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鄉村保存完好的供銷社,貨櫃商品仍然保持著七八十年代時期的風格
周進
1/15 在重慶市黔江區水市鄉,有一個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供銷社,商店內至今保持著六七十年代的佈局和擺設,老式的貨架,木製的玻璃櫃臺,以及留存的部分老舊商品,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一下子就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2/15 供銷社位於水市鄉的楊柳村,這裡曾經是楊柳鄉政府的所在地,後來行政區劃調整,楊柳鄉變成了楊柳村,昔日紅火的楊柳供銷社隨著機構的改革也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3/15 時任楊柳鄉供銷社營業員的梁平也因改制而下崗,由於對供銷社的不捨,他拿出3萬元購買了自己在此工作過十餘年的供銷社,並和妻子一起經營,由於對供銷社有很深的情感,他一直讓該商店保持原貌,20年來不曾改變。
4/15 對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想必對供銷社還有較深的記憶,在計劃經濟年代,家裡吃的糧食、穿衣用的布匹等等都是憑票供應,糧票、布票、糖票、煤油票等現在都封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5/15 那時候的供銷社是最為吃香的單位,能在供銷社當一名營業員很是風光,非常令人羨慕。供銷社的叔叔阿姨也成了小孩子親近的對象,跟她們搞好關係後,經常能有水果糖吃。
6/15 通常一個鄉都有一個供銷社,一般分為百貨、副食和日雜商店,雖然被分為幾大類,但小一點的供銷社通常只有一個營業場所,貨物的分類只不過是用櫃檯區分開來。
7/15 那時候,很多鄉村都不通公路,供銷社的商品物資都是用人工挑運,挑著上級供銷社批撥下來的物資步行幾十公里,這些挑運物資的人被人們稱著力人。
8/15 力人一般都有一副壯實的身體,力大無比,他們挑運貨物每天一個來回,長年累月,從不停歇。這些力人一般都是供銷社最信得過的人,否則不敢把貨物放心地交給他們。那時候沒有手機,力人出門後就沒有辦法聯繫上他們,路途中出現任何狀況也只由他們自行處置。
9/15 聽說以前有一個姓黃的力人,挑著一擔土酒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由於路途坎坷難行,不小心摔倒,酒桶裡的酒撒潑在路上,倒出去的酒無法收回,看著就這樣流走了感到十分可惜,黃師傅索性趴到地上,用嘴吸吮地上的酒,不一會就酩酊大醉。
10/15 到供銷社買商品不是想要什麼就能買到什麼,必須憑票供應,票證種類繁多,就連火柴、手帕、肥皂等也有票證。這些票是按家庭人口分配,想多弄一張十分困難,光有錢沒有票什麼東西也買不到。
11/15 就算有票也不一定能買到商品,因為那時候物資短缺,運輸也嚴重滯後,商店裡的物品十分有限,這時候,熟人好辦事,如果你跟營業員是朋友,那麼就基本不會擔心購買不到物資,所以營業員成了人們極力討好和交往的對象。
12/15 當時在百姓的眼中,供銷社就是天堂,每天都有小孩子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櫃檯裡的各種零食,這時候,有營業員或者前來購買物品的男人就會逗小孩,要小孩子叫他們“爸爸”,叫了就給小孩買一顆糖,如果小孩當著媽媽叫他們爸爸,他們認為佔到了便宜,一開心就會多給小孩一顆糖。
13/15 小孩子得到一顆糖後就像得到一個寶貝似的,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臉上洋溢著濃濃的幸福,那種幸福感停留的時間遠遠要長過糖果的甜味。
14/15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經濟發展了,物資也開始豐富起來,商品再也不需要憑票供應了,各類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供銷社的輝煌時代開始終結。
15/15 往日的盛景逐漸遠去,偶爾在鄉下碰到那些少有的,至今還保留完好的供銷社,勾起了那代人留存在腦中的記憶,看著房屋依舊、門窗依舊、櫃檯依舊、商品依舊,不難使人打開塵封的記憶。
2019-07-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