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10 個回答
杨角风发作
2019-03-11

其實很簡單,我只需要從楊金水從京城回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一、

內閣已經注意到“改稻為桑”是一步死棋了,現在處於進退兩難境地,嚴嵩和徐階瞞著嚴世藩,火速讓趙貞吉借糧給浙江,以免浙江動亂。

與此同時,浙江淳安的“通倭”百姓在何茂才的安排下,正在等待海瑞到來行刑。而織造局的楊金水,也已經祕密潛回杭州,並且警告手下的人:

“打招呼,有誰露出風聲說我從北京回來了,立刻打死!”

從他這句話上就能看出,京城出現了變故,楊金水代表嘉靖帝,也就是說嘉靖帝那邊的態度出現了轉折。

我們要搞明白,嘉靖帝知不知道嚴黨把守的浙江吃私貪汙之事?

他當然知道,之所以縱容他們,就在於嚴黨會搞銀子,會搞銀子給朝廷,朝廷也就默許他們吃一些,就當他們在抽提成。

但是,嘉靖帝容許他們抽提成是有兩個條件的,一個條件是不能抽的太狠,最多抽四成,不能再多了。

關於這個問題在胡宗憲第一次進京的時候嘉靖帝就說過分成比例,後來嚴世藩手下鄢懋卿追鹽稅,因為剋扣太多,導致了嘉靖帝的發怒:

“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分朕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

後來,嚴黨就被一網打盡了,可見,嘉靖帝的底線就在此,嚴黨分成比例不能超過四成!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二、

第二個條件就是不能把宮裡和皇帝扯進去:

這一點從楊金水這次回來,極力撇清跟鄭泌昌和何茂才的關係就能看出,他是奉(揣測)嘉靖帝的命令,現階段工作重點就是使得自己和宮裡能從織造局抽身出來。

而嚴黨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一方面想盡辦法讓嘉靖帝扯進來,另一方面抽成比例還照樣多。這才是嘉靖帝惱火的原因,既然把朕扯進去了,朕為什麼不殺掉你們這些蛀蟲,卻還要跟你們分成?

楊金水一回來,就喊熱,四個太監高矮胖瘦趕緊端盆的端盆,擦臉的擦臉,洗腳的洗腳,伺候的那叫一個滋潤。

想想這四個太監當初把杭州知府高翰文圍的團團轉,那叫一個飛揚跋扈,那叫一個趾高氣昂,可惜在大太監楊金水面前,完全換了一副嘴臉,想想也是夠諷刺的。

隨後就是經典的“髒”理論……

四個太監能跟著楊金水這樣的人精,自然也是人精,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意思,都把沈一石給的銀票拿了出來,說是進貢給乾爹。

之所以楊金水沒有明說這件事,一方面他並不清楚實情,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底下的人能主動交代,如果連主動交代都沒有,那麼必殺無疑!

幾個太監跪倒在地,苦苦哀求,想來也是悲哀。

春節的時候,楊角風跟一群朋友吃飯,其中有當公務員的,他那天喝多了,哭了,說自己活得委屈。說自己在單位跟上級喝酒,讓喝多少就得喝多少,哪怕喝吐了,一句不是也不敢說,為的僅僅是頭上那頂烏紗帽……

而且,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喝酒的,有些人夢寐以求也想替上級喝醉酒……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三、

楊金水可謂是整部劇中數一數二的高人,論權謀並不在呂芳或嚴嵩之下。

你看他,跟外國人談生意的時候,眉飛色舞,口若懸河;跟地方官員又能做到敬而遠之,雖然參與做事,又能保留餘地;對待呂芳和嘉靖帝,又是忠心耿耿,背的了黑鍋,受得了委屈;對芸娘也是情深義重,難得表露真情;對待手下更是恩威並施,發起狠來毫不手軟。

即使懲罰這四個太監,也得讓他們自己提出來,還得感恩戴德,當然,他還是比較在意芸孃的:

“那個高翰文沾了芸娘沒有?”

在得到否的回答後,楊金水彷彿是鬆了一口氣,不知道一個太監,難道也在乎頭上綠不綠?

這裡面也有一個鏡頭,那就是楊金水一不注意,那個胖太監就把嘴裡的銀票吐了出來,偷偷塞進了靴子裡,其他的太監同樣這個舉動。

由此可見,整個大明朝,真是爛到家了,連這麼嚴厲的楊金水手下,都會這麼耍心眼,或許應了那句話吧: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確定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楊金水再次詢問打著織造局的牌子去買田的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胖太監回答:

“兒子們確實不知道啊,糧船掛燈籠的時候,鄭大人、何大人他們都在場啊,沈老闆出行時轎子前,打的也是織造局的燈籠。”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四、

楊金水聽完彙報,立馬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鄭泌昌和何茂才這是要魚死網破啊?

很多人後來的劇情沒有看懂,不明白楊金水為什麼會把沈一石的賬本原封不動送往京城,這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嗎?

其實這也是楊金水最終能保住命的原因所在,他的訣竅就是忠誠,只要是有利於嘉靖帝的事,他都會做,即使得罪整個浙江官場,即使得罪整個嚴黨,甚至裕王。

四個太監拉下去打板子去了,還留下一個隨從,隨從已經搞明白了鄭泌昌他們的打算:

“乾爹,剛聽到的,鄭泌昌、何茂才他們擺平了高翰文,現在又叫裕王舉薦的那個淳安知縣殺災民去了,一邊殺人,一邊打著織造局的牌子買田。”

這句話威力巨大:

鄭泌昌和何茂才此舉就是擺明了告訴大家,為了能“改稻為桑”,也就是為了能拿到更多的錢。當今皇帝不惜殺百姓,不惜逼大家賣田,底下的人員只是替嘉靖帝辦事而已。

一旦後來追究罪責,首當其衝的就是嘉靖帝,嘉靖帝如果定鄭泌昌和何茂才有罪,也就等於定自己有罪。這就是鄭泌昌和何茂才的自保之道,扯斷骨頭連著筋。

正是聽到這裡,楊金水才急了,馬上快馬加鞭,讓人把情況送回了宮裡:

“等不及了,你現在就去……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到宮裡。”

安排好了送信,芸娘也進來了,隨後楊金水難得表露真情,替芸娘做了主,讓她以後跟高翰文,同時也預測了沈一石的死:

“我就替你挑吧,跟沈一石,是沒有下場的!”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後來楊金水極力阻止海瑞等人審鄭泌昌和何茂才,也是出於這種考慮,畢竟他們的後面扯上了皇上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少侠别开枪是我
2019-02-08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大明王朝1566》可以說是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個評價一點都不為過。

要想分析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必昌、何茂才,首先要先了解司禮監這個機構。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司禮監是以呂芳為首的太監組織,負責在內閣的擬票上批紅,權利是很大的,當然這個權利實際上也就是皇上的。很多人說看不懂清流、司禮監、皇室間的權謀鬥爭,這裡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就能充分理解司禮監的一切行為,那就是司禮監的太監們“頭頂上只有一片雲,那就是皇上”。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以皇上的顏面、喜怒為準則的。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談談楊金水了,可以說楊金水了。楊金水雖然身在江南織造局,但其政治智慧在整個電視劇中都是數一數二的。楊金水心狠手辣,但也像呂芳評價他的一樣,也有情有義。與他不相干的人,都死盡了他也不意;在他心裡的人,他無論如何也要盡力保全。

那誰在他的心裡呢?這裡面不僅僅是大家都能看出來的芸娘、沈一石等,其實也有他頭上的那片雲!那就是皇上,嘉靖帝。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想想楊金水是打算一輩子裝瘋的,與死相比哪一個更痛苦,一目瞭然。他為什麼不去死呢?唯一的理由就是他要去保全一些人,這裡面從他回宮回答嘉靖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來,這裡有呂芳,有嘉靖。裝瘋可以說是對於審鄧必昌、何茂才的無奈之舉。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審了他倆那麼必然要牽扯出胡宗憲,那麼嘉靖就不能像之前那樣裝作不知道。但是嘉靖心裡清楚處理了這些人的後果是什麼,那就是東南的戰禍、內閣的分崩離析,所以鄧必昌、何茂才不能審。

我们能否看穿宇宙
2019-08-09

以鄢懋卿的鹽稅為例,從皇帝到各層實力官吏 ,都努力貪汙公款,盡力盤剝百姓,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結果大部分稅收入不了國庫財政,致使社會其他各階層民不聊生,兵無軍餉。

但這些事實,皇帝和各層實官吏卻避而不談,一味窮奢極欲,甚至對揭露者海瑞無情打擊迫害,對百姓仍然窮加追比,以至民不堪命,挺身起義,開啟了官逼民反的序幕。

楊金水不讓徹查,不僅怕查出毀堤淹田喪盡天良的惡劣手段,更是怕查出贓銀去向,皇帝和大量的有關官員的骯髒無恥嘴臉,赤裸裸地呈現在百姓面前,激起民變。正如海瑞所說,皇帝官吏是百姓的父母,並且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那有見過對子女敲骨吸髓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的天良表現在哪裡?虛偽無恥的狡辯和偽裝被海瑞駁斥揭露的明明白白,大快人心。

人大多是是貪婪的自私的,對皇帝和各層官吏必須嚴厲監督,不能避諱和掩蓋,如果避諱和掩蓋,表面上好像是尊重,實際上是迂腐或者為自己的違法違紀留退路和藉口,居心叵測。

魯迅說對官吏皇帝要挖,而不是捧,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否則中華民族又會處在官僚跋扈無所不為的統治下,我們的子孫更多的是百姓子弟會再次走入動盪的戰亂時代,血肉橫飛,流離失所。

HannibalLecter
2019-08-08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大明王朝1566》其實講的是一個封建集權的病態體制,是如何把一群身懷絕技,智慧超群,經驗豐富的職業政治家一步一步逼得歇斯底里,最後自己狠狠打自己的臉的。

除了常年行走於權力核心,深諳皇帝性格的呂芳看透了這一切,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選擇用老莊出世的方式退出,還有海瑞不畏懼這一切,挺身而出,勇敢擔當,其它自以為是的人按照當時的經驗和習慣出牌,最後都搞得自己苦不堪言。

製造局總管太監楊金水的直接上司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呂芳,而呂芳是跨越了一切官僚階級直接為皇帝負責的。簡單地說,對於楊金水來說,他自己權力再大,也只不過就是一個任人擺佈的棋子,一舉一動都要向呂芳彙報,而他做的任何事情,其實都是呂芳按照皇帝的旨意傳達的。

呂公公非常瞭解嘉靖,所以不管皇帝明說還是暗允,他理解到的,傳達下去的都不會有錯。比如說這個改稻為桑,是嚴嵩他們一夥人提出來的。作為宮中管事的,呂芳不需要去管嚴嵩他們作為行政官僚具體怎麼去搞錢,只需要管的是,到了時間,能生產出多少絲綢,賣給西洋人,換成銀子,滿足嘉靖的開銷。

因此,皇帝、嚴黨、司禮監其實達成了默契,互相牽制又互相支持,然後各取所需。

改稻為桑的大方向是沒有錯的,不改就沒有地,沒有地就沒有絲,沒有絲就賣不了,賣不了就得不了銀子,宮中要花錢,打仗要花錢,養官僚要花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因為東南倭寇作亂,百姓民不聊生,如果改急了,就要引起民變,禍起蕭牆,動搖國本。所以一方大員,政策的具體操作者胡宗憲很明白這個道理,既不能抗命,又不能解釋,更不能參合到黨爭裡面去,所以本來打算知行合一,偷偷進行的。

結果嚴世藩沒耐心,不信任他,清流這麼一逼一攪,弄出個新安江決堤案,那麼紙必然就包不住火了,這股火就開始從下往上燒,這個時候,其實追究誰對誰錯沒有意義,大家想的就是,把誰抓出來墊背,然後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楊金水不讓審鄭必昌何茂才,有可能是呂公公的意思,而呂公公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審這兩個根本沒有進入決策層的人沒有任何意義,皇帝只需要清楚嚴黨、清流、司禮監三股勢力的情況,對這件事該承擔的責任就足夠了。事實上,嘉靖同時召對了胡宗憲、嚴嵩、呂芳,當時基本上就把情況搞明白了,過後還通過各種制約勢力去驗證,再一次確認。所以接著查下去,弄出來更多細節,對改稻位桑是不利的,火還會燒到自己身上。

其次,楊金水雖然忠,但是自己是相當貪腐紈絝的,他最大的惡,就是覺得有皇帝罩著,所以做工作不動腦經,不分善惡,把球踢給地方督撫,自己跟著KTV頭牌小姐芸娘玩過家家。他雖然不能也不便過問當地行政部門具體操作的細節,但是哪怕態度稍微好一點,多一點叮囑和留意,也不至於讓人去扒堤胡搞的,剛剛出事的時候,他還沒意識到輕重,覺得拿李玄出來擋刀就行了,自己搭進去一個手下李玄,而嚴嵩手下的胡宗憲搭進去一個馬寧遠,卻並沒有擺平。再上一層,就是要查鄭必昌何茂才了,那麼自己實際上和他們是在一個級別上,弄不好也會被搭進去。楊金水並不傻,保護他們也是保護自己。當然最後他發現自己無法脫身,只有裝瘋,來保護自己,保護呂芳了。

他做的一切其實嘉靖心知肚明,所以對他的所有過錯都加以了寬恕。

當所有的中間環節的官員全部脫不了干係之後,就變成了海瑞和嘉靖的直接PK,進入全劇高潮。

不得不說,《大明王朝1566》是祖師爺級別的《權力的遊戲》,將中國官場的複雜,人性的險惡詮釋得淋漓盡致。

新知传习阁
2019-05-17

一、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大明朝雖不民主,卻也是有程序的。審案有政府官員或欽差辦案大臣主理,一個太監不管級別多高沒有參與政務職責和權力。

二、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太監作為皇帝的鐵桿,只有辦皇帝私差和監督政務軍務的職責,而非實務職責。楊金水只有江南織造局幫嘉靖撈錢的職責,而無干預地方政務軍務能力和職責,如果幹預審案是越權。

三、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
此案涉及到沈一石織坊和浙江官員,以及織造局,楊金水只能避嫌,沒有絲毫參與審案的可能性。而海瑞王用汲則剛從外地來,與此案沒有干係,最適合審理。

皇帝沒有明旨,楊金水反對也沒用。

四、
《大明王朝1566》裡,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鄧泌昌、何茂才?織造局只是皇帝的小金庫而已。皇帝的正常開支有戶部進行財政預算後發放,而皇帝的一些額外開支得不到戶部的支持。這時皇帝只能另開渠道,給自己一些增加開支的項目。製造局賺的錢大部分都被皇帝拿去,少部分給官員和商人分掉。審鄭泌昌何茂才,其根源就是審皇帝,審的是皇帝的臉面。反對審這兩個人,就是為皇帝遮醜,為官場保住一個體面。

特立独行的蓝胖子
2019-01-04

這個問題,看過大明王朝1566只一遍的話,還是有些搞不懂其中的一些問題。看了第二遍以後,這些問題也就明白了。首先,更正一下,是鄭泌昌,何茂才,不是鄧泌昌。關於楊金水為什麼不讓審鄭何二人,第一,楊金水是宮裡的人,是嘉靖帝派到江南織造局作為監管之人,鄭何二人所做所為都牽涉到楊金水,而楊金水的背後代表的是宮裡,是皇上,如果審了他二人,最後牽扯到皇上,誰都活不了。這也是為什麼楊金水後來裝瘋。第二,鄭何二人背後是小閣老、嚴閣老父子二人,嚴氏父子把持朝政已經二十多年,黨羽遍佈兩京一十三省,嚴氏父子的地位暫時憾搖不動,誰敢拿嚴氏父子的人動手。第三,鄭何二人受嚴世番授意,毀堤淹田,這件事如果讓朝廷、讓百姓知道,定會引起民變,定會天下大亂。綜其以上原因,就是為什麼楊金水不讓審鄭何二人。以至於最後嘉靖派趙貞吉、海瑞他們審鄭何二人的時候,會出現兩份不一樣的證詞。總之,這部劇是很值得追一追的。

用户6236385494
2019-08-14

楊在窗戶外聽海瑞審鄭何二人,嚇的直接癱過去。楊金水並不是怕海瑞審訊牽扯出其他人,而是怕把皇帝扯進來,下面這些奴才死多少無所謂,哪怕他楊金水自己死了也沒關係,楊金水對嘉靖的忠心是不用懷疑的,他大可自殺,他一死是解脫了,但把罪名扔給了皇帝和他乾爹,說明他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陳洪那樣折磨他仍然不露餡,嘉靖如此聰明當然也看出他是裝瘋,念在他對自己如此忠心,就放了他一條生路,最後和他乾爹去給先皇守陵,也算是善終了。

人生有味是清欢15
2019-08-09

不是不讓審,是不讓海瑞單獨審。海瑞窮追猛打,鄭何二人為自保把事情扯向嚴家,宮裡和皇上怎麼辦?扯出毀堤淹田,嚴家和楊金水死無葬身之地,對嚴家,是用是棄皇上未下決心。對自己當然想保命,另外也想保住織造局祕密帳目開支,從沈一石告訴高翰文,高又告訴海瑞織造局帳目看,皇帝用錢是違規違法的,捅出來,不僅是楊金水,呂芳一大批人要完蛋,皇上必被牽聯,正如楊所說,是褻瀆了皇上聖名。

锹扬春史
2019-05-17

不是不讓審,是不讓海瑞式的單獨審。海瑞抓住毀堤淹田、私放井上十四郎、變賣織坊三個問題刨根問底,就攪亂了所謂的朝局,不僅會牽涉到宮裡的腐敗問題,而且會使得50萬匹絲綢的海外生意泡湯,於私於公都不利。實話說,楊金水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壞人,也是胸有大局之人。事實上跟嘉靖的顏面關係並不大,只不過楊金水太監們自認為是皇帝的近人,自己為主子著想而已。嘉靖雷霆手段不是處理了幾個大太監嗎?嘉靖皇帝只在乎自己個人的煌煌史冊上的評價

驴驹桥警备司令
2019-05-17

怕牽扯出更多的人!皇帝的臉面尚在其次,畢竟有辱聖躬現場就可以滅了他倆!關鍵是怕抖出織造局的問題並進而影響到司禮監和內閣對毀堤淹田的態度,那時候楊金水自己也是替罪羊!如果是其他人審,面對這種情況也許會和光同塵,可面對海瑞這樣的人,楊金水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