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汶川地震9年,航拍遺蹟依然觸目驚心
央廣網
1/18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王麗 通訊員 唐燕 應敏 沈鈺青   幢幢損毀嚴重的房屋橫七豎八地躺著,處處是裸露的鋼筋、堆積的瓦礫;   在劫難中幸運逃生、新婚才兩個月的夫妻在廢墟里只找到了一床被子和一張破碎的結婚照;   僅有300名學生的什邡紅白鎮紅白小學,在山坡上為200名遇難學生挖好的墓穴;   還有從水泥瓦礫中勇敢地爬出來,堅強地活下來的孩子們……   這是5月11日在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城北體育公園校區展出的50餘幅照片。今年的5.12是全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地震發生的第10個年頭。   杭州下城區東新街道團工委、燈塔社區和公益新動力公益組織將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同時帶進校園和社區,用“10年,回望震心”的方式來直面地震,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這些照片都出自於杭州一位資深媒體人許卓恆。在2008年5月,他赴四川採訪汶川地震,2010年4月又前往青海採訪玉樹地震,期間拍攝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   在鏡頭下記錄的那場觸目驚心的災難,十年回首依然令人揪心;無處不在的堅強樂觀和堅定沉著,十年回首依然令人動容。   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城北體育公園校區是此次活動的第一站。   孩子們站在一張張照片前,久久沒有離去。   這張照片裡的孩子你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是光影裡的他,正努力前行。
2/18 這個孩子叫尹朋,映秀鎮一碗水村村民,照片裡的他才5歲,在地震中受傷後,小小的他左小腿截肢。朋朋正在努力地拄著柺棍練習獨立行走,走向“光明”。   而另一張照片裡,是一個正在努力進行康復訓練的孩子。當時17歲的張鳳是北川中學高一(五)班學生,5·12汶川地震中受傷,雙大腿高位截肢。   拍攝照片時,張鳳已經從重慶軍隊醫院轉入四川省假肢廠進行康復訓練,每天都要花6個小時讓自己的身體和這兩條假腿進行磨合。   而照片定格的那一刻,張鳳已經練習了一天穿假肢站立。腰痠,長時間站立、假肢,磨得她的殘肢很痛很痛。張鳳失落地哭了,把兩條假肢甩在了一邊。
3/18 今年是汶川地震發生的第10個年頭。這些地震中倖存下來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錢江晚報記者瞭解到,在這過去的幾年裡,孩子們得到了許許多多熱心人的幫助,而不少孩子們更是努力學習。比如照片裡的張鳳,正在念碩士,還有的孩子甚至留學美國。   杭州長江實驗小學體育公園校區是此次活動的第一站,當日,活動還安排了地震逃生演練、講述地震故事等環節。下週,攝影展還將在杭州市長青小學和東新街道各社區巡迴展出。
4/18 九年過去了,廢墟上已建成一排排嶄新堅固的樓房,呱呱墜地的嬰兒已長成懵懂少年,曾經驚心觸目的地震遺蹟也已漸漸被青草樹木覆蓋。沒人再輕易提起當年慘烈痛心的場景,但也從沒人敢輕易忘記,那些回憶永遠都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永遠都在警醒著人們。來源:視覺中國
5/18 那些曾經歷地獄般磨難的倖存者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關懷?當無情天災再度突然到訪時,樓房校舍是否能更加堅固些?作為全世界唯一整體原址原貌保護的地震災難遺址區,北川老縣城如今每天迎來的不只是全世界遊客的憑弔和祭奠,還會有各國的地質科考人員,對地震學、地質學、應急救援技術進行詳盡研究。
6/18 九年時間,景家山滑坡留下的巨石群已長滿青草,又與大自然合為了一體,只有那個空空的籃球架和那支飄著紅旗的旗杆輕輕地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是一所學校,巨石群下掩埋著一千多名師生。
7/18 四川汶川地震遺址。映秀漩口中學的宿舍樓遺址已經長滿青草和灌木。
8/18 北川老縣城在經歷了08年大地震後,還在2013年遭遇過一次嚴重的洪澇災害,如今成為了地震遺址,供全國各地民眾前來憑弔。
9/18 景家山在地震時崩塌,巨大的山石將北川中學新區茅壩中學整體掩埋,只剩一支國旗杆和一個籃球架,上千名師生遇難。
10/18 汶川縣雁門鎮,地震給山體留下的道道溝壑依然清晰可見。
11/18 位於震中牛眠溝的百花大橋,在地震中被大自然的力量扭成麻花狀,如今漸漸被泥石流以及河床掩蓋。
12/18 地震是的當時北川縣城的老城區大面積被山體滑坡所掩蓋,有幼兒園、小學、法院、民政局、文體局等十幾個單位,有超過一萬多名生命長眠於此,是當時北川縣城受損最為嚴重的地方。
13/18 地震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將北川縣漩坪鄉完全淹沒,直至近些年水位退去後,才見到部分建築的屋頂。
14/18 北川縣城地震遺址裡還留有當時損毀的汽車。
15/18 汶川縣蘿蔔寨在地震中完全損毀,靠近懸崖的山體還可見到地震時的遺蹟,援建的新寨子搬到了更高的山坡。
16/18 震中牛眠溝仍留有大量地震時留下的沙石,每逢雨季,沙石會隨著雨水滑落形成猛烈的泥石流,這些年,當地政府仍在繼續修建防護壩,減少泥石流帶來的損害。
17/18 映秀通往汶川縣城的老路上,仍可見到一些地震時損毀的民房,隨著高速路的開通,老路已沒有太多車輛行駛,一些沿途的地震遺址也慢慢被人們淡忘。
18/18 如今北川縣城已成為地震遺址景觀,在損毀的樓房之間修有一條棧道,供遊客穿行。
2017-05-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