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10 個回答
宁儿情诗美文原创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二十歲,我們正值青春年少,意氣奮發,豪氣雲天,也許走一路,摔一程,那是因為別人吃的鹽比我們走的路還要多。在前行的路上,我們不怕摔倒,可怕的是摔倒後不知怎麼爬起來,以及在重複路上再次跌倒。我們將直面坎坷,遭遇荊棘,前路有太多的迷茫。此時,我們希望別人來指點迷津,渴望別人的真心幫助,願意活在別人的目光中,受別人的調教與幫助,因為二十多歲的人,心智不夠成熟,經驗不夠豐富。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四十歲,我們正值年富力強,事業高峰,信心滿滿,也許已悉數嚐遍人生百味,閱歷社會百態。經人多了,一切看多了,也看透了,“油鹽"將不進了;經事多了,一切明白了,也領會了,世事不再憂心了。此時,我們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只需要自己的主見,因為我們可以笑對人生,笑迎生活。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六十歲,我們已近暮年,雖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意志,雖有“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信念,但在別人眼裡,我們已經是老同志了,什麼事會讓少幹,讓著幹,甚至不讓幹。我們不再是中心焦點,別人將我們移出了視線,別人已不在意我們,這很正常,且勿傷懷。那麼,請我們給年輕人多些機會,何樂而不為!給年輕人天地,讓他們盡情的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去施展吧!

城里的守望者2

這應該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也是普遍性的現象。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說明人在成長、在學習,需要汲取他人的經驗教訓,以達規避暗礁、乘風破浪的目的。

如果此時我行我素,那麼給人的感覺往往就是愣頭青、冒失鬼。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0歲時基本上到達了人生的巔峰時刻,即不惑之年,風華正茂、年富力強,此時人生經驗豐富,自信心空前爆棚,不太在意別人看法,是對自己人生道路的自我肯定,也是為了勇往直前、行穩致遠。

如果此時左觀右看,往往給人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裹足不前,沒有擔當精神的懦夫印象。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到了60歲以後,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沒有以前那麼理想,人的精神狀態和智力水平往往也大不如前,此時很多人會按照制度安排退休或者自願讓位,不阻礙“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社會發展潮流,騰出重要崗位讓後輩擔當作為。所以,新老更替也是個客觀規律,怪不得社會,怪不得他人。

如果此時仍然看重他人是否在意自己,還眷戀時昔日的榮光或者權力,那麼,對社會是沒有多少正能量的。正確的做法是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找到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愛好,或者找到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的適當著力點,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太行山人5

有道理。生理、心理、閱歷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判斷,也決定著價值觀的形成。二十歲時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年青,朝氣勃勃,對世界充滿好奇和希望,生理上的成熟,使之躍躍欲試想出入頭地。因此,心理上就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各方面的評價,甚至包括個子高低,青春美麗豆生長都很在意別人看法,應該說是處處在意。這也挺好的,因為在意,所以刻意表現最好的一面,不斷自我塑造形象,吸引更多贊贊贊,這也是年青人成長的過程。四十歲,人到中年,成家立業,經歷了很多成績和坎坷,逐步明白別人的看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標去奮鬥,為此,既便千夫所指,也要勇往直前。這也是人創業創新創造個人歷史的黃金階段,深知在意別人看法就不能專注於實現理想和目標。回看周圍,有成就的人大多如此,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有的甚至眾叛親離。六十歲後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人生奮鬥已有成果,身心漸疲,閒暇時光漸多。逐漸淡出社交圈和社會活動,心理上逐步產生失落感,總覺得沒人在意自己。如果真的在心理上太糾結,要注意調整心態,學會安度晚年所必須的生活方式。總之,這個問題切中時弊,三個年令段的三個不同表現很值得研究。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南子穆

人生本就是是一個學習成長,思考蛻變的過程。

20歲時,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會通過各種努力,別人對我們的各種評價進行思考自我認知,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40歲的年紀,人已入中年,閱歷豐富,思想沉澱,對於實物的處理很平淡,心情氣和。這個年齡段,看破滄桑,心靜如水。

60歲時,人逾古稀,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能在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空虛與孤獨聚來,自己在乎人,事,物,看一眼則少一眼。我把這個叫眷戀。

謝謝!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宋施予

人都在追尋一種更舒適的相處模式,能夠做到不以他人的看法和意志而改變自己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很了不起的事情。一般來說,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這種事情,在年紀小的時候越多越普遍。

為什麼會這樣,歸根結底在於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很膚淺,還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外在的社會也會以我們為中心,這樣的事情很常見,當我們一大桌人聚會的時候,得到最多關注的往往是孩子。換句話說從小我們就在父母親友的關注中長大,所以自然而然的會覺得自己無比重要。這樣想無可厚非,但事實上無論我們在一個小地方有多重要,但放到更大的環境裡,就會顯得不夠重要了。

就像一個孩子在小學時是第一名,考上了重點中學,那麼成績就必然不是最拔尖的了,也會因此少了很多關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會更加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而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我們發現我們都是如此平凡,為了家庭生活而奔波,所以就會慢慢不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到老年時,已經歷過世間的大部分事情,生離死別都已見慣,才明白生如夢幻,也會發現他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無暇顧及旁人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梅田弦韵

人生路漫漫,走過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他的各自的特點。人20歲的時候,正處在青春年少,血氣方剛的時候。對人生的理解和處世之道還未成熟不說很是陌生,沒有什麼生活經驗和人生經歷,資歷淺薄,凡事都在學習積累的過程當中,沒具備好個人的獨到觀點和見解。所以一般情況下,20歲的年齡是很在乎別人的看法。依我看,這也是符合年齡特點的正常現象。不過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信息化的普及和進步,學習渠道的多樣化,如今20歲的孩子們也比以前同年齡的孩子成熟得多了。所以,如今20歲年齡的小大人越來越多起來了,這也是人類一大進步的好現象。

40歲時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是合乎情理的。不有一個“30而立,40不惑......”的說法不是嗎?人到40歲年齡,你還沒有成熟,還未確立“三觀”的話,你就這輩子看來大概沒有看法主見的人了。

60歲感覺人不在意自己。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原因有一二三:

1、我們國人的習慣性觀點。中國人的觀點中人到60歲,就已經步入老年期,60花甲之年。退出江湖,進入頤養天年,與世無爭。

1、60歲是目前我國男公職人員的退休年齡。退休意味著你,離開工作崗位。離開工作崗位是告知人們,你已經沒有了競爭力了。

3、這第三點是最關鍵的原因。到60歲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雄心壯志者,雖然懷著“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壯志凌雲,但力不足兮,所以自然放棄競爭意識,這時,人們也自然的不在乎你了。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60歲年齡的人是蠻有競爭力的哦😯有的,很可能處在事業的黃金期,對這樣核心人物,你能不在意他嗎?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妄饮晩冬酒3768

首先我覺得這幾句話基本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20歲 40歲 60歲 可以理解成人一生的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三個階段

首先青年時期剛踏入社會,在思想語言行為方面並沒有一個衡量正確與否的標準,所以說這個時期的人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時期,關係到一個人能否養成一個良好的價值觀,畢竟特立獨行的人並不適合大多數人的生活。同時也需要正確的引導。

然後中年期這個階段,這個時期的人知識經驗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們更多習慣的是來評判別人的對與錯,而不再是去在意別人的看法。同樣的這個時期個人涵養與城府已經養成,用寵辱不驚來形容也不為過。別人的看法與評論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心情。

最後老年期的人,說完全沒人在意有些絕對,但同時也不會是完全在意。因為這個時期人的想法已經滯後於社會發展的進程,另外這個時期人,他們的下一代已經進入了中年期,屬於思想成熟的階段,不會輕易的被他人影響。所以這個階段的人,他們的看法 確實不太容易被人去接受

總得來說,人這一生就是思想養成傳遞的一個過程。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接受一些新觀點充實自己的思想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感恩天下13712987031

謝邀請:20歲的時候是個辛福,快樂,無憂無慮的年齡段;也是學習,學會一些書本知識和生存技能的黃金時間,這時間的我最尊敬的人是長輩和師友!特別是以長輩們說的一句話〈身正不怕影子禾斜;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讓我心靈有了壓力和焦慮。何為〈正與理〉,這個年齡期的人應該不會太明白。

40歲的人經歷過結婚,固定工作的收入與支出,孩子的出生與教育,父母的年長與親朋好友的禮遇!實在是一歩一腳印,壓力山大,不言苦累,拼命工作減壓力盼好日子的早一天到來。目標堅定不移,勤勤懇懇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60歲的人,在中國稱〈爺爺奶奶〉我個人認為是:匯聚坎坷,歡喜,世事都看清楚的年齡段的人了,事情看得清、準。有豐富的生存技能與多變的生活技巧!是些有故事的爺爺奶奶啦!這些人只要健康快樂的活著,就是對得起他〈她〉們自己,對得起兒女,對得起社會!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望夕涵

在二十歲,自己處於真正的獨立的街口,此時自己正擁有美好的年華,雄心壯志,或許有一點想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的心,證明給他人看自己也有能力。

在四十的不惑之年,自己有了愛人,有了孩子,自己有心慢慢的沉澱下來,俯首甘為孺子牛,默默地奉獻,靜靜地前行。

而到了六十耳順的年齡,經歷了一些沉浮,自己對於那些榮辱也就看淡了,自己對自己也就看淡了,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家人。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如何理解“20歲時在意別人看法,40歲時不在意別人看法,60歲發覺別人不在意自己”這句話?
凤凰涅磐144509948

個人認為,20歲時在意別人的看法主要是剛從學校畢業,人生經歷還是一張白紙,今後的路要怎麼走,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養家餬口都是比較茫然的。自己每走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時候自己甚至也不知道這樣做或者這樣想究竟對不對,無形中把其他人作為自己行為舉止的一面鏡子,所以對別人的看法比較在意。40歲之所以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已經形成,並且已經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更加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或者目標,只會朝著自己的夢想目標努力,別人的看法已經無足輕重了,所以不在意別人的看法。60歲已經步入老年生活,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哪怕是兒女成群,朋友很多,但脫離了工作單位和社會氛圍,再加之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沒有更多經歷管60歲人的事,所以,60歲的人還是會發覺別人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由此可見,人年紀大了,一定要好好愛自己,保養好身體,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別人的看法歸根到底真的不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