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河南7旬農民收集煙囪裡的煤灰練書法20年,每月靠賣字收入1600元
常鏡頭
1/9 70歲的黃鐵圈是河南洛陽同樂寨村村民,每天與土地打交道的他,卻終身痴迷書法。由於收入不高,書法紙張和墨水又比較昂貴,老人偶然發現了附近煙囪飄落的黑煤灰,於是,從那天起,他便把煤灰當墨、地當紙,苦練書法20多年。如今,不僅練成了一手“沙書”絕技,他書寫的字畫還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一幅字賣200元,一個月一般收入1600左右,最好的時候,一天賣過600元。”
2/9 黃鐵圈種了一輩子地,如今,他和老伴每月都可以從村裡領到260元退休金。雖說兩個人加起來每月500多元錢的收入並不多,但這些年,他卻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平時練字大部分都用煤灰,每月買紙和墨水最多隻能花100多塊錢,因為我和老伴剩下的400多退休金還要留著過日子。”
3/9 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開支,自打20多年前開始收集黑煤灰以後,黃鐵圈每天練習寫字都要來到公園裡,然後把煤灰當墨水,用地面當紙張,一點點臨摹著書本上的書法作品刻苦練習。
4/9 從煙囪裡飄下的煤灰,成了黃鐵圈學習書法的“寶貝”。
5/9 手裡緊緊握著一把煤灰,然後通過指尖的縫隙流淌下來,黃鐵圈的“沙書”需要把握很多技巧,才能在地面上形成漂亮的書法作品。
6/9 黃鐵圈手握煤灰“撒”出來的作品,讓許多圍觀者感到驚訝。
7/9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浪費,寫完就可以掃掉,然後重新再寫。”為了方便練習並保持廣場的衛生,黃鐵圈每次練習書法還會帶上一些清潔工具。
8/9 如今,黃鐵圈憑藉“沙書”作品,成了廣場上的大紅人,每天練字的時候,除了會擠滿圍觀者,還有一些人主動出錢來購買他的作品。\n
9/9 “一些人看上我寫的字後,會出錢讓我在紙張上給他們書寫作品。”黃鐵圈說,如今,平均下來,他每幅字能賣200元左右,每個月下來,他靠賣字能收入1600元左右,家裡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攝影:陳杰\/常鏡頭)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