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10 個回答
布衣吴新建
2019-05-03

一個勁討論這個問題沒什麼意思。

有一點,國家能有今天絕不是靠一兩個人的努力,是靠一群人努力。

一個人沒能選上國家院士,去了美國,過兩年,選上了美國院士,有人根據這一實際情況覺得我們這塊土地埋沒了人才。

錯了。

其一,今天取得的所有成績,幾乎沒有美國院士幫我們,都是國人自己奮鬥出來的。

其二,不可否認我們從美國學到了許多先進,但前提是必須主動學習。世界這麼多國家,誰都可以學美國,而且美國還在大力主張向它學習,為什麼我們學得很好、學得讓美國老師稱讚、以至於今天學得讓美國人覺得後悔死了?這是靠全民族弘揚學習精神,不是少數幾個人學習就能學出這樣的成果。

其三,學以致用,剛看了林毅夫一篇自述,當年他在美國學了一套經濟理論,認為能經世救國,信心滿滿回來後發現不是這回事,他的悟性在於,不是那套理論錯了,而是理論與實際如何結合的本身也是一門大學問。

其四,一個人選擇在何種環境裡做學問是個人自由,高知對環境選擇的價值判斷不會世俗化,科研成果是人類共同財富,儘管好多時候被國籍限制,可站在一個更高角度看,只要有益於出成果,不管選擇哪裡都是對的。

其五,國人必須徹底摒棄用西方標準做判斷的習慣,要有自信,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不需要再唯西方馬首是瞻。中國院士有中國標準,美國院士有美國標準,不是夠得上美國院士就一定能符合國內院士要求。

劃重點 國內院士可形容為民族脊樑,而脊樑是要有忍辱負重的擔當,能承受各種各樣壓力,同時還要領著本學科一眾人克服困難,奮起直追,勇往直前。

一师者
2019-05-04

我們先看一下顏寧的人物經歷:

1996年-2000年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士;
2000年-2004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博士;
2005年-2007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
2007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7日從清華大學證實,顏寧已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

顏寧是1977年出生。通過計算年齡得知,顏寧在30歲已經是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了,這麼年輕,這麼厲害。

試問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美國的發展,得益於拉攏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為其效力;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教育大國,經濟大國,綜合國力全球首位,也吸納了各方的學子來美留學,各國的科學家被美國挖走。當年我們中國日益壯大的發展成果,現在也是在世界的前列,我們靠的是在西方實施嚴密的技術與人才封鎖的現狀下,經無數有保國之志的科技人員自立自強、艱苦鑽研得來的!每一份成就的取得都來之不易。

兩者相比,孰輕孰重,顯而易見。如果我們的用人之策有問題,我們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嗎?我們會一步步地實現趕超西方國家之夙願嗎?

顏寧2019年4月3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這跟她走出清華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主要是她的研究對象或許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顏寧今天的成果,如果沒有美國支持(對科研方面的),她可能也沒有這麼大的收穫!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都代表著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代表著各個領域中最頂尖的人才,當然也需要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顏寧,這位不到30歲就受聘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可想而知,她的能力定然是超群的,也許當時她的年齡顯得過於年輕,一些條件不符合。

顏寧微博回覆非常的清楚:稱自己本身出國任教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跟什麼“負氣出走”沒有任何的關聯。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科學無國界,誰不願意去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的地方?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如果顏寧教授當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個人認為她會留在國內,因為當選為科學院院士,很多資源都會為之傾斜,顏寧的科研就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許這樣她就不會出國。當然,也許美國的科學水平更高,便於顏寧的科研也說不準,畢竟顏寧從事的是尖端生物研究,國內的各方面的條件要遜色於美國,到美國搞科研,服務全球,等研究更加成熟,也可以回國效力!

怀疑探索者
2019-05-03

顏寧可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做夢都喜歡她。這次她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其實是眾望所歸,並不稀奇。她早就有了當選美國院士的資格。其實,顏寧在國內也早就有了做中科院院士的資格?以顏寧的學術水平和她發表的科學論文,早就夠上做中國科學院院士了,但就是一直評不上。即便她有施一公那樣的後臺,也不行!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到底為什麼呢?太年輕?推薦人的數量不夠?還是其他不可見人的原因?

在國內始終就評選不上,但是顏寧一旦從清華大學離開,出走美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很快就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這又結結實實地打了中國院士系統的臉。

雖然美國科學院不是政府機構,屬於民間性質,但是其具備的超權威性早就超過了其他國家,全世界都承認。顏寧評選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充分證明了她的超強實力。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這會不會讓顏寧因此感受到,只有美國才對她的工作更加重視呢?這會不會堅定她長期留在美國工作的決心呢?這會不會讓她加深對國內的失望呢?據傳說,顏寧在國內是受到排擠的,與某些人關係很緊張。但是國外環境就比較純粹,她可以一心一意做科研工作,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去跑人事關係,跑科研經費。

最後,希望顏寧姐姐,我的女神,早一點嫁了吧。真心不希望一個這樣美麗的女人一輩子單身,那真是太可惜了。工作不能取代家庭。

种植恒星
2019-05-04

首先對於科學家們來說,最苦惱的事情就是經費問題,沒有經費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那麼顏寧教授在清華任職的時候,實際上得到了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無論是經費的問題,還是各種軟硬件的支持,都讓顏寧教授如魚得水,毫無後顧之憂,所以一些關於排擠的說法,實際上是不成立的。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其次對於為什麼離開清華,顏寧教授也已經做出解釋了,對於科學研究者來說,如果長期處於一個固定的環境當中,很有可能會陷入故步自封的程度,那麼為了尋求突破,很多科學家都會選擇換個環境,而顏寧教授從2007年留學回國之後,在清華任職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所以她離開清華就和當年選擇回國一樣,希望換個環境尋求新的科學突破。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當然了,我國目前的科學評選體系,可能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之前很多獲得過重要獎項的科學家,往往都是一些年齡較大的科學家,但實際上某些獎項的評選標準,不應該過於側重於人的生理年齡,而應該取決於這個人的能力,以及他所取得的學術成果。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最後關於顏寧教授離開清華,以及她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個事,我們以平常心看待就好了,因為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說,美國確實要領先我國,否則就不會有科學家老往美國跑,這些科學家雖然人在美國,但和國內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們在美國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反過來又會推動我們國家的科學發展

高校专业那些事
2019-05-03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看著大家這麼熱鬧。我也來湊個熱鬧。。

咱們先來講故事。。。我最愛講故事。。。別人講過的,我不想再講。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我也是河南人,施一公也是河南人。因此早在十年前我就開始關注他了。

看了我這個文章。你基本對施一公就瞭解個八九不離十。。同樣顏寧也順帶。。。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先說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先看2017年院士候選人公佈時間: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共157人,那最後能多少人中獎呢?在6人左右,也就是說一大半也被刷掉。

那顏寧什麼時候出走呢,其實在這個初選名單(不是最終名單)出來之前,她就要走了。。。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而院士最終公佈時間是那一天

最終公佈時間是2017年11月28日,顯然,她是否當選院士和出走毫無關係。。。

因為最終他出走半年以後,才有當選這一說。。。那為何會出走啊,。。。。

這個說來話長,

先從他的老闆施一公講起。。。。。。

因為顏寧的一切發達來之施一。。。她是施一公的學生。

沒有施一公的推薦,她去不了普林斯頓。因為施一公就是從普林斯頓過來的。。。。

施一公已經是世界結構生物的頭號學閥。國內外通吃。。

所以刷論文。。。

頂級期刊的審稿人,編輯都是他朋友,學生,同事,,甚至他自己。。

施一公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施一公這個人,出身名門貴族。父親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不要光看他父母,

他爺爺是學校當委書記,副校長。所以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人家人脈厚著呢。。。

他爺爺是誰呢?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施一公的爺爺叫施平施,

  1. 42歲任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

  2. 67歲任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3. 72歲任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祕書長。

  4. 1985年7月,於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離休。

現在來說也是副部級幹部啊。。。。

扯遠了。繼續回來說施一公,施一公當年很厲害,畢業於河南實驗中學,體育特別厲害。

1984年畢業於河南省實驗中學,河南實驗中學,大家都知道鄭州的三大高中之一,非常霸氣。

施一公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不用說,跳進了大坑。因為生物這個專業特別爛。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施一公大四的時候就知道這個生物專業是個大坑,因為生物和文科沒啥差別,就是背背背,憑著當年數學保送的天賦又去讀了一個數學雙學士。

施一公的確厲害。數學專業那課程,學著讓人自殺啊。尤其清華的數學,所以施一公的確非浪得虛名。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清華大學生物學和數學雙學位

而去是清華大學長跑第一名,保持了四年。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可惜只能以生物名義出國,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

雖然這個大學是美國最頂級的大學,醫學尤其美國第一,當然也算世界第一

但是施一公學的是生物,不是醫學。在學生物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專業畢業就失業,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又讀了計算機碩士。。。。

生物不好就業,計算機好就業,30年前就這樣,現在仍然這樣,大家要記住啊

本來他想計算機弄個博士學位。可惜他導師說他智商不行,不適合搞計算機研究,(實際背景:讀博的前兩年,他總是想轉到計算機系,學校甚至一度想停止為他提供獎學金),結果他硬著頭皮,把生物博士讀下來,比較生物博士不需要智商,只需要體力(生物博士們別砍我啊,,,我說的是對不對?)

毫無疑問,畢業果然找不到工作。

其他他也不想幹生物這沒前途的工作,而不是和另外兩個生物大牛一快拼搏:饒毅王曉東王曉東也是河南人

他想經商,和幾個哥們成立了公司,那時候天天忙活到大半夜,很辛苦。結果忙了半年,業務也做得不錯,最終卻分文未獲。

1996年1月,我到了紐約的斯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師從尼克拉·帕烏利奇(Nicola Pavletich)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那一段時間是我一生中最最拼命的時間段之一。當時我的課題是TGF-B信號通路中重要蛋白及蛋白複合體研究。為了儘快出成績,我那時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每兩週休息一天。其實,休息就是睡覺,因為我當時睡眠嚴重不足。幸好我以前堅持鍛鍊,有一個好身體,否則那兩年根本撐不住。 
功夫不負苦心人,那兩年我出東西很快。不到兩年,我就在Cell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這樣,我就比較容易在美國一流的大學裡找到教職。所以,在1998年我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聘為助理教授。

只能隨後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千年博士後,學生物的都知道。。。。

1998年—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教授。

後來覺得在普林斯頓乾的不開心,剛好和饒意一鼓動就回國了。

結果一個北大教授,一個清教授,但是沒有自己的地盤,這個領域內的科研都被瓜分完了,怎麼辦?

開炮,聯合饒毅在science炮灰中國科研,說錢都被某些學閥分了,,,,

2010年,施一公與饒毅曾經聯名在《科學》雜誌上聯合署名發表《中國的科研文化》,後者同樣系海歸科學家,回國後在北大生命學院任院長。文章指出中國科研文化種種弊端:文章指出,儘管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並沒有對中國的科研起到應有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體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文章中還提及了與個別官員和科學家的人際關係,對科研項目的侵蝕。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直接震驚全世界。。。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炮轟結果,兩人第一次參評院士,光榮落榜。

兩人大罵國內院士都是混子。。。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不過施一公以後再也不炮轟了,而饒毅放了狠話:以後不參評了。

結果2014年,施一公終於當上了中科院院士,而饒毅現在還不是院士。。

也許饒毅會後悔。。。。。。當年的二愣子精神。

然後施一公就當了清華大學副校長。把生物科研當成了富士康生產線,全員加班。不是996,是6/12-7

施一公很快大量資金購買電競設備大量的電鏡設備上,nsc論文刷的漂漂亮亮。

清華大學的nsc高端論文,施一公團隊佔了一多半。。。就是拍照,分析發文。

拍照,分析,發文。。。

但是研究生們,想的是畢業後工作。。。。比較上億的電鏡,一般學校買不起。。

一大半都想跑,本科生都跑。。。

看清華大學轉系情況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最慘的是生物,最好的是計算機軟件。。。

施一公一看自己本科生源都沒人了,都去學計算機軟件了,大怒,又炮轟了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他可能忘了,當年他找不到工作也讀個計算機碩士的情況。。。。

好了說完了,施一公,該說顏寧了,有啥說呢。?

顏寧是一路跟著施一公混的,一路讀的博士。。教授 ,,沒有施一公,顏寧恐怕長江,院士提名。。。

結構生物,施一公已經是老大了。施一公人脈又不好,顏寧下次當選院士概率不高。

也不可能,你結構生物剛上一個院士,你清華再來一個。。。不知道生物領域幾百種,總得照顧其他領域

而且施一公也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很快就去跟馬雲混了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當然,走的時候,應該有所安排。

顏寧大美女40了還不婚。。。。。。。

然後。

施一公就推薦過去了。。。。。施一公人脈還是有的。。。

放心,說不定過幾年就回來了。。。。。。

就這麼簡單。。。

祝福顏寧大美女,早日結婚生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科學不是伴侶。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高校人才真经
2019-05-03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關注高校人才的成長和發展。

就在前兩天,美國國家科學院公佈了最新一批院士名單,這其中,中科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高福;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教授鎖志剛和洛克菲勒大學教授陳珏兩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可以說,這4位都足以令國人自豪,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卻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顏寧。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顏寧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國人給她貼了幾個標籤:“年輕”“美女”“海歸”“學霸”“女神”“非主流”。前面幾個好理解,“非主流”則是因為顏寧從美國回到清華,在清華做出成績之後又回到美國,這在中國目前的主流文化下是不多見的。而大多數國人對顏寧的瞭解也僅限於此,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她在研究什麼,不知道她取得過什麼成果,甚至也不知道顏寧本人的性格特點,但很多人卻能下定結論,說顏寧離開清華是負氣出走,是因為清華對她不夠好,是因為國家沒有給顏寧中科院院士。我想,這個結論下得過於草率了吧。

當然,我也並不認識顏寧,聽學校幾個老師說他們見過或接觸過顏寧,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所以,我沒法直接分析和評價顏寧本人,我僅高校人才管理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第一個問題,清華大學對顏寧是否不夠好?

對於顏寧這樣堪稱“絕世”的優秀青年科學家,相信無論是誰當清華校長,都不可能怠慢她,就算用計劃經濟時代的人才評價理念,她取得這些突出成績,也足以引起學校從上到下的高度重視。如果說十年前按資排輩圖的是越老越吃香,那現在,學術圈妥妥的是年輕人的天下,所有的評價導向都是偏向年輕人的。高校在“捧”年輕人才時也是不餘遺力。想一想,如果不是清華大學經常報道顏寧,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認識她。因此,站在清華大學的角度,只要能給的,就一定會傾囊以授。而所謂“負氣出走”,在我們這些長年在高校工作的人看來,根本就是不攻自破的謠言。顏寧本人也曾說過,清華大學給她的條件和她在清華大學取得的成績都超出了她的預期,她在清華有最先進的儀器,也不需要為經費操心,她在清華大學”像個公主一樣“。而她離開清華大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她在清華感覺太順利,害怕浪費自己的才智。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第二個問題,顏寧是否應該入選中科院院士?

正如我上面所說,除了相關學科的專家,其餘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顏寧的研究成果價值有多大,如果僅從19篇CNS論文就說她具備中科院院士資格,那我們的評價是否又陷入“唯論文主義”了呢?所以,顏寧是否具有院士資格,還必須由業內專家來評價。我們只討論兩個問題,一個是院士評審是否合理,二是顏寧本人是否是院士競爭的犧牲者。

在高校做人才工作多年,也參與組織了多次人才計劃的申報工作(包括院士),我可以肯定地說,高校學術評價中確實存在很重的圈子文化,這種圈子一方面是學術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學術觀點的認同。前者多是基於人情關係,嚴格說是屬於學術不端的範疇,但由於高層次人才之間學術業績差距本身就不大,所以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情成分實際上很難判斷;而後者則是非常正常的情況,如果兩個圈子在同一個科學問題上有不同觀點,那兩個圈子之間就會產生排擠,一旦一方佔優,另一方除非取得實質性成果,否則就很難翻身。以上兩種圈子文化確實影響了高層次人才評價的公正性,但這個問題並不只存在於中國,在全世界每一個學術圈子裡都存在,尤其是後一種。而且,我認為顏寧並沒有這方面的麻煩,因為她此前已經順利入選長江學者,獲批傑出青年基金,基本上半條腿已經跨進院士門檻了,這說明她在學術圈子方面至少是沒有硬傷的,只要她在清華大學再呆了2年,院士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更重要的是,顏寧本人對院士的頭銜興趣並不大,她的觀點是“不論是否當選,我還是我,既沒有更高明,也沒有變差勁”。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顏寧

把上面兩個問題說清楚以後,我認為沒有必要再去解釋顏寧為什麼要離開清華,回到普林斯頓,因為拋開這兩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後,其他原因都是顏寧個人的原因了。顏寧今年才40歲,正是當打之年,將來一定還有更加矚目的成績。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顏寧及她將來的發展呢?我認為,這很重要,我們怎麼看顏寧,就是我們怎麼看待科學事業。我是這樣看的:

第一、科學家也是凡人,我們要用凡人的眼光去看他們。比如顏寧,據說喜歡微博,閒時也關心八卦,和一個普通女孩別無二致。不僅是顏寧,此前還有很多人喜歡拿女博士說事,其實,她們和我們一般人一樣,甚至比我們更簡單單純一些。不神化不醜化,這是對她們最起碼的尊重。

第二、科學家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越頂尖的越是如此。我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一到科學家那裡,我們就有了民粹意識。當然,從政治立場上,科學家是有國家有民族的,但從科學本身來說,科學家應該是世界的。而顏寧就是世界級的科學家,她去普林斯頓是被請過去的,是受人尊敬的,這應該讓我們感到驕傲,而不是嫉妒。

第三、我們不僅要繼續追捧顏寧,還要不斷培養更多的顏寧。在中國的學術界,確實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喜歡把榮譽往一個人身上堆。實際上,顏寧已經足夠有名了,其學術地位已經不需要用頭銜來定義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像接力賽一樣,把中國的科學事業不斷向前推。

謝謝大家的閱讀。

寒石冷月
2019-05-03

如果用發展的眼光看時代,我們所處這個時代,某些著名高等院校對人才的尊重,遠不及建國之後,那時對人才可以用求賢若渴來形容。只要國家建設需要高端人才,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招募人才,並給予相當的待遇和社會地位。而現在呢?恐怕還真不是那麼回事了。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再從犧牲奉獻精神來講,現在一些中青年高端人才,對名譽和社會地位的追求超越一切,只要不盡自己的心意,抬腿就走,大有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的那種“豪邁”。如此把對人才的尊重和給予社會地位放在首位,像顏寧教授這樣的高端人才,恐怕還真捨不得走。因為從情感深處來講,哪個人不愛國,只是有些時候,愛國會受很多環境因素所影響,實在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時,只能先找適合自己的地方去落腳。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正如題主問: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我的觀點是,有可能,也亦無可能。這要看顏寧自己對這個所謂的院士看的有多重了。如果她的眼裡認為一個院士有什麼了不起的?我要選擇的是能讓我實現自己理想抱負,如果不能為我提供這樣的環境,我肯定會一走了之。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若從愛國情懷來講,顏寧這一步,會讓很多人罵她,你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還算是一箇中國人嗎?不過話又說回來,國家允許人才流動,不管是在國內發展,還是去國外發展,誰罵又能如何?該走的終究會走,該留的你趕也趕不走。只是將來顏寧還會回來嗎?這恐怕是一個未知數。如果將來她仍能回來為祖國效力,說明她心繫祖國,只是眼下不得不走。

环球围观
2019-05-04

題:科學無國界是個偽命題

中國年輕女科學家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我們祝賀顏寧博士的同時,有人說清華大學是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實際的情況也確實如此。

我們不妨先看看以下這些人和他們的畢業院校: 馬雲,杭州師範大學;馬化騰,深圳大學;雷軍,武漢大學;任正非,重慶大學;李書福,哈爾濱工業大學;董明珠,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李東昇,華南理工大學;王健林,遼寧大學;楊偉(殲20總師),西北工業大學;孫聰(殲31總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偉仁(嫦娥探月工程總師),中國科技大學。

以上這些改變當代中國人民生活的科技領域和商業領域的大咖們,這些傾盡全力為國家的發展貢獻畢生精力的人,並沒有一個是清華大學畢業的。而中國人卻一直把清華大學當做中國大學和人才的標杆,這是一個巨大的諷刺。那麼,我們的那些高考狀元和天才們畢業後都在做什麼呢?

清華的學生大多數畢業後都出國了,這確實是實情。在清華,畢業不出國,不去美國是被人認為沒本事的事情,這就是清華多年來的現狀。有人常以所謂科學無國界來自我安慰和找藉口,其實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話。美國人手裡的尖端技術何時對我們開放過?他們不是天天在講這個偷那個竊的嗎?不都是當做最高國家機密的嗎?所以科學和人都是有國界的,我們要正視這個現實。

分析清華學子爭著出國的原因,一是中國社會給與清華大學過高的地位,讓清華的學生感覺自己高高在上,這種極度的優越感,讓很多學生逐漸看不起國內的學位和身份,所謂的中國高知精英群體偏偏承襲了極端崇洋媚外的劣根;二是與當代社會的家國情懷漸淡,個人利益為主的價值觀分不開,追逐個人名利大於奉獻家國天下。三是與國家教育體制和科研環境有直接關係。比如我們的國家級科學技術大獎,一個科研人員要窮盡一生的精力,幹到耄耋之年才有可能得這個獎。而這個獎金過去不過區區500萬人民幣,去年開始雖然提高了,也不過區區800萬人民幣,還不夠在北京買個像樣的房子。加上國內教育科研的相關管理體制問題,比如年輕人基本沒資格選院士;比如科研項目的申請與獲得程序複雜,人際關係社會的各種隱形的掣肘等等,相比美國的科學研究環境和科研人員的待遇,確實差距較大。

很多人不懂,當年的那些不顧國家貧弱,待遇低薄而紛紛回國的老一代科學家們,為何能有為了國家發展,民族振興而奮鬥終身的愛國情懷。如今的情況讓國人情何以堪?國家已經相對富有了,強大了,但是愛國情懷卻淡了,這很值得我們反思。

我們雖然有大國風範和胸懷,有向世界先進科技學習的態度,但是也不能漠視這種人才外流的現狀長期持續下去。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還是清華大學本身,也要思考如何從正面加以引導並從教育科研體制上進行更大的改變,讓國內大學的學子,以留在國內和留學後歸國報效祖國為榮,讓我們的大學,我們的清華真正成為中國自己科學家的搖籃。

良心老师
2019-05-03

無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都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代表的是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也有相應的權利和待遇。而原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在取得很高成就的情況下,依然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但出走美國後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並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不得不讓人對中國的院士評審方法與美國評審方法做對比,也對國內的教科研環境及留學生回國效力做出思考。我個人認為,如果顏寧教授早日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並且有相應的科研條件的話,她估計應該不會出走清華。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一、中國院士評選與美國有一定的差異。大家還記得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教授嗎?她不一定在獲獎之前沒評上院士嗎?所以中國院士的評選還是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的,比如有沒有論資排輩現象,我國的院士年齡普遍偏大。還有就是評選方法上,是不是有抱團現象,有更好的人脈的教授是不是機會更大些?顏寧教授相對來說年輕,即使是在清華大學這樣的中國頂尖大學,也有施一公這樣的導師扶持,也有相應的科研成果做後盾,依然評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而美國院士評選應該論資排輩現象會少點吧,不然也輪不到顏寧教授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二、院士擁有是巨大的榮譽與一定的權利。擁有院士頭銜不僅意味著你是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和權威,享受相當的權利,比如申請項目和經費支持等。顏寧做的是結構生物學,做實驗一臺設備幾百萬美元,需要的經費數目龐大,要建立前沿的實驗室需要經費支持。而如果評上院士後,估計建立這樣的實驗室應該更容易些,假如有了先進的實驗設備,保證了她的研究能順利實施,她應該不會離開清華大學的。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三、出走清華並不意味著背叛祖國。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工作了多年後才出走清華,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無疑這裡給她提供了更好的科研環境,更有利於其作出更大的科研成果。常常有人會說中國留學生出國後不回國效力,這是一種背叛行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了美國。回過頭來,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不對中國進行高科技轉讓,所以為美國做貢獻就是對中國的背叛。我個人覺得,如果在國內科研條件不具備,長期耗著而沒有進展反而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假如能在美國從事最前沿的研究,至少保證我們的科研人員能緊跟科技前沿而不落伍。她同樣可以成為這個領域中國同行的導師,拉近中美之間的差距。再說有些基礎科學,確實是對全人類做貢獻的,在哪出成果也都是為全人類服務。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四、中國留學生回國率逐年上升。過去由於國家不夠富裕,國內的科研條件和環境有限,一部分出國留學人員留在國外。但隨著國家對科技人員的重視,國家也綜合實力也在增強,出國留學人員回國的率逐年上升。說實話,每一個出國留學的學子,誰不想學成歸來建設祖國,但由於國內外的生活條件的差距,創業和科研環境的差異,有的人選擇留在國外發展。我們不能強制讓他們回國效力,但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吸引他們回國建設祖國。李彥宏、張朝陽、施一公等留學歸國人員在國內不是發展得非常好嗎?中國其實現在正是留學歸國人員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你們覺得是這樣嗎?認可的請點個贊,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月亮姐姐Nancy
2019-05-03

這位30歲不到就受聘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終身講席教授。

顏寧1977年出生于山東萊蕪,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物與科學技術系,2000年-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並進行博士後研究,37歲率領她的團隊用6個月的時間攻克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不解,最受矚目、國際競爭也最激烈的科學難題,她是一位很有抱負和學術能力的年輕教授。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對於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這個說法是不絕對的。顏寧當時已經有了出國的打算,而不是因為沒有得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才出國的。她的微博回覆非常的清楚。自己本身出國任教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跟什麼“負氣出走”沒有任何的關聯。

也有另一種說辭是顏寧教授在國內是受到排擠的,不被嘗識,不知道是否與年齡和資歷有關,而相比較國外的研究環境就簡單和純粹,她可以一心一意做科研工作,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不管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做為人才,顏寧應該得到或者享受到她應得到的,這和她的付出是等價的。由此可以聯想到,無論在任何單位,大家都是比較討厭論資排輩的,有些時候,不是別人想“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是在於這個工作環境是不是值得別人真正地留下,有些時候,太多的外在原因和人情事故,讓本來很簡單的事情,變得異常複雜。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