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66歲老人雕刻面具38年不賺錢,90後美女僅用一招,價格翻4倍
魅力視覺
1/8 “我們地戲可不是儺戲,儺戲是驅鬼跳鬼的,而我們是敬神的,保護家庭安寧”。66歲的老人楊正經頭戴演地戲面具介紹。跳戲、雕面具在貴州安順下苑村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卻僅有5人會雕刻戲具,這讓楊正經憂心忡忡。(圖片來自東方IC)
2/8 罩長袍,繫絲帶,插彩旗,將青紗長筒包住臉,額頭頂上面具,臉孔朝天45°——15分鐘,“人”就成了各色的“神”。貴州省安順市周官村,15分鐘後,這裡即將上演地戲《五虎平西》。老人們放下煙桿子,操起刀槍,表演起四十年前就熟悉的曲目。(圖片來自東方IC)
3/8 66歲的老人楊正經是一位木雕師傅,當地戲還盛行的時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湧來這裡訂貨。每次雕刻他都得換上五、六次刀、捲起無數木屑,一隻眼睛才能浮現。面具用的白楊木硬,橫過斧子敲打鑿刀頂部才能刻進木頭,鑿刀頂上開出一朵朵“花”。從早到晚,楊正經坐在門前對著木墩子兩天,才能刻完一個面具。(圖片來自東方IC)
4/8 楊正經從28歲開始跟父親學習雕刻,從那時候用起的鑿刀、木墩至今還保留著。一般每個村寨只演一齣戲,只講一個英雄故事,只配一套面具,其他道具可以旁人代做,但面具必須請專業的師傅來做。(圖片來自東方IC)
5/8 整個下苑村只有5個人還在從事這一行。他曾經想讓兩個兒子來繼承手藝,小兒子卻因為賺不著錢而離鄉打工。楊正經總是很擔憂,“我年紀大咯做不動了,身體不好就很難雕下去了”,“現在做這個單價太低了,搞不到錢,他們都要養娃娃的”。(圖片來自東方IC)
6/8 讓楊正經沒想到的是,90後姑娘陳君卻成功改變這一切。2012年,她從武夷山來到安順,時間久了也認識了地戲文化。為了能讓這些手藝人能“養家餬口”,陳君開了幾家淘寶店,把各種安順的手工藝品都掛了上去,這些逐漸被人遺忘的“地戲面具”終於也開始有人“問津”。(圖片來自東方IC)
7/8 村裡的老人們還用著最古老的手機,他們不知道“淘寶”是怎麼一回事,卻靠著這最便利迅捷的方式,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一個面具賣50塊錢一個,現在,每賣出一個,楊正經就能賺150-200元。“我的東西銷售到北京、香港,還有新加坡的”,這些,是他從未想象過的。(圖片來自東方IC)
8/8 “這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能丟啊。”“現在要讓下一輩來傳承下去了,我有兩個兒子,今後也是很會雕的。”各位看官,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都有大量的非遺產品,好東西還需要新工具進行推廣。你的家鄉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有沒有遇到楊正經老人的困境呢?歡迎文後留言,發表你的評論。(圖片來自東方IC)
2019-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