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故宮半解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印度中國雕塑展——中國的怎麼看都舒服
工科女的留言菲語
1/31 從五胡十六國時代開始到隋唐大一統,中國佛教在這一時期得到迅猛了發展,佛教藝術在吸收外來影響的基礎上,開始加速本土化的進程。 2016年故宮在午門和燕翅樓舉辦過一個“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中國印度雕塑展,彙集了印度及中國眾多的早期造像精品。 天人立像 3-5世紀 木雕 現藏於新疆文物研究所 【木頭的,能保存到現在,多虧是乾燥的空氣】
2/31 高善穆石造像塔,北涼承玄元年(公元429)作,甘肅省博物館藏。 基座八面分別刻有“八卦”圖象,用來表示塔的八個方位,是最早出現八卦的實物資料之一,開創了中國特有的八面佛塔的先河。 北涼承玄元年為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 即公元429年。這一明確的紀年便使之成為了我國最早的佛塔珍貴實物之一。 【八面玲瓏】
3/31 菩薩立像 北齊(550年-577年) 石 山西省 菩薩頭戴寶冠,面相橢圓,眼角和麵頰處稍殘,小嘴薄脣,雙目微睜。身著袒右僧祗支,頸飾項圈,兩肩掛華繩瓔珞,兩條瓔珞呈“X”型相交於腹前珠環上,環中飾一蓮花。兩臂自肘以下均殘斷,現僅存榫卯孔,下著寬鬆長裙,腰繫帶,帶在腹前筆直垂下,在中部打一花結,跣足立於蓮臺上。該像體型較大,用工粗獷,衣紋線條簡略,具備這一時期山西地區立姿造像的經典特徵。 【慈祥
4/31 郅陽造像碑,北齊 山西博物院 【山西的造像,總讓人想到雲岡】
5/31 菩薩像 隋(581-618) 現藏西安碑林 其細眼柔眉,鼻樑高聳,嘴角上揚,雙耳垂肩,佩有一對耳環,頭戴花冠,華貴異常。 雖帶有北齊、北周之遺風,卻更趨於世俗化,是為隋代造像之佳作。 【這就叫端莊】
6/31 【這時候比例還不太協調,頭看著有點大】
7/31 四面佛像 北齊 濟南市博物館 【巧思】
8/31 這軀佛像應該是國家文物局海外追討回來的“蟬冠菩薩像”,當時被日本美秀博物館購買並展出。美秀博物館建築是貝聿銘的作品 【苗條,以及複雜美麗的服飾】
9/31
10/31 一佛二菩薩像 東魏——北齊 青州市博物館 【想象力豐富】
11/31 佛立像 石 北齊(550~577年) 1996龍興寺窖藏出土 現藏青州市博物館 【穿了件格子衣服】
12/31 菩薩立項 北齊 諸城市博物館 【服飾漂亮】
13/31 左思維菩薩像 右佛坐像 石 北齊 (550~577年) 1996龍興寺窖藏出土 現藏青州市博物館 【瀟灑】
14/31 菩薩離像 北魏晚期——東魏 青州市博物館 【富貴】
15/31 一佛二菩薩像(南齊永明八年,公元490年)。四川省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此像上部殘缺,主尊笑容可鞠,兩側脅侍菩薩比例較小,各持物恭立於兩旁,披帛交叉呈X狀,裙襬開張,桃心形頭光。佛像背屏上殘存坐佛四尊、飛天一身。臺座兩旁有立獅各一,探頭探腦,形態嬌憨,正中力士似趴伏於地,頭頂香爐,造型滑稽,託舉香爐。 【微笑】
16/31 張世興造觀世音像 隋開皇九年(589) 【救苦救難】
17/31 劉保生造無量壽像佛像 北魏景明三年(502) 現藏西安碑林 無量壽佛著圓領通肩膀式袈裟,衣裾分三層垂座,雙腿處衣角外翻呈八字形,酷似西服領。 【神仙】
18/31 董欽造阿彌陀佛像 隋開皇四年(584) 現藏西安市博物館 以一鋪多組的組合形式,將阿彌陀佛、菩薩、弟子、聲聞、力士、供養人以及護法獅子、法器所組成之“妙相莊嚴”的佛國世界完美展現給世人,手法純熟,圓融無礙,是隋代造像輝煌技藝之代表,更被譽為中國金銅佛造像之最高成就。 【華麗】
19/31 一佛二菩薩像 北魏末-西魏(520-556) 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 此件鎏金銅造像整體由主尊、背光、左右侍菩薩、底座及兩側翼形飾件這七個構件組成,以榫卯接合。背光尚飾有火焰紋,且蓮座兩側則分別插有鏤空龍紋配件,口吐蓮花承接左右肋侍菩薩,此特點在目前發現金銅造像中僅見此例。
20/31 菩薩立像 北齊(550—577年)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這尊北齊菩薩立像是為十二年北吳莊窖藏坑發掘之精品,開臉圓潤飽滿,頗有印度笈多造像之風韻,裙襬裝飾採用鏤空圓雕手法,甚為罕見。其製作原料選用曲陽白石中上品,雕琢完成之後更加用精細之拋光工藝,打磨細 【純潔】
21/31 【富態】
22/31
23/31 張難揚造一佛二菩薩像 北魏景明四年(503) 高140 寬90 厚33cm 新鄉市博物館早年徵集 【清瘦】
24/31 佛面 北魏熙平元年前後(516年前後)高24.5 寬25 厚14cm 80年代洛陽市永寧寺塔遺址發掘 【神祕】
25/31 人物像 北魏神龜至永熙年間(518-534)高22.7 寬12.1 厚7.8cm 80年代洛陽市永寧寺塔遺址發掘 【這個儀態很有教養】
26/31 佛坐像 荀國醜造像 隋開皇二年(582) 高190 寬100 厚40cm 新鄉市博物館早年徵集 【平靜】
27/31 菩薩坐像 唐調露年間(679-680) 龍門石窟研究院藏 【悠閒】
28/31 佛坐像 西魏(535―556年) 石 這尊坐像原為麥積山西崖第117窟的主尊,頭部略方,高肉髻,飽滿的臉頰,目光俯視。西魏造像繼承了北魏造像傳統,人物仍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徵,但人物身軀更為飽滿,富有張力。 【賜福】
29/31 李阿昌造像碑 581年 石 高146.5、寬50、厚16釐米 甘肅省涇川縣水泉寺出土 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繁複
30/31 佛立像 唐(618-907年) 木 現藏和田地區博物館 此佛像頭頂有饅頭形肉髻,臉型圓而飽滿,面部風化嚴重,依稀可見俯視的眼睛和佛像肅穆悲憫的神情。這尊像出土的安迪爾古城是絲綢之路南道漢唐時期的重要遺存之一。 【風霜】
31/31 佛頭 唐(618-907年) 泥 現藏喀什地區博物館 這件泥塑佛頭,造型簡約,面部飽滿,五官小巧精緻,細而長的眉毛和眼睛使用青黑色墨線勾勒,嘴脣塗朱,神情恬然。尤其是略顯集中的五官,配以磨光的頭髮與肉髻,具有西域造像特徵。 【烈焰紅脣】
2017-08-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