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向東影像
1/15 說起大同,我想現在不知道的人一定不多, 不說其悠久的歷史,單說近幾年從一個不被人們認可的“耿拆拆”到人們念念不忘的“耿市長”這一戲曲性的變化,從一箇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到因為在古城內“拆真建假”而受到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通報批評,就足已使其名揚天下。
2/15 說起大同,那真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早在春秋時期,大同地區為北狄所居。戰國時期初為代國後併入趙地,後作為北魏首都,就已經大規模修築宏大的城池。圖為清道光《大同縣志》中的大同城池圖。
3/15 而現在保存下來的大同城牆,是洪武五年(1372)由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加以改建的,當時的城牆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圖為民國時期的大同城池航拍照片。
4/15 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佈防嚴密,護城河吊橋、甕城、月城、關城、耳城重關疊嶂,可謂設施完善,防備森嚴,也由此成為了我國古代軍事建設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
5/15 特別是在大同城牆的四角建有角墩,角墩外各建控軍臺一座,寬16.6米,縱約15米,與角墩間距6.6米,上架踏板與城牆相通。圖為修復後的西南角角墩一景。
6/15 到了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廷派恭順侯吳惟華攻大同,大同總兵姜瓖投降清軍。順治五年(1648)姜瓖降而復叛,並以大同為基地,派出大軍南下,攻克朔州、交城、文水及晉中各縣,使反清烈火燃遍全省。
7/15 清王朝對此十分驚恐,攝政王多爾袞急忙調兵遣將,派端正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率領大軍攻大同。姜瓖帶領全城軍民共同抗清,使其久攻不下。次年,多爾袞親自督戰圍城達9個多月,最後因城內糧盡矢絕,部將楊振威臨危叛變,刺殺姜瓖,開門降清,清軍才得以進城。圖為永泰門一景。
8/15 永泰門一景
9/15 城破後,清軍對大同進行了最野蠻的屠城,除殺獻姜瓖人頭的楊振威等23員及其家屬外,其他所有官吏兵民盡行殺戮,並將大同城牆拆去5尺,將大同府移治陽和衛,名陽和府。大同縣移治懷仁縣西安堡,大同城牆也由此開始走向衰敗。
10/15 民國以後,大同屢經戰亂,使大同城池多次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建國後,由於各方面原因,先是於1952後前後分別拆除了北城門、東城門、西城門,1981年,保存下來的唯一的南門洞又在拓寬南街及南關道路時被拆除。而昔日高大威武的古城牆也漸漸也雖著城市的發展漸漸變成了斷斷續續的殘跡,這著實在讓人感到可惜。
11/15 2008,隨著耿彥波市長的到來和大同市舊城的改造,由此拉開了大同古城牆的修工程,據當時調查,古城主城牆夯土保存較好的牆體約佔總長度的三分之一,保存一般的牆體約佔總長度的三分之一,部分牆體尚存包磚及石條基礎。
12/15 在修復過程中,該工程以明代城池規格為基礎,依據考古資料和確鑿文獻,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方為基礎,內外側均包砌仿古城磚,並修復城樓、望樓、角樓等木構建築71座。
13/15 東城牆於2009年5月開始保護修復,2010年9月完成並對外正式開放;南城牆於2010年5月保護修復,2011年10月完成並對外開放;北城牆於2011年3月開始修復,2012年10月保護修復完成並對外開放;西城牆於2012年5月開始修復,2016年11月保護修復完成並對外開放。
14/15 如今,漫步大同城牆四周,城牆、護城河、帶狀公園及夜晚的音樂噴泉,交相輝映,雖說是復建,但依然還會使人感覺到大同古城的雄風,也吸引著海內外遊客的光顧。
15/15 最後,把你的手機橫過來看一下大同城牆的風采吧
2019-06-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