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晉南7旬夫婦,兒子出生便被抱養,看40年後這個兒子怎麼報答她們
黃土塬影像
1/13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裡孩子都多。70年代中期農村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在這一段時間裡生育的孩子很多為了逃避政策和罰款,就被沒有孩子或者孩子少的的家庭抱養。今天要講的就是70年代中期發生在晉南夏縣一個小山村一個普通農家發生的普通故事。
2/13 5月底,臨近麥收,中午時分氣溫很高,我們在採風期間,看見一戶人家門開著,一個頭頂藍色手帕的大娘從大門外抱柴火回家,就和大娘打了招呼說明來意,老人說這大熱天的,趕緊回家喝口水歇會,隨老人進到了院子裡,房子門口的柴火灶上正在燒火做飯。
3/13 這裡的房子都蓋得很高,中間用木頭隔開,上面是閣樓,放些不常用的東西,最主要的作用就像現在住的房子吊頂一樣,隔熱保溫,冬暖夏涼,老屋裡的閣樓木頭由於年代久遠,已經被煙燻得黑紅,牆上用當地的白土塗得倒是很乾淨,閣樓上掛著2個籃子,大娘說是老伴農閒時候用山上的荊條編的,看起來大爺的手藝還不錯。
4/13 回到屋裡坐下,頓時感覺涼快很多,屋子不大,但是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聊天得知這個院子裡平時就居住者大娘和老伴2個人,都是70歲出頭,老伴去地裡鋤地還沒回來,自己先回來做飯了,今年天太旱,油菜就收了院裡那一點,還不夠犁地錢。兒子一家外出打工,並在外面買了房子給孫子娶了媳婦,只有每年春節才回家小住一段時間。
5/13 一個女兒嫁在不遠的鄰村,原來經常來看自己,女婿前幾年得忽然了腦血管疾病,治療後每天也只能坐著輪椅在家做飯看家,女兒也走不遠,就在家附近打些零碎工補貼家用,家裡還有個孩子上學,開銷不少,總的有人掙錢養家,現在就沒時間過來了,說起來老人眼圈紅了,每個兒女都是老人的一條心。說話間剛好有幾隻雞跑進了院子裡晒得油菜裡,老人起身出去趕雞了。
6/13 我們起身也來到了院子裡,院子裡晒著油菜籽、木耳、杏幹、豆角、茄子條、槲葉等乾貨,老人說這些東西在農村冬天可是好東西,夏天自己種菜有新鮮蔬菜吃不完就晒起來,冬天就靠這些乾貨燉菜吃了,這都是去年晒得沒吃完,今天天氣好拿出來晒晒,以免出蟲子。
7/13 說著走了過去挨個翻了一遍,杏幹蒸饃時候和麵裡,整出來的饃饃酸甜可口很好吃,木耳是雨季上山摘得,豆角和茄子條是吃不完的蔬菜晒得,看得出大娘是一個乾淨勤快的老人。
8/13 大娘說老伴身體還行,就是自己有老胃病,年輕時候落下的毛病,所以看起來很瘦弱,平時只要不是太忙老伴很少讓自己下地,沒事就在家幫忙帶帶孫子,做飯收拾家,一個朋友說是看重孫子吧?孫子不是都結過婚住在外面了嗎?
9/13 老人這才說出了自己還有一個兒子,今年40出頭,生下後由於當時已經實施計劃生育政策,自己家當時條件也不好,就被村的一戶人家抱養,對方家裡沒男孩子,條件也相對好點,前幾年放開二胎,他們又生了個男孩子,雖說跟著別人家姓,但終究還是自己的血脈,平時沒事就幫忙給帶著,今天父母不忙接回去了。
10/13 老人說倒是被抱養出去的這個孩子現在離自己最近,平時走動的最多,沒事就會過來看看她們,順便帶些生活用品,自己心裡一直覺得很對不起這個孩子,但是當時的條件也實在是沒辦法才送人的,不過孩子夫妻倆倒是從來沒有提起過此事,對自己老兩口像對待養父母一樣親。自己身體還行,沒事就把孩子接過來招呼招呼,自己也只能幫他們到這裡了。
11/13 因為還要繼續拍攝,我們婉拒了老人要留我們吃飯的好意,告別了老人出來,大門口的牆上掛著用荊條編的笸。大娘說這也是老伴編的,秋天支起來放院子裡用來晒東西很方便。
12/13 大門口外面用石頭磊起來的豬圈空著,大娘說年齡大了,也幹不動了,這幾年就沒養,家裡現在就養了幾隻雞,下的雞蛋倒也夠自己和老伴吃了。
13/13 這個村子裡像大娘這種情況,在那個年代把親生孩子送給別人家撫養的還有好幾戶,但是大娘是這幾家裡最幸福的,和孩子家經常來往,孩子也很孝順她們,其實人老了,不需要子女給多少錢,陪伴才是老人們最需要的,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孩子們,有時間還是多回家看那看那老人,畢竟我們陪不了她們多少年了!更多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若喜歡這個圖集,傳播正能量,敬請轉發!【喜歡看更多百姓圖片故事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2019-08-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