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老照片,40年代的南京,帶你看老照片背後的歷史
靜靜時光
1/7 這組南京老照片是海達·莫理循在20世紀40年代所拍攝的,通過她的鏡頭去看那時的南京。圖為南京大板巷。大板巷位於南京三山街西,南起升州路,北至絨莊街。在清代《同治上江兩縣誌》載:“古習藝街也”,並引明代《南畿志》稱:習藝東街與習藝西街並列,俗稱大板巷。傳明代因有商人在這裡經營大塊木板,後來這條巷子就以“大板”二字更名至今。
2/7 圖為當時南京夫子廟聚星亭前,那時的這裡也是十分的熱鬧。“聚星”是聚集奎星得取功名之意。聚星亭是一座八面二層的古亭,始建於明朝萬曆十四年(1586年),修建是為了昌盛文風的。圖中的聚星亭是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修建的,如今南京的聚星亭為80年代重建的。
3/7 圖為南京夫子廟泮池。“泮池”又稱“泮宮”,是位於大成門(文廟的最後一道大門)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宮之池”,它是官學的標誌。古代“諸侯不得觀四方,故缺東以南,半天子之學,故曰泮宮。”南京夫子廟是世界孔廟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活水為泮池的孔廟。泮池,以秦淮河為天然池水,向內凹進構成泮池。
4/7 圖為南京鼓樓廣場旁的保泰街街口,左邊的那個是鼓樓,在街口中央的那棟建築是所謂的“保衛東亞紀念塔”。 該建築是汪偽政權在南京修建的,該塔的塔身兩邊篆刻著“保衛東亞紀念”和“勵行新國民運動”等字樣。該塔也是汪精衛投敵賣國的罪證。
5/7 圖為當時南京明孝陵下馬坊,在路的一側為電線杆。下馬坊是明孝陵入口處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寬6米,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在古時乘車騎馬的人到此,必須下來步行,所以叫下馬坊。
6/7 圖為南京的玄津橋。玄津橋在逸仙橋旁,兩橋不到百米之隔,玄津橋,建於明代,橋長41.6米,寬19.1米,為三拱石橋。因明代皇城建造在南京城東,當時官員日常出入皇宮大多經由玄津橋對面的西安門,當年是使用頻繁的交通要道。清代,曾為了避康熙皇帝的諱而改叫“元津橋”。民國初年,因為“元”、“天”兩個字混淆,此橋曾被誤稱為天津橋。\n
7/7 圖為南京一處河邊,這裡比較荒蕪,周邊大多是低矮的茅草房,在這些茅草房邊有一座氣勢宏偉的石牌坊。這座石牌坊與周邊的建築顯得格格不入。查了很多資料有人說是紀念清朝重臣名將曾國藩的石坊,取名遺愛之坊。時間過去這麼久了,這座石牌坊究竟是何年為何人所建已經不得而知了。\n
2019-05-1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