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8運輸機性能如何?

2 個回答
科罗廖夫
2019-09-08

運-8型飛機(即Y-8)是由中航陝西飛機工業公司於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生產製造的一款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正式使用至今已經接近40年,其也是中國在當時投入使用的最大運輸機,並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何我國對運-8情有獨鍾,並一直沿用至今呢?

運-8型飛機(即Y-8)是由中航陝西飛機工業公司於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生產製造的一款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正式使用至今已經接近40年,其也是中國在當時投入使用的最大運輸機,並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何我國對運-8情有獨鍾,並一直沿用至今呢?

運-8的原型機是蘇聯的安東諾夫-12型四發動機渦槳運輸機,這款蘇聯運輸機早在1959年就已經開始在蘇聯軍中服役,性能、尺寸和規格等都於同時期美國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十分相似,將其繼承過來的運-8也被贊為“東方的C-130”。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運-8的發展就在我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跳出了安-12的框架,並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衍生型號和改進型號。

早期的運-8研發講究性能要“遠超安-12”,但是卻接連受挫,整機方案無法統一,所以新的目標要求運-8的研發工作更加務實。根據1972年2月完成設計工作後的85314份圖紙中的描繪,運-8存在與安-12之間5項不同之處:機頭罩以及尾部炮塔、滾棒式空投裝置(蘇聯是傳送帶式)、供氧系統(氣氧)、油箱(薄壁)和機載導航設備實現國產化。1974年,運-8原型機“01號”首飛順利完成。

雖然01號原型機早已順利首飛,但由於接下來數年運-8的改進過程,直到1977年03號原型機試飛成功後3年,中航才正式為其定型,並命名為“運輸八型飛機”,即運-8。運-8採用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海鷗式張臂上單翼一共安裝有4臺渦槳-6發動機。運-8前三點佈局起落架,由於採用四輪小車式主起落架,所以這允許像運-8這種大運輸機在草地、沙地甚至雪地上安全起降。運-8最多可以搭載20噸貨物,起飛重量61噸,航程最遠可達6000千米,在某些參數上運-8甚至優過美國的C-130“大力神”。

運-8型飛機(即Y-8)是由中航陝西飛機工業公司於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生產製造的一款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正式使用至今已經接近40年,其也是中國在當時投入使用的最大運輸機,並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何我國對運-8情有獨鍾,並一直沿用至今呢?

運-8的原型機是蘇聯的安東諾夫-12型四發動機渦槳運輸機,這款蘇聯運輸機早在1959年就已經開始在蘇聯軍中服役,性能、尺寸和規格等都於同時期美國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十分相似,將其繼承過來的運-8也被贊為“東方的C-130”。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運-8的發展就在我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跳出了安-12的框架,並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衍生型號和改進型號。

早期的運-8研發講究性能要“遠超安-12”,但是卻接連受挫,整機方案無法統一,所以新的目標要求運-8的研發工作更加務實。根據1972年2月完成設計工作後的85314份圖紙中的描繪,運-8存在與安-12之間5項不同之處:機頭罩以及尾部炮塔、滾棒式空投裝置(蘇聯是傳送帶式)、供氧系統(氣氧)、油箱(薄壁)和機載導航設備實現國產化。1974年,運-8原型機“01號”首飛順利完成。

雖然01號原型機早已順利首飛,但由於接下來數年運-8的改進過程,直到1977年03號原型機試飛成功後3年,中航才正式為其定型,並命名為“運輸八型飛機”,即運-8。運-8採用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海鷗式張臂上單翼一共安裝有4臺渦槳-6發動機。運-8前三點佈局起落架,由於採用四輪小車式主起落架,所以這允許像運-8這種大運輸機在草地、沙地甚至雪地上安全起降。運-8最多可以搭載20噸貨物,起飛重量61噸,航程最遠可達6000千米,在某些參數上運-8甚至優過美國的C-130“大力神”。

標準的運-8運輸機配備有6名機組乘員,即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通信員、機師,另外還有一名尾炮自衛射擊員。

雖然運-8是上世紀50年代技術,70年代定的型,但即使沿用至今仍然不顯落後,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在不斷對運-8進行現代化改造。目前最新批次的運-8,安裝有數種電子作戰系統,可用於對敵電子對抗、電子偵察,另外像是海上巡邏、反潛、空中作戰指揮、預警和航空測量等多種軍民任務,全能的“高新工程”運-8已經裝備了我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和一些民用航空公司。

運-8與運-9差別並不算太大,相比於運-8C,運-9主要加強了發動機、機翼靜強度、更新更先進的航電系統,並適當增大了貨艙容積。像是從2009年開始在海軍航空兵服役的空警-200預警機,就是由運-8F的升級型運-9改造而來的。以運-8為最初原型發展而來的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更是我軍的反潛利器,空潛-200具備集偵察、分析、攻擊於一身的反潛體系。它的特徵是帶有長而尖的尾刺,據說是一種中國新型的“磁異探測儀”,其先進程度可與美國P-3C反潛巡邏機的探測系統媲美。

運-8型飛機(即Y-8)是由中航陝西飛機工業公司於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生產製造的一款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正式使用至今已經接近40年,其也是中國在當時投入使用的最大運輸機,並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何我國對運-8情有獨鍾,並一直沿用至今呢?

運-8的原型機是蘇聯的安東諾夫-12型四發動機渦槳運輸機,這款蘇聯運輸機早在1959年就已經開始在蘇聯軍中服役,性能、尺寸和規格等都於同時期美國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十分相似,將其繼承過來的運-8也被贊為“東方的C-130”。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運-8的發展就在我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跳出了安-12的框架,並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衍生型號和改進型號。

早期的運-8研發講究性能要“遠超安-12”,但是卻接連受挫,整機方案無法統一,所以新的目標要求運-8的研發工作更加務實。根據1972年2月完成設計工作後的85314份圖紙中的描繪,運-8存在與安-12之間5項不同之處:機頭罩以及尾部炮塔、滾棒式空投裝置(蘇聯是傳送帶式)、供氧系統(氣氧)、油箱(薄壁)和機載導航設備實現國產化。1974年,運-8原型機“01號”首飛順利完成。

雖然01號原型機早已順利首飛,但由於接下來數年運-8的改進過程,直到1977年03號原型機試飛成功後3年,中航才正式為其定型,並命名為“運輸八型飛機”,即運-8。運-8採用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海鷗式張臂上單翼一共安裝有4臺渦槳-6發動機。運-8前三點佈局起落架,由於採用四輪小車式主起落架,所以這允許像運-8這種大運輸機在草地、沙地甚至雪地上安全起降。運-8最多可以搭載20噸貨物,起飛重量61噸,航程最遠可達6000千米,在某些參數上運-8甚至優過美國的C-130“大力神”。

標準的運-8運輸機配備有6名機組乘員,即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通信員、機師,另外還有一名尾炮自衛射擊員。

雖然運-8是上世紀50年代技術,70年代定的型,但即使沿用至今仍然不顯落後,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在不斷對運-8進行現代化改造。目前最新批次的運-8,安裝有數種電子作戰系統,可用於對敵電子對抗、電子偵察,另外像是海上巡邏、反潛、空中作戰指揮、預警和航空測量等多種軍民任務,全能的“高新工程”運-8已經裝備了我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和一些民用航空公司。

運-8與運-9差別並不算太大,相比於運-8C,運-9主要加強了發動機、機翼靜強度、更新更先進的航電系統,並適當增大了貨艙容積。像是從2009年開始在海軍航空兵服役的空警-200預警機,就是由運-8F的升級型運-9改造而來的。以運-8為最初原型發展而來的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更是我軍的反潛利器,空潛-200具備集偵察、分析、攻擊於一身的反潛體系。它的特徵是帶有長而尖的尾刺,據說是一種中國新型的“磁異探測儀”,其先進程度可與美國P-3C反潛巡邏機的探測系統媲美。

運-8銷往海外多國,尤其是巴基斯坦還擁有中國出口的ZDK-03預警機,其為機背裝有機械式圓盤形雷達的預警機,源於運-8C平臺改造而來,號稱“崑崙之鷹”,時刻讓印度不容小覷。

用户92780611160陆战
2019-09-10

運-8是我國空軍主力運輸機,該機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為主要特種飛機改裝平臺,以運-8為基礎先後改裝了預警機、電子戰、指揮控制、海上巡邏機等飛機。20世紀50年代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朝鮮戰爭時期我國空軍面對美國戰機的壓力,部隊對戰鬥機的需求極為迫切,因此中國航空工業專注了戰鬥機的領域的研製和生產,則對運輸機領域遲遲沒有受到重視。

運-8中型運輸機研製前曾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以蘇聯安-12為樣機進行研製,該機發動機功率大,載重量大,油耗小,經濟性好,國內已開展了蘇制飛機零配件的仿製,因此器材成品可立足國內,試製的可行性好;二是以美國C-141為參考自行研製。該機載重量大,飛行速度快,結構工藝先進。所需要的材料工藝國內一時難以滿足,特別是缺乏先進的渦扇發動機。因此空軍經過評估決定仿製前蘇聯的安-12。

運-8運輸機的機體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分前、中、後、尾四段。前段前半部是駕駛艙。配有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通信員和空中機械師座席,機組乘員包括尾炮射擊員共6人。後半部為可乘坐14名隨機人員的押運艙。機頭罩為帶框架的有機玻璃,便於領航員觀察。機身整個前段為密封艙。中段為貨艙,地板下有前、後副油箱艙。貨艙總容積為123.3立方米左右。貨艙為非氣密艙,有加溫和低空通風設備。後段的前部是貨艙大門,後部與尾翼相連。尾段也為密封艙,設有射擊員位置。運-8運輸機採用前三點起落架,均採用低壓輪胎,可適應草地、雪地、砂礫地等簡易機場起降的要求。

運-8是我國空軍主力運輸機,該機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為主要特種飛機改裝平臺,以運-8為基礎先後改裝了預警機、電子戰、指揮控制、海上巡邏機等飛機。20世紀50年代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朝鮮戰爭時期我國空軍面對美國戰機的壓力,部隊對戰鬥機的需求極為迫切,因此中國航空工業專注了戰鬥機的領域的研製和生產,則對運輸機領域遲遲沒有受到重視。

運-8中型運輸機研製前曾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以蘇聯安-12為樣機進行研製,該機發動機功率大,載重量大,油耗小,經濟性好,國內已開展了蘇制飛機零配件的仿製,因此器材成品可立足國內,試製的可行性好;二是以美國C-141為參考自行研製。該機載重量大,飛行速度快,結構工藝先進。所需要的材料工藝國內一時難以滿足,特別是缺乏先進的渦扇發動機。因此空軍經過評估決定仿製前蘇聯的安-12。

運-8運輸機的機體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分前、中、後、尾四段。前段前半部是駕駛艙。配有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通信員和空中機械師座席,機組乘員包括尾炮射擊員共6人。後半部為可乘坐14名隨機人員的押運艙。機頭罩為帶框架的有機玻璃,便於領航員觀察。機身整個前段為密封艙。中段為貨艙,地板下有前、後副油箱艙。貨艙總容積為123.3立方米左右。貨艙為非氣密艙,有加溫和低空通風設備。後段的前部是貨艙大門,後部與尾翼相連。尾段也為密封艙,設有射擊員位置。運-8運輸機採用前三點起落架,均採用低壓輪胎,可適應草地、雪地、砂礫地等簡易機場起降的要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