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10 個回答
久卓子60
2019-06-15

1、雷軍在公開場合怒懟華為的時候,還沒有公開報道美國政府打壓華為,所以那種說雷軍落井下石的人,只不過宵小之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不值一駁——你餘承東可以在發佈會多次抹黑小米,憑什麼雷軍不是懟你華為呢?你不就是為了糟蹋小米抬高華為手機或者榮耀手機嗎?你拉我網,很正常,只不過謙謙君子雷軍忽然這麼公開怒懟,叫人哈一聲而已,果然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你還真當人家老實人好欺負啊!

2、華為87年註冊成立,中國剛從封閉時代走出來,電信開始逐漸發展,到了九十年代中國電信行業大發展,城市裡普通人家開始也可以安裝電話了, 但要收5500元的初裝費,所以可以說,中國電信行業的大發展是在全國普通人家支持中走過來的,而那時候中國電信獨家壟斷,後來分裂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實際上仍然屬於壟斷,只不過中國電信壟斷南方,聯通壟斷了北方,移動壟斷了手機,以全國民眾做後盾,中國電信行業因此而獲得大發展,而華為的發展,是基於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業務資源上的,那可是八、九十年代,中國“國進民退還是“民進國退”全國媒體大討論過好幾次,民營企業大大多數得不到國營企業的業務資源,所以那時候的民營企業大都混得不太好,最多什麼傻子瓜子之類的吃貨企業,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民營快遞發展的死樣怪氣的,四通一達遠還未成氣候,可是華為卻越發展越好。

3、中國民營企業大發展,實際上是從九十年代末、新世紀開始的,標誌之一是互聯網發展,互聯網在中國屬於新新事物,完全沒有國營企業幹過,所以海歸們的優勢出來了,尤其那些從美國歸來的海歸們,創立了百度、搜狐等中國第一批網站,雷軍的難得是他還不是海龜,但他參與了第一批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業,除了政策支持外,這些創業者、創業企業得不到任何國營企業的業務資源支持,是真正白手起家,事實上那時候的私營互聯網企業還要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國營壟斷企業在網上進行競爭,最早的電商其實是中國移動做的最好、最強的,因為它有中國移動集團的強大電信業務資源做後盾,很多私營企業都只能從移動業務分發中獲得一點可憐的湯湯水水,我記得零幾年時,那時候互聯網企業幾乎沒有一家賺錢的,包括雷軍和求伯君的金山公司,可華為卻自始至終發展的非常好。

4、華為手機的發展,除了基於華為電信業務強大資金實力外,最早仍然還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合作資源,華為因為長期做電信設備的,所以無論國內和國外,一向和電信運營商關係良好,華為手機之所以能夠在國外也發展的不錯,也和華為電信方面和各國電信運營商打下的關係基礎有直接關係,華為在美國開始就已經和美國最大的兩家電信運營商簽好的合作意向書,只不過美國政府突然插手阻止了他們的合作,但這種事情沒有在歐洲發生,所以華為手機在歐洲仍然發展的不錯。可是小米手機在國外發展,沒有這種重頭資源的支持,小米手機在國外的發展和當初在國內的發展一樣,都是白手起家、完全憑藉市場競爭逐漸發展起來的,包括在印度、在歐洲,都是如此,難道不是小米手機更值得人敬佩嗎?

5、何況華為的榮耀手機還是學習、模仿的小米線上手機創業、發展路線和做法,沒有小米手機趟出一條線上發展的道路,也不可能有你榮耀手機的線上成功,而在榮耀手機成功之前,華為手機遠沒有今天這麼輝煌,沒有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思路強闖市場競爭,甚至可以說今天中國的整個手機行業不可能發展的這麼繁榮昌盛,華為、小米,誰更能顯現中華民族的尊榮?當然是小米,小米企業人的創業精神,才更能代表中國人的擅於吃苦耐勞、 赤手打天下的創業精神,華為並不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除非你們心目中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上面所述的不一樣。

科飞猫科技公社
2019-01-14

說到雷軍對華為的態度,就不得不想到雷軍最近頻繁在公共場合怒懟華為。不得不說,雷總的一句“看淡生死,不服就幹”真把我給嚇著了。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雷軍怒懟華為PPT手機的那次發佈會筆著也有幸在現場,可雷總並不是往常的和藹可親,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語氣去貶低華為,尤其是那句“把我逼急了,就給你們科普科普穿孔屏的技術弱點”,當時筆者就對雷軍粉轉黑了。不過在事後雷軍接受採訪時也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五年了,他一直想要國產手機廠商團結起來,可是友商卻一次一次地詆譭小米,這時他再也忍不了。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事後筆者也去看了一些榮耀發佈會的視頻,發現確實正如雷軍多說,很多榮耀機型在發佈上會上都喜歡和小米比較,今天說跑分高不代表體驗好,明天說性價比和配置沒有自己高……在華為產品經理餘承東等人的微博上,也可以看到貶低小米的微博。

隨現在筆者還倒真有點理解雷軍了,在資本市場中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商場如戰場,再無親兄弟是永恆不變的道理,更何況小米和榮耀這兩個對標的競爭品牌。有摩擦是正常的,雷軍人好不代表不會反擊。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作為吃瓜群眾,不怕他們打架,就怕他們不打。所以可以預測,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榮耀和小米的新產品性價比一定會越來越高,這一波我們是賺了的。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不過筆者認為,商業競爭雖然不可避免,但友商還是要團結。既然是做手機,就要有信心成為業界標杆,就算你的產品不高端,但是能不能把性價比做的最好呢?就像蘋果一樣,發佈會從來不和什麼品牌對比。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雷軍怒懟榮耀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在理,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哦!

松树钰桥
2019-01-29

謝謝邀請!

我是一個程序猿出身,這個問題是貼近我的工作,談談多年業界的一點體會。計算機專業的人士知道業界對早年聯想集團的崇拜和仰慕,大學畢業能應聘去聯想工作是無數學生嚮往的事。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我們要從多方位的理解。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首先明白柳傳志是一個傳奇式人物,在國內也是享有一定社會到位的公眾人物。拋開5G投票事件,正確的看待聯想集團的發展史。1984年柳傳志帶領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11名科技信息技術人員,投資20萬元辦起了多元化發展的民營企業。1985年成功研製的將英文操作系統翻譯成中文的聯想式漢卡,開發出可一鍵上網的個人電腦,由此得名聯想集團。1997年聯想電腦在全國銷售位居首位,10年處於不敗地位,2005年收購了IBM PC事業部。2013年電腦銷售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公司和 IBM x86服務器業務的所有相關監管工作。現在的聯想集團具有生產臺式電腦、服務器、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掌上電腦、主板、手機、一體機電腦等電子信息產業的大規模生產能力。各大城市的企業及單位無不使用聯想電腦和服務器。現在只有農村鄉隊沒有普及使用聯想電腦,今後的聯想就要選擇走下去讓村村隊隊都使用聯想電腦。1994年聯想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1994年的華為集團才推出無線GSM解決方案,向農村推出數字交換機。軍人出身的任正非老前輩從農村推廣數字交換機開始,延伸到推進企業的pbx技術,開始走向各大城市。2009年,無線接入通信市場份額全球位居第二,移動寬帶產品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現在的華為已經是全球領先的I CT(信息與通訊)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通信網絡、IT及雲服務器的供應商。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華為自主研發的鯤鵬920服務器芯片已經波及到聯想的命脈,聯想發展壯大多年,電腦和服務器是業內老大,可沒有自家研發的芯片,這有點傷了聯想的自尊心。聯想多年的不創新,百年老店開成新舊不能交替的朽店,也讓業界人士不能不感慨。但兩位老總有著友好的情分在那,傷了自尊的柳傳志心情會有所不爽,大家風範的柳傳志不會失了風度。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至於雷軍更要寬容理解一下,程序猿科班出身,年輕有為,30多歲已是香港金山公司的CEO,軟件架構的設計和公司運營管理方面積累著豐富的創業經驗,小米公司的大boss,經常被業界華為的餘承東調侃,能繼續沉默下去嗎?肯定不行,臺上對手,臺下的兄弟,各為其主,都要養活各家的團隊,樹立各家的品牌,打個嘴巴仗是能夠理解的,雷軍的小米品牌立足於性價比第一的市場方位,惠及我們許多大眾子民,我們充分理解市場競爭中的矛與盾的對決。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華為集團從不起眼的民營企業成長為世界通訊信息產業的老大,為中國信息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爭奪到話語權 ,這都是深耕一個領域多年換來的成績,難免有些樹大招風,再加上各大經理的對局都有奇思妙想的招數,但都是商界的BOSS甩出的繡球,讓吃瓜群眾凝視他們的PPT。

回答完畢。點贊關注我吧。有需要軟件的朋友,我會免費提供。

屠龙刀fei0598
2019-06-11

從最終態度角度去看,華為被美國製裁後,聯想的態度一開始就是明哲保身,後來闢謠否認,而小米則同病相憐,基本上沒有激烈的言論。

聯想近年來的言論主要有以下幾點,激起國內情緒的憤怒:一個是5g國際標準組織投票中因為背靠微軟和英特爾而對華為投出了反對票,導致華為一部分專利沒辦法成為國際標準組織的標準最終在5g標準中佔比為25%(這條有爭議,聯想闢謠表示非聯想行為,事實如何不知),一個是聯想對美國消費者的銷售價和國內對比差異較大,聯想官方的輿論是“對國內市場表現有信心“,再一個就是這次華為被制裁,聯想擔心殃及自己,沒有對微軟和英特爾等美國企業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有說支持美企的言論,引發了國內民眾對聯想的強烈反彈。

而小米,因為其產業結構尤其手機終端產品和華為比,基本類似於受制於人的狀態,在未來貿易摩擦格局中也難有獨善其身的下場,因此,基本上其官方輿論沒有明顯與民眾認知所明顯反差的言論出現。

應該說,華為和貿易摩擦事件,越發凸顯了我國通信和科技產業受制於人的窘狀,正是因為華為的戰略前瞻和不卑不亢,才顯華為的悲情主義,華為既面對現實,又積極備戰,對受到美國製裁已經準備半年以上時間,從春節前,整個華為都在搶裝和備貨,華為人通宵加班毫無怨言,且在手機操作系統和芯片產業早就未雨綢繆,已有初步的準備和備選方案,但是華為面對媒體,依舊客觀冷靜“如果需要,我們會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畢竟多年前,華為已經在準備,安卓系統是開放的開源系統,我們對安卓系統生態和長期建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能夠不用自己的備份系統,我們還是希望用安卓系統,畢竟安卓系統的完備性和生態是非常優秀的”。

而我述說華為前後的悲情,就希望對比聯想的無為和自滿,滿足於一個組裝代工企業而不思進取,在2000年前後就收購lbm和摩托的手機事業部,直到如今也沒有任何憂患意識和產業迭代的準備甚至沒有這個追求,和華為的格局尤其是任正非老爺子的領袖精神和民族產業危機感,高下立現。

至於聯想和華為,國人如何評價或者認知,不需要我多說,應該公道自在人心了。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昨日晚舟
2019-06-11

今天我們從媒體看到的聯想的歷史,就是一部虛假的編造造謠的歷史,還是先釐清聯想到底是不是我們通常看到的那樣,是敗柳拿20萬帶領所謂11人辦了所謂聯想再說吧。

一個連聯想初創歷史都要靠謊言支撐,一個靠手腕篡位的偽君子,歷史都可以拿來強姦。

問問當時聯想名稱怎麼來的,聯想原來初創的時候叫什麼名字,中科院計算機所所長是誰,中科院計算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誰?中科院計算所公司銷售部副經理是哪個二逼……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聯想的歷史造假案,歷史強姦案也就清楚了。

原來聯想不僅做聯想漢卡,聯想漢卡是中科院的誰發明的?美國AST電腦的中國代理權又是誰給聯想弄回來的?搞清楚了,就知道聯想是靠誰發展起來的了。

你就知道,原來聯想不是那個被強姦後的歷史所描述的那個樣子。

還要弄清楚,如果當年聯想在上海設計芯片已經有成果的那批人,沒有被敗柳解散,今天中國會不會在芯片上受制於人?還要知道聯想在做程控交換機並且已經在當時的中國電信使用的時候,華為還在代理國外的程控交換機,沒有力量研發自己的程控交換機。

大家不要被假象和騙子強姦歷史的假象矇蔽,當初的聯想,在信息產業就是今天的華為,有自有電腦技術,在開發自有CPU芯片和操作系統,研發的通信設備中國最先進使用最多……

而在那時候華為,什麼技術都沒有。

聯想作為中科院全資計算機公司,佔盡了國有企業的先天優勢,佔盡了中科院計算所的技術優勢!

在那時,華為只有2萬元資金,沒有任何技術。

在那時候,聯想靠倪光南的聯想漢卡賺了很多錢,有多有錢呢?多到敗柳私有化聯想,給港商買聯想股權的600多萬美元,都是敗柳違規私自挪用公款給港商的。

這一國有企業負責人挪用公款借錢給港商買自己公司股權的壯舉,在聯想上市後,讓中科院計算所直接經濟損失達300億港幣。

二十多年後,白手起家的華為與聯想掉了一個個,聯想變成除了黑機箱技術之外在技術上一無所有,華為則變成了聯想當初有電腦技術,有手機和電腦CPU技術,有操作系統,通信行業的老大。

在通信行業,有點差別的是,當初聯想是中國老大,技術遠遠不如國外的AT&T,西門子,愛立信,北電,朗訊等,而華為則是今天世界老大,技術領先國外公司2年。

不同的還在,敗柳是四十年典型,老任不是,聯想把一個全資國企變成了敗柳二貨楊的私有公司,而華為則是一家幾乎全員持股的共有、共建、共享的新社會主義企業。

不同還在於,一個是美帝良心,在中國產品價格遠遠高於國外,在中國賺錢補貼外國用戶,出資給美軍勞軍,張掛日本軍旗討好臺灣人中日本遺老遺少。一個是中國良心,在國外產品價高,在中國低價讓利百姓。

不同還在於,一個白佔中科院技術人員的技術,私有化典型和先鋒盡享利益,無償把公司利益轉讓給港商。一個則是把自己出資創辦的企業股份分給全體員工,自己只保留少量,並且不讓任何資本染指,控制公司。

用户2138575914755
2019-06-19

雷軍的“不服就幹”的格局擺在那兒就先把雷軍擺一邊,單說聯想與華為,敗柳與任總。其實,無論企業與人,都不在一個擋次無可比性更不可同日而語,敗柳與任總,不可比。既不可比,說點題外話。聯想的存在給國家的網絡安全帶來了重大隱患!人們的目光都放在聯想5G投票給了高通,卻忽視了聯想在工信部招開的、建議在PC上加裝國產系統時投了反對票,諷刺的是英特爾、微軟可能出於保住“政府採購”的份額投了贊成票,工信部不得不對佔有最大“政府採購”份額的聯想無奈的作出讓步。所以,凡國家企事業單位被強制性的採購了聯想電腦無不存在向美國通報了自己的政治經濟等等一切信息……的可能!聯想起聯想這一切會讓人後背發涼!!近三十年的強制式的“政府採購”養肥了聯想也讓美國更喜歡上了聯想,殘楊敗柳可以說是國家的敵人,遲早會受到清算

先森数码
2019-01-28

柳傳志在整個企業圈裡有著非常高的威望,整個家族的勢力非常龐大,滴滴的掌門人柳青就是其女兒,很多企業大佬都要給柳傳志幾分薄面。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在3G時代,華為在手機同通信領域還沒有盡頭這樣的地位和關注度,但那時的聯想和小米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聯想常年奪得PC冠軍,那時候還是中華酷聯之一,正是春風得意,而雷軍那時候剛起步,是互聯網的寵兒。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那麼這樣強勢的兩個人,對華為,或者說對任正非是什麼態度呢?除了敬佩,那就是學習。我們可以從聯想5G投票事件後柳傳志的談話以及對華為5G參與投票過程的敘述,非常的謙卑敬佩。任正非是軍人出身的企業家,非常的低調有實力,在飛機場排隊打的的圖片讓人欽佩不已。再加上現在華為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通訊設備供應盛和世界第二的手機廠商。另外即將到來的5G、華為海思半導體的一步步成功,這讓每一箇中國人驕傲佩服。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再說說雷軍,雷軍是程序猿出身,創辦小米後也是非常親民,但對於華為的態度也是一樣,在紅米note7發佈會後,雷軍表示友商的子品牌一直在黑小米,華為是他非常佩服的企業,在創立小米之前是華為的鐵桿粉絲,會背任正非的很多談話,由此可見,華為和任正非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深遠。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至於說雷軍在發佈會上罕見發表,怒懟友商那也是針對榮耀,華為跟小米目前還搞不到一塊,賳一個級別,更多的是多多學習。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老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

纳加阔特的雪山
2019-01-14

關於華為說兩句。在業界多年,華為的群狼文化的確引領華為攻城略地,佔下了通信業,佔下了企業雲,佔下了手機,安防...華為進入的行業基本上都被華為順著產業鏈從頭吃到尾,搶了無數原產業鏈上企業的飯碗。對,華為就是這種通吃的風格。再看看被搶而黯然離場的各種外企,民企,原本相對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利益分配被徹底打破。大家被迫與狼性和加班文化著稱的華為對戰,原本相對和緩的生存環境被迫解體,企業和員工都被迫加入這場戰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激烈的競爭中利潤越來越薄而一一失敗離場。這是在中國市場上過去十多年不斷髮生的事情。直到最近,海外市場開始了對這場競爭的激烈反彈。不少以國外的政府為主導,以安全為理由開始拒絕這種對相關行業全產業鏈的衝擊,保護相關企業,企業員工和相對和緩的競爭環境。這個我覺得是需要一定反思的。

土豆先生123
2019-01-14

一路看下來,全是一邊倒向華為的,我個人沒用過國產手機不存在粉黑什麼的,主要是國內手機宣傳跟實際出入太大(本人也參與過產品宣傳策劃,知道國內的這些套路)我覺得吧,技術層面華為厲害(因為海思芯片的原因),營銷層面小米還真TMD牛逼,我覺得手機芯片方面,蘋果,高通相對好點,海思和MTK差不多,本人影像最深的是早年間那個什麼聚碳酸酯,奧氏體不鏽鋼的宣傳,搞得老闆問我你知道這個是什麼高級材料嗎?我說我們產品就在用,只是我們習慣叫PC料,早些年的小米手機維修過,說實話做工真不怎樣,扣成本的代價,早些年手機都一樣,華為也一樣爛,比如P6脫膠起翹等問題,本人10年結構工程師背景

LeoGo科技
2019-01-28

感謝您的閱讀!

雖然,華為和聯想幾乎都發起於20世界80年代,但是在早之前,和柳傳志器齊名的,可不是任正非,而是海爾的張瑞敏,任正非那時還是候中國企業中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並不拿任正非和柳傳志做比較;任正非似乎已經成了無冕之王。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雷軍在採訪的時候說,自己早年非常喜歡華為,甚至是華為的鐵桿粉絲,會被任正非的很多話,可見當初的雷軍確實是華為的“迷弟”。但是,在採訪中,他又針對榮耀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從子品牌創立之初,它總是找小米的茬,你想怎麼樣?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如何理解柳傳志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

如今,不管柳傳志還是雷軍,對於華為的態度,其實應該是佩服的。但是,柳傳志畢竟是功成名就,但是在看到任正非的華為在世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聯想和華為相比,似乎有所差距。用倪光南的話:華為的估值4000億美元。聯想的市值為80億美元,相差50倍!我相信柳傳志估計也心有不甘。

而雷軍和華為的態度逆轉,估計還是在榮耀科普了一把4800萬攝像頭,進行了爆發。實際上,從小米開始上線,就已經和華為是競爭對手。後來,榮耀的路線和小米出奇一致,實際上就是針對小米等性價比品牌的時候,雷軍估計也是感受到壓力,而這一次的怒懟,何嘗不是一次對於華為的不滿呢!

其實,華為的成就大,因為它根本不侷限於中國市場,從華為的運營商業務上就能看出來。同樣,雷軍和柳傳志也不侷限於中國市場,但是聯想的路線沒有照顧到中國市場消費者心理;雷軍是太照顧消費者心理;所以,國內消費者對於柳傳志印象遠遠沒有雷軍和任正非好。

華為不同,它的步伐和路線,是分開的,既照顧了國內消費者;也同樣做好了在國際市場:客戶為中心。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希望三家企業能夠都向好的方向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