻爾克地區。正當納粹軍隊有全殲英法軍隊的時機的時候,希特勒盲目聽信了想要撈功請賞的戈林的話,戈林認為光靠空軍就可以消滅在敦刻爾克的英法30多萬軍隊。但戈林沒有考慮到敦刻爾克沿海都是沙地,空軍投放的炸彈丟下去根本不能傷害到英法士兵。希特勒隨即命令進攻敦刻爾克的德軍裝甲部隊停止前進,而改派德空軍轟炸英法聯軍,但沒起到什麼預期的效果,英法30多萬士兵還是源源不斷的逃回英國本土。

看小辮兒說歷史,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第三帝國,也就是希特勒帝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如願以償的爬上經過在德國各方勢力之間的周旋,終於成功出任德國總理,而此時總統興登堡年老體衰,沒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剛剛經過全球經濟危機的一蹶不振的國家,因此德國的最高權力也就一點點被希特勒把控,此時就應該算作第三帝國的開始。一直到1945年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向蘇軍投降,整個第三帝國存活了12年之久。



這個過程中希特勒發動閃電波蘭、突擊法國、敦刻爾克、等戰役,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一度是一支不可戰勝的部隊,但說起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其實完全是跟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一:極強的權力慾望和佔有慾

在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陰謀發動了國會縱火案。德國國會在這一天22點開始熊熊燃燒的烈火,在強烈的火光之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第三帝國那種極具冒險的特性。不久希特勒宣佈退出國聯。此舉表明希特勒不想受到當時操控國聯的英法等大國的控制。希特勒像掙脫身上的枷鎖,也為他即將開始的瘋狂的擴軍備戰提供方便。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隨即頒佈《授權法》,進一步奪取了德國最高權力。希特勒集總理、總統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稱為德國元首。

1935年,納粹帝國進軍萊茵非軍事區。1936年和1937年結成柏林-羅馬-東京三國軸心集團,為征服世界做著積極的準備。1938年,希特勒吞併自己的祖國奧地利。之後,吃掉蘇臺德區。接著強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納粹帝國滅掉波蘭。1940年,希特勒滅掉北歐國家。接著佔領荷、比、盧和法國等國。這一切軍事侵略活動,都表現出希特勒本人極強的權力慾和佔有慾。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二:毫無主見

1940年5月底,希特勒在奪取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之後,納粹軍隊把歐洲號稱最強大的英法聯軍趕到法國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敦刻爾克地區。正當納粹軍隊有全殲英法軍隊的時機的時候,希特勒盲目聽信了想要撈功請賞的戈林的話,戈林認為光靠空軍就可以消滅在敦刻爾克的英法30多萬軍隊。但戈林沒有考慮到敦刻爾克沿海都是沙地,空軍投放的炸彈丟下去根本不能傷害到英法士兵。希特勒隨即命令進攻敦刻爾克的德軍裝甲部隊停止前進,而改派德空軍轟炸英法聯軍,但沒起到什麼預期的效果,英法30多萬士兵還是源源不斷的逃回英國本土。



當幾天時間過去,在敦刻爾克的英法士兵快要撤退完畢之時,希特勒才命令德裝甲部隊全力進攻,但為時已晚!正是因為希特勒這種毫無主見的個性使得30多萬英法精銳部隊逃回英倫三島。為以後美英盟軍反攻歐洲大陸夾擊第三帝國保存了實力,導致了戰略上的失誤。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三:獨斷專行,一意孤行、自以為是

希特勒在1941年的整個7月和8月都在東線司令部裡與自己的將軍們爭執。希特勒認為應該南北分兵,先奪取蘇聯北方重要補給港口和革命象徵城市列寧格勒和南方重要的糧食石油產區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而希特勒手下那些能幹的將軍們卻認為應以奪取蘇聯首都莫斯科為主。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蘇聯的道路網絡中心、重工業地區,並且交通四通八達,如果德軍能拿下莫斯科,不僅能將蘇軍一分為二,切斷蘇軍南北之間的聯繫。也能夠利用莫斯科便利的交通網進一步展開納粹的裝甲部隊。

看小辮兒說歷史,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第三帝國,也就是希特勒帝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如願以償的爬上經過在德國各方勢力之間的周旋,終於成功出任德國總理,而此時總統興登堡年老體衰,沒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剛剛經過全球經濟危機的一蹶不振的國家,因此德國的最高權力也就一點點被希特勒把控,此時就應該算作第三帝國的開始。一直到1945年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向蘇軍投降,整個第三帝國存活了12年之久。



這個過程中希特勒發動閃電波蘭、突擊法國、敦刻爾克、等戰役,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一度是一支不可戰勝的部隊,但說起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其實完全是跟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一:極強的權力慾望和佔有慾

在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陰謀發動了國會縱火案。德國國會在這一天22點開始熊熊燃燒的烈火,在強烈的火光之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第三帝國那種極具冒險的特性。不久希特勒宣佈退出國聯。此舉表明希特勒不想受到當時操控國聯的英法等大國的控制。希特勒像掙脫身上的枷鎖,也為他即將開始的瘋狂的擴軍備戰提供方便。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隨即頒佈《授權法》,進一步奪取了德國最高權力。希特勒集總理、總統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稱為德國元首。

1935年,納粹帝國進軍萊茵非軍事區。1936年和1937年結成柏林-羅馬-東京三國軸心集團,為征服世界做著積極的準備。1938年,希特勒吞併自己的祖國奧地利。之後,吃掉蘇臺德區。接著強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納粹帝國滅掉波蘭。1940年,希特勒滅掉北歐國家。接著佔領荷、比、盧和法國等國。這一切軍事侵略活動,都表現出希特勒本人極強的權力慾和佔有慾。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二:毫無主見

1940年5月底,希特勒在奪取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之後,納粹軍隊把歐洲號稱最強大的英法聯軍趕到法國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敦刻爾克地區。正當納粹軍隊有全殲英法軍隊的時機的時候,希特勒盲目聽信了想要撈功請賞的戈林的話,戈林認為光靠空軍就可以消滅在敦刻爾克的英法30多萬軍隊。但戈林沒有考慮到敦刻爾克沿海都是沙地,空軍投放的炸彈丟下去根本不能傷害到英法士兵。希特勒隨即命令進攻敦刻爾克的德軍裝甲部隊停止前進,而改派德空軍轟炸英法聯軍,但沒起到什麼預期的效果,英法30多萬士兵還是源源不斷的逃回英國本土。



當幾天時間過去,在敦刻爾克的英法士兵快要撤退完畢之時,希特勒才命令德裝甲部隊全力進攻,但為時已晚!正是因為希特勒這種毫無主見的個性使得30多萬英法精銳部隊逃回英倫三島。為以後美英盟軍反攻歐洲大陸夾擊第三帝國保存了實力,導致了戰略上的失誤。

希特勒軍事才能之三:獨斷專行,一意孤行、自以為是

希特勒在1941年的整個7月和8月都在東線司令部裡與自己的將軍們爭執。希特勒認為應該南北分兵,先奪取蘇聯北方重要補給港口和革命象徵城市列寧格勒和南方重要的糧食石油產區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而希特勒手下那些能幹的將軍們卻認為應以奪取蘇聯首都莫斯科為主。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蘇聯的道路網絡中心、重工業地區,並且交通四通八達,如果德軍能拿下莫斯科,不僅能將蘇軍一分為二,切斷蘇軍南北之間的聯繫。也能夠利用莫斯科便利的交通網進一步展開納粹的裝甲部隊。



但希特勒拒絕接受這個正確的即刻奪取莫斯科的建議,而頑固堅持南北分兵。就這樣,在希特勒的“幫助下”,蘇軍成功的調動了德軍。德軍裝甲部隊疲於奔命,在蘇聯南北廣闊的區域行動,不僅消耗德軍本已稀缺的石油資源,而且讓在東線作戰的德軍士兵們也疲憊不堪。

結果,希特勒即沒有奪取列寧格勒、烏克蘭和高加索,在10月2日發動的佔領莫斯科的颱風行動也宣告失敗。德軍在損失了一百多萬人之後,還丟棄了千辛萬苦才佔領的許多土地。在莫斯科城下的失敗,正是希特勒那種自以為是、一意孤行性格所造成的。莫斯科戰役,宣告了德軍不可戰勝神話的結束,也讓第三帝國元氣大傷,從此開始走向失敗的道路。

因此說,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其實就是他複雜性格的具體表現,他極強的權力慾和佔有慾成就了第三帝國,有時候毫無主見、有時候獨斷專行的性格卻又親手毀了第三帝國。希特勒本人對於第三帝國的形成、發展、沒落,對於世界歷史的走向都有很深遠的影響。


小辮兒說歷史,堅持原創,歡迎關注,本文為悟空問答首發,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袁载誉
2019-01-16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以阿登山區突擊為著力點,向英法構建的“防德”戰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當時英國自譽為海上“唯一的霸權”,法國則稱自己為歐洲大陸第一陸軍。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以阿登山區突擊為著力點,向英法構建的“防德”戰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當時英國自譽為海上“唯一的霸權”,法國則稱自己為歐洲大陸第一陸軍。

但遺憾的是這個“唯一霸權”、“歐洲大陸第一陸軍”,這一次並沒有如願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將德國拖垮。而是陷入了全線崩潰,5月26日英國軍隊自敦刻爾克出發,倉皇的逃回了本土,法國則在6月18日宣佈停止抵抗。

自此希特勒僅用2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他在競選之前的承諾,讓欺壓他們的法國人、英國人付出慘痛代價。也正是因為這個承諾的完成,希特勒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德軍也因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全民追捧的偶像。而德軍之所有能夠如此出色,從根上說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和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功不可沒。

古德里安建立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運用體系,曼施坦因則是說服“古板”的國防軍將領,在閃擊法國中大量使用裝甲部隊,以及提出避開法國馬奇諾防線,從阿登山區進軍的作戰方案。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以阿登山區突擊為著力點,向英法構建的“防德”戰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當時英國自譽為海上“唯一的霸權”,法國則稱自己為歐洲大陸第一陸軍。

但遺憾的是這個“唯一霸權”、“歐洲大陸第一陸軍”,這一次並沒有如願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將德國拖垮。而是陷入了全線崩潰,5月26日英國軍隊自敦刻爾克出發,倉皇的逃回了本土,法國則在6月18日宣佈停止抵抗。

自此希特勒僅用2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他在競選之前的承諾,讓欺壓他們的法國人、英國人付出慘痛代價。也正是因為這個承諾的完成,希特勒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德軍也因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全民追捧的偶像。而德軍之所有能夠如此出色,從根上說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和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功不可沒。

古德里安建立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運用體系,曼施坦因則是說服“古板”的國防軍將領,在閃擊法國中大量使用裝甲部隊,以及提出避開法國馬奇諾防線,從阿登山區進軍的作戰方案。

而他們二人的想法之所以能夠得到實踐,希特勒的態度功不可沒。1937年前後古德里安的著作《注意—坦克!》出版,強調坦克在未來將成為陸戰的主戰武器,提出一種被後人稱為“閃電戰”的坦克快速穿插戰術。但因當時的軍界主流觀點,依舊是將坦克作為“移動炮塔”使用,因而古德里安的聲音很快就在批評、質疑中銷聲匿跡。

1938年希特勒偶然間獲得了《注意—坦克!》一書,並被其深深的吸引住,於是立馬任命在“陸軍運輸處”任職中層幹部的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組建德國現代化機械部隊,讓古德里安有機會將“閃電戰”的理論實踐化。

1940年德國陸軍參謀總部拿出了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先拿下比利時,然後全力進攻法國,但由於這個方案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失敗時執行的“施裡芬計劃”類似,希特勒對此並不是特別的喜歡,他擔心重蹈覆轍。

與此同時時任A集團軍群參謀長埃裡希·馮·曼施坦因,拿出了黃色方案之外的第二方案,建議主力從阿登山區突擊,繞過重兵防禦的“馬奇諾防線”。當時阿登山區因道路崎嶇,被普遍認為不利於大規模行軍。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以阿登山區突擊為著力點,向英法構建的“防德”戰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當時英國自譽為海上“唯一的霸權”,法國則稱自己為歐洲大陸第一陸軍。

但遺憾的是這個“唯一霸權”、“歐洲大陸第一陸軍”,這一次並沒有如願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將德國拖垮。而是陷入了全線崩潰,5月26日英國軍隊自敦刻爾克出發,倉皇的逃回了本土,法國則在6月18日宣佈停止抵抗。

自此希特勒僅用2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他在競選之前的承諾,讓欺壓他們的法國人、英國人付出慘痛代價。也正是因為這個承諾的完成,希特勒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德軍也因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全民追捧的偶像。而德軍之所有能夠如此出色,從根上說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和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功不可沒。

古德里安建立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運用體系,曼施坦因則是說服“古板”的國防軍將領,在閃擊法國中大量使用裝甲部隊,以及提出避開法國馬奇諾防線,從阿登山區進軍的作戰方案。

而他們二人的想法之所以能夠得到實踐,希特勒的態度功不可沒。1937年前後古德里安的著作《注意—坦克!》出版,強調坦克在未來將成為陸戰的主戰武器,提出一種被後人稱為“閃電戰”的坦克快速穿插戰術。但因當時的軍界主流觀點,依舊是將坦克作為“移動炮塔”使用,因而古德里安的聲音很快就在批評、質疑中銷聲匿跡。

1938年希特勒偶然間獲得了《注意—坦克!》一書,並被其深深的吸引住,於是立馬任命在“陸軍運輸處”任職中層幹部的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組建德國現代化機械部隊,讓古德里安有機會將“閃電戰”的理論實踐化。

1940年德國陸軍參謀總部拿出了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先拿下比利時,然後全力進攻法國,但由於這個方案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失敗時執行的“施裡芬計劃”類似,希特勒對此並不是特別的喜歡,他擔心重蹈覆轍。

與此同時時任A集團軍群參謀長埃裡希·馮·曼施坦因,拿出了黃色方案之外的第二方案,建議主力從阿登山區突擊,繞過重兵防禦的“馬奇諾防線”。當時阿登山區因道路崎嶇,被普遍認為不利於大規模行軍。

對於曼施坦因的這個方案,德國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為代表的傳統軍事權貴們表示出了堅定的牴觸,甚至在方案提出的初期,拒絕將其提交給希特勒審閱。

認為這種大膽穿越阿登山區的行為,一旦英法聯軍反應過來,可以輕鬆切斷進攻部隊的後勤,造成全軍覆滅的結果,是違背軍事常識的愚蠢之舉。

但是天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希特勒得知方案後表示非常符合胃口,於是用元首的威信力壓所有人,責令參謀總部立刻完善曼施坦因的方案。

綜上可見讓德軍走上巔峰的“閃電戰”,從建設到打出驚人戰績,都是希特勒個人善於接受新知識、新思維、以及敢支持的結果,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希特勒是成就了德軍。

德全不畏
2019-01-19

從希特勒的一生表現來看,他的才能主要體現在演講的才能和謀略方面。他藉助這兩個突出的才能,登上了人生的巔峰。其它方面的才能都不算突出,軍事方面也是這樣。

至於第三帝國的失敗,是希特勒政治上的反人類本質造成的。希特勒早期成功的欺騙了全世界,後期人們覺察到他的騙局,德國人也發現了這個騙局。所以,第三帝國遭到了人們的反對。德國人對希特勒的反對,也越來越劇烈。德軍的將軍們以及民間都在反抗希特勒,如名將隆美爾等人都參與了對希特勒的行動。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如此不得人心,又怎麼會不失敗呢?

希特勒參加過一戰,表現也很勇敢,並立下戰功。獲得過勳章,是個優秀的軍人。但他的軍事才能體現在對戰爭的洞察力,一旦涉及到戰場的指揮方面,就經常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對此,德軍將領們深有感觸。曼施坦因曾說,德軍的最大敵人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希特勒上任時,大力發展軍隊。熱衷於裝甲車戰術古德里安將軍地區,向希特勒展示坦克裝甲車戰術的設想和運用之後,希特勒立即認識到了坦克裝甲車部隊的重要性,決定打造機械化裝甲部隊。

憑藉著德國人的嚴謹高效,和雄厚的工業。德國打造出讓世界震驚的裝甲部隊,使用大膽穿插的閃電戰術,取得驚人的戰績,幾乎踏平了整個歐洲。這戰績當中,當然有希特勒決策的因素在內,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戰爭的實際組織和指揮方面,希特勒真的很“不專業”。本來,希特勒麾下人才濟濟,只要放權給手下就行了。但是希特勒非要干涉將軍們的指揮,真正的做到了“紙上談兵”,在戰場上犯下許多低級錯誤。

比如對英法的戰爭中,德軍按照曼施坦因將軍的計劃,一路催枯拔朽,把英法聯軍逼到了絕境,在敦刻爾克把英法聯軍包圍了。英法聯軍此時重武器全丟了,所剩的輕武器也彈藥嚴重缺乏。在德國裝備精良的裝甲車部隊和空軍面前,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然而,希特勒卻下令德軍地面的裝甲部隊停止前進。敦刻爾克前線的德軍,快抓狂了,眼睜睜的看著敵人逃走。

英法聯軍乘機逃到對岸的英國,為盟軍的諾曼底登陸埋下了伏筆。諾曼底登陸戰時,這批因希特勒的命令而逃生的人,手拿武器再次奔赴戰場,加速了德國的失敗。希特勒下達這個命令的依據,至今都是個迷,無人能知?

在其它戰爭中,比如蘇德戰爭中,希特勒更是如此。到處干擾將領的指揮,使得德軍多次出現失誤,該打不打,在主要戰場不集中投入兵力,從而錯失良機。蘇德戰場的失利,希特勒是要負一定責任的。蘇德戰場高級將領曼施坦因憤怒的說,相比盟軍而言,希特勒才是德軍真正的敵人,瞎指揮害死人啊。

所以,希特勒的軍事才能真的不怎麼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