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小戲骨版《紅樓夢》開播,很多網友評論說,是對87版紅樓的神還原,小演員們演技也非常棒,但也有不同聲音,說這麼小的孩子,演紅樓夢太複雜了,該如何客觀評價小戲骨《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10 個回答
少读红楼
2017-10-02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期待了很久的小戲骨版《紅樓夢》,終於在10月1日國慶節當晚首播,迫不及待地一口氣看完,從晚上九點到凌晨一點半,前後一共9集,平均一集30分鐘,一共四個半小時左右。

第一次看小戲骨的作品,源於《白蛇傳》,初看就被小演員們精湛的表演所歎服,後來小戲骨團隊又陸陸續續拍了不少作品,我一直都有關注,所有的主角、配角全部都是十歲左右的孩子,單就演技而言,這群孩子完全可以與娛樂圈的任何一位成人演員飆戲。

這不是溢美之辭,看看小演員們演過的戲就知道,每一個角色他們無不用心去演,唱跳俱佳者有之,伶牙俐齒者有之,表演精湛者有之,外形姣好者有之。他們天真無邪,單純善良,情感真摯,三秒之內能悲傷流淚,令人跟著心痛;三秒只能能破涕為笑,令人心生憐愛。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因此,在微博上看到他們要拍紅樓夢時,我心裡一開始是雀躍的,也許小戲骨版的紅樓夢,將又一次掀起讀紅樓看紅樓的熱潮,這是我所期待出現的。

我們都知道87版《紅樓夢》早已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所以這一次小戲骨《紅樓夢》比較討巧的一個地方,就是向87版致敬,從演員到音樂,從服裝到表演,可以說,都完全是按照87版拍攝,尤其黛玉和寶釵,簡直跟87版一模一樣,所以網友們看後大呼“神還原”。

但也有不少網友有不同的聲音,有網友覺得,拍的好是好,但《紅樓夢》是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的血淚之書,是人生所有生活經驗的沉重總結,是一出厚重的悲劇,比不得其他的文學作品,這麼一部厚重的作品,讓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來演繹,顯得太殘忍了些。

對此,我深有同感。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雖說紅樓夢裡的寶黛釵等人初見時,也都是十歲左右的年齡,與小戲骨們的年齡相似,從年齡上說,小戲骨版紅樓夢可以說是最接近原著的一版,這群孩子裡最小的只有7歲,最大的也不過13歲,但看到這群孩子不停地因為生離死別而痛哭流涕時,我還是於心不忍。

對於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正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年齡,但這群孩子卻過早地體會了紅樓夢的大悲大慟,體會到了事情冷暖,人情涼薄,人心算計,雖然節目組的初衷是為向更多青少年推廣紅樓夢,但用一群孩子演繹這麼一出悲劇,我還是覺得太過殘忍悲切了,這不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能承受的了分量,也不是小戲骨拍過的其他任何劇集所能比擬的。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因為摯愛紅樓,看任何有關的影視作品,難免帶著挑剔的眼光,小戲骨版《紅樓夢》只有短短9集,自然砍掉了太多精彩內容,比如寶釵撲蝶,湘雲醉臥等原著裡最美的情節,這裡都是一個鏡頭帶過,轉的有些突兀生硬。另外,可能因為是拍給青少年看的,自然過濾到了有關男女之情的情節,比如寶玉寶釵成婚,紅樓大結局中就沒有出現。

因為對原著太熟悉,所以熬夜看小戲骨版紅樓夢時,我有些跳戲,無法沉浸其中,時時會覺得這個地方錯了,情節完全是亂搭。有的本末倒置,比如湘雲醉臥在寶玉捱打之前發生;有的臺詞不夠講究,比如平兒不說“大太太來了”而是直呼“邢夫人來了”……

誠然,我知道這是編劇所為,因為集數限制,因為不得不砍掉太多“少兒不宜”的內容,所以,9集紅樓夢是看不出多少真正的紅樓真意的,要看的不過是小戲骨們用心的表演,用心的笑或盡情的哭。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對於選角,我給小戲骨劇組打98分,幾乎所有的小演員,經過訓練,都非常精準恰如其分地扮演了他們各自的角色,這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黛玉,比如寶釵,比如賈母,比如王熙鳳,比如劉姥姥,都跟87版如出一轍,就連87版沒有出現的人物,劉姥姥的女婿狗兒,也演的非常棒,但有2分我給扣了,這是有原因的。

2分是因為寶玉的選角,我先聲明:我不針對小演員們,他們都還小,不解人事,所有的角色都是劇組定的,我針對的是選角這件事,不是小演員個人。寶玉這個角色是原著裡的核心人物,當年87版紅樓劇組就曾為寶玉一角犯愁,還曾發文全國尋找寶玉,可見選角之難之嚴格。

小戲骨版的寶玉,形象非常好,但整體上與87版及原著仍舊差了不少,表演上顯得太呆板,太嚴肅,不夠靈動,不夠活潑,少了些氣質,且跟其他小演員搭戲,明顯有些生疏,不夠自然。當然,這不是小演員的錯,是劇組沒有更好地引導,沒有讓小演員找到寶玉的那種感覺。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當年87版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就是不夠靈動,有些生澀和拘謹,後來導演王扶林就給了他一個特權,可以捉弄劇組的任何一個人,讓他到處惡作劇,為的就是培養他這種“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混世魔王的性格。

此外,單就表演而論,這群小演員似乎都犯了一個相同的錯誤,那就是“背臺詞”,小演員彼此之間的對話交流,總是不夠流暢自然,我有一種小時候被老師提問背書的感覺,他們更多的不是在演繹,而是在念臺詞,在背劇本,且各背各的,表演偶爾顯得有些吃力,有些上氣不接下氣,跟不上節奏。還有不少地方搶戲,畢竟是孩子,沉不住氣,總想著要趕緊完成自己的“作業”,小戲骨之間的搭戲有些“自說自話”的感覺。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部劇的核心人物其實不是寶黛釵,而是劉姥姥,所以說是《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說的是劉姥姥先後三進進榮國府,見證賈府由盛轉衰的故事。扮演劉姥姥的小演員,明顯是全部模仿了87版沙玉華奶奶扮演的劉姥姥,雖然是模仿,但從其表演來看,是小演員中演技最好的一個,應該是體會和摸索到了劉姥姥這個人物的性格精髓。

9集的紅樓夢,劇情略顯單薄,除了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有些鋪陳,其餘基本都是一個鏡頭帶過,尤其王熙鳳病倒,轉的太突兀,且最令我無法接受的是,劇組把所有的人物結局全部安排到了最後一集上,黛玉死亡,迎春探春出嫁,惜春出家,賈府被抄,王熙鳳死亡,巧姐被賣,妙玉被擄……這一集太重了,三十分鐘的時長,這些原著裡最重要的情節,只能是一個鏡頭交代了。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我想,如果不是熟讀紅樓,讓青少年們看到這樣的結局,應該都是一臉懵懂不解的表情,除非是大人孩子一起看,孩子有不解的地方,需要大人事後“補課”,這還得大人正好是紅迷,這就與劇組的初衷產生了矛盾,本是為推廣紅樓夢,但最後可能會有很多小朋友因為看不懂結局而茫然。

當年,王扶林要拍《紅樓夢》其實是頂著很大的壓力的,甚至有專家揚言“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動”。因為紅樓夢不是別的名著,編劇怎麼改都不會有太大影響,為了劇情需要,觀眾都能理解,但紅樓夢有紅學一派,是許多紅學家研究一生仍舊魂牽夢縈的心頭之好,是許多紅迷一生最鍾愛的文學作品,它太經典,經典到每個角色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不能擅自改動,處理不好,就會被罵的萬劫不復,後來的10版《紅樓夢》成為眾矢之的就是很好的例證。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由此可知,要拍《紅樓夢》有多難,所以如果不是向87版紅樓夢致敬,如果不是有87版這座高山在那裡鎮著,我想小戲骨劇組是沒有如此大的勇氣和把握來拍《紅樓夢》的。

讓一群十來歲的孩子拍“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紅樓夢》,顯然是很大的挑戰,這是隻有經歷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徹大悟才能真正讀懂的文學作品,要把它的厚重感,悲劇性拍出來,而且讓一群十來歲的孩子演繹出來,顯然是對小演員提了一個比登天還難的要求。

所以,它定位於劉姥姥進大觀園這個主題,正是避重就輕,刪繁就簡,只選取了紅樓夢裡最為歡快的一個場面作為切入點,選取最好表現的情節畫面進行展現,把這些天真爛漫的小演員放到設計好的框架裡,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如果真要按照原著去拍,我想沒有一個小演員能夠勝任這麼龐大這麼複雜的戲份吧?畢竟大人的世界,小孩子是無法真正窺破的。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他們只能按照劇組的要求,按照劇本寫好的臺詞,在該笑的地方笑,該哭的地方使勁想難過的事哭,這就非常不容易了,他們究竟對紅樓真意瞭解多少?也許這就不是小戲骨該考慮的事情了。

注:以上是我一口氣看完小戲骨版《紅樓夢》的真實感受,我並沒有要苛責某個小演員,更沒有要懟小戲骨劇組的意思,我只是說出了我最真實的想法,就像網友說的,小戲骨拍的其他劇都好看,但是紅樓夢太複雜了,不適合小戲骨。我也這麼覺得。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娱剧圈
2017-10-02

小戲骨版的《紅樓夢》太讚了!顏值和演技全程在線!00後都開始飈演技了!真的是太牛了!

首先,小戲骨版的《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挺符合原著的!小戲骨林黛玉給人一種多愁善感、嬌弱的感覺!哭起來梨花帶雨。頗有87版林黛玉的影子。看到最後林黛玉含恨而終,真的被劇情帶入,都看哭了。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其次,故事脈絡也很清晰,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線索,串聯起整個故事的脈絡。劉姥姥可以說是作為旁觀者見證了賈府的榮辱興衰!當初的賈府是何等的輝煌。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後來沒落了,死的死、走的走、散的散了!過眼繁華煙消雲散!

最後,不得不說,服裝造型太給力了!服裝精美而不奢華!每個人的造型都代表了ta的身份和性格特點!而且讓人看著很舒服!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江旅的电影世界
2017-10-03

早前看過《小戲骨·白蛇傳》和《小戲骨·三國》,現在又看了《小戲骨·紅樓》,不得不說這群小演員們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而這些小演員背後的團隊,則更令人覺得欽佩。(注:劇名都是簡稱)

看了前幾集,可以明顯看出《小戲骨·紅樓》的製作團隊重點在抓的四點分別是:選角,演技,致敬和劇本。而這四點,也正是本劇的亮點所在,所以可以說製作團隊的努力是很成功的。就以第一集為例來分析分析:

首先談選角。

製作團隊在十分有限的範圍內選出了最適合人物的小演員: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黛玉)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寶玉)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寶釵)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王熙鳳)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賈政)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劉姥姥)

人物眾多,也就不多貼圖了。可以說全劇掃下來,讓人覺得不是很符合人物形象的,可能只有寶玉了。

特別是黛玉和寶釵,不僅超級符合角色,而且和87版的演員也很像,感覺選角導演真是太牛了。再看看選角搞得這麼聲勢浩大的新紅樓,不禁呵呵了一下。

再看演技。

小演員們的演技可以說是非常的讚了!吊打某些偶像演員完全沒問題。

而且小戲骨系列劇在演技方面一直很讓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對爆發點和細節的掌控。導演和小演員都很清楚哪些應該演技爆發的點和細節如果表現出來了,會讓觀眾眼前一亮。換而言之,他們把這些地方抓住了,哪怕其它地方表演不怎麼樣,其實也並不會太影響觀眾對他們演技的評價。

比如《小戲骨·三國》裡的王允,其實我現在仔細回想起來覺得他的演技也不怎麼樣,而且小演員那可愛的有點大的鼻孔挺令人齣戲的。但是因為他的出場戲裡一個“哀民生之多艱”的眼神演的特別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當初在看的時候,對他的演技還挺認可的。

當然,小戲骨系列劇在堅持抓細節和爆發點的同時,也在盡力抓小演員們的其它表演時刻。

《小戲骨·紅樓》比前面幾部作品更難的地方在於,它需要大量的小演員,還要儘量保持住小演員們的平均演技水平。群戲最怕的就是演員在自己不是焦點的時候偷懶,但小演員們都很鏡業,在各個情節點如黛玉出場、熙鳳出場、寶玉出場的時候都根據自己的身份給出了不同的反應。

不擅長和小孩子相處的江旅,默默地為背後的團隊豎起大拇指。

下面就來欣賞一下小演員們的演技吧: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黛玉出場的哭戲。由遠推進,看到那滿面的淚水,和那神似陳曉旭的臉,觀眾基本上就會在這一瞬間被小黛玉打動。無論看多少遍,還是要感嘆,實在是太我見猶憐了。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賈母看到黛玉的場景。賈母的小演員演的稍微會有點用力,但是考慮到她的年齡跨度實在是太大,我覺得這是可以包容的,畢竟還是個孩子。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個王夫人也很不錯,無論是外形還是演技,都已經有了感覺。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迎、探、惜三姐妹。

我要表白迎春,顏值真的太高了!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四張圖說明王熙鳳的演技,特別是後兩張從悲轉喜的變臉,我真是服了。而且小演員很有王熙鳳那股子機靈潑辣勁,讓人看的很得勁。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黛玉初到賈府,小心地觀察賈府的飯錢洗漱習慣,再小心模仿的片段。小黛玉的眼神表情和一舉一動都很符合人物。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寶玉見到黛玉,看痴了。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寶玉問黛玉有沒有玉然後摔命根子的片段。值得一提的是和新紅樓大量採用旁白不同,《小戲骨·紅樓》在這些劇情中是沒有旁白的,所以人物的心理活動都要靠黛玉來演。

比如這段裡,寶玉問黛玉有沒有玉,黛玉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看向寶玉的通靈寶玉,在那思忖該如何回答,最後才小聲回答寶玉。這就是我很喜歡的“細節”。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寶玉和黛玉一起讀書,真的很有青梅竹馬的感覺。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是寶釵出場,不得不再感嘆一次,看著就像是寶姐姐啊!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這一段最讓人激動的是,寶玉、黛玉和寶釵三人的初次相見。三個小演員從遠遠打量、互相行禮到近處觀察,全程沒有言語交流,三個人都在不動聲色地觀察思忖。寶玉可能還有點懵懂,可是黛玉和寶釵明顯從初見這一場戲開始就已經有暗流湧動了。

我必須說,這所謂的暗流湧動真不是我自己腦補過度。很明顯導演從拍前就打定主意用這場戲把寶、黛、釵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戀演出端倪來的,不信自己去看。

至此第一集結束,後面的大家自己去品鑑吧。

關於致敬。

《小戲骨·紅樓》在片頭就說自己是致敬87版紅樓。所以從選角、服飾、妝容到劇情,基本是在按87版紅樓在走。當然是一種非常討巧的行為,但是完成的很好。可能再新紅樓的襯托下,就顯得更順眼了吧。話說最近胡玫導演是準備拍電影版紅樓夢了嗎?祝好,嗯。

第四就是劇本了。

《小戲骨·紅樓》的劇本主要還是在做減法,在不影響情節發展的情況下,對故事進行刪減或者縮寫,總的來說完成的不錯。由於大家對故事都很瞭解,加上此劇的全名是《小戲骨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些刪減和縮寫是不影響觀看的。

一直覺得小戲骨系列劇的劇本都不錯。《白蛇》和《紅樓》都有明顯的對標,只是在做減法,可能還看不出來。但前段時間的《小戲骨·三國》就很有代表性了。編劇從貂蟬的視角出發來講述我們熟知的王允除董卓的故事,前後完整,過渡自然,節奏也很好。啊既然都誇到這個地步了,不如大家就順帶也去看看《小戲骨·三國》唄~

最後再說說我最喜歡這部劇的地方——不是上面的四點哦。

哈哈哈大家不要拍我,上面的四點固然是本劇的亮點和團隊努力的地方。但是它真正吸引我的還是,找了一群年齡這麼小的演員,來扮演寶玉、黛玉這群孩子。

可能因為《紅樓夢》過於經典,以及古代大戶人家的孩子比較早熟,我們常常會忘記在《紅樓夢》的開始階段,其實寶玉、黛玉他們都還只是十歲左右的孩子。無論是之前哪個版本的《紅樓夢》,其實都沒有照顧到這一點。

所以看《小戲骨·紅樓夢》最讓我覺得滿足的,還是看到了這樣一群《紅樓夢》裡的“孩子”,也算是彌補遺憾圓了我一個夢吧。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忍不住再放一張小青梅竹馬的截圖,時光真美好。

白胡子—爱德华纽盖特
2017-10-03

小戲骨版《紅樓夢》拍的有多好?看過87版《紅樓夢》的人應該心裡很清楚,我也不想去多做過多評價,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好就會有人覺得不好!

但是有一點小戲骨團隊以及小演員們真的值得肯定,那就是對待這些影視劇的認真態度!為了更好的還原經典,在開拍之前,小演員們都學習過一段時間古代禮儀,真的很棒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除了喝茶還有走路,坐姿等等都要學習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看看人家元春娘娘多嚴厲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真的!這種認真的態度不僅值得小朋友去學習,也值得我們吃瓜群眾去學習!

不知道那些小鮮肉啊!摳圖明星啊!數字明星啊!看到這些會不會臉疼?反正我是真的有點自愧不如,不說了今晚加班!!!!!!

华夏小食神
2017-10-06

我倒是覺得這歸根結底是有個好導演,小戲骨的導演追求的是學經典演經典,並不是為了商業活動,現在上騰訊估計也是為了生存吧,畢竟要發展嗎?你說是吧,說小孩子演技好這點我還是不贊同的,只能說小孩子的可塑性強,而且沒有利益驅使,完全是興趣而已,再加上導演的嚴格要求和調教小孩的手段,而且導演組在選角方面完全採用的全國海選的方式,自然能挑選出最優秀的小演員,綜上所述千里馬必須要有伯樂才能大放異彩。最後安利一下可愛的許仕林的扮演者,小戲骨元老級的小演員鍾奕兒。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越儿摇摇
2017-10-03

《紅樓夢》中寫的人物,雖然年齡在9-15歲之間,但是,他們的感情世界卻是16-20歲的,屬於少年戀情。把他們演成25-30歲,顯然大了,但是如果就按照書裡的年齡演,更不合適,因為,黛玉進府時才9歲,死的時候也不過15歲,她和寶玉發生戀情時,大約是11-13這段年齡,按照生理心理學來說,這個年齡段是不可能有這麼複雜的情感的,所以,按照原著年齡演,肯定不對。

第二,演戲也好演電影也好,必須再創造,李少紅那版《紅樓夢》雖然口碑極差,但是她是再創造,只不過創造失敗而已。這一版所謂少兒版,是完完全全的模仿,沒有再創造,每個角色眼神呆板,毫無生氣!她們不是在演文學名著《紅樓夢》,是再模仿87電視劇。

第三,無論電視劇還是小說,《紅樓夢》都是悲劇,是美好的東西被毀滅的故事。這樣一部偉大的悲劇,被一群小孩子折騰,褻瀆了文學精神,這是不可以的!

小王子爱上狐狸
2017-10-03

因為喜歡《紅樓夢》,所以對相關的資訊都特別關注。前些天就看了許多小戲骨版紅樓宣傳視頻,老實說,對萌娃們的演技是真的佩服,遠遠超過了2010年版本的新紅樓。這些孩子們個個都是好苗子,將來前途一定不可限量。與去年的《白蛇傳》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根據原著的描寫,寶玉、黛玉、寶釵等等這些人的年齡確實與小演員們相差無幾,比較貼合。看得出來,在服裝、道具以及選角上,都是很用心的,可以說是幾乎是還原了87版紅樓。

當然,既然是萌娃版,就不可能神還原。即使是珠玉在前的87版,也同樣做不到盡善盡美。關於這一點,紅樓迷們心裡都很清楚。既然如此,我覺得你喜歡可以看看,權當娛樂;不喜歡可以忽略,也不用苛刻指責批評。時代在進步,每個人對於經典的懷念和詮釋都有自己的思路。至少,我認為這些孩子的演技是看得到的。相比較目前一些摳圖的流量明星,這簡直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只是,兒童在這個階段根本不可能體會原著中描寫的精髓。比如關於情愛,關於人情世故等等,即使是成年人還有拎不清的,何況是孩子。

真心喜歡《紅樓夢》,不妨多讀一讀原著,祝可愛的寶貝兒們健康成長每一天。

我多多1
2017-10-03

對於這次的小戲骨版《紅樓夢》從開始發定妝照就很關注了,剛開始的定妝照只是給我一點點感覺沒有很大的觸感,因為我從小學就開始看白話文《紅樓夢》,初一開始看文言文版《紅樓夢》,對於《紅樓夢》的感覺很深,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很有特性,在完全看懂並看完時,我去看了楊洋版的《紅樓夢》,感覺很俗,完全沒有人物的感覺,有感覺的幾個人物在外貌又有點不相符,後來又去看了陳曉旭版的,真的把我震撼到了,不僅僅人物特性符合,而且連環境都超級符合,活靈活現,簡直演員就是局中人。在這兩天懷著試探的心去看了看小戲骨的戲,給了我一種83年版的韻味,而且用小孩子做主角,也比較符合剛開始林妹妹進賈府遇見眾人的歲數,小戲骨們真的很會演戲,一顰一笑之中有這人物的個性,她們的實力真的吊打那些那種天價費用的小鮮肉小花旦們,小戲骨們沒有摳圖沒有替身沒有面癱,一切都真真切切,自然真摯。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想一句好话
2017-10-03

謝邀!

如何評價小戲骨版《紅樓夢》?

最初小戲骨是白娘子傳奇,後三國演義等,現在又來了紅樓夢,學業為重啊。

對於小戲骨的紅樓夢,不會去看。

一是這些小戲骨對於紅樓夢的理解不夠,屬於年齡和學識雙方面缺陷。

二是覺得導演有些不道德。

qzttong
2017-10-03

個人認為,讓孩子演成人戲會讓孩子失去一部分童真,看過他們劇組的花絮採訪,小朋友的回答都吐露著成人式的…圓滑。劇組在孩子塑性的時期磨掉他們的天真爛漫,利用所謂的萌點來博取成人們的眼球,這是可恥的,我們還津津有味的看著,這是可悲的。著名演員凱麗因為年輕時的角色而性情大變,現在又有多少演員在殺青後需要很長等我假期才能走出角色?我不清楚孩子們會被飾演的角色影響多少,會被這個劇組演員的競爭影響多少,不過這終究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反正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我寧可讓孩子在一些劇中飾演孩子,也不願意讓孩子飾演成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