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遊杭州跟我走:少年于謙曾在此地讀書,如今周圍有蛇出沒
鄭在別處
1/11 在吳山,有那麼一個道觀,歷史上極為顯赫,如今野在吳山中,登山者,往往擦肩而過而不入,圖為牆壁上掛著一塊牌,老鄭每每路過,看一眼則心驚肉跳。
2/11 此觀名為三茅觀,原名三茅堂,位於杭州吳山中段的山谷處。祀三茅真君,是符籙派道教的著名的聖地,南宋時極為顯赫,宋高宗趙構賜七寶予觀中。就因為這事,當年差點把吳山叫做“七寶山”。
3/11 所謂七寶:以唐鍾、宋鼎,禇遂良書小字《陰符經》,加上後又入藏的吳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劍、七寶數珠、軒轅鏡。可見此觀身為南宋“御前十大宮觀”之一,名副其實。
4/11 南宋國力羸弱,受外族侵襲,趙構為求消災免難,利用道教的教化功能,安定社會,鞏固皇權,非常看重道教的發展,因此,紹興二十年(1150年),賜額“寧壽觀”,全稱三茅寧壽觀。
5/11 三茅是指秦漢時得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據說,此圖為宋高宗所手繪,原作早已佚失。後人雕刻之,近觀此圖,感嘆高宗真不愧為藝術家啊。
6/11 而說起三茅觀,不得不提這位民族英雄——于謙。史載於謙年少時寄宿在三茅觀內讀書,于謙故居在河坊街,離這裡不算遠(1.4公里),我想走讀也有可能。
7/11 這是一首《石灰吟》石刻,據說,于謙年僅12歲就寫下了名篇《石灰吟》。這當然是神童級別的手筆。明朝能少年中進士的,往往是神童。于謙是23歲中進士。當然,三茅觀的學習環境也是相當不錯的。
8/11 于謙當年領導的北京保衛戰,是整個明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使明王朝免於重蹈宋金對峙的覆轍,最終消除了蒙古部落對內地的威脅,而三茅觀當年之所以受到南宋的重視,正是金人侵襲下,祈求消災免難的韜光養晦之地,或許也成了少年于謙臥薪嚐膽之地。
9/11 在2008年對三茅觀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清理時,發現了兩組疊壓關係明確的建築遺址,中有正殿部分柱礎基石,三個神龕基座,以及中殿的鋪地磚、偏殿、牆基和茅房等,並出土了部分大型石構件。
10/11 三茅觀曾被日寇所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磚石,水池,石橋,都是在歷史遺蹟之上恢復而來的,錯落有致,富有歷史價值。圖為精美的石雕。
11/11 現在,這裡已佈置成了“遺址公園”。它也成為吳山一處景點,只是再也無法恢復當年的光景。老鄭感嘆這歷史的滋味,身處其中卻不自知,身處其外又莫衷一是。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