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30年前運城人生活 古宅變成了美髮廳
陳榮攝影
1/10 運城是我童年和少年時代成長的地方,小時候我逛遍運城的各個角落, 和這裡有很深的情感。從事攝影工作後,總想在這裡留下點印記。這是1983年在運城火車站拍的在地上學習的女青年,當時青年們學習蔚然成風,到處可看到孜孜不倦學習者的身影。火車站是我童年常光顧的地方,到這裡看噴氣的蒸汽機車,看南來北往的旅客,順便撿些比較新鮮的煙盒和糖紙。當時車站是1950年建的蘇聯樣式建築,遺憾的是在80年代後期拆除了。
2/10 這頭石獅子在西街柴市巷口不遠處,1966年我親眼目睹了它被紅衛兵砸得面目皆非。這個石獅子被砸根本不算啥,運城文化館門口兩個很大的石獅子都沒逃脫粉身碎骨的命運;紅衛兵甚至爬到居民的房上把房脊砸了,被砸的房子主人往往是“地富反壞右”,他們連憤怒都不敢;我家門口有個拴馬樁,我從小就常爬在上邊玩,此時也跟著進了垃圾堆,從此,我的一個童年的念想沒了。1985年,為了表現我對這段歷史的反思,創作了這張照片。
3/10 西花園是我童年常漫遊的地方,當時這裡就一池子水加上中央的孤島。夏天哥哥常帶我到這裡游泳,我是不敢下水的,因為每年這裡好像都要淹死一個孩子;冬天哥哥把我們家的簸箕上打一個眼拴上繩子,當雪橇拉著我在冰上跑,當時不懂得危險,如果冰壓塌了我倆的命運就要改寫了。那時這裡有許多水鳥,父親曾用小口徑步槍在這裡打鳥,然後哥哥潛水撈回。1975年之後這裡逐漸改成公園。1985年我在這裡拍鍛鍊的老人很有時代特色。
4/10 運城解州鎮是關羽的故鄉,有著全國最大的關帝廟。我第一次來這裡是1967年紅衛兵串聯時,當時我10歲,和10幾個同學長征了20公里來到這裡,在這家美髮廳隔壁喝了1毛錢1碗的豆腐腦,喝豆腐腦時我的勺子掉到碗裡,正當我不知怎麼辦時,我們一個院的大姐姐用她的勺子給救了出來。我此時只有1毛4分錢現金和幾個饃饃,好在招待所的開水不要錢,把饃饃一泡就美餐一頓。1987年,我在這裡拍了這張照片。
5/10 1987年,運城建起了禹都市場,當時這裡很紅火。這裡附近的地區招待所有兩座和遵義會議舊址很像的西式建築,據說是當時運城最高的建築,1969年我曾上到二樓瞻仰了一位領導的遺容。現在,運城高樓林立,這兩座建築已經非常不顯眼了,但它可能是運城市區尚存最老的著名建築吧。當時,禹都市場有許多孩子幫家長看攤,現在學生們沒有這樣的功夫吧?
6/10 這是1989年我在運城安邑古塔附近幼兒園拍的照片,現在這個裂開的塔好像已經修復。以前這座塔不知裂開了多少年就是不倒。小時候我常爬上運城西南角上的木塔眺望安邑塔,當時運城大都是平房,我可以一目瞭然;每次乘火車時也能在車廂裡面看到塔;1970年,我作為紅小兵曾乘大卡車集體來安邑公社開會,當時我們都手持紅纓槍,下車時一個孩子不小心把自己臉戳了一下,幸虧紅纓槍的鋒沒有磨出,不然後果就嚴重了。
7/10 1989年,運城街頭還有穿傳統中式衣服和牛仔服並存的現象。老人背的碎布拼接的包包也曾風靡了多少年,是當時多少學生上學的書包。那時糧棉等物資要憑票供應,很多人家沒有多餘的布做書包,只好把碎布充分利用了起來。從美的角度講這種書包很有設計感,但做起來太費工, 當時大家似乎都有的是時間,哪像現在的生活節奏這樣快。
8/10 平板車曾是那些年的主要運輸工具。我小的時候經常拉著它賣煤或者買打煤糕的土,也曾經把它當蹺蹺板玩過。記得1969年因為舅舅剛做了手術,剛12歲的我買煤時,空車時拉著小腳的姥姥走到煤場;回來時姥姥拄著柺棍給我推車,最頭疼的是過北郊渠水上的橋坡,每次都有好心人搭把手才過了這道難關。1989年,看到這些等活的師傅們,我聯想到自己拉車時的滋味,知道他們不容易。
9/10 1989年春節,兩個孩子在運城一戶人家院子裡玩,背景是家裡的廚房。當時城裡居民住房都很緊張,每個人平均下來大都只有那麼幾平米,但因為是平房,鄰里之間交往很方便,誰家做飯時少了醋,馬上到鄰家就能要到;現在雖然大家房子都大了,但單元樓裡誰也不認識誰,老死不相往來,缺乏了過去的人情味。
10/10 我小時經常到西郊村裡一位乾親戚家串門,1963年曾在那裡吃過結婚的酒席。記得我不小心把酒杯碰掉了,幸虧姥姥手疾眼快接住了,當時我認為差點闖禍非常害怕。現在的孩子覺得打個酒杯是個屁事,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就是要捱打的事。記得我剛會端碗吃飯時經常打碗,每次姥姥都要氣得修理我,我只好跑到街上不敢回家。鄰居勸我姥姥,小孩越打越容易打腕,我姥姥只好罷手找釘碗匠去了。1989年,我到這個村子拍了此片。
2019-04-2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