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倒閉潮是電商原因還是房租的飛漲?

實體店倒閉潮是電商原因還是房租的飛漲?
實體店倒閉潮是電商原因還是房租的飛漲?
實體店倒閉潮是電商原因還是房租的飛漲?
10 個回答
岁流年
2017-06-27

導致實體店倒閉的原因有很多,但真要從題目中的兩個原因裡面選擇的話,我選房租。


說電商讓實體店倒閉的,那都是瞎起鬨的。


電商是現在任何行業都不能忽視的渠道,且從這個渠道來的收入會佔總收入相當大的比重,很多公司靠電商生存,居然會有人覺得是因為電商導致了實體店倒閉。那些沒有及時跟上電商浪潮的企業說到底是沒有及時作出轉型,被後來者超越了,最後面臨淘汰。商業社會自由競爭,跟不上就完蛋很正常啊,這不能怪電商。


那錢去哪裡了呢?我就不扯什麼人工、產品、推廣這些錢了,我們就只說房租吧。


商家跟商管方怎麼談的?


假如你是個經營能力不怎麼好的商家,商管方會採用固定租金的形式收取租金以保證自己的收入,假如你最終經營不下去了怎麼辦?自己退場唄,投資有風險,經營要謹慎,做不起來是你的問題,不是我們商管的問題。


假如你是個經營能力很強的商家呢?OK,那我們就採用扣點的方式來計租吧。雙方約定一個比例,每月總流水按比例扣取租金。也就是說,你這個月做的越好,那你交的租金也越多。


但大多情況下是按照保底扣點的方式來計租的,固定租金和扣點分成兩者取其高。要說這種計租方式有什麼不好,那也就是它不能最大限度的收取租金,但卻保證了不論商家經營好壞,商管方都能拿到一筆還算不錯的租金收益。


唯一能和商管方討價還價的是那些有品牌優勢的主力店,有些商管公司甚至會給這些主力店裝修補貼。

實體店倒閉潮是電商原因還是房租的飛漲?

本回答由頭條作者——歲流年 整理髮布,如果有什麼疑問,請給我發私信諮詢,我都會盡力解答。

服饰圈圈
2017-06-28

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我選房租

我是服裝從業者,雖然服裝在淘寶上是第一大類,但是電商跟實體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商租的是平臺上的鋪子,實體店租的是商鋪,庫存、人員、營銷等3費用都是一樣的。對了,還有個稅,實體店需要承擔的。

在電商紅利期,由於平臺的費用很少,就相當於剩了很大的租金支出,電商可以犧牲更多的利益來搶佔客戶,實體店業績下滑是必然的,這種不公平的競爭讓做慣了上門生意的實體店毫無招架之力。

實體店的結局就兩個,一個是倒閉,一個是轉型。此時,大批實體店開始湧向電商,不懂電商運營就用錢來砸,把電商的成本越推越高,傳統的電商又開始面臨轉型。

部分電商選擇實體,依靠資本的力量,搶奪優質的店鋪,把房租推向新的高度。實體店又有部分店鋪不得不停止營業。

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商業地產的泡沫也越來越大,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又不能降價,房租每年還得按比例遞增,導致現在實體店都在勉強維持,電商也是紅海廝殺,整個商業環境持續惡化。越來越多的錢選擇金融行業跟房地產行業。

從而導致現在金融詐騙遍地開花,房價瘋狂上漲。而用來消費的錢越來越少,實體店跟電商都變得困難。當整個社會的資源都被吸乾後,留下的就是歷史。

實體店倒閉潮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性的選擇,只有等到所有人都驚醒的那一刻,整個社會才會重啟。

海河72427632
2017-06-28

我是做實體店的,說句良心話,應該是電商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的原因,說房租的原因我不認同,我做實體店13年了,中間換個一次門面,現在店的門面已經用了六年了,這2年房東給我降了2次房租,第一次16年降了10%,今年房東又給降了20%,我現在的房租和我剛租房時的租金差不多,但生意和之前比差遠了,門前的客流量比11年人流量大多了,可買東西的人卻減少了!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馬雲通過電商改變了太多人的消費習慣

哗山论剑
2017-06-13

我身邊做實體店的朋友不少,近些年來都做的非常堅難,有一些已熬不下去,經已轉行,剩下的苦苦支撐,不知何時是個頭。

實體店最大的成本有兩個:(1)房鋪租;(2)工資。

工資沒辦法,老齡化社會,工資這塊沒法少,還有房鋪租,最大的開支,一年到頭忙碌,賺的幾個錢還不夠交鋪租,根本沒法做。所以,有人做不下去怪馬雲,我覺得你怪錯了,全世界都有電商,為何只有中國出問題,地球人都知道什麼原因,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中國房地產

6656684557266
2017-03-06

實體倒閉最大的原因是人力成本上漲,我開了一家便利店,一家設計公司,一家網店。便利店最直接接觸物價成本,過了年供貨上統一都提價了,問為什麼提價,答物流成本,人工貴了。這幾天店員也要辭職,問為什麼,說工資低了,要買房,租一個20平米的店房租才2000工人工資就要2500,平均毛利潤20%,為了客戶體驗接入各種支付方式每筆交易馬雲抽0.6%。房租還好現在房東也會問是不是房租高了要不要降房租,。。其實房租不貴,房租收益算了下也就年化4%左右。。。再說設計公司,公司有銷售,有設計,有財務,財務屬於不盈利的部門,外包能省很多,但是也要幾百塊一個月。剩下的就是設計師工資,設計師一個月做6000塊錢東西他工資能拿走一半,剩下的錢就要用在推廣銷售上,推廣費用基本是1:3或者1:4這樣,可怕的現實就是小公司舉步維艱,壟斷企業富得流油。消費者永遠只會覺得你的東西貴,上班的永遠只會覺得工資低了。

中年大叔学手作
2017-07-04

身邊有做實體店鋪和電商行業親戚和朋友,因此也有一點了解,說說自己的個人看法。

首先,實體店倒閉是從古自今一直都存在的一種現象,只要經營不善,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實體店倒閉,但是形成倒閉潮的,那肯定是有大範圍的外在因素影響。

先說房租,房租的上漲不是十年八年的事了,凡是成熟火爆的商業區,房租肯定會有一定的漲幅,而且越火的地區漲幅越大,可當時為何沒有出現倒閉潮呢?因為房租上漲的同時,業績同時也有一定的保證和增長,也就是業績的增長能與房租上漲基本抵消,否則不可能前幾年還有火爆商圈一鋪難求的情況。

至於實體店倒閉潮的出現,是近幾年的事情,而近幾年國內最火爆的不外乎房價的增長和電商的發展。房價上漲帶動的房租上漲其實有限,而且上面說過只要業績增長有保證,基本上可以抵消房租上漲(個別漲幅誇張抵消不了的會結業退出,但不至於形成倒閉潮)。

排除掉房租因素,剩下的就是電商了,其實電商本質上講是零售的另一種衍生模式,正常發展的話對實體店鋪影響絕對沒那麼大,而且可以真正很好地結合成為新零售。可是最大問題在於電商的發展實在是跑偏了,平臺的比價模式,導至為了競爭排名而低價傾銷的情況無可避免地出現,而且由於電商是面向全國的,也就是相當於給與實力雄厚的大賣家通過價格優勢長時間吞佔大量市場份額的機會(實體店鋪減價促銷雖然也很常見,但是有時間性和區域性的前提條件,因此對整個商品價格體系而言影響甚微),這無疑是對全國普通中小賣家是一種極強烈衝擊,特別是現在平臺的推廣費用日益上漲,越來越多不想繳納鉅額推廣費用的賣家通過微利多銷甚至賠本賺流量的方式生存,這種不計成本只求流量的做法,雖然可以理解為花錢做廣告買流量,但由於是範圍是全國性的,就嚴重擾亂了整個商品價格體系,致使消費者已經無法產生正常的消費觀念,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平常覺得5元買一支筆是可以接受的價格範圍,結果因為價格混亂而產生了可能這支筆的生產成本才1元,最多花2元就可以拿下甚至還要3元包郵的想法(其實5元一支筆絕對消費得起,但是人性使然絕對會追求更便宜的價格,有時甚至能接受低價帶來的質量下降)。現在很多消費者的口頭禪是這個XX怎麼這麼貴?網上才賣多少元,其實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這個並非正常反映商品價值的價格,而是賣家被平臺比價模式綁架後無奈給出的定價。

誠然微利多銷只要有一定的銷量也總會累積一定利潤,但這是建立在破壞正常市場秩序的基礎上的,少量的大賣家圍剿了無數的中小賣家,有時甚至大賣家的利潤佔比還沒有推廣費用等平臺費用的比例高。電商發展的確是時代的潮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商品和更便捷的購物方式。但也是時候反思檢討一下這個運作模式了,畢竟任何事物的發展不能以短時間大規模的淘汰為代價的(關於汽車代替馬車論,汽車出現確實代替了馬車,但這也是有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汽車從出現到普及成為大眾都坐得起的交通工具也經歷了一個時間階段,馬車伕還有時間去適應角色轉變,而且馬車伕群體遠沒有實體銷售經營群體數量要龐大,車伕只是一個行業,實體銷售是一個體系,數量級相差太遠,而且電商發展只有短短十來年,才半代人的時間,就已經拋出要大規模淘汰的論調——“今日不電子商務,將來會無商可務”),任何消費者同時也會是生產經營的勞動者,經營者同時也是消費者,如果一味減少經營者收入(按28法則,賺錢的20%的消費增加,肯定不能抵消不賺錢的80%的消費減少,何況目前電商平臺上28法則幾乎變成19法則),整體的消費力不平還是會持續降低,到時經濟還將要繼續下行,大家都越來越難掙錢,唯獨平臺坐享其成,別總是想消費者得利有什麼不好,消費者憑什麼要為經營者的成本開支埋單,其實現在的電商的商品價格大都是被電商平臺給逼出來的,並不一定都是真正的商品價格,其實好比一個車輪,消費都和經營者等都是其中的輻條,只有各輻條均勻車輪才能平穩地前進,隨意加粗減弱某根輻條,只會令車輪變型失去平衡最終垮塌,即使目前尚未出現問題,那只是車輪還未滾動到那部分,如果還不採取有效措施規範電商正常發展,早晚車輪會轉到薄弱處而出大問題。

所以說,壓垮實體店的其實還是不健康發展的電商模式,房租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其實現在很多實體店鋪的商品價格也被電商逼得下降了不少,只要有生意,利潤少一點還能堅持,但如果一旦收入急劇減少無法支撐各項開支,不管是房租還是各項人工稅費什麼的都只會是關門結業的一個藉口,就好比開源和節流,無論怎麼節流,只要水源斷了,一切都是白搭。

星海水手78641033
2017-07-03

我來個原創的簡單分析吧!一家之言啊……

實體店倒閉潮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最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經濟基本面不好導致。前幾年國家為了刺激不斷下滑的經濟而加速“印錢”,對衝其風險。隨著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其中間、下游相關產業也受到不小的衝擊。各種物價、房屋租售價格、人力資本等也隨之飛漲,導致實體店營運成本大漲,整體淨利潤下滑明顯。更要命的是,這樣的現象絕不是僅僅體現在實體店層面……

2.經濟大環境不好的前提下實體店的賦稅負擔依然較重。雖然國家已經採取了“增值稅抵扣”、“中小微減稅”等相關措施,但其效力顯得有點相對無力,一般中小實體店依然經受不起這樣長期的衝擊。

3.國民由於物價上漲壓力而導致購買力整體下降,從而追求更低價格優勢的購物途徑。而電商平臺及上下游產業鏈的出現正好順應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從而令實體店經營更加雪上加霜(個別特殊服務且暴力行業實體店除外,例如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美容院、婚介、健身房、翡翠玉器店、棋牌室等)。

4.大部分實體店主出於自身生存考慮而紛紛倒戈而加盟電商平臺,進一步“自相殘殺”實體店的傳統經營模式,且也愈演愈烈之勢……甚至蔓延到餐飲、水果、菸酒雜貨等傳統實體店經營行業……

結合以上四點綜合來看,實體店的“倒閉潮”只是經濟結構欠合理的體現而不是主因、本源。國家相關部門也做了彌補,以改革求轉型。

實體經濟的衰亡其潛在經濟危害面十分深遠,需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這也是我國自2008金融危機後,長期走不出深谷泥潭的罪魁禍首。需要全體國民共同應對……

目前就想到這麼多。大家可以補充,回答完畢!

懂得珍惜奋斗一生
2017-03-05

2013年開始,新政府全力支持電商。電商平臺以假貨,三無產品、走私代購產品低價銷售衝擊實體店面,實體企業。並且大手筆融資,搞補貼。在網上一元錢買到十元以上產品也很普遍。實體店面和企業營業額大幅度下降,為了生存,各企業也店面裁員降低成本,很多人下崗後選擇租房開店。造成店面緊張房租高漲。所以說、最根本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就是網絡平臺虛擬經濟。

拾憶玩具
2017-05-23

房租太貴起關鍵的作用了,電商起推波助瀾的著用。我親眼看到的一個包子鋪 每天從早忙到晚,生意好的不得了。每天近千元的收入,結果第二年房租漲到二十多萬。三個人每人的工資才一萬多塊錢,這還得不停的忙碌,稍微閒一點就虧,只能放棄。後來被一手機店租了,雖然每天沒人進出,但一直開著。

夜空下的世界123
2017-07-03

應該說是在電商和成本上漲的合力夾擊下生意越來越難做。

實體店其實籠統點分兩類,一類是服務性實體店,比如餐飲,理髮,娛樂ktv等等。一類是買賣型的典型點的比如服裝店,水果店等等。

無論哪一種都面臨房租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的問題。如果房租成本低或下降只有一種可能市口不好沒生意可做那更加要虧本。

另外電商也在分流,特別是買賣型的生意,沒有電商的情況下只能在實體店購買,有了電商買賣型實體店生意必然是被分流了。大賣家實體品牌店還可以有優勢能生存,小賣家實體店特別是服裝拿貨本來就沒優勢,以前就是利用區域位置和信息不對稱盈利,競爭對手是周邊幾家同類型的實體店,雙方成本其實差不多,現在網上可選款式那麼多,競爭的是全國幾十萬家店,越是大賣家有優勢的越能降低成本放大優勢,小賣家實體店沒特色沒優勢因為房租人工成本還貴,做不下去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說服務型實體店還好被電商衝擊不大,只是開店的都只能做服務型實體店導致競爭壓力更大了,再加上類似美團這種放大競爭造成成本上漲(美團賺的錢就是以前商家的利潤現在要算入成本了),利潤下降(各種優惠促銷)。

為什麼說一大堆,就這兩天陪一個朋友去上海新開發的某地看商鋪打算開個小店,小本生意只有二三十萬的預算。新開發的地方周邊有小區但還比較荒涼沒什麼商鋪。結果一問100平米的店鋪房租是4塊一平,一個月房租12000元。這也沒什麼,問題是商鋪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裝修一點都沒有,剛建好的裝讓費不低於25萬,而且前期應為荒涼還得賠本守店半年可能才有盈利,如果不做加上幾萬塊錢裝修可能自轉讓的時候要30多萬了,30多萬的轉讓費要是區域發展不起來妥妥砸手上了誰會要,商鋪剛建沒任何設施就要幾十萬轉讓費落到管理方,各個部門都想在商鋪經營者上面吸血啊,而這些又會加到消費者頭上,消費者覺得貴又會反過來造成生意不好,哎,說多都是淚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