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這面牆是身份的象徵,防盜的利器,卻慢慢走向沒落
洋光攝客
1/12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南粵),遠離中原,為蠻夷之地,古時這裡一直是流放被貶官員的地方,直到近代,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其商貿地位才得到重視。廣州自秦代開始就有行政記載,番禺就是南粵古縣之一。番禺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設立南海郡時,番禺就是南海郡治的所在地。今日只要一提番禺歷史,自然是離不開沙灣古鎮。
2/12 番禺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設立南海郡時,番禺就是南海郡治的所在地。今日只要一提番禺歷史,自然是離不開沙灣古鎮。沙灣古鎮始建於宋代,歷史悠久。在8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沙灣古鎮形成和保留了獨具廣府鄉土韻味的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廣府民間文化中的傑出代表,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
3/12 沙灣古鎮內依然保留著古老而傳統的歷史文化,沙灣飄色、醒獅、雕塑、蘭花等傳統民間文化藝術長盛不衰,體現嶺南建築藝術風格的水磨青磚牆、蠔殼牆、鑊耳風火山牆、磚雕、灰塑、壁畫等也有大面積存留。
4/12 人們是這樣形容沙灣古鎮的:淳樸的鄉音,曲折的小巷,慢慢流淌的時間。沿著一塊塊麻石板鋪設的小巷道慢慢遊走在古鎮裡,自由自在,兩側是那水磨青磚砌成的高牆,抬頭只是頭頂上一塊藍天,但即便如此,陽光還是會穿過巷道中留下的縫隙投射在麻石板上。
5/12 古鎮內保留有很多具有南粵珠三角水鄉特色的古宅、祠堂,這些古宅、祠堂牆體材料除了採用古時常見水磨青磚外,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蠔殼。
6/12 沙灣臨近珠江,靠近南海,以前這裡水道縱橫,這裡的村民基本以捕魚、養魚為生,生蠔是村民們養殖的主要水產之一,當地的工匠就地取材,將平時食用的蠔殼集中起來做為建築材料,發現其效果並不遜於其他。
7/12 在建造房屋時,生蠔殼拌上黃泥、紅糖、蒸熟的糯米,一層層堆砌起來,在保持美觀的同時,也可以讓雨水排流通暢,具有隔音效果。此外,蠔殼牆因其結構材料特點更具堅固耐用、冬暖夏涼、防火防颱風等優點,為村民喜愛,併成為嶺南建築特點。
8/12 明清時期,在珠三角,一村少則有二三十座蠔屋蠔牆,多的有五六十座,獨具特色。隨著時代發展,因為各種原因,蠔殼牆漸漸在我們視野中消失,即使是整個沙灣,舊時的蠔殼牆也所剩無幾,能夠留存下來的絕大部分也顯得有點破舊不堪。
9/12 以蠔殼為牆是明代常見的建築方式。當時,蠔殼牆多半出現在眾人景仰的祠堂或是有錢人家的宅院裡。之所以被大戶人家格外青睞,是因為蠔殼牆七菱八角、凹凸不平,若有蝥賊黑夜之中冒然翻牆入院,必割得他“損手爛腳”不可,具有防盜功能。
10/12 蠔殼呈鱗狀以向下45度的方式整齊壘砌,可以方便雨水下洩,避免雨水浸入內牆,保持室內乾爽。蠔殼表面凹凸不平,在日照下可以形成大片的蠔殼陰影,從而起到隔熱效果,因此蠔殼牆又被成為“凸磚遮陽牆”。
11/12 鑊耳屋本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而用蠔殼砌成的封火高牆則是珠三角水鄉的民居特色。
12/12 因為現在的蠔殼無論大小還是硬度都不如以前的,很難收集成為建築材料,材料的缺失,工藝的失傳,讓這種蠔殼牆漸行漸遠。而這些歷經風雨卻依然堅挺的蠔殼牆,一直承載著歷史的風霜,見證了古人對建築用材的智慧。
2019-05-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