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專注力?

在現代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呈現碎片化,不聚焦、不專業、沒營養的信息導致我們無法專注。而專注又是現在的年輕人最需要的品質,你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3 個回答
俞敏洪
2017-04-25

毫無疑問,在新媒體的環境下,由於信息多渠道、多方面的匯入,我們常常能夠接收到大量信息,而這些信息很多是無效的,比如說各種玩笑性的社會八卦和謠言性的言論。這些信息看似有趣,大家都在議論,但實際上浪費我們很多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待大量信息的湧入?

第一,需要學會主導信息的分類。一般來說,接受信息的時候有幾類信息我是會比較關注的。第一類是世界和國家正在發生的大事。因為充分了解世界和國家的發展動向,你才能夠明確個體和團隊前行的方向。第二類是深度分析性的文章。這類文章有很多,也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有深度,其實沒有什麼內容的。這就需要你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以便分清有用和無用的文章。第三類是朋友交流中的有效信息。比如說,我的手機中有很多群,但大部分情況下我只是潛水。但是有些群裡討論的重要內容,我會積極的去討論和吸納。因此,對於信息的分類,能夠保證我們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而不是被信息淹沒。

第二,要時刻保持專注。在大量的垃圾信息不斷湧入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能夠專注來做自己的事情至關重要。毫無疑問,專注能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素質之一。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信息不暢通的時代,會出現更多知識結構非常完備的人,他們的知識獲取量巨大,都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比如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達芬奇、歌德、莎士比亞等。在中國,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人物,如民國時期的陳寅恪、傅斯年、胡適、梁啟超等,他們不僅知識結構豐富,而且維度也很深。他們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為,因為他們處在一個信息量相對少而精的時代,所以他們不得不把能夠汲取到的知識信息和智慧進行深度消化。

這就像在清末教會時期,中國人學習英語,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聖經徹底學懂。雖然聖經表面上只涉及到一些看似很古老的東西,但實際上將聖經學透徹的過程,就是為未來的文化發展能力奠定重大的基礎的過程。舉個簡單例子,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能在18歲以前把四書五經全部背完。如果一輩子只背四書五經,那麼你只會是個書呆子。可當你背熟了四書五經,再接觸大量的中國文化、文學知識以及世界知識,你就很容易以四書五經為脈絡,來擴展你的知識結構。這就是陳寅恪、傅斯年、胡適、梁啟超、梁實秋等這樣的人能夠把現代知識和古文知識融會貫通,寫出驚天動地文章的重要原因。

現在學英語有無數的學習方法,我們會認為通過聖經來學英語似乎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在解放前,中國人背會聖經以後,不但能解決英語學習的問題,還能改善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因為西方文化的基礎主要來自於聖經和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當把它們背得滾瓜爛熟,孩子們實際上相當於在研究整個西方文化歷史,基本功會非常好。一個人的基本功通常是來自於小時候打下的基礎,也就意味著把四書五經、聖經、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故事背熟,能用一輩子。所以如果在小時候能夠專注地學習某些東西,並把它鑽研透徹,對人的一輩子會有著巨大的幫助。

現在的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遊戲、電腦、各種各樣的玩具、難以數計的圖書等。我們也發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充斥著大量信息,他們看似什麼都懂,但是卻沒有研究、深入探索和真正的創新能力。這都是因為我們本應從小培養的專注能力,變成了一種膚淺的、抓取各式信息的分散性能力,而這種分散能力實際上不能給人帶來創造力。

作為成年人我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培養我們的專注力:

第一,要發揚自律精神。我們既然已經明確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就應該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專注於做某件事情。比如說每天拿出幾個小時來專注地背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要做到完全領會,最後讓它們變成你的思想、語言和情懷的一部分。最近我正計劃把唐宋八大家中最優秀的文章認真讀熟。這大概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但是我認為,如果真的讀熟,甚至能背出某些篇章,我的寫作能力和漢語使用能力必定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這需要專注才能做成,需要我下定決心,每天花費一定時間來認真閱讀。

第二,堅持深入閱讀和研究。當我們深入研究某一學科或者某本有價值的書籍時,深刻的體會和淺薄的閱讀是完全不一樣的。深入研究會讓你不斷髮現新的東西和含義,觸發你新的思想和眼光,並且讓你學到很好的閱讀和研究方法,最後能在某個領域中深入,而這種深入的能力與人的氣質密切關聯。一個總是去膚淺閱讀的人,其實不太容易擁有深刻的思想和氣質,而一個深度閱讀的人最後則會帶有大氣的感覺。

第三,要嚴格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們常常容易把時間分散掉,對於每天的時間沒有正常的規劃,隨心所欲做事情和社交。這樣下去很容易會被別的事情所牽絆,因此時間管理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認為每天最好留出兩三個小時,去專注做事情。無論是專注於做一個實驗、讀一本書,還是進行某個寫作。這樣你自己能夠深入進去,探索到你不瞭解的東西。時間管理是一個人成功的重大要素。

第四,除卻時間管理,我們還要敢於對別人說不。大多數人脾氣比較隨和的,當別人來尋求幫助或者邀請你做事情,你都不太容易說“不”。本來不在你規劃中的某個活動,收到邀請你就去了;本來你今天晚上準備閱讀一本書籍,但是身邊同學邀請你一起打牌,你就參與其中。如此以來你會很容易失去對自己的掌控。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面子問題,因此無法隨意說“不”,否則會被同學認為不合群。當然,這不是要求你不參加活動,而是說在你沒有完成規定的事情前,說“不”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並且不會得罪人。當你被邀請去打牌,你可以表明你剛好安排了別的事情,下次再去。如果你因為邀請每天都在打牌,那麼你的時間就會由於你缺乏說“不”的能力而被別人花費。一旦你的時間變零碎,你就不能深入閱讀和研究,同時你也失去了自律精神。而一個沒有自律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很難取得人生事業上真正的成功。所以專注力的培養對我們來說極其重要,我希望我們所有的朋友,能夠在專注力上多下功夫。


聲明:本文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原創並擁有全部版權,首發於今日頭條,僅授權新東方官方微信公眾號(ID:xdf2013)標記原創標識,俞敏洪個人微信公眾號老俞閒話(ID:laoyuxianhua)轉載,其他自媒體如無本人授權,均屬抄襲。

安东胜
2017-04-25

怎麼提升專注力?我們做項目時,忘記說話,忘記看電視,忘記喝酒,忘記吃飯,忘記春節,忘記生日,忘記自己的名字,眼裡,心裡,只有項目,為項目生,為項目活,為項目瘋癲,為項目纏綿,為項目嘔心瀝血,為項目敢豁出自己的性命。

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活一天就擁有24個小時,你澆灌在哪裡,哪裡就可能長出燦爛的花朵。

你每週讀一本書,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獵百家。

你每天寫500個字,十年就是180萬字,你就可以著作等身。

你每天發呆,十年就成呆萌。

你每天狂吃,十年就成胖子。專業無它,專注而已。

成功的要義就是專注+慢慢來,不緩不急,井然有序,比如以前吃飯很快,現在就慢下來,而且吃飯就是吃飯,不聊天,不看電視,不聽音樂,吃飯就是吃飯,所以我回去後,每天寫字就是寫字,開車就是開車,說話就是說話,現在做任何事兒,都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兒,而且每次都是慢慢來。以前不知道啥叫快就是慢,慢就快,現在是徹底領悟了。

專注於某一特定的行業或公司,進行深入地瞭解,建立更具有實質意義上的人際關係網絡,縮小專注的焦點,像太陽的光芒一樣,把精力投入到少數領域的活動中,我們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也就是說我們研究的面越窄,我們看到的風景就越多。如何提升專注力?

知心之音
2017-04-26

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彷彿大睜著雙眼卻什麼也看不見。下面介紹幾種可以提升專注了的方法。
如何提升專注力?
1 自我暗示

  文字或語言,都可以控制自我意識。所以,讓自己身邊圍繞著正向積極的語言,不受外界或情緒的影響,便會慢慢改善專注力。例如,“不論在工作或生活,我的專注力都愈來愈好”或“每一天我都變得更好”!

 2 明確目標

  認真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事情、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如何才能讓自己表現更好等等問題,並且找出明確的方向,這些目標將會根植在潛意識中,成為維持專注力的基礎。

 3 養成閱讀的習慣

  在一定時間內讀完一定數量的書籍,可以大幅提升專注力。閱讀也可以激發想象力,並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創造新的思考方式。無論是行動或思考,想象力都是關鍵,所以擁有靈活想象力就是好的工作能力。

 4 擬定計劃、預先演練

  如果能夠明顯看出工作進度,便能提高工作專注力。因此,不妨在晚上睡覺前,先規畫隔天的工作事項,並且依照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排出優先級;次日起床後便按照清單逐步完成工作。如此,便能實際感受工作正在推進,因而產生自信和幹勁,進一步提升專注力。

  在規劃進度的同時,也要把預計處理時間納入考量,因為在時間壓力下,不但能夠訓練情緒的穩定度,專注力也會異常集中。另外,寫下工作的預定執行步驟,並按照筆記內容在大腦中演練,也是培養專注力很好的練習。因為大腦會將想象情況模擬為實際狀況,所以持續在腦中複習流程,就相當於反覆地進行工作,可以讓實際運作更加熟悉順暢。

 5 培養沒來由的自信

  人們很容易會對自己某些失敗經驗,賦予負面評價;而這些不愉快的想法,又常會在進行新工作時浮現腦海,干擾思緒。然而,事情的好壞利弊並沒有一定的評判標準,端視自己決定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或是如何改善這樣的處境。

  所以,為過往的挫敗體驗,輸入正面的想法,鍛鍊自己“沒來由的自信”,就能在展開新工作時,擺脫不好經驗的牽絆,全心投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