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如果去鄉下旅遊,遇到有那種真正的土雞沒餵過一點飼料,平均一隻3斤到4斤2兩,30塊錢1斤你會買嗎?你能接受這個價格嗎?
10 個回答
农村儒生
2019-06-07

去農村旅遊,遇到真正的土雞,也能肯定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一斤是非常划算的。如果在我們農村能看到30元一斤的正宗土雞,我是非常願意接受這個價格的。

去農村旅遊,遇到真正的土雞,也能肯定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一斤是非常划算的。如果在我們農村能看到30元一斤的正宗土雞,我是非常願意接受這個價格的。

正宗的土雞長到3斤需要8個月以上(有人跟我講四五個月就能長到三斤的,那種是散養的飼料雞),不去計算任何損耗,雞一天需要消耗2兩食物,8個月需要48斤。農村農戶買玉米粒價格在1塊3一斤,總飲料成本需要62.4元。再給雞算一點人工成本,一隻雞給一毛錢。人工成本需要24元。合計總成本86.4元。

3斤的雞按30元一斤共售90元,農戶能得利潤3.6元。基本屬於免費給你養了一隻雞,你就掏了一個成本錢,並且你無任何養殖風險與損耗,損耗的都是農戶的。這樣的好事肯定可以接受,只是很難找到而已。所以30元1斤,我肯定會買。

去農村旅遊,遇到真正的土雞,也能肯定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一斤是非常划算的。如果在我們農村能看到30元一斤的正宗土雞,我是非常願意接受這個價格的。

正宗的土雞長到3斤需要8個月以上(有人跟我講四五個月就能長到三斤的,那種是散養的飼料雞),不去計算任何損耗,雞一天需要消耗2兩食物,8個月需要48斤。農村農戶買玉米粒價格在1塊3一斤,總飲料成本需要62.4元。再給雞算一點人工成本,一隻雞給一毛錢。人工成本需要24元。合計總成本86.4元。

3斤的雞按30元一斤共售90元,農戶能得利潤3.6元。基本屬於免費給你養了一隻雞,你就掏了一個成本錢,並且你無任何養殖風險與損耗,損耗的都是農戶的。這樣的好事肯定可以接受,只是很難找到而已。所以30元1斤,我肯定會買。

那依儒生的養殖經驗以及本村農戶家正宗的土雞價格來看題主的價格,基本屬於偽土雞(儒生自己命名的)。儒生指的偽土雞為在二斤以前喂飼料長大,然後一直喂玉米粒或者稻穀長大的雞。儒生家鄉屬於四A級風景區,就有農戶家養殖的這種偽土雞,價格與題主的價格一致。但雞的口味與正宗的土雞相差不大。

我朋友在山頂養殖的散養雞,只要養殖一年左右,口味也能達到偽土雞的口味,並且她家的雞還棲身在樹上,養殖場裡面累積有100多隻雞捉不到。一年左右的雞,她的售價25元每斤。

去農村旅遊,遇到真正的土雞,也能肯定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一斤是非常划算的。如果在我們農村能看到30元一斤的正宗土雞,我是非常願意接受這個價格的。

正宗的土雞長到3斤需要8個月以上(有人跟我講四五個月就能長到三斤的,那種是散養的飼料雞),不去計算任何損耗,雞一天需要消耗2兩食物,8個月需要48斤。農村農戶買玉米粒價格在1塊3一斤,總飲料成本需要62.4元。再給雞算一點人工成本,一隻雞給一毛錢。人工成本需要24元。合計總成本86.4元。

3斤的雞按30元一斤共售90元,農戶能得利潤3.6元。基本屬於免費給你養了一隻雞,你就掏了一個成本錢,並且你無任何養殖風險與損耗,損耗的都是農戶的。這樣的好事肯定可以接受,只是很難找到而已。所以30元1斤,我肯定會買。

那依儒生的養殖經驗以及本村農戶家正宗的土雞價格來看題主的價格,基本屬於偽土雞(儒生自己命名的)。儒生指的偽土雞為在二斤以前喂飼料長大,然後一直喂玉米粒或者稻穀長大的雞。儒生家鄉屬於四A級風景區,就有農戶家養殖的這種偽土雞,價格與題主的價格一致。但雞的口味與正宗的土雞相差不大。

我朋友在山頂養殖的散養雞,只要養殖一年左右,口味也能達到偽土雞的口味,並且她家的雞還棲身在樹上,養殖場裡面累積有100多隻雞捉不到。一年左右的雞,她的售價25元每斤。

所以對於30元一斤的土雞,不管是真土雞還是偽土雞,儒生都能接受這種價格。

我是儒生,一個來自農村的80後,特別喜歡探討種植與養殖如何結合的人,希望能與大家一起交流,如果本文有些價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關注!

1688上善若水
2019-07-20

我是農村的自家也養有土雞這個提問應該很有發言權。現在生活在城裡菜市場的雞買回去感覺肉質軟軟的不管紅燒燉湯幾分鐘就軟爛了一點都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我們自己放養的土雞一天就餵雞一次,把玉米粒直接扔地上就不管了,我們的小雞從出生開始從來沒餵過飼料沒打過預防針遵循的是自然法則小雞從出生到出欄最少半年以上,雞肉不論紅燒燉湯最少需要1個小時以上,而且我們燉雞湯只要兩樣調料(鹽和姜),揭開鍋蓋那瞬間濃濃的雞肉味足以讓胃口大開!現在農村土雞確實少年輕人都不養了。只有一部老年人還在養雞養鴨。因為養殖週期長價格不在50以上就沒有利潤。現在市場假冒偽劣的土雞太多太多土雞真正要想像過去一樣養估計很難很難!一定要有品牌。預訂養殖等等方式銷售還是有前景的。

當然如果碰見真正的土法養的雞還是會買兩隻的畢竟現在綠色環保的食品太少了。

水木农场阮大山
2019-06-09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小弟2010年本科畢業,後在一間美資企業工作,兩年後跳槽到一間國企工作了3年。也許是農村的孩子總有個回鄉創業滴夢,也許是故土難離,總之,鬼使神差的,懷著莫大的勇氣,揣著工作5年攢下的二十幾萬回老家養土雞。

頭兩年,本著“養最正宗的土雞”的思想,租了100多畝山地,從農戶手裡買了一百多隻母雞、十幾只公雞,自繁自養髮展到1000多隻,從出殼到出欄,喂玉米、稻穀、米糠、麥麩、南瓜、青菜等,養了近300天,賣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賺也不虧(沒計算地租、人工)。

不賺錢的原因,1、弱小,體重不達標(母雞3斤以下,閹公雞4斤以下)的雞比較多。2、出欄率低,僅僅不到70%。3、週期過長,耗費的成本高。

想著提高價格銷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買賬,銷售方面比較困難,30元/斤已經是極限。

後來,做了不少實驗,交了不少學費,其中一個實驗是醬紫(以下全是母雞):

第一組100只:傳統方式餵養,從出殼到出欄不喂任何飼料,不打疫苗。

第二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價飼料。成長期30~60天,全價飼料+玉米、稻穀等。育成期60天~180天,傳統方式餵養。銷售期180天~300天,傳統方式餵養。(做了幾種常見疫苗)

對比1:均重(按照銷售時重量計算)

第一組:3.2斤

第二組:3.6斤

對比2:出欄率

第一組:68%

第二組:82%

對比3:口感、肉質對比

1、抽180天齡,第一組和第二組各取最強壯的用來做清水雞(清水+薑片,不加任何調料)

湯對比:無明顯區別,都很清甜。

皮對比:第二組爽口性略爽,略優於第一組。

肉質對比:第二組更有彈性,略優於第一組。

結論:在180天齡時,育苗期用飼料餵養的雞更好一些。原因是,傳統不餵養任何飼料的雞在180天齡時還未完全長成。

2、240天、280天兩個時間點各抽取第一組、第二組進行對比。

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湯、皮、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都特別贊。

3、180天、240天、280天的雞,哪種更好吃?

1、湯甜:時間越長,湯越好喝,280天最優。

2、皮:240天最優,180天的不夠爽,280天的過於硬。

3、肉質: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過纖維過老。

4、180天~240天齡最適合白切,煲老火湯越老越好。

5、買一隻村裡養了1年多的母雞,與第二組240天的雞對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雞),請了5個朋友品嚐。

4人更喜歡第二組240天的,他們認為1年多的雞肉太“老”。

1人更喜歡1年多的老母雞,他說他牙好,喜歡有嚼勁。

6、取第一組、第二組200天的雞到食品藥監檢驗,無任何超標項目,兩組都遠遠低於標準。

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見諒。

1、小雞在育苗階段需要全面的營養,傳統方式餵養無法滿足小雞的成長需要,從而導致發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長期需要添加飼料。

2、土雞(母)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吃、越受歡迎,240天左右品質達到一個巔峰。不同的做法對雞的天齡要求不一樣。

3、傳統的餵養方式,在品質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就整體(整一批雞)而言,前期全價飼料、後期傳統日糧餵養的雞,無論在成本、達標率、出欄率、經濟效益、口感品質方面更有優勢。

4、全程用飼料餵養的雞,無論週期如何,都帶有腥味。後期100+天不添加飼料,可使發育完全體型達標的情況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無論任何方式餵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外界有足夠的青草、蟲子,小密度養殖,只有十幾畝地養一兩千雞,別跟我提土雞。

6、土雞必須要選用小體型品種,大型品種油多、且肉質纖維粗糙,任何餵養方式都改變不了先天缺陷。

最後,回答一下會不會買30元一斤的土雞。

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活雞,不包括屠宰、郵費、包裝等)

現在我的養殖場,存欄5000+,年銷售6000+,憑藉品質和價格優勢,很受大家歡迎。準備入行養雞的朋友,可以試試本人總結出的第二種養殖方式。當然,各地的環境、水質、雞的品種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我農場方圓100公里沒有大型工廠,森林覆蓋率90%以上,品質好但是銷售成本高。










风的浪漫gga1
2019-06-06

這樣的價格有點高,正常的價格20元左右一斤!說是純土雞,信譽度30%,所以,我遇到這種情況,我是不能買的!

首先,不買的原因就是價格偏貴,真正的純土雞正常價格就是20元左右一斤,30元一斤超出了食用價值!

其次,如果是大批養殖是為了賣的,就不能講純,純的可信度就得打折扣!

三,真正的純土雞,那都是各家各戶自家養的,十幾個,散養,不圖賣錢,只為了逢年過節自家食用,或是招待親朋的,這樣子的土雞,一定是純土雞!不信都不行!

如果是這樣的雞,還真的有買的食用價值!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如有不同觀點請來評論區評論!

钟情三农
2019-06-05

不是我掃興,現在農村哪裡還有正宗的土雞?30塊錢只能買到放養的肉雞罷了,也算的一種“假土雞”。如果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的話,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能夠買到“真土雞”。

不是我掃興,現在農村哪裡還有正宗的土雞?30塊錢只能買到放養的肉雞罷了,也算的一種“假土雞”。如果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的話,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能夠買到“真土雞”。

因為土雞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基本上算是滅絕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們老家已經有十年左右沒人再去真正養殖土雞了。不信的話,大家想一想,現在還有誰家養殖的雞是用傳統的老母雞“抱窩”的方式來孵化?大多數不都是購買養殖場工業化孵化來的雞苗,出生之時起就被打上了各種疫苗,然後在自家的庭院裡或者草地山坡田野裡面放養,這也號稱是“土雞”?

不是我掃興,現在農村哪裡還有正宗的土雞?30塊錢只能買到放養的肉雞罷了,也算的一種“假土雞”。如果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的話,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能夠買到“真土雞”。

因為土雞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基本上算是滅絕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們老家已經有十年左右沒人再去真正養殖土雞了。不信的話,大家想一想,現在還有誰家養殖的雞是用傳統的老母雞“抱窩”的方式來孵化?大多數不都是購買養殖場工業化孵化來的雞苗,出生之時起就被打上了各種疫苗,然後在自家的庭院裡或者草地山坡田野裡面放養,這也號稱是“土雞”?

農家樂也好,也是很多電商平臺也罷,售賣的那些土雞不過都是一些打著土雞的幌子在“掛著羊頭賣狗肉”而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用土雞的飼養方式來養殖的普通肉雞罷了,在品種,孵化方式,餵養飼料結構以及最終的養殖週期等多個方面,這些“假土雞”和幾十年前的農村土雞還有非常的差距,而最終這些多方面的不足匯聚在口感上,可謂是肉眼可見,味蕾也能夠輕易的分辨出來,和兒時的味道相比,這些土雞湯也好,土雞肉也罷,都好像是“東施效顰”一般。

鍾情三農也是農村出身,而且小時候家中養過土雞,對於市面上所銷售的大多數所謂的“土雞”來說,都是冒牌貨或者是不夠格的,不過是利用很多人對於傳統土雞的嚮往以及老口味的懷念而打造出來的“IP”罷了,和我們兒時或者很多年前在農村地區品嚐或者看到的正宗土雞有著本質的區別。以現在的物價物價水平以及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養殖過程中一點飼料都沒有餵過的土雞,說實話,30塊錢一斤根本就買不到,即便是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得到主人的同意。

不是我掃興,現在農村哪裡還有正宗的土雞?30塊錢只能買到放養的肉雞罷了,也算的一種“假土雞”。如果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的話,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能夠買到“真土雞”。

因為土雞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基本上算是滅絕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們老家已經有十年左右沒人再去真正養殖土雞了。不信的話,大家想一想,現在還有誰家養殖的雞是用傳統的老母雞“抱窩”的方式來孵化?大多數不都是購買養殖場工業化孵化來的雞苗,出生之時起就被打上了各種疫苗,然後在自家的庭院裡或者草地山坡田野裡面放養,這也號稱是“土雞”?

農家樂也好,也是很多電商平臺也罷,售賣的那些土雞不過都是一些打著土雞的幌子在“掛著羊頭賣狗肉”而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用土雞的飼養方式來養殖的普通肉雞罷了,在品種,孵化方式,餵養飼料結構以及最終的養殖週期等多個方面,這些“假土雞”和幾十年前的農村土雞還有非常的差距,而最終這些多方面的不足匯聚在口感上,可謂是肉眼可見,味蕾也能夠輕易的分辨出來,和兒時的味道相比,這些土雞湯也好,土雞肉也罷,都好像是“東施效顰”一般。

鍾情三農也是農村出身,而且小時候家中養過土雞,對於市面上所銷售的大多數所謂的“土雞”來說,都是冒牌貨或者是不夠格的,不過是利用很多人對於傳統土雞的嚮往以及老口味的懷念而打造出來的“IP”罷了,和我們兒時或者很多年前在農村地區品嚐或者看到的正宗土雞有著本質的區別。以現在的物價物價水平以及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養殖過程中一點飼料都沒有餵過的土雞,說實話,30塊錢一斤根本就買不到,即便是60塊錢一斤都不一定得到主人的同意。

簪子山黄小仙
2019-06-05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三到四斤的土雞,30塊錢一斤我當然會買,而且多買幾隻。

雖然說現在純正的土雞難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我依然相信會有這樣真正的土雞,因為在農村很多家裡,是養的大本雞,光吃糧食和打野食也能長很大。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三到四斤的土雞,30塊錢一斤我當然會買,而且多買幾隻。

雖然說現在純正的土雞難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我依然相信會有這樣真正的土雞,因為在農村很多家裡,是養的大本雞,光吃糧食和打野食也能長很大。像我奶奶家就有8只雞,養了三年了吧,公雞6斤肯定有,母雞也有4斤了,那一年奶奶養了30幾隻雞,因為我嫂子生小孩,奶奶專門給嫂子養的雞,純天然,完全沒有吃飼料的,後來我嫂子坐月子,送雞的人太多了,奶奶養的雞才吃了幾隻,還剩20幾隻。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三到四斤的土雞,30塊錢一斤我當然會買,而且多買幾隻。

雖然說現在純正的土雞難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我依然相信會有這樣真正的土雞,因為在農村很多家裡,是養的大本雞,光吃糧食和打野食也能長很大。像我奶奶家就有8只雞,養了三年了吧,公雞6斤肯定有,母雞也有4斤了,那一年奶奶養了30幾隻雞,因為我嫂子生小孩,奶奶專門給嫂子養的雞,純天然,完全沒有吃飼料的,後來我嫂子坐月子,送雞的人太多了,奶奶養的雞才吃了幾隻,還剩20幾隻。

然後我奶奶就想把雞賣出去,當時我們當地的土雞價格是28,上門來買雞的出價到35。

現在雞已經三年了,奶奶每天喂稻穀,光稻穀錢都很多了吧。雞每天到山上打野食吃,個個都壯的很,上個星期還有人來買走了一個老母雞,奶奶也是賣的35,因為雞夠大,連毛有4斤8兩,奶奶賣了168塊錢,現在奶奶又開始孵化小雞了,準備把家裡的雞全部處理掉,如果沒有人買就自已吃了。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三到四斤的土雞,30塊錢一斤我當然會買,而且多買幾隻。

雖然說現在純正的土雞難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我依然相信會有這樣真正的土雞,因為在農村很多家裡,是養的大本雞,光吃糧食和打野食也能長很大。像我奶奶家就有8只雞,養了三年了吧,公雞6斤肯定有,母雞也有4斤了,那一年奶奶養了30幾隻雞,因為我嫂子生小孩,奶奶專門給嫂子養的雞,純天然,完全沒有吃飼料的,後來我嫂子坐月子,送雞的人太多了,奶奶養的雞才吃了幾隻,還剩20幾隻。

然後我奶奶就想把雞賣出去,當時我們當地的土雞價格是28,上門來買雞的出價到35。

現在雞已經三年了,奶奶每天喂稻穀,光稻穀錢都很多了吧。雞每天到山上打野食吃,個個都壯的很,上個星期還有人來買走了一個老母雞,奶奶也是賣的35,因為雞夠大,連毛有4斤8兩,奶奶賣了168塊錢,現在奶奶又開始孵化小雞了,準備把家裡的雞全部處理掉,如果沒有人買就自已吃了。

所以呢,在農村是能買到真土雞的,30塊一斤的土雞呢,也不貴,只不是他們不是專門賣雞 ,如果你專門賣雞的給你30塊錢一斤,他就是虧本賣的,就是傻子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真實個人建議,望採納,如果不對還請批評指正,路過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哦。我是來自湖南張家界的黃小仙,分享家鄉的美食美景,夢想打造鄉村休閒度假村,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點關注哦,謝謝支持!

太熟了不好下手
2019-06-13

會買的,我現在只要看見放養的土雞我都會買幾隻回家,弄乾淨凍下慢慢吃,去年從山上買的一隻120元,買了三隻,今年150一隻,反正自家養的比較好也放心,因為我不敢買超市裡的,因為我家女兒兩三歲的時候因為吃買的雞肉,乳房都發育了,因為孩子喜歡吃肉,我就喜歡買雞腿啊雞翅給她做,想著比較嫩,差點害了孩子,去醫院大夫說讓我以後買牛羊肉,不要買雞肉和豬肉,魚,因為都是飼料餵養的,而且都是打激素長大的,我就從那以後不在買了,孩子後面也好了,現在我都是買農家院養的管它肉雞還是土雞,只要是散養的都可以的,只少不打激素,而且也比較好吃

殷正AAA
2019-07-18

30塊錢一斤我肯定不會買。那肯定是從街上買來養了幾天的假土雞。我家的土雞真正是自家母雞孵化,從小到大沒餵過飼料的散養土雞:沒閹的公雞70一斤,閹過的80一斤,喂大了還沒下過蛋的母雞100一斤,好幾年的老公雞120一斤,老母雞150一斤。從來不拿出去賣,都是開車到家裡來買,逢年過節還不止這個價,你還不一定買得到。


30塊錢一斤我肯定不會買。那肯定是從街上買來養了幾天的假土雞。我家的土雞真正是自家母雞孵化,從小到大沒餵過飼料的散養土雞:沒閹的公雞70一斤,閹過的80一斤,喂大了還沒下過蛋的母雞100一斤,好幾年的老公雞120一斤,老母雞150一斤。從來不拿出去賣,都是開車到家裡來買,逢年過節還不止這個價,你還不一定買得到。


自驾小玩家
2019-07-24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一點飼料都沒喂的土雞,多難得,才30塊錢一廳,肯定會買啦!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一點飼料都沒喂的土雞,多難得,才30塊錢一廳,肯定會買啦!



速成雞45天就可以端上餐桌,而農村土雞基本要餵養一年

我也是農村人,以前家裡餵雞都不用飼料,都是吃米或者米飯伴點糠渣,純放養,雞長得特別慢,年初從小雞仔開始,過年才殺著吃。這種土雞吃起來才有雞味,煲湯特別香濃。

而超市裡的速成雞就不一樣,吃飼料,還打激素,而且都是在養殖場裡餵養,只要兩三個月就可以上桌了,有的更快。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一點飼料都沒喂的土雞,多難得,才30塊錢一廳,肯定會買啦!



速成雞45天就可以端上餐桌,而農村土雞基本要餵養一年

我也是農村人,以前家裡餵雞都不用飼料,都是吃米或者米飯伴點糠渣,純放養,雞長得特別慢,年初從小雞仔開始,過年才殺著吃。這種土雞吃起來才有雞味,煲湯特別香濃。

而超市裡的速成雞就不一樣,吃飼料,還打激素,而且都是在養殖場裡餵養,只要兩三個月就可以上桌了,有的更快。



超市裡賣的普通雞也要15塊左右一斤,壹號土雞25塊左右,這些和農村真正的土雞根本沒法比

超市裡的雞雖然便宜很多,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雞味,對身體還有一定危害!超市裡的雞都沒法保證質量,小攤上的就更加了。如果真的能買到純正的土雞,而且才30塊錢一斤,我覺得還是很值!

去鄉下農村旅遊,遇到那種真正的土雞,一點飼料都沒有喂的,30塊錢1斤你會買嗎?

一點飼料都沒喂的土雞,多難得,才30塊錢一廳,肯定會買啦!



速成雞45天就可以端上餐桌,而農村土雞基本要餵養一年

我也是農村人,以前家裡餵雞都不用飼料,都是吃米或者米飯伴點糠渣,純放養,雞長得特別慢,年初從小雞仔開始,過年才殺著吃。這種土雞吃起來才有雞味,煲湯特別香濃。

而超市裡的速成雞就不一樣,吃飼料,還打激素,而且都是在養殖場裡餵養,只要兩三個月就可以上桌了,有的更快。



超市裡賣的普通雞也要15塊左右一斤,壹號土雞25塊左右,這些和農村真正的土雞根本沒法比

超市裡的雞雖然便宜很多,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雞味,對身體還有一定危害!超市裡的雞都沒法保證質量,小攤上的就更加了。如果真的能買到純正的土雞,而且才30塊錢一斤,我覺得還是很值!



在鄉下買土雞最苦惱的是不好帶回來,現場殺了容易變味且不新鮮,活雞更麻煩

我經常特意跑到鄉下去買雞,所謂的“鄉下”也是城市郊區,但是每次也只能買回一兩隻,很是苦惱,現場殺了,等我回到家就變味了,冰過的雞味道又沒那麼好,帶活雞就更麻煩了。不知道大夥有沒有相同的經歷,能否告訴我一個更好的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吹灯的鬼
2019-07-29

說說我的觀點

題主說是旅遊時碰見的鄉下土雞,30塊錢一斤能買嗎?我告訴你,能買。這種事可遇不可求,如果是真正的土雞。

結合我老爹老媽養雞的例子告訴你為什麼。

1,成活率太低,10個雞苗能成三個成品雞就很不錯了。

2.孩子經常性不在身邊,養些“氣物”使院裡裡有些生氣。

3.母雞每天可以下蛋,改善伙食除非不下蛋的老母雞才會賣掉。

4.公雞到了八月十五或過年的時候走孃家是必帶的禮品。

5.逢年過節,家人團聚時自己宰殺吃。

6.有些老人還是專門喂著公雞打鳴用。

所以說你很幸運能買到一隻真正的土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