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

最好詳細點,從劉備去世到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投降的過程,謝謝謝謝。
5 個回答
狼烟一九三一
2019-03-2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傳奇,再加《三國志》參照,為我們展示了那個風雲變幻,英雄叢出的歷史畫卷。

《三國演義》開篇便有“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的英雄史詩。

單說劉備,起自微未,投身時局,結交關張,割劇城池,得徐州,交曹操,依袁紹,結劉表,在軍閥割劇時代,居無定所,東奔西逃,至劉表讓他北拒曹操定軍新野才得以喘息。時嘆脾肉縱生,感嘆時光如水,屈據人之下,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得時局要領,雖有關張趙萬人敵大將,又有簡雍,糜竹之輩,但羽翼未豐,抑鬱不得志。後得徐庶始站穩腳跟,不意又被曹操挖走,徐庶走馬薦諸葛,司馬微又推舉臥龍,風雛,劉備三顧茅廬屈身訪賢相,千古傳奇。

諸葛亮一篇《隆中對》鼎足三分,使劉備頓開茅塞。

隨後劉備集團,敗曹操,聯孫權,據荊襄,佔益州,春風得意。

北向以取漢中,關羽與劉備互為倚角,關羽起兵水淹樊城,夲來態勢極好。

時馬超守西涼,張飛守閬中,劉備帥諸葛亮,黃忠,趙雲,顏嚴,魏延,兵鋒逼近魏都。

關羽則帥荊州之軍,所向披糜,聲勢大掁。

不意由於關羽的剛愎自用,善攻,而不善略,與孫權反目成仇,被孫權襲其老巢。

一著棋錯,滿盤皆落索,如米骨牌一樣,蜀漢剛剛起色的大好局面,隨著關羽人頭的落地,開始了。

荊州已失,張飛被殺,劉備頓失兩臂,他惱羞成怒,挾私憤,報義仇,不顧蒼生,不聽勸阻,冒然起兵。盡舉國精英,七十餘萬,夾江而下,連綿乏七百餘里,意欲一舉吞吳。

但卻犯了兵家大忌,孤軍深入,兩傍及他方沒有策應,天高氣燥,被陸遜一把火燒得片甲不留。

他羞於回國,惱羞成怒,一病不起,六十三歲死於白帝城。

舉國託孤與諸葛亮。

時局艱難,外有大敵虎視覷覷,內有南方諸郡叛亂,國內精銳盡失,人心浮動,大有滅國之虞。

諸葛亮不愧是一代名相,他泰山崩於前而不驚,運用謀略,不動聲色,智退五路敵兵,修書孫權,與東吳和解,北據險隘,使魏國不敢輕動,西倚馬超,以鎮西涼,整頓內部,清除內奸,重用人才,提拔後生,獎勵耕戰,減低稅賦,交通內外,與民休息,數年間,政通人和,一片欣欣向榮局面。

內部己穩於是舉兵向南,釆用了馬謖之策,撫為上,剿為下,以剿安撫之策,南方望風歸順。

南方已定,決計北伐,凡六出祁山,終因糧草不繼,時局已失,道路艱難,而無功而返,實現了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病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死時安置相帥之權,一分為二,內用忠誠老臣蔣琬費諱,外依姜維執掌帥印,初時尚可,後內宦為禍,納權受賄,政局混亂。

諸葛亮在時尚能制約黃皓,諸葛亮一死,他飛揚拔扈,把持朝政,時局直轉而下。

姜維避禍,將兵在外,雖有連年征戰,但國內空虛,精兵良將,消耗殆盡,他把重點放在與郭淮對峙上,在險要內腹不設精兵,被鄧艾偷襲成功,此時的蜀漢早已名存實亡,內無可調之兵,外僅有的兵力在前線,鄧艾等如無人之境,少有抵抗也無濟於事,劉禪出降,蜀漢滅亡。

究其失敗的原因:

一用人不當,用剛愎自用的關羽守荊州,東不能和東吳,內不能用良將,驕橫自大焉能不敗。

二劉備顧小義,棄大義,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報私仇,洩私憤,自以為事,無恢宏大度之量。

三諸葛亮將相權一分二,使內豎干預內政,禍國殃民,而不早治,此其一失。

四蜀漢國狹民少,關隘重重,屢起大軍,勞民傷財,卻不見功效,精神可嘉,實不可取。

四宦官掌權,而不能治,這也是蜀漢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劉禪無能,內不能控制宦官,外不能聽政於朝廷,完全是一個庸君。

六歷史的發展規律在起決定性作用,事物的發展總是由盛到衰,由衰到亡,這是歷史規律的惰性拋物線,如處於社會未期,即使諸葛亮在世,也難以挽回,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好比後來的三國歸晉,晉分南北朝,又復歸於隋,隋歸唐,唐分十國,十國歸宋,宋歸元,元歸明,明歸清,清歸民國,民國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這是歷史週期律在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暮雨夜行归何处
2019-03-20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有時呼之即來;有時不請自來;一直堅持原創和厚著臉皮求贊求關注的小小三國迷——暮雨夜行歸何處,大家也可以叫我歸何處!

要談蜀漢是如何滅亡的,就要從關羽失荊州開始談了。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劉備打敗曹操,拿下漢中,是整個蜀漢政權的巔峰,從那之後,蜀漢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關羽一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兵圍樊城,威震華夏,一時風光無比;但之後,徐晃千里行軍來救曹仁,打敗關羽,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兩路夾緊,打的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身亡!蜀漢政權失去了重鎮荊州,也失去了大將關羽和數萬兵士,深受重創。

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

後來,劉備怒起伐吳,戰爭前半段,蜀軍銳氣正盛,吳軍無力抵抗,節節敗退;結果劉備發了個昏招——在山林裡連營七百里。成就了陸遜的名聲,火燒連營七百里,威震天下;使得劉備在白帝城鬱鬱而終。蜀漢經此一敗,絕大多數的青壯勞力和精銳將士十不存一,已經算是喪失了爭霸天下的能力。

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和李嚴,雖說兩者一個管政治一個搞軍事,但是到後期,諸葛亮慢慢的把李嚴擠了下去,軍政大事兒一手抓,治理國家井井有條,使得蜀漢得以在三國亂世中延續國祚數十年,諸葛亮居功偉至!

諸葛亮對內遍佈發令,治國以嚴,整個蜀漢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對外,一方面諸葛亮出兵蠻地,大戰孟獲,安撫蠻夷,使得南蠻此後數十年不在蜀漢南部作亂;另一方面,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雖然未獲的什麼實質上的好處,也有很多人指責他窮兵黷武,消耗蜀漢國力。

但是我想說:諸葛亮北伐真的是不得已而為之!至於原因,之前我的問答已經詳細回答過了,這邊不多做解釋,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我,看一下我之前的問答,謝謝!

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

諸葛亮北伐失敗,在他死後,他知道沒人有自己的能力能夠軍政一手抓,因此上把權利一分為二:政治交給蔣琬來搞;而自己的得意門生薑維則繼承了自己的事業,九伐中原,堅定打魏,矢志不渝!

而到了姜維這時候,蜀漢的國力已經很弱了,許多人都是主張休養生息。因此上,在姜維想發動戰爭的時候,總是被姜維、費禕、董允等人掣肘,再加上自己對外戰爭不是很順利,因此上,姜維在蜀漢的高層很受排擠和猜疑。

再加上曹魏內部矛盾差不多解決完畢了,那時候司馬懿已經差不多扳到了曹魏宗親勢力獨攬大權。而且成功的鎮壓了許多反抗司馬家族、擁護曹魏的勢力,搞定完內患,他們開始著手搞定外憂了。

孫吳多年未有大亂,百姓安樂,不好打;因此上,司馬昭決定派鍾會和鄧艾打西蜀。

後來的事兒,我們都知道了,鍾會與姜維對陣劍閣;鄧艾兵行險著,偷渡陰平,直搗黃龍,打下了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說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希望大家點一下關注,多多點贊,我會不定期的推送關於三國的小文章,謝謝!

三國鼎立,蜀漢是如何滅亡的?

铁木真165163663
2019-03-19

大家都知道。蜀漢的滅亡,再所難免。因為蜀國是三國當中最弱的國家。在劉備還活的時候,還能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在劉備去世前兩年,卻把蜀國的元氣給傷透了。劉備為了弟弟報仇。出動的蜀國所有的精銳部隊討伐東吳。結果被東吳的名將陸遜火燒連營。把劉備打的大敗。從此劉備一病不起,病逝在白帝城。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掌管蜀漢軍國大事,輔左幼主劉禪處理國家政務。劉禪接手的蜀國已經,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爛攤子一大堆。蜀漢的國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一直在走下坡路。雖然有名相諸葛亮的輔佐,但是苦於蜀川兩地的侷限性,再加上劉備把精銳盡失掉。讓諸葛亮也無計可施。只能勉強的維持蜀國的最後一點臉面繼續死撐著,但是諸葛亮明白,蜀國的滅亡遲早的會到來。因為蜀國已經人才凋零,國力耗盡。剩下的只是空殼子的蜀國景象而已。想要繼續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不太可能了。,諸葛亮在怎麼?能幹化腐朽為力量,也無法讓蜀國重振當年的雄風呢?面對日薄西山的蜀國國力。諸葛亮雖然選擇了主動出擊。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後來他的繼任者姜維九伐中原也是無終,而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蜀國受到兩川之地的極限性無法提供充足的兵員以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無法戰勝魏國與吳國。只能在幾個文臣武將的維持下,苟延殘喘而已。無法實現恢復漢室的宏圖偉業。只要蜀國沒有能幹的文成武將維持局面,蜀國的滅亡將會到來。結果大家都知道鄧艾從陰平小道偷襲成都獲得成功。就是因為蜀國後主劉禪聽進小人讒言,把姜維調到踏中去屯田,錯失了最佳的反攻時機。造成了兩面受敵的困難局面,在鍾會與鄧艾的兩面夾擊之下。使得姜維沒辦法,首尾兼顧。錯失了拯救蜀國的最後局面,最終劉禪選擇了投降蜀國加速了滅亡。

彼岸花开有妖66666
2019-03-19

俗語說居安思危,而蜀漢恰恰相反根本就沒有憂患意識,只想著享樂,一邊是狼一邊是兔子,兔子的下場可想而知。

山海同欢
2019-03-20

主要的原因是,國家治理理念的問題。

吳國全國百姓的利益都和國家綁定了,所以心裡想的就是要和國家同在。而蜀漢則是,國家好百姓也得不到好處,該捱餓還是捱餓,所以,都是作袖手旁觀的看客,這樣國力大減,被滅成自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