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山西這座古建築曾出過19位“舉人”,康熙兩次下榻,距今超300年
裕豐人間
1/9 相信很多看過“康熙王朝”的人都清楚陳廷敬是何人,陳廷敬不僅是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更是康熙皇帝35年的經筵講師,身份在當時可是極為的富貴。而在山西就有著一座關於他的巨大建築,這所建築總面積3.6萬平方米,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這就是山西的“皇城相府”。(圖片來自 IC photo)
2/9 據悉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名“皇城”。起建於明,內城為陳廷敬的伯父陳昌言為避戰亂而建,而內城的建築分祠廟、民宅和官宦邸三類,風格迥異。祠廟建築有陳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樹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圖片來自 IC photo)
3/9 整個建築群落靠山面水,依山而建,拾級而上,錯落有致,府外青山繞城,綠水束府內街巷縱橫,建築鱗次櫛比,景色步移景異,讓遊客有種“人道我居城市中,我疑身在萬山中”的代入感。從整體平面來看,似一頭北尾南的神龜,雖不能說惟妙惟肖,卻也輪廓鮮明,因而又有龜城之說,寓千管水固之意。(圖片來自 IC photo)
4/9 另外內城之中還有著樹德院,樹德院位居內城之東北角,建於明嘉靖年間。該院為東西向的兩個並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廂房和倒座圍合而成,正房為三層樓房,採用明三暗五形式,廂房和倒座均為二層樓,院落四角為封閉或開敞的天井。院內地面以素磚枵條石鋪築,主院西北天井闢門與偏院相通,門不設影壁。偏院佈局同主院基本相同。(圖片來自 IC photo)
5/9 河山樓位於內城的北部。當時正值明末戰亂風起雲湧之時。為抵禦流寇侵擾,由陳家昌言、昌期、昌齊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築。樓平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10米,高23米,共七層(含地下一層)。樓外牆整齊劃一內部則逐層遞減。整個河山樓只在南向闢一拱門,門設兩道,為防火計,外門為石門,門後施以槓栓。樓層間構築棚板屯貯人員物質。(圖片來自 IC photo)
6/9 另外還有屯兵樓、世德院、麒麟院和容山公府、御史府、冢宰第、中道莊、陳氏宗祠、小姐院、南書院、管家院等等,值得一提的還有一處建築,那就是“紫雲阡”。紫雲阡佔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石牌坊、御書輓詩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後山靜坪紅葉如畫,是舊時皇城八景之一環境幽雅,肅穆壯觀。(圖片來自 IC photo)
7/9 另外還有著被譽為的皇城古八景,石壁飛魚、南宅觀書、樊溪春曉、靜坪紅葉、土垸流泉、黃閣青山、梅莊杏花、午亭山莊。每一處地方都值得回味很久,也體現了當時的繁榮和昌盛。(圖片來自 IC photo)
8/9 據統計,從明孝宗到清乾隆間的260年中,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美譽。康熙下旨給陳廷敬建造的牌坊,上書“冢宰總憲”四個大字,表彰他的才華和昭示他宰輔的地位。(圖片來自 IC photo)
9/9 其實皇城相府不僅僅是一幅古代的“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對於這樣的建築,我們做的就是保護其真實性,保留其大部分的原始面貌,另外這裡還是一處極為難得的學府之地,畢竟這裡曾有著41位貢生。(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6-2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