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老照片 三四十年代南京“大蘿蔔”的勤勞與質樸
纖千尋
1/9 老南京的說書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京自身的地理環境,本土和外來文化的揉和,以及頻繁的社會變遷,造就了南京人質樸、厚道與本分的個性。南京人自稱為的“大蘿蔔”更能詮釋這樣一種特質。
2/9 掛麵加工店。⭐️南京地區曾為吳語區,這裡的人講得一口吳儂軟語,經過幾次人口遷徙後,初次到這裡都人,已經沒有語言障礙了。
3/9 賣菜的婦女。⭐️南京人有句口頭禪“多大事啊”,這表明老南京人豁達的生活態度,即使生活在底層,也不忘對生活充滿信心
4/9 賣小吃的小販。⭐️北京的小販富含濃濃京味的吆喝聲獨具一格,南京小販的吆喝聲就簡單多了,他們往往靠敲擊手上的小鼓鈴鐺來加強吆喝的效果,不同的行當敲擊不同的樂器。二三十年前,南京街頭賣冰棒的大媽就是敲打冰棒木箱,“馬頭牌冰棒~”的吆喝聲是許多人童年難忘的記憶。\n
5/9 縫麻袋的婦女。⭐️南京雖然是民國時期的舊都,但是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來說,在哪裡都一樣。\n
6/9 賣蒸糕的小販。⭐️舊時南京商貿發達,有錢就做大生意,沒錢做做小買賣也能養家餬口。\n
7/9 名為“樑泰和號”的傘鋪,牆上貼有“同行公義”的紙張,類似信守行業價格協議的東西。
8/9 住在城牆根的居民。⭐️許多人把房屋背靠城牆而搭建,這些人很多都是外來的貧民。
9/9 南京養鴨人家。⭐️古都南京人喜愛吃鴨子,養鴨的人也就很多。南京的烤鴨,板鴨,鹽水鴨都別具風味,據說北京烤鴨的做法最初是從南京烤鴨傳過去再改進的,可以說北京人吃烤鴨遠沒有南京人吃烤鴨那麼普遍和頻繁。南京烤鴨更顯貧民化,你看好要全只、半隻還是四分之一隻(前脯、後腿),老闆“哐、哐”幾刀給你斬好,再倒一袋滷汁就打包回家,只當今天飯桌上添了個再普通不過的菜餚了。
2018-12-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