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嘉慶,當了三年太上皇,其中真相背後隱藏了怎樣的政治危機?

8 個回答
木剑温不胜
2019-08-08

歷史上,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禪位之後的朝政仍然由乾隆一手掌控,嘉慶皇帝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什麼權利,一直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才真正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歷史上,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禪位之後的朝政仍然由乾隆一手掌控,嘉慶皇帝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什麼權利,一直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才真正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乾隆在位60年一直將最高權力牢牢抓在手中,不可能有人逼迫他。既然他不想交出權力,那為何還要主動禪位呢?有人說,乾隆是自己把自己逼得禪位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乾隆常把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視為榜樣,曾經立下承諾,說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最多隻做60年皇帝。立志的時候還覺得自己佔了很大便宜,因為康熙登基時只有8歲,當了61年皇帝,享年69歲。而乾隆登基時已經26歲了,給自己定下一個60年的目標首先他就得活到86歲。這可不容易,歷史上活到80歲的皇帝沒有幾個,能活到像他祖父康熙那麼大歲數的都很少。可能年輕時候的乾隆覺得自己能活86歲的概率不大,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承諾。

歷史上,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禪位之後的朝政仍然由乾隆一手掌控,嘉慶皇帝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什麼權利,一直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才真正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乾隆在位60年一直將最高權力牢牢抓在手中,不可能有人逼迫他。既然他不想交出權力,那為何還要主動禪位呢?有人說,乾隆是自己把自己逼得禪位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乾隆常把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視為榜樣,曾經立下承諾,說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最多隻做60年皇帝。立志的時候還覺得自己佔了很大便宜,因為康熙登基時只有8歲,當了61年皇帝,享年69歲。而乾隆登基時已經26歲了,給自己定下一個60年的目標首先他就得活到86歲。這可不容易,歷史上活到80歲的皇帝沒有幾個,能活到像他祖父康熙那麼大歲數的都很少。可能年輕時候的乾隆覺得自己能活86歲的概率不大,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承諾。

沒想到,乾隆就這麼打破了記錄,非常健康的活到了86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皇帝。皇帝說出去的話那叫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能改的。再加上乾隆60年的時候出現了一次日食,古時候的皇帝都把自己比作太陽,眼看著天上的太陽被天狗吃掉,本來就心虛的乾隆嚇壞了,以為上天要懲罰自己,於是趕緊兌現承諾,禪位給了嘉慶。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乾隆在為這麼多年,其他事情都還好,就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十分艱難。大家都知道清朝立儲都是把皇儲的名字寫好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等皇帝一死就讓大臣把密旨拿出來,宣讀新的皇帝人選。

歷史上,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禪位之後的朝政仍然由乾隆一手掌控,嘉慶皇帝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什麼權利,一直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才真正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乾隆在位60年一直將最高權力牢牢抓在手中,不可能有人逼迫他。既然他不想交出權力,那為何還要主動禪位呢?有人說,乾隆是自己把自己逼得禪位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乾隆常把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視為榜樣,曾經立下承諾,說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最多隻做60年皇帝。立志的時候還覺得自己佔了很大便宜,因為康熙登基時只有8歲,當了61年皇帝,享年69歲。而乾隆登基時已經26歲了,給自己定下一個60年的目標首先他就得活到86歲。這可不容易,歷史上活到80歲的皇帝沒有幾個,能活到像他祖父康熙那麼大歲數的都很少。可能年輕時候的乾隆覺得自己能活86歲的概率不大,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承諾。

沒想到,乾隆就這麼打破了記錄,非常健康的活到了86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皇帝。皇帝說出去的話那叫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能改的。再加上乾隆60年的時候出現了一次日食,古時候的皇帝都把自己比作太陽,眼看著天上的太陽被天狗吃掉,本來就心虛的乾隆嚇壞了,以為上天要懲罰自己,於是趕緊兌現承諾,禪位給了嘉慶。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乾隆在為這麼多年,其他事情都還好,就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十分艱難。大家都知道清朝立儲都是把皇儲的名字寫好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等皇帝一死就讓大臣把密旨拿出來,宣讀新的皇帝人選。

乾隆也是這麼幹的。乾一生有17個兒子,但是有11個在他去世前就死了。早在乾隆剛剛即位的時候,就密定皇次子永璉為太子,藏在匾額後面。結果兩年之後永璉就死了。之後乾隆又立皇七子永琮為皇太子,結果永琮兩歲時得了痘症,也死了。這下乾隆不敢輕易的立儲了,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感覺兒子剩的不多了,可以選擇的也少了。他才把比較看好的顒琰封為和碩嘉親王,怕再發生一些不好的事,就沒敢立為皇太子。直到乾隆六十年,他才立了忠厚老實的顒琰為皇太子,第二年直接禪位給他,這樣皇儲才算是立下了。

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之後,雖然改了年號,但是朝堂上的權利還握在乾隆手裡,每次上朝的時候嘉慶只能穿著龍袍坐在乾隆下面,只聽不發表意見,甚至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也被乾隆霸佔了去,嘉慶只能再另找宮殿居住。

歷史上,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禪位之後的朝政仍然由乾隆一手掌控,嘉慶皇帝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什麼權利,一直到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才真正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乾隆在位60年一直將最高權力牢牢抓在手中,不可能有人逼迫他。既然他不想交出權力,那為何還要主動禪位呢?有人說,乾隆是自己把自己逼得禪位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乾隆常把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視為榜樣,曾經立下承諾,說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最多隻做60年皇帝。立志的時候還覺得自己佔了很大便宜,因為康熙登基時只有8歲,當了61年皇帝,享年69歲。而乾隆登基時已經26歲了,給自己定下一個60年的目標首先他就得活到86歲。這可不容易,歷史上活到80歲的皇帝沒有幾個,能活到像他祖父康熙那麼大歲數的都很少。可能年輕時候的乾隆覺得自己能活86歲的概率不大,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承諾。

沒想到,乾隆就這麼打破了記錄,非常健康的活到了86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皇帝。皇帝說出去的話那叫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能改的。再加上乾隆60年的時候出現了一次日食,古時候的皇帝都把自己比作太陽,眼看著天上的太陽被天狗吃掉,本來就心虛的乾隆嚇壞了,以為上天要懲罰自己,於是趕緊兌現承諾,禪位給了嘉慶。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乾隆在為這麼多年,其他事情都還好,就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十分艱難。大家都知道清朝立儲都是把皇儲的名字寫好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等皇帝一死就讓大臣把密旨拿出來,宣讀新的皇帝人選。

乾隆也是這麼幹的。乾一生有17個兒子,但是有11個在他去世前就死了。早在乾隆剛剛即位的時候,就密定皇次子永璉為太子,藏在匾額後面。結果兩年之後永璉就死了。之後乾隆又立皇七子永琮為皇太子,結果永琮兩歲時得了痘症,也死了。這下乾隆不敢輕易的立儲了,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感覺兒子剩的不多了,可以選擇的也少了。他才把比較看好的顒琰封為和碩嘉親王,怕再發生一些不好的事,就沒敢立為皇太子。直到乾隆六十年,他才立了忠厚老實的顒琰為皇太子,第二年直接禪位給他,這樣皇儲才算是立下了。

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之後,雖然改了年號,但是朝堂上的權利還握在乾隆手裡,每次上朝的時候嘉慶只能穿著龍袍坐在乾隆下面,只聽不發表意見,甚至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也被乾隆霸佔了去,嘉慶只能再另找宮殿居住。

早在禪位的時候乾隆就對嘉慶說:“我禪位之後,那些軍國大事、人員安置的事,我怎能不管。我會親自教你處理這些事,皇帝你要好好學,將來知道該怎麼辦,不至於出錯。”(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可見,當初的禪位就是乾隆皇帝不情不願的選擇。

但是這種形式也有好處,可以使國家平穩的度過皇權交接的敏感時期,還能培養國家繼承人的執政能力。如果歷代皇帝都可以在感覺自己年老體衰、精力不濟時將繼承人扶上馬,送一程,大臣也就不用面臨站隊的問題,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在改朝換代時的動盪,國家也就會少一分內耗,多一些安穩。

小小嬴政
2019-07-21

1796年,乾隆下詔退位,其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登基,取年號為嘉慶,乾隆成為太上皇,與趙構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沒有退權,在長三年半的時間內,乾隆依舊成為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那麼,既然不想著放權,又為何將皇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1796年,乾隆下詔退位,其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登基,取年號為嘉慶,乾隆成為太上皇,與趙構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沒有退權,在長三年半的時間內,乾隆依舊成為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那麼,既然不想著放權,又為何將皇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1、太上皇介紹

我國曆史上,存在著幾十名太上皇,當然成為太上皇的原因不同。有的是被後世追封,例如老子、秦始皇的父親以及朱元璋的父親等;有的是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例如李淵、司馬衷與朱祁鎮等人;有的是自己退位成為太上皇,例如轉嫁責任的趙佶、殺害岳飛的趙構、以及為了兌現其年輕諾言時候的愛新覺羅弘曆等人。

被追封的以及被迫無奈退位的太上皇,當然沒有實權,而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往往在屈辱中去世,例如李淵與李隆基等人。

而主動退位的皇帝,是否有實權,還是看太上皇的意願。例如趙佶,將皇位交給自己的兒子之後不久,國家就被金朝滅亡,當然沒有實權。

56歲的趙構,在退位之後,聲稱自己頤養天年,不再過問政治,雖然趙構在25年太上皇歲月中,偶爾干預一些人事任免,但是大權完全被其養子以及後來的繼承人所控制,例如其養子為岳飛平反以及北伐等,趙構完全沒有過問。

1796年,乾隆下詔退位,其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登基,取年號為嘉慶,乾隆成為太上皇,與趙構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沒有退權,在長三年半的時間內,乾隆依舊成為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那麼,既然不想著放權,又為何將皇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1、太上皇介紹

我國曆史上,存在著幾十名太上皇,當然成為太上皇的原因不同。有的是被後世追封,例如老子、秦始皇的父親以及朱元璋的父親等;有的是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例如李淵、司馬衷與朱祁鎮等人;有的是自己退位成為太上皇,例如轉嫁責任的趙佶、殺害岳飛的趙構、以及為了兌現其年輕諾言時候的愛新覺羅弘曆等人。

被追封的以及被迫無奈退位的太上皇,當然沒有實權,而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往往在屈辱中去世,例如李淵與李隆基等人。

而主動退位的皇帝,是否有實權,還是看太上皇的意願。例如趙佶,將皇位交給自己的兒子之後不久,國家就被金朝滅亡,當然沒有實權。

56歲的趙構,在退位之後,聲稱自己頤養天年,不再過問政治,雖然趙構在25年太上皇歲月中,偶爾干預一些人事任免,但是大權完全被其養子以及後來的繼承人所控制,例如其養子為岳飛平反以及北伐等,趙構完全沒有過問。

而乾隆退位為太上皇之後,仍然牢牢的把握著皇權,永琰只不過是他的代言人罷了。

2、乾隆成為太上皇時候的政治危機

乾隆成為太上皇,雖然清朝還是在鼓吹天朝上國,但是已經面臨著危機四伏的局面。

一是乾隆年輕時候的承諾,具有乾隆在與大臣談論康熙帝的時候,乾隆感慨其爺爺取得豐功偉績,說了一堆的奉承話語。

最後說自己沒有德與能在皇位年限上超越自己的爺爺,因為古代具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規律,而古代的皇帝壽命一般都不是太長,活到七十的屈指可數,而乾隆繼位時候已經25,如果在皇位上60年,那麼其壽命達到85,這已經超越了古代任何皇帝的壽命了。

1796年,乾隆下詔退位,其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登基,取年號為嘉慶,乾隆成為太上皇,與趙構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沒有退權,在長三年半的時間內,乾隆依舊成為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那麼,既然不想著放權,又為何將皇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1、太上皇介紹

我國曆史上,存在著幾十名太上皇,當然成為太上皇的原因不同。有的是被後世追封,例如老子、秦始皇的父親以及朱元璋的父親等;有的是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例如李淵、司馬衷與朱祁鎮等人;有的是自己退位成為太上皇,例如轉嫁責任的趙佶、殺害岳飛的趙構、以及為了兌現其年輕諾言時候的愛新覺羅弘曆等人。

被追封的以及被迫無奈退位的太上皇,當然沒有實權,而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往往在屈辱中去世,例如李淵與李隆基等人。

而主動退位的皇帝,是否有實權,還是看太上皇的意願。例如趙佶,將皇位交給自己的兒子之後不久,國家就被金朝滅亡,當然沒有實權。

56歲的趙構,在退位之後,聲稱自己頤養天年,不再過問政治,雖然趙構在25年太上皇歲月中,偶爾干預一些人事任免,但是大權完全被其養子以及後來的繼承人所控制,例如其養子為岳飛平反以及北伐等,趙構完全沒有過問。

而乾隆退位為太上皇之後,仍然牢牢的把握著皇權,永琰只不過是他的代言人罷了。

2、乾隆成為太上皇時候的政治危機

乾隆成為太上皇,雖然清朝還是在鼓吹天朝上國,但是已經面臨著危機四伏的局面。

一是乾隆年輕時候的承諾,具有乾隆在與大臣談論康熙帝的時候,乾隆感慨其爺爺取得豐功偉績,說了一堆的奉承話語。

最後說自己沒有德與能在皇位年限上超越自己的爺爺,因為古代具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規律,而古代的皇帝壽命一般都不是太長,活到七十的屈指可數,而乾隆繼位時候已經25,如果在皇位上60年,那麼其壽命達到85,這已經超越了古代任何皇帝的壽命了。

但是乾隆會養生,壽命比較長,在85歲的時候,依舊不糊塗。為了兌現君無戲言的承諾,乾隆下詔退位,當然沒有將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

二是清朝危機四伏,雖然乾隆帝自詡十全武功,但是在乾隆末期,土地兼併非常嚴重,朝廷腐朽,因此清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是在退位時候,四川與湖北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八旗軍前去鎮壓,結果節節敗退。在鎮壓白蓮教起義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八旗軍已經走向沒落了。乾隆皇帝學宋徽宗,在危機時刻,將皇權讓位給自己兒子。

三是北部灣戰役,法國對於北部灣地區垂涎欲滴,先後向清軍多次挑釁。儘管清朝宣佈抵三是北部灣戰役,法國對於北部灣地區垂涎欲滴,先後向清軍多次挑釁。儘管清朝宣佈抵抗法國取得了勝利,但是清朝損失非常的慘重。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拿破崙感嘆道,清朝是一個熟睡的獅子。

在乾隆成為太上皇之後,仍然牢牢的掌握著大權。嘉慶雖然坐在龍椅之上,但是沒有一點兒實權。決策等都由乾隆制定,而嘉慶只要有一點想要奪權的意思,就會被乾隆大聲呵斥,成為這樣的皇帝,嘉慶自然非常委屈。不僅如此,嘉慶還受權臣和珅的欺負。

1796年,乾隆下詔退位,其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登基,取年號為嘉慶,乾隆成為太上皇,與趙構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沒有退權,在長三年半的時間內,乾隆依舊成為清王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那麼,既然不想著放權,又為何將皇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1、太上皇介紹

我國曆史上,存在著幾十名太上皇,當然成為太上皇的原因不同。有的是被後世追封,例如老子、秦始皇的父親以及朱元璋的父親等;有的是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例如李淵、司馬衷與朱祁鎮等人;有的是自己退位成為太上皇,例如轉嫁責任的趙佶、殺害岳飛的趙構、以及為了兌現其年輕諾言時候的愛新覺羅弘曆等人。

被追封的以及被迫無奈退位的太上皇,當然沒有實權,而被迫無奈成為太上皇,往往在屈辱中去世,例如李淵與李隆基等人。

而主動退位的皇帝,是否有實權,還是看太上皇的意願。例如趙佶,將皇位交給自己的兒子之後不久,國家就被金朝滅亡,當然沒有實權。

56歲的趙構,在退位之後,聲稱自己頤養天年,不再過問政治,雖然趙構在25年太上皇歲月中,偶爾干預一些人事任免,但是大權完全被其養子以及後來的繼承人所控制,例如其養子為岳飛平反以及北伐等,趙構完全沒有過問。

而乾隆退位為太上皇之後,仍然牢牢的把握著皇權,永琰只不過是他的代言人罷了。

2、乾隆成為太上皇時候的政治危機

乾隆成為太上皇,雖然清朝還是在鼓吹天朝上國,但是已經面臨著危機四伏的局面。

一是乾隆年輕時候的承諾,具有乾隆在與大臣談論康熙帝的時候,乾隆感慨其爺爺取得豐功偉績,說了一堆的奉承話語。

最後說自己沒有德與能在皇位年限上超越自己的爺爺,因為古代具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規律,而古代的皇帝壽命一般都不是太長,活到七十的屈指可數,而乾隆繼位時候已經25,如果在皇位上60年,那麼其壽命達到85,這已經超越了古代任何皇帝的壽命了。

但是乾隆會養生,壽命比較長,在85歲的時候,依舊不糊塗。為了兌現君無戲言的承諾,乾隆下詔退位,當然沒有將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

二是清朝危機四伏,雖然乾隆帝自詡十全武功,但是在乾隆末期,土地兼併非常嚴重,朝廷腐朽,因此清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是在退位時候,四川與湖北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八旗軍前去鎮壓,結果節節敗退。在鎮壓白蓮教起義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八旗軍已經走向沒落了。乾隆皇帝學宋徽宗,在危機時刻,將皇權讓位給自己兒子。

三是北部灣戰役,法國對於北部灣地區垂涎欲滴,先後向清軍多次挑釁。儘管清朝宣佈抵三是北部灣戰役,法國對於北部灣地區垂涎欲滴,先後向清軍多次挑釁。儘管清朝宣佈抵抗法國取得了勝利,但是清朝損失非常的慘重。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拿破崙感嘆道,清朝是一個熟睡的獅子。

在乾隆成為太上皇之後,仍然牢牢的掌握著大權。嘉慶雖然坐在龍椅之上,但是沒有一點兒實權。決策等都由乾隆制定,而嘉慶只要有一點想要奪權的意思,就會被乾隆大聲呵斥,成為這樣的皇帝,嘉慶自然非常委屈。不僅如此,嘉慶還受權臣和珅的欺負。

而和珅成為了首席大學士與軍機處大臣,權傾天下,即使嘉慶帝也要對於和珅畢恭畢敬。當然嘉慶對於和珅的飛揚跋扈非常的反感,嘉慶越是對於和珅謙卑,和珅越是得意忘形,甚至騎馬到圓明園等。這也為嘉慶後來除掉和珅埋下伏筆。

浩瀚文史
2019-07-23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繼位後,很快就將傳位給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但是可惜永璉只活了9歲就離開了。

之後不久,皇后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決定將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但是可惜傳位詔書剛放上正大光明匾,2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

連續失去2個孩子的乾隆,就像受了詛咒一樣,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了。

乾隆只得在其他孩子中選擇繼位人,第三位太子皇十五子永琰,忠厚老實,就被乾隆選為繼位人了,但是乾隆一直沒有敢宣佈他是太子,害怕再次受到詛咒,永琰也被上天所帶走,於是直到他禪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佈於眾。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繼位後,很快就將傳位給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但是可惜永璉只活了9歲就離開了。

之後不久,皇后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決定將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但是可惜傳位詔書剛放上正大光明匾,2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

連續失去2個孩子的乾隆,就像受了詛咒一樣,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了。

乾隆只得在其他孩子中選擇繼位人,第三位太子皇十五子永琰,忠厚老實,就被乾隆選為繼位人了,但是乾隆一直沒有敢宣佈他是太子,害怕再次受到詛咒,永琰也被上天所帶走,於是直到他禪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佈於眾。

禪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乾隆禪讓皇位的想法從繼位開始就已經產生了,在乾隆的登基大典上禱告:“

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在康熙和雍正70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接手了一個太平盛世,60年的為君生涯,讓他嚐盡了當皇帝的甜頭,傳位思想開始產生了變化。

乾隆25年的時候,乾隆表示:”只要自己的母親健在,即使在位 60年,也不進行傳位,雖然公開表示了傳位的想法,但是行動上卻十分消極,真是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繼位後,很快就將傳位給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但是可惜永璉只活了9歲就離開了。

之後不久,皇后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決定將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但是可惜傳位詔書剛放上正大光明匾,2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

連續失去2個孩子的乾隆,就像受了詛咒一樣,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了。

乾隆只得在其他孩子中選擇繼位人,第三位太子皇十五子永琰,忠厚老實,就被乾隆選為繼位人了,但是乾隆一直沒有敢宣佈他是太子,害怕再次受到詛咒,永琰也被上天所帶走,於是直到他禪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佈於眾。

禪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乾隆禪讓皇位的想法從繼位開始就已經產生了,在乾隆的登基大典上禱告:“

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在康熙和雍正70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接手了一個太平盛世,60年的為君生涯,讓他嚐盡了當皇帝的甜頭,傳位思想開始產生了變化。

乾隆25年的時候,乾隆表示:”只要自己的母親健在,即使在位 60年,也不進行傳位,雖然公開表示了傳位的想法,但是行動上卻十分消極,真是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

乾隆42年,皇太后去世,乾隆失去了不歸政的藉口。

第二年,有一個叫金從善的官員上書,請立太子,這讓乾隆十分惱火,他認為這是對他不傳位的挑戰,於是下令將金從善斬首。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大臣們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言論了,更不敢提及禪位了。

乾隆40年,乾隆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到乾隆45年時,他開始行走困難,到了乾隆49年的時候,開始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老年病,這使得乾隆不得不將繼位是許下的諾言實現。

乾隆58年的時候,終於將禪位事情提上了日程,並乾隆60年9月公佈了38年前立下的儲位密旨。

終於在85歲的時候,決定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永琰,並於新年的時候舉行傳位大典。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繼位後,很快就將傳位給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但是可惜永璉只活了9歲就離開了。

之後不久,皇后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決定將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但是可惜傳位詔書剛放上正大光明匾,2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

連續失去2個孩子的乾隆,就像受了詛咒一樣,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了。

乾隆只得在其他孩子中選擇繼位人,第三位太子皇十五子永琰,忠厚老實,就被乾隆選為繼位人了,但是乾隆一直沒有敢宣佈他是太子,害怕再次受到詛咒,永琰也被上天所帶走,於是直到他禪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佈於眾。

禪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乾隆禪讓皇位的想法從繼位開始就已經產生了,在乾隆的登基大典上禱告:“

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在康熙和雍正70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接手了一個太平盛世,60年的為君生涯,讓他嚐盡了當皇帝的甜頭,傳位思想開始產生了變化。

乾隆25年的時候,乾隆表示:”只要自己的母親健在,即使在位 60年,也不進行傳位,雖然公開表示了傳位的想法,但是行動上卻十分消極,真是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

乾隆42年,皇太后去世,乾隆失去了不歸政的藉口。

第二年,有一個叫金從善的官員上書,請立太子,這讓乾隆十分惱火,他認為這是對他不傳位的挑戰,於是下令將金從善斬首。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大臣們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言論了,更不敢提及禪位了。

乾隆40年,乾隆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到乾隆45年時,他開始行走困難,到了乾隆49年的時候,開始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老年病,這使得乾隆不得不將繼位是許下的諾言實現。

乾隆58年的時候,終於將禪位事情提上了日程,並乾隆60年9月公佈了38年前立下的儲位密旨。

終於在85歲的時候,決定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永琰,並於新年的時候舉行傳位大典。

三年傀儡皇帝

乾隆終於在大臣們連哄帶騙下,交出了玉璽。年近90的乾隆皇帝,當起了太上皇,但是卻只是將:“郊、壇、宗、社諸祭祀”的行禮的事情交給嘉慶做。

各部門的重要奏章、接近百官等事情都需要乾隆一同批閱。這讓嘉慶非常鬱悶,有他這位十全武功的父親在,嘉慶就只能當傀儡皇帝。更要命的是,除了年老錯邁的父親外,還有一個權傾朝野的和珅處處攬權,處處與自己作對。

乾隆會退位,是因為虛榮心,而他退位不讓權也是他的虛榮心。85歲的乾隆當了太上皇,卻不服老,說自己身體很健康,仍然能處理政事,他認為嘉慶經驗不足,需要學習,不願意放權力,直到他89歲壽終正寢也沒有離開養心殿。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起源於堯舜,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皇帝禪讓的就很少,而像乾隆這樣實踐自己諾言的,而主動傳位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他退位並不徹底,但是也是非常難得的。

受上天詛咒的皇太子

乾隆的晚年一直被立儲這個問題所困擾,雖然乾隆的兒子多,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太能活了,把許多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他還依然身體健康。

雍正還在位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是乾隆的嫡福晉所生,以前從來沒有一位嫡長子繼位,所以雍正非常重視這個孫子,並親自給他取名叫永璉,暗示乾隆立這孩子為太子。

乾隆繼位後,很快就將傳位給永璉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但是可惜永璉只活了9歲就離開了。

之後不久,皇后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決定將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但是可惜傳位詔書剛放上正大光明匾,2歲的永琮也離開了人間。

連續失去2個孩子的乾隆,就像受了詛咒一樣,再也不敢立嫡子為太子了。

乾隆只得在其他孩子中選擇繼位人,第三位太子皇十五子永琰,忠厚老實,就被乾隆選為繼位人了,但是乾隆一直沒有敢宣佈他是太子,害怕再次受到詛咒,永琰也被上天所帶走,於是直到他禪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佈於眾。

禪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乾隆禪讓皇位的想法從繼位開始就已經產生了,在乾隆的登基大典上禱告:“

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在康熙和雍正70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接手了一個太平盛世,60年的為君生涯,讓他嚐盡了當皇帝的甜頭,傳位思想開始產生了變化。

乾隆25年的時候,乾隆表示:”只要自己的母親健在,即使在位 60年,也不進行傳位,雖然公開表示了傳位的想法,但是行動上卻十分消極,真是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

乾隆42年,皇太后去世,乾隆失去了不歸政的藉口。

第二年,有一個叫金從善的官員上書,請立太子,這讓乾隆十分惱火,他認為這是對他不傳位的挑戰,於是下令將金從善斬首。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大臣們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言論了,更不敢提及禪位了。

乾隆40年,乾隆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到乾隆45年時,他開始行走困難,到了乾隆49年的時候,開始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老年病,這使得乾隆不得不將繼位是許下的諾言實現。

乾隆58年的時候,終於將禪位事情提上了日程,並乾隆60年9月公佈了38年前立下的儲位密旨。

終於在85歲的時候,決定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永琰,並於新年的時候舉行傳位大典。

三年傀儡皇帝

乾隆終於在大臣們連哄帶騙下,交出了玉璽。年近90的乾隆皇帝,當起了太上皇,但是卻只是將:“郊、壇、宗、社諸祭祀”的行禮的事情交給嘉慶做。

各部門的重要奏章、接近百官等事情都需要乾隆一同批閱。這讓嘉慶非常鬱悶,有他這位十全武功的父親在,嘉慶就只能當傀儡皇帝。更要命的是,除了年老錯邁的父親外,還有一個權傾朝野的和珅處處攬權,處處與自己作對。

這三年的傀儡皇帝時期,給了嘉慶韜光養晦的機會,讓嘉慶看清朝局,得以在乾隆殯天后,一舉剷除朝中的貪汙勢力,正所謂“抄了和珅,肥了嘉慶”,這大概是乾隆送給自己兒子最大的登基禮物了。

波波戏说历史
2019-07-22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當中,深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也只有幾十位,不少還是形勢所逼,如李淵、宋徽宗,但終歸是少數。被後人津津樂道,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為何禪讓皇位選擇當太上皇呢?

一、乾隆確實太老了。

乾隆登機時已是25歲,退位時已是85歲高齡,執政60年。人到七十古來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更別說皇帝,但這畢竟只是個美好的想法。估計年輕時的乾隆,也沒想到自己能活到這般歲數,所以喜歡拿爺爺的執政時間說事。要是知道自己這麼能活,他還會這樣說嗎?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當中,深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也只有幾十位,不少還是形勢所逼,如李淵、宋徽宗,但終歸是少數。被後人津津樂道,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為何禪讓皇位選擇當太上皇呢?

一、乾隆確實太老了。

乾隆登機時已是25歲,退位時已是85歲高齡,執政60年。人到七十古來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更別說皇帝,但這畢竟只是個美好的想法。估計年輕時的乾隆,也沒想到自己能活到這般歲數,所以喜歡拿爺爺的執政時間說事。要是知道自己這麼能活,他還會這樣說嗎?



二、向爺爺康熙致敬。

乾隆從小就受到了康熙的厚愛,有很多史書都說,康熙的九子奪位大戰之中,康熙之所以最終傳位給雍正,真正原因是因為看中了雍正的兒子乾隆。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當中,深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也只有幾十位,不少還是形勢所逼,如李淵、宋徽宗,但終歸是少數。被後人津津樂道,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為何禪讓皇位選擇當太上皇呢?

一、乾隆確實太老了。

乾隆登機時已是25歲,退位時已是85歲高齡,執政60年。人到七十古來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更別說皇帝,但這畢竟只是個美好的想法。估計年輕時的乾隆,也沒想到自己能活到這般歲數,所以喜歡拿爺爺的執政時間說事。要是知道自己這麼能活,他還會這樣說嗎?



二、向爺爺康熙致敬。

乾隆從小就受到了康熙的厚愛,有很多史書都說,康熙的九子奪位大戰之中,康熙之所以最終傳位給雍正,真正原因是因為看中了雍正的兒子乾隆。



皇家血統是皇帝執政的根基。

父親雍正的嚴苛政策,幾乎得罪了天下人。將父親雍正作為楷模,很顯然是不明智之舉。乾隆很自然的將一代聖君康熙,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康熙只當了61年皇帝,在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自己在執政60年時選擇主動退位,既是向爺爺致敬,也必將載入青史。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當中,深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也只有幾十位,不少還是形勢所逼,如李淵、宋徽宗,但終歸是少數。被後人津津樂道,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為何禪讓皇位選擇當太上皇呢?

一、乾隆確實太老了。

乾隆登機時已是25歲,退位時已是85歲高齡,執政60年。人到七十古來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更別說皇帝,但這畢竟只是個美好的想法。估計年輕時的乾隆,也沒想到自己能活到這般歲數,所以喜歡拿爺爺的執政時間說事。要是知道自己這麼能活,他還會這樣說嗎?



二、向爺爺康熙致敬。

乾隆從小就受到了康熙的厚愛,有很多史書都說,康熙的九子奪位大戰之中,康熙之所以最終傳位給雍正,真正原因是因為看中了雍正的兒子乾隆。



皇家血統是皇帝執政的根基。

父親雍正的嚴苛政策,幾乎得罪了天下人。將父親雍正作為楷模,很顯然是不明智之舉。乾隆很自然的將一代聖君康熙,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康熙只當了61年皇帝,在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自己在執政60年時選擇主動退位,既是向爺爺致敬,也必將載入青史。



三、退位不放權,兩全其美之事。

乾隆雖已退位,但並未真正放權。嘉慶皇帝大小事物還是得請示乾隆,早請示、晚彙報制度堅持的非常不錯;再加上有和珅這樣的權臣鞍前馬後,聽後差遣,王朝的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乾隆手中。再加上乾隆確實年歲已高,精力有限,讓兒子歷練歷練,分擔點瑣事,也是兩全其美之事。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當中,深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也只有幾十位,不少還是形勢所逼,如李淵、宋徽宗,但終歸是少數。被後人津津樂道,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為何禪讓皇位選擇當太上皇呢?

一、乾隆確實太老了。

乾隆登機時已是25歲,退位時已是85歲高齡,執政60年。人到七十古來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更別說皇帝,但這畢竟只是個美好的想法。估計年輕時的乾隆,也沒想到自己能活到這般歲數,所以喜歡拿爺爺的執政時間說事。要是知道自己這麼能活,他還會這樣說嗎?



二、向爺爺康熙致敬。

乾隆從小就受到了康熙的厚愛,有很多史書都說,康熙的九子奪位大戰之中,康熙之所以最終傳位給雍正,真正原因是因為看中了雍正的兒子乾隆。



皇家血統是皇帝執政的根基。

父親雍正的嚴苛政策,幾乎得罪了天下人。將父親雍正作為楷模,很顯然是不明智之舉。乾隆很自然的將一代聖君康熙,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康熙只當了61年皇帝,在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自己在執政60年時選擇主動退位,既是向爺爺致敬,也必將載入青史。



三、退位不放權,兩全其美之事。

乾隆雖已退位,但並未真正放權。嘉慶皇帝大小事物還是得請示乾隆,早請示、晚彙報制度堅持的非常不錯;再加上有和珅這樣的權臣鞍前馬後,聽後差遣,王朝的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乾隆手中。再加上乾隆確實年歲已高,精力有限,讓兒子歷練歷練,分擔點瑣事,也是兩全其美之事。



四、轉嫁矛盾,成就十全之美名。

和珅是乾隆時期有名的大臣,其知名度並不亞於主子乾隆。和珅的出名在於貪,據統計,其貪汙8億至11億兩白銀,加上所有黃金及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政府當時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是乾隆時期政治生態的縮影,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之腐敗可想而知。在貧窮落後的封建社會,老百姓的生活狀態自不待言。以十全自稱的乾隆,自然能夠意識到。交出皇位,自然將矛盾轉嫁到兒子嘉慶頭上。

乾隆也是有操守的,你說呢?

大脚姑娘碎碎念
2019-07-23

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在壽終正寢之時,才卸下皇帝的稱號,很少有太上皇的出現。太上皇雖然很尊貴,但是手中沒有權力,相比較於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悽慘。

歷史上有幾種類型的太上皇:一是在朝政混亂時期,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比如唐哀帝禪位朱溫;二是皇帝當膩了,想要過過清閒的日子,比如宋孝宗;三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國家困難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四是名義上退位,實則還掌握國家大權的太上皇,比如乾隆。

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在壽終正寢之時,才卸下皇帝的稱號,很少有太上皇的出現。太上皇雖然很尊貴,但是手中沒有權力,相比較於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悽慘。

歷史上有幾種類型的太上皇:一是在朝政混亂時期,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比如唐哀帝禪位朱溫;二是皇帝當膩了,想要過過清閒的日子,比如宋孝宗;三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國家困難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四是名義上退位,實則還掌握國家大權的太上皇,比如乾隆。

乾隆禪位

乾隆六十年,85歲高齡的乾隆宣佈將皇位禪讓於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自稱太上皇。

雖然乾隆延續了康乾盛世,但是乾隆末年盛世不再,危機四伏,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外國列強對清朝虎視眈眈,乾隆雖然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但是在禪讓時宣佈: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乾隆雖然禪位,但是依然緊緊抓住行政大權不放,很顯然,乾隆不想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太上皇。

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在壽終正寢之時,才卸下皇帝的稱號,很少有太上皇的出現。太上皇雖然很尊貴,但是手中沒有權力,相比較於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悽慘。

歷史上有幾種類型的太上皇:一是在朝政混亂時期,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比如唐哀帝禪位朱溫;二是皇帝當膩了,想要過過清閒的日子,比如宋孝宗;三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國家困難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四是名義上退位,實則還掌握國家大權的太上皇,比如乾隆。

乾隆禪位

乾隆六十年,85歲高齡的乾隆宣佈將皇位禪讓於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自稱太上皇。

雖然乾隆延續了康乾盛世,但是乾隆末年盛世不再,危機四伏,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外國列強對清朝虎視眈眈,乾隆雖然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但是在禪讓時宣佈: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乾隆雖然禪位,但是依然緊緊抓住行政大權不放,很顯然,乾隆不想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太上皇。

既然乾隆不想放權,那為什麼還要讓政治經驗不足的嘉慶當皇帝,不是多此一舉嗎?

第一、乾隆禪讓皇位是為了履行六十年前許下的承諾

根據眾多的史料記載,康熙與乾隆爺孫兩的關係特別好,乾隆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爺爺。在乾隆元年,剛坐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就虔誠地禱告:

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乾隆當時禱告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能夠長命百歲,但是在執政六十年後就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後代,絕對不會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政治六十一年的記錄。因為清朝的皇帝壽命普遍不長,當時的乾隆也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長壽。

君無戲言,乾隆在六十年後退位也是對孝道宣揚。

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在壽終正寢之時,才卸下皇帝的稱號,很少有太上皇的出現。太上皇雖然很尊貴,但是手中沒有權力,相比較於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悽慘。

歷史上有幾種類型的太上皇:一是在朝政混亂時期,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比如唐哀帝禪位朱溫;二是皇帝當膩了,想要過過清閒的日子,比如宋孝宗;三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國家困難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四是名義上退位,實則還掌握國家大權的太上皇,比如乾隆。

乾隆禪位

乾隆六十年,85歲高齡的乾隆宣佈將皇位禪讓於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自稱太上皇。

雖然乾隆延續了康乾盛世,但是乾隆末年盛世不再,危機四伏,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外國列強對清朝虎視眈眈,乾隆雖然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但是在禪讓時宣佈: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乾隆雖然禪位,但是依然緊緊抓住行政大權不放,很顯然,乾隆不想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太上皇。

既然乾隆不想放權,那為什麼還要讓政治經驗不足的嘉慶當皇帝,不是多此一舉嗎?

第一、乾隆禪讓皇位是為了履行六十年前許下的承諾

根據眾多的史料記載,康熙與乾隆爺孫兩的關係特別好,乾隆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爺爺。在乾隆元年,剛坐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就虔誠地禱告:

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乾隆當時禱告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能夠長命百歲,但是在執政六十年後就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後代,絕對不會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政治六十一年的記錄。因為清朝的皇帝壽命普遍不長,當時的乾隆也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長壽。

君無戲言,乾隆在六十年後退位也是對孝道宣揚。

第二、禪讓皇位可以避免皇子奪嫡的情況再次發生

乾隆是有名的風流皇帝,記錄在冊的嬪妃一共四十多位,有十七名皇子和十位公主。

乾隆的爸爸雍正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悲劇再次上演,建立了祕密立儲制度,乾隆成為祕密立儲制度的第一代。雍正子嗣數量不多,乾隆排名第四,前面的三位兄長已經去世,乾隆能夠避免兄弟鬥爭順利當上皇帝是有一定的運氣。

乾隆共有十七名皇子,就算採用祕密立儲制度,難以保證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禍起蕭牆的悲劇極有可能再次重演。乾隆禪位於嘉慶,可以實現最高政治權力的平穩交接,可以幫助嘉慶穩住根基,朝堂安寧。

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在壽終正寢之時,才卸下皇帝的稱號,很少有太上皇的出現。太上皇雖然很尊貴,但是手中沒有權力,相比較於自己當皇帝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悽慘。

歷史上有幾種類型的太上皇:一是在朝政混亂時期,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比如唐哀帝禪位朱溫;二是皇帝當膩了,想要過過清閒的日子,比如宋孝宗;三是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國家困難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四是名義上退位,實則還掌握國家大權的太上皇,比如乾隆。

乾隆禪位

乾隆六十年,85歲高齡的乾隆宣佈將皇位禪讓於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自稱太上皇。

雖然乾隆延續了康乾盛世,但是乾隆末年盛世不再,危機四伏,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外國列強對清朝虎視眈眈,乾隆雖然將皇位禪讓給嘉慶,但是在禪讓時宣佈: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乾隆雖然禪位,但是依然緊緊抓住行政大權不放,很顯然,乾隆不想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太上皇。

既然乾隆不想放權,那為什麼還要讓政治經驗不足的嘉慶當皇帝,不是多此一舉嗎?

第一、乾隆禪讓皇位是為了履行六十年前許下的承諾

根據眾多的史料記載,康熙與乾隆爺孫兩的關係特別好,乾隆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爺爺。在乾隆元年,剛坐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就虔誠地禱告:

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乾隆當時禱告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能夠長命百歲,但是在執政六十年後就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後代,絕對不會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政治六十一年的記錄。因為清朝的皇帝壽命普遍不長,當時的乾隆也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長壽。

君無戲言,乾隆在六十年後退位也是對孝道宣揚。

第二、禪讓皇位可以避免皇子奪嫡的情況再次發生

乾隆是有名的風流皇帝,記錄在冊的嬪妃一共四十多位,有十七名皇子和十位公主。

乾隆的爸爸雍正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悲劇再次上演,建立了祕密立儲制度,乾隆成為祕密立儲制度的第一代。雍正子嗣數量不多,乾隆排名第四,前面的三位兄長已經去世,乾隆能夠避免兄弟鬥爭順利當上皇帝是有一定的運氣。

乾隆共有十七名皇子,就算採用祕密立儲制度,難以保證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禍起蕭牆的悲劇極有可能再次重演。乾隆禪位於嘉慶,可以實現最高政治權力的平穩交接,可以幫助嘉慶穩住根基,朝堂安寧。

第三、嘉慶需要時間培養自己的政治力量

乾隆年間,和珅憑藉乾隆的寵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並且在乾隆末年在朝堂上建立了自己政治體系,成為嘉慶登基後培養自己政治力量的第一阻力。

嘉慶表面對和珅尊敬有加,實則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力量,為了就是大權在握的那天能夠將和珅扳倒。乾隆的禪讓是對嘉慶很好的掩護,他給了嘉慶足夠的籌備時間。

所以在乾隆駕崩後短短數日,嘉慶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及其黨羽清除。

我認為,乾隆提前禪位,履行承諾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他在佈一個局,讓天下江山更加穩固的局。

小姐姐讲史
2019-07-22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初一,風和日麗,在太和殿內,85歲的乾隆舉行隆重的歸政大典,他正式升級為太上皇帝。他在皇位上已經工作了六十年,乾隆授傳國玉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大聲宣讀,乾隆的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天下皆知。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初一,風和日麗,在太和殿內,85歲的乾隆舉行隆重的歸政大典,他正式升級為太上皇帝。他在皇位上已經工作了六十年,乾隆授傳國玉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大聲宣讀,乾隆的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天下皆知。

(乾隆晚年畫像

這次禪位可是乾隆爺主動禪位,讓人感到他和歷史上大多數皇帝的腦回路不同,縱觀歷史無數的皇帝都是死死地護住皇位,有的為了保住地位不惜血洗皇宮。

即使有少數讓位給兒子的皇帝也多是無奈,例如李淵讓位李世民,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把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殺了,李淵一看情況不妙不得不讓;北宋宋徽宗時,內憂外患,農民起義不斷,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爆發,金軍兵臨城下,宋徽宗才匆匆把皇位傳給太子。

作為和平年代的乾隆主動禪位,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原因及其中包含的政治危機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乾隆對康熙大帝的崇拜

原來乾隆非常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他爺爺康熙在皇位上工作了61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8歲登基。16歲鬥敗鰲拜奪回大權,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沙俄,被尊為“千古一帝”。乾隆在位期間也一直學習康熙的治國之道,就連自己的墓地也是選在康熙的清東陵。乾隆不想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這有很重要的意義。此外,為了給雍正和自己的皇位再一次正名。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初一,風和日麗,在太和殿內,85歲的乾隆舉行隆重的歸政大典,他正式升級為太上皇帝。他在皇位上已經工作了六十年,乾隆授傳國玉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大聲宣讀,乾隆的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天下皆知。

(乾隆晚年畫像

這次禪位可是乾隆爺主動禪位,讓人感到他和歷史上大多數皇帝的腦回路不同,縱觀歷史無數的皇帝都是死死地護住皇位,有的為了保住地位不惜血洗皇宮。

即使有少數讓位給兒子的皇帝也多是無奈,例如李淵讓位李世民,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把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殺了,李淵一看情況不妙不得不讓;北宋宋徽宗時,內憂外患,農民起義不斷,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爆發,金軍兵臨城下,宋徽宗才匆匆把皇位傳給太子。

作為和平年代的乾隆主動禪位,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原因及其中包含的政治危機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乾隆對康熙大帝的崇拜

原來乾隆非常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他爺爺康熙在皇位上工作了61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8歲登基。16歲鬥敗鰲拜奪回大權,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沙俄,被尊為“千古一帝”。乾隆在位期間也一直學習康熙的治國之道,就連自己的墓地也是選在康熙的清東陵。乾隆不想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這有很重要的意義。此外,為了給雍正和自己的皇位再一次正名。

(康熙畫像)

二、藉助禪位為父親雍正和自己的皇位正名

由於康熙在位時間太長,這讓他的太子爺胤礽非常焦急,熬到30多了還是太子,不知何時是個頭。所以康熙最愛的兒子太子胤礽想要提前上位,表現太露骨被康熙廢了,還一連廢了兩次。皇子們之間鬥得你死我活,觸目驚心,康熙為此心力交瘁,因此到死都沒有明確確立皇位的繼承人,導致最後發生了更為慘烈的皇權之爭。

所以很多人認為乾隆的父親雍正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他的上位經過慘烈的“九子奪嫡”手足相殘,讓天下人懷疑,爭議他“矯詔”。試想,自己父親的皇位都不正,自己的皇位能正?乾隆曾多次向大家展示“康熙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自撫育,祖孫情深”,也多是這個原因。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初一,風和日麗,在太和殿內,85歲的乾隆舉行隆重的歸政大典,他正式升級為太上皇帝。他在皇位上已經工作了六十年,乾隆授傳國玉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大聲宣讀,乾隆的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天下皆知。

(乾隆晚年畫像

這次禪位可是乾隆爺主動禪位,讓人感到他和歷史上大多數皇帝的腦回路不同,縱觀歷史無數的皇帝都是死死地護住皇位,有的為了保住地位不惜血洗皇宮。

即使有少數讓位給兒子的皇帝也多是無奈,例如李淵讓位李世民,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把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殺了,李淵一看情況不妙不得不讓;北宋宋徽宗時,內憂外患,農民起義不斷,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爆發,金軍兵臨城下,宋徽宗才匆匆把皇位傳給太子。

作為和平年代的乾隆主動禪位,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原因及其中包含的政治危機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乾隆對康熙大帝的崇拜

原來乾隆非常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他爺爺康熙在皇位上工作了61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8歲登基。16歲鬥敗鰲拜奪回大權,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沙俄,被尊為“千古一帝”。乾隆在位期間也一直學習康熙的治國之道,就連自己的墓地也是選在康熙的清東陵。乾隆不想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這有很重要的意義。此外,為了給雍正和自己的皇位再一次正名。

(康熙畫像)

二、藉助禪位為父親雍正和自己的皇位正名

由於康熙在位時間太長,這讓他的太子爺胤礽非常焦急,熬到30多了還是太子,不知何時是個頭。所以康熙最愛的兒子太子胤礽想要提前上位,表現太露骨被康熙廢了,還一連廢了兩次。皇子們之間鬥得你死我活,觸目驚心,康熙為此心力交瘁,因此到死都沒有明確確立皇位的繼承人,導致最後發生了更為慘烈的皇權之爭。

所以很多人認為乾隆的父親雍正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他的上位經過慘烈的“九子奪嫡”手足相殘,讓天下人懷疑,爭議他“矯詔”。試想,自己父親的皇位都不正,自己的皇位能正?乾隆曾多次向大家展示“康熙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自撫育,祖孫情深”,也多是這個原因。


三、乾隆曾經的誓言:

乾隆剛一上位就對列祖列宗焚香立誓,為了尊敬自己的皇爺爺康熙,為了大清江山的穩固他決定只在位六十年,絕對不到第六十一年。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活這麼大年紀85歲了還很健壯,超過了自己的爺爺康熙(69歲駕崩)和父親雍正(45歲登基58歲駕崩)。他心裡後悔自己當初嘴賤發了這麼個誓言,禪讓皇位自然不是真心。

在禪讓大典上他下詔說:

我25歲繼位時,曾經對天發誓,我如果能在位60年,就一定會傳位給皇太子不敢和皇祖(康熙)在位年數一樣,現在我已經在位60年了,不敢食言,決定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他如一時難以處理朝政,由我訓政。”

從詔書中可看到,乾隆的禪讓只是個形式。實際上乾隆也並沒有讓出皇權,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爺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顒琰成了標準的傀儡皇帝。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初一,風和日麗,在太和殿內,85歲的乾隆舉行隆重的歸政大典,他正式升級為太上皇帝。他在皇位上已經工作了六十年,乾隆授傳國玉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大聲宣讀,乾隆的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天下皆知。

(乾隆晚年畫像

這次禪位可是乾隆爺主動禪位,讓人感到他和歷史上大多數皇帝的腦回路不同,縱觀歷史無數的皇帝都是死死地護住皇位,有的為了保住地位不惜血洗皇宮。

即使有少數讓位給兒子的皇帝也多是無奈,例如李淵讓位李世民,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把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殺了,李淵一看情況不妙不得不讓;北宋宋徽宗時,內憂外患,農民起義不斷,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爆發,金軍兵臨城下,宋徽宗才匆匆把皇位傳給太子。

作為和平年代的乾隆主動禪位,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原因及其中包含的政治危機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乾隆對康熙大帝的崇拜

原來乾隆非常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他爺爺康熙在皇位上工作了61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8歲登基。16歲鬥敗鰲拜奪回大權,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沙俄,被尊為“千古一帝”。乾隆在位期間也一直學習康熙的治國之道,就連自己的墓地也是選在康熙的清東陵。乾隆不想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這有很重要的意義。此外,為了給雍正和自己的皇位再一次正名。

(康熙畫像)

二、藉助禪位為父親雍正和自己的皇位正名

由於康熙在位時間太長,這讓他的太子爺胤礽非常焦急,熬到30多了還是太子,不知何時是個頭。所以康熙最愛的兒子太子胤礽想要提前上位,表現太露骨被康熙廢了,還一連廢了兩次。皇子們之間鬥得你死我活,觸目驚心,康熙為此心力交瘁,因此到死都沒有明確確立皇位的繼承人,導致最後發生了更為慘烈的皇權之爭。

所以很多人認為乾隆的父親雍正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他的上位經過慘烈的“九子奪嫡”手足相殘,讓天下人懷疑,爭議他“矯詔”。試想,自己父親的皇位都不正,自己的皇位能正?乾隆曾多次向大家展示“康熙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自撫育,祖孫情深”,也多是這個原因。


三、乾隆曾經的誓言:

乾隆剛一上位就對列祖列宗焚香立誓,為了尊敬自己的皇爺爺康熙,為了大清江山的穩固他決定只在位六十年,絕對不到第六十一年。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活這麼大年紀85歲了還很健壯,超過了自己的爺爺康熙(69歲駕崩)和父親雍正(45歲登基58歲駕崩)。他心裡後悔自己當初嘴賤發了這麼個誓言,禪讓皇位自然不是真心。

在禪讓大典上他下詔說:

我25歲繼位時,曾經對天發誓,我如果能在位60年,就一定會傳位給皇太子不敢和皇祖(康熙)在位年數一樣,現在我已經在位60年了,不敢食言,決定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他如一時難以處理朝政,由我訓政。”

從詔書中可看到,乾隆的禪讓只是個形式。實際上乾隆也並沒有讓出皇權,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爺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顒琰成了標準的傀儡皇帝。
(嘉慶畫像)

嘉慶在聽乾隆的訓政時恭敬慎重,一點都不敢違備。

《清史稿·仁宗本紀》載:“初逢訓政,恭謹無違。”

其他史料也有記載,嘉慶帝侍坐乾隆旁邊,乾隆笑他就陪笑,乾隆憂他就陪憂,就像個木偶。直到禪讓又過了3年零4個月後(1799年),這位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最長壽的皇帝、乾隆駕崩,39歲的顒琰才開始親政,誅殺權臣和珅……忙的一塌糊塗。

柯南AP4869
2019-09-08

1.乾隆對皇權的迷戀:乾隆皇帝在剛繼位的時候,曾經發誓說自己當皇帝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祖父康熙,可是沒想到乾隆沒想到自己的壽命會那麼長,可是自己的誓言絕對不能背棄,所以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不得已讓位給嘉慶皇帝,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是讓出去了,但是乾隆仍在養心殿掌控朝政。這就是所謂的讓位不讓權,天下大事還是乾隆說的算,只有一些祭祀禮儀的事情才交給嘉慶皇帝處理。甚至最後乾隆連話都說不利索,依然不放權,可見他對皇權的迷戀痴迷到一定程度。

1.乾隆對皇權的迷戀:乾隆皇帝在剛繼位的時候,曾經發誓說自己當皇帝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祖父康熙,可是沒想到乾隆沒想到自己的壽命會那麼長,可是自己的誓言絕對不能背棄,所以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不得已讓位給嘉慶皇帝,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是讓出去了,但是乾隆仍在養心殿掌控朝政。這就是所謂的讓位不讓權,天下大事還是乾隆說的算,只有一些祭祀禮儀的事情才交給嘉慶皇帝處理。甚至最後乾隆連話都說不利索,依然不放權,可見他對皇權的迷戀痴迷到一定程度。

2.嘉慶的鬱悶日子:有了乾隆這位太上皇坐鎮,嘉慶帝的日子自然不好過了。就連和珅這樣乾隆皇帝的寵臣,嘉慶帝都得避讓三分,因為當乾隆皇帝身體變差,話說不清楚的時候,只有和珅能聽的懂乾隆皇帝的話,傳達乾隆的旨意,這就是為什麼嘉慶帝在乾隆沒死之前不敢動和珅的原因。而且每天嘉慶帝還得去太上皇那請安,聽太上皇的訓斥、嘮叨,無論太上皇怎麼說,嘉慶帝也只能隨聲附和,可見這三年嘉慶帝過得非常鬱悶。

1.乾隆對皇權的迷戀:乾隆皇帝在剛繼位的時候,曾經發誓說自己當皇帝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祖父康熙,可是沒想到乾隆沒想到自己的壽命會那麼長,可是自己的誓言絕對不能背棄,所以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不得已讓位給嘉慶皇帝,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是讓出去了,但是乾隆仍在養心殿掌控朝政。這就是所謂的讓位不讓權,天下大事還是乾隆說的算,只有一些祭祀禮儀的事情才交給嘉慶皇帝處理。甚至最後乾隆連話都說不利索,依然不放權,可見他對皇權的迷戀痴迷到一定程度。

2.嘉慶的鬱悶日子:有了乾隆這位太上皇坐鎮,嘉慶帝的日子自然不好過了。就連和珅這樣乾隆皇帝的寵臣,嘉慶帝都得避讓三分,因為當乾隆皇帝身體變差,話說不清楚的時候,只有和珅能聽的懂乾隆皇帝的話,傳達乾隆的旨意,這就是為什麼嘉慶帝在乾隆沒死之前不敢動和珅的原因。而且每天嘉慶帝還得去太上皇那請安,聽太上皇的訓斥、嘮叨,無論太上皇怎麼說,嘉慶帝也只能隨聲附和,可見這三年嘉慶帝過得非常鬱悶。

所以雖然乾隆讓位,但是大權還在自己手裡掌握之中,嘉慶帝手裡沒有實權,等到乾隆死後,嘉慶才得以親政,施展自己的抱負。

坐古谈今
2019-09-25

歷史上的皇帝禪位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其一,被逼迫,這點是最常見的“禪位”原因。例如曹魏代漢、晉朝代曹魏、唐哀帝禪位朱溫等。同時,這種情況也多出現於朝政混亂時期,例如東漢、唐朝的諸多帝王禪位。

其二,厭倦政務、理想破滅,享清閒,例如宋孝宗。

其三,能力有限、遇到國事困難主動退位,例如宋徽宗。

其四,因為“演戲”說大話,結果話付前言,例如乾隆。

歷史上的皇帝禪位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其一,被逼迫,這點是最常見的“禪位”原因。例如曹魏代漢、晉朝代曹魏、唐哀帝禪位朱溫等。同時,這種情況也多出現於朝政混亂時期,例如東漢、唐朝的諸多帝王禪位。

其二,厭倦政務、理想破滅,享清閒,例如宋孝宗。

其三,能力有限、遇到國事困難主動退位,例如宋徽宗。

其四,因為“演戲”說大話,結果話付前言,例如乾隆。

(1)乾隆25歲登基,他的高壽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結果,他自己給自己下了“絆子兒”,結果,不得不禪位

早在乾隆即位之時,他就說康熙掌權61年,我可不敢比,如果老天爺眷顧,我在位60年也就是85歲時就會“歸政退間”。其實,康熙8歲登基,在61年,享年69歲。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年齡並不大。然而,乾隆25歲登基活到85歲已經不錯了。

歷代活過80歲的皇帝且在位六十年的統一政權皇帝沒有一個人。

歷史上的皇帝禪位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其一,被逼迫,這點是最常見的“禪位”原因。例如曹魏代漢、晉朝代曹魏、唐哀帝禪位朱溫等。同時,這種情況也多出現於朝政混亂時期,例如東漢、唐朝的諸多帝王禪位。

其二,厭倦政務、理想破滅,享清閒,例如宋孝宗。

其三,能力有限、遇到國事困難主動退位,例如宋徽宗。

其四,因為“演戲”說大話,結果話付前言,例如乾隆。

(1)乾隆25歲登基,他的高壽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結果,他自己給自己下了“絆子兒”,結果,不得不禪位

早在乾隆即位之時,他就說康熙掌權61年,我可不敢比,如果老天爺眷顧,我在位60年也就是85歲時就會“歸政退間”。其實,康熙8歲登基,在61年,享年69歲。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年齡並不大。然而,乾隆25歲登基活到85歲已經不錯了。

歷代活過80歲的皇帝且在位六十年的統一政權皇帝沒有一個人。

(2)乾隆徹底掌握權力後,皇位極為穩定下,“85歲退休”在嚴厲懲處“建儲”主張後已經實際被放棄

隨著皇位穩固,乾隆準備食言,曾經說:只要崇慶皇太后活著,即使“周甲”到期,自己也不會退位。

同時,乾隆四十二年,金從善作為生員建議“立儲”,乾隆勃然大怒,竟然將金從善斬首示眾,並下詔怒斥天下:我雖然六十八歲了,但身體非常好,我還要為管理百官不辜負祖宗給我的責任,絕對不會放棄責任的!

歷史上的皇帝禪位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其一,被逼迫,這點是最常見的“禪位”原因。例如曹魏代漢、晉朝代曹魏、唐哀帝禪位朱溫等。同時,這種情況也多出現於朝政混亂時期,例如東漢、唐朝的諸多帝王禪位。

其二,厭倦政務、理想破滅,享清閒,例如宋孝宗。

其三,能力有限、遇到國事困難主動退位,例如宋徽宗。

其四,因為“演戲”說大話,結果話付前言,例如乾隆。

(1)乾隆25歲登基,他的高壽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結果,他自己給自己下了“絆子兒”,結果,不得不禪位

早在乾隆即位之時,他就說康熙掌權61年,我可不敢比,如果老天爺眷顧,我在位60年也就是85歲時就會“歸政退間”。其實,康熙8歲登基,在61年,享年69歲。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年齡並不大。然而,乾隆25歲登基活到85歲已經不錯了。

歷代活過80歲的皇帝且在位六十年的統一政權皇帝沒有一個人。

(2)乾隆徹底掌握權力後,皇位極為穩定下,“85歲退休”在嚴厲懲處“建儲”主張後已經實際被放棄

隨著皇位穩固,乾隆準備食言,曾經說:只要崇慶皇太后活著,即使“周甲”到期,自己也不會退位。

同時,乾隆四十二年,金從善作為生員建議“立儲”,乾隆勃然大怒,竟然將金從善斬首示眾,並下詔怒斥天下:我雖然六十八歲了,但身體非常好,我還要為管理百官不辜負祖宗給我的責任,絕對不會放棄責任的!

(3)隨著85歲來臨,乾隆為了自己不食言,只好採用“訓政”方式繼續掌控權力

等到執政60年的時候,為繼續保住地位,要求嘉慶登基後也要繼續“訓政”,也就是要求嘉慶“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勃幾體健,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錯失。”

由此,我們會看到,在嘉慶元年、二年,實際上乾隆仍然大清帝國“唯一”的掌權者。寧壽宮也並非他的居住地,大事小情仍然由其決定。直到88歲時,乾隆才最終離世。嘉慶才真正成為皇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