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藉助機器人探測器,我們與火星親密接觸
國家地理中文網
1/6 一張色彩經過優化的衛星圖突出顯示了這個700米寬的隕石坑的細節。藉助兩臺探測車和三架軌道探測器,我們眼中看到的火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痴迷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cornell university\/ohio state university
2/6 攝於1999年4月。這顆紅色星球在距離地球8000多萬公里的軌道上旋轉,水冰構成的雲層漂浮在古老的火山上空。Nasa\/jpl\/malin space science systems
3/6 “機遇”號以每分鐘半米的速度(也許更慢)駛離一處環形山,在幾乎沒有藉助人類力量的情況下,鋪下了這條軌跡。探測車登陸以後,通過接收信號升級軟件,從而識別和避開障礙物。工程師原本以為,寒冷和塵土會使“機遇”號和“勇氣”號在90天以內停止運作,然而直到2008年9月,在它們開工57個月之後,兩輛探測車仍在穩健運轉。Nasa\/jpl\/cornell university
4/6 火星落日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投射出幽藍的光,這樣的景色令人產生錯覺,倍感親切。我們對這個行星鄰居還不甚瞭解,尤其是在有關生命的大問題上。“火星在其歷史早期的某個時間段曾是個有生存條件的世界,” 康奈爾大學的行星專家吉姆· 貝爾說,“我們不知道確切時間,也不知道具體地點。這要交給未來的探測任務來解答。”Nasa\/jpl\/texas a&m\/cornell university
5/6 1976年,美國宇航局的“海盜”號登陸器發回了火星地表圖像,並採集了土壤標本。Nasa
6/6 一個較晚形成的隕石坑(年齡不超過100萬年)使我們得以在1.5公里寬的區域內一窺火星表皮之下的景象。對火星偵察軌道探測器(MRO)拍攝的照片進行著色處理,有助於地質學家區分岩石(藍色更重的區域)和沙土。“軌道探測器就好像在火星上空裝了一架監控相機,”MRO計劃的領頭科學家艾爾弗雷德· 麥克尤恩說,“我們獲得的數據正呈指數增長。”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9-06-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