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郭德綱的相聲可以簡單的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黃”。如果聽聽那些老前輩的相聲,不光有黃,更多的是對語言的巧妙總結,而且能學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的知識。\n姜昆一直在批評郭德綱相聲,如果從正來說,批評的一點都不為過。\n但社會上很多郭德綱的粉絲,以郭德綱名氣大、深得群眾喜歡,來反駁姜昆,說其患眼紅病。\n你覺得郭德綱應不應該被批評呢。
10 個回答
相声演义
2019-02-28

郭德綱名言“既要賣臉朝外”,藝人作為公眾人物,在收穫大量名利的同時,當然也要承受公眾、媒體以及專業人士的批評,從這方面來說,姜昆批評郭德綱沒有任何問題,那是姜昆的權利。與此同時,姜昆也是一位藝人,也難以避免外界的批評,所以現在形成的局面是姜昆批評郭德綱一人,而郭德綱也在舞臺上不點名批評姜昆,同時成千上萬的粉絲也在批評姜昆;這就是傳說中的有來有往吧,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很多批評姜昆的人認為,姜昆批評郭德綱並非是單純的藝人之間的學術探討,而是帶著同行之間互相競爭的情緒來批評郭德綱。關於這一點我不太同意,姜昆作為曲協的負責人,看到郭德綱把相聲帶火了應該高興才是,不至於為了一己私利來批評郭德綱;他應該是站在整個行業發展的角度來批評郭德綱的,出發點沒有問題。


至於姜昆的批評是否有道理,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姜昆批評郭德綱的相聲是“三俗”,但是郭德綱認為只是“通俗”,雙方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個人認為,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欣賞郭德綱的相聲沒什麼問題,反正我都可以接受;但是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欣賞郭德綱的相聲確實不太合適,最起碼我是不會帶孩子去聽郭德綱相聲的。至於題主說郭德綱的相聲“黃”,我覺得過了,最多也就算擦邊球吧;要是真的“黃”,還能堅持到現在嗎?你以為掃黃打非辦是吃乾飯的?


現在有很多專業人士提倡對中國電影分級,不同的作品針對不同的觀眾群體,我認為相聲也應該借鑑一下;根據演員表演的作品不同,設置不同的年齡限制,或者乾脆就禁止未成年人入場,這樣既可以緩解姜昆等人的批評,也可以緩解郭德綱及德雲社的壓力,一舉兩得!

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其實,你以為郭德綱願意說現在這些“屎尿屁”相聲嗎?這也是無奈的選擇!郭德綱在2004-2010這個時間段表演的相聲都是精品,屎尿屁很少,倫理哏也很少,以此贏得了廣大相聲愛好者的心。那時的郭德綱對於相聲有一種責任感和情懷,他想把相聲幹好,想告訴觀眾什麼樣的相聲是好相聲,想把相聲發揚光大。但是現實情況發生了改變,他也有心無力了!


一方面,郭德綱個人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已不是那個在社會最底層奮鬥的小黑胖子,一躍成為超級富翁,出門在外都是前呼後擁,已沒有機會體驗到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創作素材缺乏,很難再寫出巔峰事情的好作品。除了生活素材,還有什麼內容是能夠直截了當給人帶來快樂的,那隻能是屎尿屁和倫理哏了,是人都無法繞口這些!


另一方面,在2011年德雲社十五週年慶典時,郭德綱搞了一個頗具情懷意義的《中國相聲史》專場,但是觀眾並不感興趣,發生了起鬨事件,搞的郭德綱很尷尬,第一次在臺上怒懟了觀眾。這個殘酷的現實讓郭德綱認清了,觀眾大部分是普通人,他們花錢買票只是為了快樂,並不樂意關心相聲到底是怎麼回事,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和普通人無關;所以郭德綱此後就把創作的重點放在了最直截了當能逗人笑的作品上,屎尿屁和倫理哏從此成為主流!

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在商演時,郭德綱無一例外地選擇屎尿屁和倫理哏為主的作品,因為觀眾大部分是外行;前幾年在綱絲節時,郭德綱還會選擇一些為資深觀眾準備的作品,這兩年也放棄了,因為他發現,能搶到票的都不是資深觀眾,這就是現實,他必須妥協!


姜昆不需要向市場妥協,因為他不靠市場吃飯;郭德綱靠市場吃飯,所以必須妥協,這個就是生存環境導致的必然選擇!

传奇隐士
2019-03-02

我實事求是,實話實說,郭德綱相聲在網上最早流傳剛開始聽過,基本能聽見去,有笑料和包袱,過了不長時間,那就不是聽相聲了,某種程度上就是閒的沒事兒找樂,但有的段子真的樂不起來,尤其是遭改於謙及家人,不清楚于謙的父親是否在世,更不知道于謙的媳婦是否聽這些相聲,純屬低級下流了!後來這個人開始走邪道,不幹正事兒,這些已經是無法狡辯成正理兒的事實,由此對這個人的印象急轉直下。再好的藝術形式如果添加了不該有的東西,再好的作品如果出自一個無品無德的人之口,真的索然無味了!有時都感覺可笑、可悲、可鄙,甚至噁心!

大爱安丘
2019-02-28

姜昆提出反三俗這是正確的,不必質疑,藝術就應該弘揚高雅,倡導正能量。但是,亂扣帽子我就不服了,郭德綱的相聲我一直聽,說實在的確實裡面少了不少主旋律的東西,至於俗不俗我只能認為是接地氣,應該是最接近傳統相聲,姜昆理論上說的也是相聲,但實際上和傳統相聲根本不是一回事,嚴格的說根本不算相聲,叫雙人脫口秀比較貼切一些,這種表演形式沒有了傳統相聲的舞臺佈置和道具,比如捧哏的沒有桌子和扇子,也不穿大褂,也不分逗與捧。作品也往往都是以比較幽默的風格去歌頌主旋律,很少體現說學逗唱,這真的不算是相聲了。另外,姜昆那一派人對於相聲界來說可以說是敗家子,就是因為相聲幹不過小品了,就不再出新作品了,只躺著功勞簿上吃老本、耍大牌。而郭德綱在搞相聲剛有點起色他又出來評頭論足,你是前輩不假,但是你的修為早被你坐吃山空了,你還有什麼資格?

如今,相聲被郭德綱徹底盤活了。德雲社的氣場告訴世界:相聲還活著,而且還活的好好的!

没了尖的球军事头盔
2019-02-27

本人以前從電視上看過姜坤的相聲,多為讚美類相聲,讚美軍人先進人物類的。近年來,在電視媒體上偶爾遇上郭德綱相聲,多為講普羅大眾笑話,插科打渾玩笑話類,但談不上流氓,屬趣味型但不低

級。

從姜坤來說,當下可以稱得上相聲界前輩,但不老,當初就是政府藝術團體出身,政府養著,隨著逐漸提升,上班辦公啦開開會啦,政府大型活動啦春晚啦,說段贊美相聲,工資月月發,吃喝不愁。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郭德綱來說,本身不是政府文藝閉體出身,沒人給發工資,還帶著一幫徒弟們,也沒人給發工資,吃飯怎麼辦?就得靠自己想辦法,你說天上不掉錢,地上不長錢,怎麼辦?還是得想辦法,剛開始也上不了春晚電視什麼的,就是上了春晚電視說個兩三次相聲,能給多少錢?夠吃飯的嗎?不夠,還得想辦法,還得靠給百姓大眾說相聲,天天說,不停的說,大眾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總之,自有一番創業艱難自不必說,還別說,找到路子了,一

來二去出名了,掙大錢了,成大款了,有人眼睛紅了,說三道四了,事情來了。

其實以上所說,淨大實話。話還得說回來,作為當今相聲界大王,這可不是捧郭德綱,以前,指解放前也有許多各藝術界大王,人家確實藝術高超,滿腹才華,口吐蓮花,眾人稱讚。作為郭德綱,有現在之成就,是大家捧你,擁護你,如果大家不捧你,你就什麼也不是。也就說呢,你掙的錢是大家捧你場的錢,這錢可能是有錢人的錢,但還有的錢是一般人的血汗錢,比如,農民工、農民把不容易掙來的血汗錢買了個手機呀電視呀,看你媒體上的相聲,與你創業之初沒什麼區別。

這麼說吧,你該這麼想,如今掙錢了,怎麼辦?掙來的錢有這麼多的血汗錢,有這麼多朋友捧場的錢,等等,得飲水思源呀,得回報呀,不管再大的大款、大王,都一樣,什麼呀,“愛心”二字。只有具備“愛心”二字,你的相聲事業才完美,才高尚,才對的起捧你場的人,才對的起哪些農民工等大眾。

心理咨询师空山大有
2019-02-28

如果僅僅因為老郭同志善謔微黃就否定他的成就,未免小題大做。郭德綱的相聲功力是空前絕後的。

對不起,說“絕後”有兩點毛病:第一以為在詛咒(無後為大),第二以為很毒舌(斷言相聲今後不會有發展)。

準確說應該是相聲大師們技術比老郭更全面的,幾乎沒有。

而且,我認為郭派相聲經常在“汙”的邊際找梗,也是為了適應目前觀眾的心理需要。所謂“大汙傷身,小汙怡情”的觀點已經被大眾認可。

從前人們思想比較刻板守舊,開個玩笑就會女人臉紅、男人不適,而現在在餐桌上、辦公室、聚會、婚禮上,甚至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會說點微色的段子,女性也能接受。

姜昆老師非要在這裡較勁,有意思嗎?

守望者108992318
2019-02-27

我認為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不是宣傳黃賭毒,就沒有問題!郭德綱至少是把笑聲傳入聽眾的耳朵裡,讓很多人得到快樂!所以郭德綱並不應該受到道德指責!二人轉的屎尿屁、倫理哏更多,怎麼不見有人出來指責呢?郭德綱如果可以把他的相聲加入更多的內涵和文化,會讓相聲更上一層樓,那就功德無量了!至於體制內的相聲,真的不愛聽,估計很多人都是如此把!俗的東西俗人來聽,本來就是下里巴人的東西,總不能天下相聲都一樣陽春白雪吧?

A逍遥磬苑
2019-02-28

作為曲協主席,你的一言一行代表著行業態度,而不是個人態度,所以還是要謹慎小心為好。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沒飯吃,德雲社就差點被毀了。

作為國家幹部,應該怎麼判斷是與非,我覺得還是應該以國家的法律和規定為依據,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與非。德雲社的演出顯然沒有違反各種法規,否則早被那些虎視眈眈的人告上法庭了。作為個人,你可以不喜歡德雲社的相聲,你可以發表個人的觀點,但是,姜昆你不可以這麼做,因為你是曲協主席,有官帽在身,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官方。

當年,你一句反三俗,把剛剛興起的德雲社推倒了風口浪尖上,德雲社面臨“四面楚歌”,差一點就倒閉。若不是郭德綱的堅韌,若不是觀眾的支持,德雲社當時也就煙消雲散了。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年德雲社散了。我們今天聽什麼相聲? 還聽相聲嗎? 相聲還有嗎?這些靠相聲吃飯的演員們還活著嗎?你姜昆還能到處拋頭露面被人捧為“相聲大師”嗎?恐怕連你自己都不好意說你是說相聲的。

總之,當了官就不要亂說話,要考慮後果,要愛護行業,要依法規行事。動不動用“道德”去譴責別人,街頭老太太可以,你不行,因為你是官,代表著官方,別讓老百姓因為有了你,對官方表示不滿。

行樂者
2019-02-27

二人轉也一直面臨低俗的詬病 ,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卻是在民間四處開花!藝術家們應該分析這個問題的根源。所謂低俗的東西為什麼都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喜歡,也正因為如此能夠自給自足 自立根生的生存下來 !反到所謂高雅的 主旋律的 教育意義的除了國家一直在支持扶持以外 根本無法在社會立足和生存 !

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是一個老百姓需要放鬆 輕鬆娛樂的時代 !工作以外的時間沒有人需要更多的所謂教育意義 所謂歌功頌德 !有那些主旋律晚會已經夠夠的了 !這不貼近生活的藝術形式不適應當今社會的心態和形態 !

所以既然藝術家們提出藝術需要紮根於老百姓生活那就多想想這些適當做一些觀念的改變 !

降龙1加17掌
2019-03-01

發文者,其他什麼都不必說,就說一點,如果沒有郭扛起相聲大旗,現在相聲還有這樣的熱度嗎?姜流們儘管早期也有好的作品,但是現在他們在幹什麼?當相聲走下坡路的時候,他們一流們又在幹什麼?從大眾舞臺上逐漸被淡化到完全被小品封堵,你們又在幹什麼?現在人家憑著一己之力將相聲事業做的風生水起,這些所謂的主流們又開始蠢蠢欲動,不是,應該是到處妖言惑眾,羨慕嫉妒恨之心路人皆知。講一些小段子又怎樣,你平時都是正人君子式的說話?問你一下,姜在掉進老虎洞裡的時候,褲子都快掉下來了還在想著男女之事,他這就不叫低俗?笑掉天下之大牙

老虎的虎
2019-02-27

郭老師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藝術也是如此。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唱戲,有人喜歡芭蕾舞,有人喜歡二人轉。相聲也是如此,有喜歡常派,有喜歡侯派,有喜歡傳統段子,也有喜歡新段子,無可厚非。

如今的郭德綱少了些嫉惡如仇,多了些大師的從容。年齡大了,脾氣感覺也收斂了。對正常的批評和建議虛心接受,對外行的點評淡然處之,就像他說的,我非和火箭專家說火箭是用火柴點燃的,這個專家看我一眼就算他輸。老郭對相聲的雅俗論早已深入民心。他也在不斷修正著自己的理論,事實證明,從2005年到2019年,老百姓聽了老郭十四年的相聲。沒有聽說誰因為聽老郭相聲進了監獄的,而且老郭的相聲影響了好多老百姓的說話習慣,大家比過去更懂幽默了。能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比什麼都重要。


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但如果仔細回想姜昆對其評價,你覺得“郭式相聲”是否應該被批評?為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