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譚二哥龍門陣 2017-06-25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成都市區橫跨錦江之上有著很多著名的橋樑,這些橋一般都有著一個歷史悠久、蘊含豐厚文化意味,冠有優雅名稱的橋名。比如:望仙橋、合江橋、安順橋、萬福橋……但這其中卻有兩座橋竟是以番號來命名的,即一號橋、二號橋(後來分別更名:紅星橋和新華橋)。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紅星路段的一號橋、新華路段的二號橋與人民北路上的萬福橋,都是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橋,那為什麼前兩座橋不似人民北路橋一樣,給命一個有歷史文化韻味的橋名,而偏偏要以番號來命名呢?這其中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祕密?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一號橋、二號橋的修建和名稱還得從成都東郊工業的興起說起。
成都東郊一般是指現在的火車北站以東至雙橋子;雙橋子往東南到九眼橋的錦江以外,三環路以內區域。從晚清、民國起始,到新中國成立後的50、60、70年代,這片區域都是成都的現代工業集中發展區。特別上世紀50年代,當時蘇聯援助中國的9項電子工業,有4項集中在成都東郊;四川當時的13個重點工業項目,成都東郊佔了一半以上;“一五”期間,國家156個重點項目有8個在此地落戶。60-70年代,國家實施“三線建設”和“三線調遷”,一批大中型骨幹軍工企業在東郊興建投產。鼎盛時代,東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約170家。截止1990年統計,東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2.4%,佔全市國企工業總產值的75%以上,成都東郊工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在這眾多的製造企業中,有許多都是當時的電子、光學、機械、航空、航天、冶金、紡織等行業的國家大型骨幹軍工工廠,這些工廠往往都帶有保密性質。曾幾時,能進東郊國家保密工廠工作是一份榮耀,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政審挑選,每個人員每月還有8元錢的保密費。這一時期,成都東郊儼然成了“軍事工業”的代名詞。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正是出於保密的原因,那裡工廠為了保密,一般都取有三個名字。如生產示波管、顯像管的106信箱,又稱紅光電子管廠、773廠,現在叫東郊記憶;生產雷達整機的107信箱,又稱錦江電機廠、784廠;而今的生產飛機發動機的成發集團,即77信箱,又稱新都機械廠、420廠。這三個名稱中,紅光電子管、錦江電機、新都機械都是對外的公開廠名;773廠、784廠、420廠則是國務院部委的內稱;而106信箱、107信箱、77信箱多半指這些工廠家屬生活區的通信地址。這也是東郊國防廠被稱為“信箱工廠”的來歷。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既然東郊都是帶番號的“信箱工廠”,因而當時建造主要用以聯結東郊與城區的兩座大橋,即現在的紅星橋和新華橋,也分別用了“一號”、“二號”這樣的番號來命名了橋樑。直到改開後的80年代初期,一號橋、二號橋、東風大橋等處,還分別有石碑告示:“外國人未經許可不得超越!”因為過了橋就是中國的軍事工業區。這就是一號橋、二號橋的命名祕密。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這裡還可以補充一下:一號橋(紅星橋)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別,橋北端的紅星路東、西兩側分別由成華區和金牛區管轄;而橋南端的紅星路東、西兩側則是錦江區與青羊區的地盤。成都的四個城區行政區劃,竟交匯於一號橋橋頭西北端的一個點上!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另外,老父親說,他對一號橋有一段記憶刻骨銘心的記憶:時值“‘文革’期間,從伙食費中扣了二塊多錢,好不容易買到一條‘飛雁’香菸,卻在經過一號橋橋頭時,被設卡站崗的‘造反派’繳了械,整條‘飛雁’成了人家‘工人民兵’的戰利品。”
成都一號橋、二號橋隱藏的祕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